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一 回 托遺言續編現形記 述情話剖說厭世心
關燈
小
中
大
第一回托遺言續編現形記述情話剖說厭世心
話說甄閣學看見他大哥昏暈過去,自己大遠地跑來,見着面,一句話也沒有得說,不由得傷心,淚如雨下,“哇”的一聲,哭了出來。
他嫂子、侄兒見他如此,知道病人是不中用了,急的喊“老爺”、喊“爸爸”嗚嗚咽咽,那裡喊得清爽,隻有一片号啕哭聲,鬧得個驚天動地。
還是向來伺候的一個老媽子上前去,摸了摸病人的胸口,忙叫:“二老爺,太太,少爺,快别搗亂,老爺胸口子上還是熱的,決不至怎麼樣。
據我看來,八分是見了二老爺,一陣歡喜,一陣傷感,一喜一悲,岔着了一口氣,昏暈過去,靜一靜,包管會轉過氣來。
但是,病久了的人,神是虛的,切不要大聲哭喊,防着驚吓他老人家,到反不好。
”甄閣學聽老媽這兩句說話很有道理,點點頭,止住哭聲。
袖筒内拿出絹子來,揩幹眼淚,挨近床上,伸手在胸口上摸了一摸,又用手在自己鼻上、嘴上試了一試,輕輕喊了一聲:“大哥。
”約莫半刻工夫,見他大哥蠕蠕的微動。
又有半刻工夫,出了半口氣,睜開眼睛,朝他望了一望,仍合上了。
徐氏太太也就趕着湊上來,連聲的叫:“老爺,你醒醒,定定神,看二叔站在這裡呢!”隻聽見喉嚨裡頭的痰,呼呼家響。
慢慢又把手伸出被來,似想要掙紮起來的樣子。
徐氏太太急忙雙手趁着勢抱他起來,回頭叫老媽子趕着把被折疊起,墊高了枕頭,順着身子靠緊。
又叫兒子爬到床裡去,用手在背上輕輕捶了幾下,哇的吐了一口濃答答的痰出來。
氣喘呼呼,又似乎下氣不接上氣。
老媽子早把參湯炖好了,用茶盅盛好。
徐氏太太接過手來,拿銀匙送到口邊,叫他呷了兩口,仍舊扶着躺下,迷迷沉沉的睡去。
甄閣學方才走出房來,徐氏太太又叫兒子出去,周旋一回黃二麻子,說:“你父親病着,人家是客,從北京跟你二叔來到咱家,不要怠慢了人家。
”他兒子答應着,朝外頭去了。
甄閣學究竟手足情切,一個人在堂屋裡踱來踱去,不時的在房門口問他嫂子:“此刻怎麼樣?”徐氏太太走近門口,一隻手掀開門簾,向甄閣學道:“還睡着未醒,睡的,覺得很香,不怎麼樣。
二叔可以請歇歇罷。
路上受了辛苦,一進門就吃這一驚,現在總算是菩薩保佑,轉過氣來,大約不要緊。
”甄閣學道:“惟願不要緊就好。
大嫂也可歇歇。
但是身邊不要離開人。
”徐氏太太答應着:“是”,轉身進去。
甄閣學又叫侄兒來,把向來看病的一位葛古辛葛大夫請了來。
他侄兒答應說:“已叫家人請去了大半天,這個大夫向來要掌上燈才來的。
”按下慢表。
且說黃二麻子,一個人坐在廳上,忽聽裡面哭聲大震,心裡想道:“不好了,一定是大大人去貨了。
我們老大人來得真巧,趕上見一面。
但不曉得他老兄弟倆可能說句話沒有?”自言自語地,正在出神。
忽見大大人的少爺從裡頭走了出來,向他深深一揖,口稱:“黃二哥,遠道惠臨,現在一家人都因為家父的病,一切簡慢,實在不安得很。
家母特命小弟在二哥前告罪,尚求原諒。
”黃二麻子究竟是在世路上閱曆久了的人,若是别人在那裡想的出神辰光,忽然來了一個人向他作揖,說這一套謙恭的話,必然要牛頭不對馬嘴,胡亂一回。
這黃二麻子雖然是心裡在替甄閣學想他老兄弟倆多年不見,今日老遠的來僅見一面,一句話沒有得說,豈不是一件大缺恨!還算趕着送終,也可少慰友愛。
心裡隻管這麼想,他眼光卻不住地四面八方地射,甄大少爺剛走出屏門,他早已一眼瞥着。
這甄大少爺氣宇軒昂,舉止大雅,料定必是甄老大人的侄少大人。
不等大少爺走近,他已滿面堆下笑臉,站起身子,趨搶上去,恰與大少爺對作一揖。
聽大少爺說完了話,忙答道:“不敢當。
”大少爺讓他上座,黃二麻子歪着身子坐下。
看大少爺滿面帶着愁容,雖然相對談笑,終是出之勉強,随意寒暄幾句。
外面報道:“葛大夫來了。
”大少爺便欠身向黃二麻子道:“二哥請坐,小弟暫且失陪。
”黃二麻子道:“少大人盡管請便,晚生不是外人,如有什麼事,盡可呼喚。
晚生身受令兄大人天高地厚之恩,應該報效的。
”大少爺說了兩句:“豈敢。
”葛大夫已經踱了進來,大少爺迎着上去,便邀他向東邊書房裡去。
黃二麻子仍然是一個人坐在客廳,心裡又想:不知道這位大大人的病得好不得好?倘若是出了岔子,咱們老大人自然是要把他身後一切大事辦完了方能回京,至少也得兩三月。
若是像這樣綿着下去,要死不活的,他們老兄弟情義很重,必要在這裡等着,三月五月似不能定的。
就是老大人要走,也恐怕大太太、少爺們不肯放他去,這全是天理人情上必然之事。
但是我原要想借這一趟苦差回去得個勞績,有老大人幾句話說,不是馬上得個優差,吃他一注。
若是像這樣耽擱下去,倘或那邊大人交卸了濟南道,我的差事不是又要挂在粉牌上了,豈不白受一回辛苦。
想到這裡,就如熱鍋的螞蟻,周身不自在起來。
耳邊忽聽一陣腳步聲響,不由得站起身來,在隔扇窗子裡一望,原來是大少爺送葛大夫出去。
便兩步走到花簾門口站着,候大少爺送了大夫進來,搶上前去問道:“少大人,方才大夫診了脈怎麼說法?開的什麼藥?”大少爺道:“據葛大夫所說,家嚴的病是用心過度,氣血雙虧。
”随口又叫家人取了藥方來,一隻手遂給黃二麻子。
黃二麻子雙手接過,從頭至尾看了又看,又用手指頭在藥方上東點西點,口中不住的咕哝。
大少爺在
他嫂子、侄兒見他如此,知道病人是不中用了,急的喊“老爺”、喊“爸爸”嗚嗚咽咽,那裡喊得清爽,隻有一片号啕哭聲,鬧得個驚天動地。
還是向來伺候的一個老媽子上前去,摸了摸病人的胸口,忙叫:“二老爺,太太,少爺,快别搗亂,老爺胸口子上還是熱的,決不至怎麼樣。
據我看來,八分是見了二老爺,一陣歡喜,一陣傷感,一喜一悲,岔着了一口氣,昏暈過去,靜一靜,包管會轉過氣來。
但是,病久了的人,神是虛的,切不要大聲哭喊,防着驚吓他老人家,到反不好。
”甄閣學聽老媽這兩句說話很有道理,點點頭,止住哭聲。
袖筒内拿出絹子來,揩幹眼淚,挨近床上,伸手在胸口上摸了一摸,又用手在自己鼻上、嘴上試了一試,輕輕喊了一聲:“大哥。
”約莫半刻工夫,見他大哥蠕蠕的微動。
又有半刻工夫,出了半口氣,睜開眼睛,朝他望了一望,仍合上了。
徐氏太太也就趕着湊上來,連聲的叫:“老爺,你醒醒,定定神,看二叔站在這裡呢!”隻聽見喉嚨裡頭的痰,呼呼家響。
慢慢又把手伸出被來,似想要掙紮起來的樣子。
徐氏太太急忙雙手趁着勢抱他起來,回頭叫老媽子趕着把被折疊起,墊高了枕頭,順着身子靠緊。
又叫兒子爬到床裡去,用手在背上輕輕捶了幾下,哇的吐了一口濃答答的痰出來。
氣喘呼呼,又似乎下氣不接上氣。
老媽子早把參湯炖好了,用茶盅盛好。
徐氏太太接過手來,拿銀匙送到口邊,叫他呷了兩口,仍舊扶着躺下,迷迷沉沉的睡去。
甄閣學方才走出房來,徐氏太太又叫兒子出去,周旋一回黃二麻子,說:“你父親病着,人家是客,從北京跟你二叔來到咱家,不要怠慢了人家。
”他兒子答應着,朝外頭去了。
甄閣學究竟手足情切,一個人在堂屋裡踱來踱去,不時的在房門口問他嫂子:“此刻怎麼樣?”徐氏太太走近門口,一隻手掀開門簾,向甄閣學道:“還睡着未醒,睡的,覺得很香,不怎麼樣。
二叔可以請歇歇罷。
路上受了辛苦,一進門就吃這一驚,現在總算是菩薩保佑,轉過氣來,大約不要緊。
”甄閣學道:“惟願不要緊就好。
大嫂也可歇歇。
但是身邊不要離開人。
”徐氏太太答應着:“是”,轉身進去。
甄閣學又叫侄兒來,把向來看病的一位葛古辛葛大夫請了來。
他侄兒答應說:“已叫家人請去了大半天,這個大夫向來要掌上燈才來的。
”按下慢表。
且說黃二麻子,一個人坐在廳上,忽聽裡面哭聲大震,心裡想道:“不好了,一定是大大人去貨了。
我們老大人來得真巧,趕上見一面。
但不曉得他老兄弟倆可能說句話沒有?”自言自語地,正在出神。
忽見大大人的少爺從裡頭走了出來,向他深深一揖,口稱:“黃二哥,遠道惠臨,現在一家人都因為家父的病,一切簡慢,實在不安得很。
家母特命小弟在二哥前告罪,尚求原諒。
”黃二麻子究竟是在世路上閱曆久了的人,若是别人在那裡想的出神辰光,忽然來了一個人向他作揖,說這一套謙恭的話,必然要牛頭不對馬嘴,胡亂一回。
這黃二麻子雖然是心裡在替甄閣學想他老兄弟倆多年不見,今日老遠的來僅見一面,一句話沒有得說,豈不是一件大缺恨!還算趕着送終,也可少慰友愛。
心裡隻管這麼想,他眼光卻不住地四面八方地射,甄大少爺剛走出屏門,他早已一眼瞥着。
這甄大少爺氣宇軒昂,舉止大雅,料定必是甄老大人的侄少大人。
不等大少爺走近,他已滿面堆下笑臉,站起身子,趨搶上去,恰與大少爺對作一揖。
聽大少爺說完了話,忙答道:“不敢當。
”大少爺讓他上座,黃二麻子歪着身子坐下。
看大少爺滿面帶着愁容,雖然相對談笑,終是出之勉強,随意寒暄幾句。
外面報道:“葛大夫來了。
”大少爺便欠身向黃二麻子道:“二哥請坐,小弟暫且失陪。
”黃二麻子道:“少大人盡管請便,晚生不是外人,如有什麼事,盡可呼喚。
晚生身受令兄大人天高地厚之恩,應該報效的。
”大少爺說了兩句:“豈敢。
”葛大夫已經踱了進來,大少爺迎着上去,便邀他向東邊書房裡去。
黃二麻子仍然是一個人坐在客廳,心裡又想:不知道這位大大人的病得好不得好?倘若是出了岔子,咱們老大人自然是要把他身後一切大事辦完了方能回京,至少也得兩三月。
若是像這樣綿着下去,要死不活的,他們老兄弟情義很重,必要在這裡等着,三月五月似不能定的。
就是老大人要走,也恐怕大太太、少爺們不肯放他去,這全是天理人情上必然之事。
但是我原要想借這一趟苦差回去得個勞績,有老大人幾句話說,不是馬上得個優差,吃他一注。
若是像這樣耽擱下去,倘或那邊大人交卸了濟南道,我的差事不是又要挂在粉牌上了,豈不白受一回辛苦。
想到這裡,就如熱鍋的螞蟻,周身不自在起來。
耳邊忽聽一陣腳步聲響,不由得站起身來,在隔扇窗子裡一望,原來是大少爺送葛大夫出去。
便兩步走到花簾門口站着,候大少爺送了大夫進來,搶上前去問道:“少大人,方才大夫診了脈怎麼說法?開的什麼藥?”大少爺道:“據葛大夫所說,家嚴的病是用心過度,氣血雙虧。
”随口又叫家人取了藥方來,一隻手遂給黃二麻子。
黃二麻子雙手接過,從頭至尾看了又看,又用手指頭在藥方上東點西點,口中不住的咕哝。
大少爺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