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四 回 趙青雲默識宦譜 餘寶光偷填官憑
關燈
小
中
大
第四回趙青雲默識宦譜餘寶光偷填官憑
話說趙青雲自從幫着王三太爺出來應酬,交識了吳城鎮上這一般文武官府,隻見他們出必轎馬,衣必錦繡,食必山珍海馐,居必大廈高樓,前擁後衛,一呼百諾,烘烘烈烈,真個是享不盡的榮華,受不完的富貴。
心上想着:人生在世上總要顯親揚名,做一番事業,像他們這些人方不愧為男子漢大丈夫。
我今日雖然承王三太爺另眼看待,與大衆夥計不同,就是将來把這大管事的位子讓給與我,弄到後來,還不是一個王三太爺罷了。
挨門旁戶總不是個事,總得要打自立的主意才是正經。
把這個念頭便成日成夜地存在心坎上,自己打起如意算盤。
有一日,在街上看見新到任的參府遊街拜客,回來便在王三太爺面前連口連聲地稱贊說:“是這位新任參府,相貌魁梧,配上紅頂花翎,蟒袍補褂,騎在馬上儀表堂堂。
前頭一對一對的親兵,頭紮包巾,身穿号褂,馬後跟着一群水晶頂帶貂尾的伴當,挺胸凸肚,耀武揚威。
看這位參府年紀不過三四十歲,憑什麼本事就做到這麼大的官?真是福氣呢!”王三太爺道:“你羨慕他不?”青雲道:“我想他能享受今天這個福,不知以前打仗受了多少苦。
常言道:‘隻見和尚打齋,不見和尚受戒’。
我們空羨人家的眼前富貴,也要知人家的富貴是由辛苦得來的。
如若不是拼着命去沖鋒打仗,那裡換得來現在的風光。
”王三太爺道:“你能知道富貴是由辛苦中得來的這句話,就可見你的志向。
要說這一夥紅頂花翎的老爺大人全是辛苦換來的榮華富貴,那也未必盡然。
自從長毛作亂以來,除湖湘子弟不算外,單就我們安徽省皖北一帶,說起來從軍打仗的也不弱,是湖南保舉的提鎮。
參遊成千累萬,平靖之後,皇上家那裡用得完許多,這就要論命中有幸、有不幸了。
有幸的,論功行賞,封妻蔭子,放實缺,當總統,又升官,又發财,一帆順風直往上爬。
克扣兵士的糧饷,擄攫百姓的銀錢,置田買産,建屋修房,一輩子享受不了。
不幸的,雖然也是論功行賞,封妻蔭子,就是不得實缺去坐,沒有統領去當,懷裡偌大一個功名又不好去再當兵。
從前在營的時候,還指望着搶劫過活,承平之後,沒有去搶劫,望着這紅藍頂子,饑的時候當不得飯吃,凍的時候換不得衣穿,遊手好閑不是流于餓荽,便是驅為賊盜。
據我眼裡看的可也不在少數。
前頭的汗馬功勞,今日個落花流水,想起來直頭寒心。
但是老天不負苦心人,在他自家當初實受了刀槍炮彈的痛苦,換了一件鏡花水月的前程,固然得不償失,陰消過去。
把這一包廢紙,留傳到子孫手裡,卻變了一張即兌的莊票。
這話怎講?原來世界上偏有一種貪得無厭的人,有了幾個臭錢總是賺不夠,更要想他添多起來。
或者是住在鄉下,難免受人的欺壓,想出要不受人的欺,還可以壓人法子。
有的捐個監生,有的捐個從九品職銜,戴個銅頂子在頭上,混充鄉紳。
但是這個芝麻前程,隻可在三家村裡扛了出來,恫吓恫吓黃泥腿,穿草鞋的朋友。
若是擱在府縣城中,就不能算件什麼東西。
人為萬物之靈,就有人挖空心思,别開生面,想出新法,訪求同姓中有從前沖鋒打仗,保舉功名過的,獎劄功牌,花上十兩、二十兩銀子,向那家買了過來,把自家名字改換了那死鬼的名字,再花上本錢,一道一道衙門打通進去,就可硬梆梆地出來。
碰着錢力大,時運通,一樣地放實缺,當統領,賺元寶,誰敢說他個不字?你方才羨慕的這新任參府,年紀不過三四十歲,就做到這麼大的官,你還當真個他沖過鋒,打過仗,掙來的嗎?你須知道沖鋒打仗的是一個人,這耀武揚威的是一個人,不知道他花了幾個錢買的軍功保劄,頂上名字,七鑽八鑽得了這缺來做。
但是武營中,十有七八成是這樣子,卻不隻他一個。
大凡冒名頂替的,都是死的名字,故有個綽号叫做‘鬼接頭’。
”青雲聞聽,微微點首,又接着問道:“三太爺,這個話才把我的疑團打破了。
我起初心裡着實地有點猜疑他們是天神下界,不然怎麼會年輕輕地就立了這麼多功業,保舉這麼大前程呢?照這樣說起來,這名器就不足貴重了。
還有現任的二府年紀也不十分大,看他出來打的官銜牌并不是什麼三考出身,卻有什麼軍功,賞戴花翎,這些字樣自然是也在戰場上立過功的了。
如沒立過功,怎麼能有軍功的銜牌。
但他坐着轎子裡頭,文謅謅的樣子,要叫他去見了賊,恐怕跑都來不及,那裡還有膽量去打仗。
未必官場
心上想着:人生在世上總要顯親揚名,做一番事業,像他們這些人方不愧為男子漢大丈夫。
我今日雖然承王三太爺另眼看待,與大衆夥計不同,就是将來把這大管事的位子讓給與我,弄到後來,還不是一個王三太爺罷了。
挨門旁戶總不是個事,總得要打自立的主意才是正經。
把這個念頭便成日成夜地存在心坎上,自己打起如意算盤。
有一日,在街上看見新到任的參府遊街拜客,回來便在王三太爺面前連口連聲地稱贊說:“是這位新任參府,相貌魁梧,配上紅頂花翎,蟒袍補褂,騎在馬上儀表堂堂。
前頭一對一對的親兵,頭紮包巾,身穿号褂,馬後跟着一群水晶頂帶貂尾的伴當,挺胸凸肚,耀武揚威。
看這位參府年紀不過三四十歲,憑什麼本事就做到這麼大的官?真是福氣呢!”王三太爺道:“你羨慕他不?”青雲道:“我想他能享受今天這個福,不知以前打仗受了多少苦。
常言道:‘隻見和尚打齋,不見和尚受戒’。
我們空羨人家的眼前富貴,也要知人家的富貴是由辛苦得來的。
如若不是拼着命去沖鋒打仗,那裡換得來現在的風光。
”王三太爺道:“你能知道富貴是由辛苦中得來的這句話,就可見你的志向。
要說這一夥紅頂花翎的老爺大人全是辛苦換來的榮華富貴,那也未必盡然。
自從長毛作亂以來,除湖湘子弟不算外,單就我們安徽省皖北一帶,說起來從軍打仗的也不弱,是湖南保舉的提鎮。
參遊成千累萬,平靖之後,皇上家那裡用得完許多,這就要論命中有幸、有不幸了。
有幸的,論功行賞,封妻蔭子,放實缺,當總統,又升官,又發财,一帆順風直往上爬。
克扣兵士的糧饷,擄攫百姓的銀錢,置田買産,建屋修房,一輩子享受不了。
不幸的,雖然也是論功行賞,封妻蔭子,就是不得實缺去坐,沒有統領去當,懷裡偌大一個功名又不好去再當兵。
從前在營的時候,還指望着搶劫過活,承平之後,沒有去搶劫,望着這紅藍頂子,饑的時候當不得飯吃,凍的時候換不得衣穿,遊手好閑不是流于餓荽,便是驅為賊盜。
據我眼裡看的可也不在少數。
前頭的汗馬功勞,今日個落花流水,想起來直頭寒心。
但是老天不負苦心人,在他自家當初實受了刀槍炮彈的痛苦,換了一件鏡花水月的前程,固然得不償失,陰消過去。
把這一包廢紙,留傳到子孫手裡,卻變了一張即兌的莊票。
這話怎講?原來世界上偏有一種貪得無厭的人,有了幾個臭錢總是賺不夠,更要想他添多起來。
或者是住在鄉下,難免受人的欺壓,想出要不受人的欺,還可以壓人法子。
有的捐個監生,有的捐個從九品職銜,戴個銅頂子在頭上,混充鄉紳。
但是這個芝麻前程,隻可在三家村裡扛了出來,恫吓恫吓黃泥腿,穿草鞋的朋友。
若是擱在府縣城中,就不能算件什麼東西。
人為萬物之靈,就有人挖空心思,别開生面,想出新法,訪求同姓中有從前沖鋒打仗,保舉功名過的,獎劄功牌,花上十兩、二十兩銀子,向那家買了過來,把自家名字改換了那死鬼的名字,再花上本錢,一道一道衙門打通進去,就可硬梆梆地出來。
碰着錢力大,時運通,一樣地放實缺,當統領,賺元寶,誰敢說他個不字?你方才羨慕的這新任參府,年紀不過三四十歲,就做到這麼大的官,你還當真個他沖過鋒,打過仗,掙來的嗎?你須知道沖鋒打仗的是一個人,這耀武揚威的是一個人,不知道他花了幾個錢買的軍功保劄,頂上名字,七鑽八鑽得了這缺來做。
但是武營中,十有七八成是這樣子,卻不隻他一個。
大凡冒名頂替的,都是死的名字,故有個綽号叫做‘鬼接頭’。
”青雲聞聽,微微點首,又接着問道:“三太爺,這個話才把我的疑團打破了。
我起初心裡着實地有點猜疑他們是天神下界,不然怎麼會年輕輕地就立了這麼多功業,保舉這麼大前程呢?照這樣說起來,這名器就不足貴重了。
還有現任的二府年紀也不十分大,看他出來打的官銜牌并不是什麼三考出身,卻有什麼軍功,賞戴花翎,這些字樣自然是也在戰場上立過功的了。
如沒立過功,怎麼能有軍功的銜牌。
但他坐着轎子裡頭,文謅謅的樣子,要叫他去見了賊,恐怕跑都來不及,那裡還有膽量去打仗。
未必官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