第 六 回 借手談明修棧道 品鼻煙暗度陳倉

關燈
第六回借手談明修棧道品鼻煙暗度陳倉 話說思中丞回到衙門,傳了巡捕官進來,吩咐所有蘇州城内有名的大夫通統去打聽明白,排個姓名單子,以便擇優奉請。

    于是哄動蘇州一城的醫生,都想借這個機會揚名發财。

    鑽頭覓路,求人推薦。

    巡捕官排了一排,至少也是三五十名。

    開好單子,呈與中丞。

    中丞看見許多名字,究竟不知道哪一個好,哪一個不好,請哪一個,不請哪一個。

    鬧得自家也沒得主意。

    隻好拿着單子去請他哥嫂自己選罷。

    可知道他哥嫂初到蘇州,更加摸不清楚,還是要中丞作主。

    中丞說:“姑且一個一個地請他來看,如哪一個說得對,就吃哪一個的藥。

    哪一個藥吃下去有效,就請哪一個看。

    醫遇有緣人,這幾十個醫生内中總有一個有緣的在裡頭。

    ”制軍與夫人都說:“很好,就這麼辦罷。

    ”這一來,把個八旗會館鬧得來車馬盈門,川流不息。

    看官可不要誤會,這川流不息的人是一般下屬問安侍藥的孝順卑職,卻是一夥草頭郎中。

    有的說大人貴恙要用補劑,有的說大人貴恙要用通洩一類,有的又說是宜攻補兼施,大約主補劑的占了十分五六,攻補兼施者十分三四,通洩者不到十分一二。

    況且官宦人家就是無病的時候素來也是講究吃補品,何況有了病更該吃補藥了。

    他卻不管這病還是該洩該補,聽到補藥兩個字總覺得順耳朵。

    今日主補劑者占了多數,自然是從多數的贊成,便大吃起補藥。

    卻說這制軍的病真也奇怪,不論吃了什麼藥下去,他都能受得住,隻要什麼功效,卻是不見。

    大家都說大人病久了,不是一劑兩劑藥可以成功,得慢慢地醫去,總會好的,不要急在一時。

    制軍夫人都甚以為然,便在會館安心吃藥養病。

    思中丞每天公事辦完,便坐着轎子來到會館,陪哥哥談天解悶。

    這制軍是最好名的,無奈為病所苦,其志不行,每每兄弟兩個談到得意的時候,制軍便說:“大局如此,咱們世受皇上家豢養之恩。

    像老弟你年富力強,正好替皇上家辦事。

    像我這樣,隻好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夫人因制軍正在吃藥将息病的時候,恐怕談起心事來又要傷感,藥不是白吃了?便找些個閑話和中丞說,岔開過去。

    中丞是何等的人,早領會着嫂嫂意思,一面聞着鼻煙,說道:“論國家的事,到這時候靠咱們哥兒兩手撐不起來。

    不過我盡我心,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罷了。

    我看你在床上怪膩的,不如下來坐坐,咱們鬥個小牌兒玩玩。

    ”制軍道:“這玩意兒,我怕隔了半年多了,還是在衙門裡同師爺們鬥過幾回,再沒有過,正想着呢!”中丞叫老婆子們拉開桌子,夫人扶着制軍下得床來。

    制軍說:“咱們隻有三隻腳,還差着一個,怎沒成局?”中丞說:“叫姨奶奶湊一腳。

    ”夫人說:“他怎麼配上桌!”中丞說:“陪哥哥散散悶兒,你不要拘這過節了罷。

    ”制軍說:“二爺賞臉,叫她來就結了。

    ”夫人雖然心裡有點不大情願,因為一個是老爺,一個是小叔子,都說叫他來,也不便敗他們的興頭,叫丫頭去叫姨奶奶來。

    一霎時,這花枝招展的姨奶奶從裡間屋子走出,穿着一件楊妃色湖绉四廂邊的夾衫,脖項上圍着一條湖色繡花大手巾,兩把頭梳得來油光水滑,戴上無數鮮花。

    一張鴨蛋臉兒濃抹胭脂,一點朱唇,襯着雪白的米牙。

    朝着中丞請了安,發出顫崴崴的聲音,叫了一聲“二爺。

    ”中丞伸手招呼說:“咱們三缺一,你來湊合湊合。

    ”那姨奶奶抿嘴一笑,那隻星眼卻溜到夫人臉上。

    夫人說:“二爺賞你臉,你可好好地,不要放炮。

    ”那姨奶奶笑着說:“太太要什麼,奴才打什麼,與太太和個辣子好不好?”夫人說:“沒規矩。

    快來罷,誰耐煩等你。

    ”那姨奶奶重新與制軍夫人、中丞請過安,方才入坐。

    制軍與中丞對面,夫人與姨奶奶對面。

    恰恰中丞坐着姨奶奶上手。

    打了一圈,全是夫人和的多。

    姨奶奶說:“二爺牌真利害,下手一張吃不着。

    ”中丞說:“你要吃什麼呢?”姨奶奶卻不理會他,一圈輪到制軍莊上,面前碰了一碰九萬。

    夫人的二家坐了侯風,一副七八九的索子。

    中丞與姨奶奶面前一張沒落台。

    制軍打下一張一二索,夫人想吃,又說去摸得好,摸了一張侯風補杠。

    制軍說不好,要敲莊了。

    說着中丞伸手擲出一張九索,夫人說:“碰。

    ”制軍說:“絕張都會碰得出,大家防備點,是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