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回 王教頭私走延安府 九紋龍大鬧史家村
關燈
小
中
大
千古幽局一旦開,天罡地殺出星台。
自來無事多生事,本為禳災卻惹災。
社稷從今雲擾擾,兵戈到處鬧垓垓。
高俅奸佞真堪恨,洪信從今惹禍胎。
當時道觀對洪太尉說:“是老祖天師,洞玄真人鎮鎖着三十六員天罡星,七十二座地殺星,共一百單八個魔君。
上立石碑,刻着龍章鳳篆天符鎮住。
若放他出世,必害下方生靈。
如今走脫,怎生是好。
”太尉聽了大驚,收拾同衆人回京。
在路分付衆人,把走妖魔事情休說,恐天子知而見責。
回至京師,聽知天師在東京,做了七晝夜好事,普施符箓,瘟疫甯息,萬民安痊。
天師回龍虎山去了。
次日朝見天子奏說:“天師駕雲已先到京師,臣從馹傳而來,面君複命。
”仁宗準奏,賞賜洪信。
仁宗在位四十二年,傳位英宗,在位四年。
英宗傳位神宗,在位一十八年,又傳位哲宗,天下太平,四方無事。
且說東京開封府,汴梁宣武軍,一個浮浪子弟,姓高名俅,自幼好使槍棒,相拍玩耍,踢得好氣毬,京師人都呌他做高球。
後來發迹,将氣毬毬字去了毛傍,添作立人,名為高俅。
在東京城裡,因幫生鐵王員外兒子賭錢,被他父親告了,府尹把高俅斷了四十杖,疊配出界,不許東京城裡人民隐藏。
高俅無計,隻得投奔淮州柳世雄家三年。
後來哲宗因拜南郊,大赦天下,高俅要回東京,這柳世雄卻和東京城裡,金梁橋下開生藥鋪董将士是親,寫了封書與高俅,去投董将士家過活。
高俅辭了柳大郎回東京,至董家呈上世雄的書,董将士看畢,尋思曰:“高俅是個浪子,若留了他,必定教壞吾兒,待不收留,又負了柳大郎面情。
”隻得權且留下。
一日将士思計,對高俅曰:“弟欲留公在家,恐悮了足下。
我轉薦足下與蘇斈士處,從後必得出身,意下如何?”高俅大喜,董将士即使人,持書引高俅到斈士府。
學士出堂見了高俅,看了來書,心下想曰:“不如薦他去驸馬王晉卿府裡,做個親随人。
”次日修書一封,使人送高俅去王都太尉處。
這太尉乃是哲宗的妹夫,神宗皇帝的驸馬,他喜愛風流人物。
當時驸馬見蘇學士差人送高俅來,拜見了,即随寫回書,收留高俅,做個親随人。
忽一日,王太尉慶生辰,安排筵宴,專請小舅端王。
這端王乃神宗第十一子,哲宗禦弟,掌東駕,排号九大王。
是個聰明俊俏人物。
更兼琴棋書畫,踢球打彈,品竹調絲,無有不能。
當日王都尉府中,準備筵宴。
但見: 香焚寶鼎,花插金瓶。
仙音院競奏新聲,教坊司頻逞妙藝。
水晶壺内,盡都是紫府瓊漿;琥珀盃中,滿泛着瑤池玉液。
玳瑁盤堆着仙桃異果;玻璃碗俱熊掌駝蹄。
鱗鱗脍切銀絲,細細茶烹玉蕋。
紅裙舞女,盡随着象闆鸾箫,翠袖歌姬,簇捧定龍笙鳳管。
兩行珠翠立階前,一泒笙歌臨座上。
端王來都尉府中赴宴,酒進數盃,端王起身淨手。
來書院裡,見案上一對羊脂玉碾成的鎮紙獅子,極做得細巧。
端王拿起看了一回曰:“好!”王都尉見端王心愛,便說曰:“再有一個玉龍筆架,也是那匠人做的,明日一并相送。
”端王大喜稱謝,依舊入席,至暮方散。
次日,王都尉取出玉龍筆架、鎮紙玉獅子,使高俅送投端王府中來。
院公出見,引到庭前,高俅看見端王頭戴軟紗唐巾,身穿紫繡袍,腰系雙縧,足穿嵌金線靴,與三五個小黃門,相伴踢氣毬。
高俅立在從人背後伺候,也是高俅合當發迹,那個氣毬直滾到高俅身邊。
那高俅見氣毬來到身邊,便使個鴛鴦拐踢還端王。
端王大喜問曰:“你是甚麽人?”高俅跪下曰:“小人是王都尉親随,使令赍送兩般玉玩器獻上大王。
有書在上。
”端王看了玩器,即令收了。
便問高俅:“你原來會踢氣毬,喚做甚名?”高俅跪答:“小人名喚高俅,這氣毬胡亂踢得幾腳。
”端王曰:“你便踢一回。
”高俅拜曰:“小的是何等樣人,敢與大王下腳。
”端王曰:“這是齊雲社,名為天下圓。
但踢何妨。
”高俅叩頭,解膝上場。
才踢幾腳,端王喝采。
高俅把平生本事都使出來,那氣毬一似鳔膠粘在身上。
端王大
自來無事多生事,本為禳災卻惹災。
社稷從今雲擾擾,兵戈到處鬧垓垓。
高俅奸佞真堪恨,洪信從今惹禍胎。
當時道觀對洪太尉說:“是老祖天師,洞玄真人鎮鎖着三十六員天罡星,七十二座地殺星,共一百單八個魔君。
上立石碑,刻着龍章鳳篆天符鎮住。
若放他出世,必害下方生靈。
如今走脫,怎生是好。
”太尉聽了大驚,收拾同衆人回京。
在路分付衆人,把走妖魔事情休說,恐天子知而見責。
回至京師,聽知天師在東京,做了七晝夜好事,普施符箓,瘟疫甯息,萬民安痊。
天師回龍虎山去了。
次日朝見天子奏說:“天師駕雲已先到京師,臣從馹傳而來,面君複命。
”仁宗準奏,賞賜洪信。
仁宗在位四十二年,傳位英宗,在位四年。
英宗傳位神宗,在位一十八年,又傳位哲宗,天下太平,四方無事。
且說東京開封府,汴梁宣武軍,一個浮浪子弟,姓高名俅,自幼好使槍棒,相拍玩耍,踢得好氣毬,京師人都呌他做高球。
後來發迹,将氣毬毬字去了毛傍,添作立人,名為高俅。
在東京城裡,因幫生鐵王員外兒子賭錢,被他父親告了,府尹把高俅斷了四十杖,疊配出界,不許東京城裡人民隐藏。
高俅無計,隻得投奔淮州柳世雄家三年。
後來哲宗因拜南郊,大赦天下,高俅要回東京,這柳世雄卻和東京城裡,金梁橋下開生藥鋪董将士是親,寫了封書與高俅,去投董将士家過活。
高俅辭了柳大郎回東京,至董家呈上世雄的書,董将士看畢,尋思曰:“高俅是個浪子,若留了他,必定教壞吾兒,待不收留,又負了柳大郎面情。
”隻得權且留下。
一日将士思計,對高俅曰:“弟欲留公在家,恐悮了足下。
我轉薦足下與蘇斈士處,從後必得出身,意下如何?”高俅大喜,董将士即使人,持書引高俅到斈士府。
學士出堂見了高俅,看了來書,心下想曰:“不如薦他去驸馬王晉卿府裡,做個親随人。
”次日修書一封,使人送高俅去王都太尉處。
這太尉乃是哲宗的妹夫,神宗皇帝的驸馬,他喜愛風流人物。
當時驸馬見蘇學士差人送高俅來,拜見了,即随寫回書,收留高俅,做個親随人。
忽一日,王太尉慶生辰,安排筵宴,專請小舅端王。
這端王乃神宗第十一子,哲宗禦弟,掌東駕,排号九大王。
是個聰明俊俏人物。
更兼琴棋書畫,踢球打彈,品竹調絲,無有不能。
當日王都尉府中,準備筵宴。
但見: 香焚寶鼎,花插金瓶。
仙音院競奏新聲,教坊司頻逞妙藝。
水晶壺内,盡都是紫府瓊漿;琥珀盃中,滿泛着瑤池玉液。
玳瑁盤堆着仙桃異果;玻璃碗俱熊掌駝蹄。
鱗鱗脍切銀絲,細細茶烹玉蕋。
紅裙舞女,盡随着象闆鸾箫,翠袖歌姬,簇捧定龍笙鳳管。
兩行珠翠立階前,一泒笙歌臨座上。
端王來都尉府中赴宴,酒進數盃,端王起身淨手。
來書院裡,見案上一對羊脂玉碾成的鎮紙獅子,極做得細巧。
端王拿起看了一回曰:“好!”王都尉見端王心愛,便說曰:“再有一個玉龍筆架,也是那匠人做的,明日一并相送。
”端王大喜稱謝,依舊入席,至暮方散。
次日,王都尉取出玉龍筆架、鎮紙玉獅子,使高俅送投端王府中來。
院公出見,引到庭前,高俅看見端王頭戴軟紗唐巾,身穿紫繡袍,腰系雙縧,足穿嵌金線靴,與三五個小黃門,相伴踢氣毬。
高俅立在從人背後伺候,也是高俅合當發迹,那個氣毬直滾到高俅身邊。
那高俅見氣毬來到身邊,便使個鴛鴦拐踢還端王。
端王大喜問曰:“你是甚麽人?”高俅跪下曰:“小人是王都尉親随,使令赍送兩般玉玩器獻上大王。
有書在上。
”端王看了玩器,即令收了。
便問高俅:“你原來會踢氣毬,喚做甚名?”高俅跪答:“小人名喚高俅,這氣毬胡亂踢得幾腳。
”端王曰:“你便踢一回。
”高俅拜曰:“小的是何等樣人,敢與大王下腳。
”端王曰:“這是齊雲社,名為天下圓。
但踢何妨。
”高俅叩頭,解膝上場。
才踢幾腳,端王喝采。
高俅把平生本事都使出來,那氣毬一似鳔膠粘在身上。
端王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