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關燈
由于勞累和厭倦,第四攝影室的空氣死氣沉沉。

     盡管中間電視攝像機發生了故障,一個小時結束的戲比計劃時間竟延長了三個小時以上。

    好容易到最後場面的時候,又無情地響起了重新拍攝的蜂鳴器聲。

     頭戴單耳機的助理導演在等候重新開始的指令期間,不時地注視着斜上方,那裡有副調配室。

    副調配室的内部布置得很暗,因此,攝影室明亮的光線反射到玻璃牆上,看不見裡面的情況。

    在那裡,新上任的年輕導演,目光炯炯,在一個人熱情地指揮着舞台工作人員。

    圖像錄制時間之所以拖長,也是由于他經驗不足,加上想使制作的節目一鳴驚人的緣故。

     攝影室決不算狹窄,但被飲食店、公園、住宅大門、卧室、接待室等多種場面的布景布置得滿滿的,擋住了視線。

    其中,現在照明集中的是最後場面的布景——接待室的一部分。

     遠東電影公司的男主角早濑登志夫,坐在沙發上,用手帕擦着額頭上冒出來的汗,身邊跪坐着扮演妻子的青年女演員。

    她側着臉,由于強烈的燈光熱和長時間的緊張,顯得十分疲倦。

    最後圖像錄制隻剩下這個場面了,所以,無關人員和半數以上的演員都回去了,攝影室内奉陪到底的人已經寥寥無幾。

     從載有監控人員的台子周圍傳來嘁嘁喳喳相互聊天的聲音,裡邊混雜有長長的哈欠聲。

    那裡是演員服務人員和制片人員總愛群集的場所。

     “如果是平時的話,”早濑想,“我要以更舒适的形式來消磨這段閑等的時間。

    ” 這是在除有關人員外禁止出入的正式攝影室。

    而且是個連參觀的人都見不到的深夜。

    說起來是内部場合,所以,不需要故作姿态。

    然而,早濑嘴角浮現出文雅的微笑,仍保持着開始的姿勢。

    這是因為有一道從攝影室一角直射過來的目光,把他的意識牢牢地抓住了。

     助理導演的身子突然緊張起來,副調配室麥克風通過耳機把“預備”的指令傳到他的耳朵裡。

     “來吧,諸位。

    ” 他聲音洪亮,充滿朝氣。

    讓松弛的氣氛緊張起來也是副導演的職責。

     “馬上要拍最後一場戲了,大家繼續鼓足幹勁兒!” 攝影室的雜音消失了,三部電視攝像機前後移動,定好了焦距。

     發覺那目光,是在大約兩個小時前了。

    早濑20歲進入電影界,快十五年了。

    他初次登台就嶄露頭角,所謂居人之下的時間不長,從一開始就被人們刮目相看,一直就是這樣過來的。

    時至今日。

    在他人的眼目中也不會有動搖。

    但是,今晚的情況卻不同。

    當早濑發現有個人悄悄伫立在攝影室一個旮旯裡,往這邊看的時候,覺得似乎驚呆了。

     難道是被身着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