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回 凸碧堂品笛感凄清 凹晶館聯詩悲寂寞
關燈
小
中
大
,聽此聲音,不免有觸于心,禁不住堕下淚來。
衆人彼此都不禁有凄涼寂寞之意,半日,方知賈母傷感,才忙轉身陪笑,發語解釋。
[庚辰雙行夾批:“轉身”妙!畫出對月聽笛如癡如呆、不覺尊長在上之形景來。
]又命暖酒,且住了笛。
尤氏笑道:“我也就學一個笑話,說與老太太解解悶。
”賈母勉強笑道:“這樣更好,快說來我聽。
”仁 乃說道:“一家子了四個兒子:大兒子隻一個眼睛,二兒子隻一個耳朵,三兒子隻一個鼻子眼,四兒子倒都齊全,偏又是個啞叭。
”正說到這裡,隻見賈母已朦胧雙眼,似有睡去之态。
[庚辰雙行夾批:總寫出凄涼無興景況來。
]尤氏方住了,忙和王夫人輕輕的請醒。
賈母睜眼笑道:“我不困,白閉閉眼養神。
你們隻管說,我聽着呢。
”王夫人等笑道:“夜已四更了,風露也大,請老太太安歇罷。
明日再賞十六,也不辜負這月色。
”賈母道:“那裡就四更了?”王夫人笑道:“實已四更,他們姊妹們熬不過,都去睡了。
”賈母聽說,細看了一看,果然都散了,隻有探春在此。
賈母笑道:“也罷。
你們也熬不慣,況且弱的弱,病的病,去了倒省心。
隻是三丫頭可憐見的,尚還等着。
你也去罷,我們散了。
”說着,便起身,吃了一口清茶,便有預備下的竹椅小轎,便圍着鬥篷坐上,兩個婆子搭起,衆人圍随出園去了。
不在話下。
這裡衆媳婦收拾杯盤碗盞時,卻少了個細茶杯,各處尋覓不見,又問衆人:“必是誰失手打了。
撂在那裡,告訴我拿了磁瓦去交收是證見,不然又說偷起來。
”衆人都說:“沒有打了,隻怕跟姑娘的人打了,也未可知。
你細想想,或問問他們去。
”一語提醒了這管家夥的媳婦,因笑道:“是了,那一會兒記得是翠縷拿着的。
我去問他。
”說着便去找時,剛下了甬道,就遇見了紫鵑和翠縷來了。
[庚辰雙行夾批:妙!又出一個。
]翠縷便問道:“老太太散了,可知我們姑娘那去了?”[庚辰雙行夾批:更妙!]這媳婦道:“我來問那一個茶鐘往那裡去了,你們倒問我要姑娘。
”翠縷笑道:“我因倒茶給姑娘吃的,展眼回頭,就連姑娘也沒了。
”那媳婦道:“太太才說都睡覺去了。
你不知那裡頑去了,還不知道呢。
”翠縷向紫鵑道:“斷乎沒有悄悄的睡去之理,隻怕在那裡走了一走。
如今見老太太散了,趕過前邊送去,也未可知。
我們且往前邊找找去。
有了姑娘,自然你的茶鐘也有了。
你明日一早再找,有什麼忙的。
”媳婦笑道:“有了下落就不必忙了,明兒就和你要罷。
”說畢回去,仍查收家夥。
這裡紫鵑和翠縷便往賈母處來。
不在話下。
原來黛玉和湘雲二人并未去睡覺。
隻因黛玉見賈府中許多人賞月,賈母猶歎人少,不似當年熱鬧,又提寶钗姊妹家去母女弟兄自去賞月等語,不覺對景感懷,自去 ├垂淚。
寶玉近因晴雯病勢甚重,諸務無心,[庚辰雙行夾批:帶一筆,妙!更覺謹密不漏。
]王夫人再四遣他去睡,他也便去了。
探春又因近日家事着惱,無暇遊玩。
雖有迎春惜春二人,偏又素日不大甚合。
所以隻剩了湘雲一人寬慰他,因說:“你是個明白人,何必作此形像自苦。
我也和你一樣,我就不似你這樣心窄。
何況你又多病,還不自己保養。
可恨寶姐姐,姊妹天天說親道熱,早已說今年中秋要大家一處賞月,必要起社,大家聯句,到今日便棄了咱們,自己賞月去了。
社也散了,詩也不作了。
倒是他們父子叔侄縱橫起來。
你可知宋太祖說的好:‘卧榻之側,豈許他人酣睡。
’他們不作,咱們兩個竟聯起句來,明日羞他們一羞。
”黛玉見他這般勸慰,不肯負他的豪興,因笑道:“你看這裡這等人聲嘈雜,有何詩興。
”湘雲笑道:“這山上賞月雖好,終不及近水賞月更妙。
你知道這山坡底下就是池沿,山坳裡近水一個所在就是凹晶館。
可知當日蓋這園子時就有學問。
這山之高處,就叫凸碧;山之低窪近水處,就叫作凹晶。
這‘凸’‘凹’二字,曆來用的人最少。
如今直用作軒館之名,更覺新鮮,不落窠臼。
可知這兩處一上一下,一明一暗,一高一矮,一山一水,竟是特因玩月而設此處。
有愛那山高月小的,便往這裡來;有愛那皓月清波的,便往那裡去。
隻是這兩個字俗念作‘窪’‘拱’二音,便說俗了,不大見用,隻陸放翁用了一個‘凹’字,說‘古硯微凹聚墨多’,還有人批他俗,豈不可笑。
”林黛玉道:“也不隻放翁才用,古人中用者太多。
如江淹《青苔賦》,東方朔《神異經》,以至《畫記》上雲張僧繇畫一乘
衆人彼此都不禁有凄涼寂寞之意,半日,方知賈母傷感,才忙轉身陪笑,發語解釋。
[庚辰雙行夾批:“轉身”妙!畫出對月聽笛如癡如呆、不覺尊長在上之形景來。
]又命暖酒,且住了笛。
尤氏笑道:“我也就學一個笑話,說與老太太解解悶。
”賈母勉強笑道:“這樣更好,快說來我聽。
”仁 乃說道:“一家子了四個兒子:大兒子隻一個眼睛,二兒子隻一個耳朵,三兒子隻一個鼻子眼,四兒子倒都齊全,偏又是個啞叭。
”正說到這裡,隻見賈母已朦胧雙眼,似有睡去之态。
[庚辰雙行夾批:總寫出凄涼無興景況來。
]尤氏方住了,忙和王夫人輕輕的請醒。
賈母睜眼笑道:“我不困,白閉閉眼養神。
你們隻管說,我聽着呢。
”王夫人等笑道:“夜已四更了,風露也大,請老太太安歇罷。
明日再賞十六,也不辜負這月色。
”賈母道:“那裡就四更了?”王夫人笑道:“實已四更,他們姊妹們熬不過,都去睡了。
”賈母聽說,細看了一看,果然都散了,隻有探春在此。
賈母笑道:“也罷。
你們也熬不慣,況且弱的弱,病的病,去了倒省心。
隻是三丫頭可憐見的,尚還等着。
你也去罷,我們散了。
”說着,便起身,吃了一口清茶,便有預備下的竹椅小轎,便圍着鬥篷坐上,兩個婆子搭起,衆人圍随出園去了。
不在話下。
這裡衆媳婦收拾杯盤碗盞時,卻少了個細茶杯,各處尋覓不見,又問衆人:“必是誰失手打了。
撂在那裡,告訴我拿了磁瓦去交收是證見,不然又說偷起來。
”衆人都說:“沒有打了,隻怕跟姑娘的人打了,也未可知。
你細想想,或問問他們去。
”一語提醒了這管家夥的媳婦,因笑道:“是了,那一會兒記得是翠縷拿着的。
我去問他。
”說着便去找時,剛下了甬道,就遇見了紫鵑和翠縷來了。
[庚辰雙行夾批:妙!又出一個。
]翠縷便問道:“老太太散了,可知我們姑娘那去了?”[庚辰雙行夾批:更妙!]這媳婦道:“我來問那一個茶鐘往那裡去了,你們倒問我要姑娘。
”翠縷笑道:“我因倒茶給姑娘吃的,展眼回頭,就連姑娘也沒了。
”那媳婦道:“太太才說都睡覺去了。
你不知那裡頑去了,還不知道呢。
”翠縷向紫鵑道:“斷乎沒有悄悄的睡去之理,隻怕在那裡走了一走。
如今見老太太散了,趕過前邊送去,也未可知。
我們且往前邊找找去。
有了姑娘,自然你的茶鐘也有了。
你明日一早再找,有什麼忙的。
”媳婦笑道:“有了下落就不必忙了,明兒就和你要罷。
”說畢回去,仍查收家夥。
這裡紫鵑和翠縷便往賈母處來。
不在話下。
原來黛玉和湘雲二人并未去睡覺。
隻因黛玉見賈府中許多人賞月,賈母猶歎人少,不似當年熱鬧,又提寶钗姊妹家去母女弟兄自去賞月等語,不覺對景感懷,自去 ├垂淚。
寶玉近因晴雯病勢甚重,諸務無心,[庚辰雙行夾批:帶一筆,妙!更覺謹密不漏。
]王夫人再四遣他去睡,他也便去了。
探春又因近日家事着惱,無暇遊玩。
雖有迎春惜春二人,偏又素日不大甚合。
所以隻剩了湘雲一人寬慰他,因說:“你是個明白人,何必作此形像自苦。
我也和你一樣,我就不似你這樣心窄。
何況你又多病,還不自己保養。
可恨寶姐姐,姊妹天天說親道熱,早已說今年中秋要大家一處賞月,必要起社,大家聯句,到今日便棄了咱們,自己賞月去了。
社也散了,詩也不作了。
倒是他們父子叔侄縱橫起來。
你可知宋太祖說的好:‘卧榻之側,豈許他人酣睡。
’他們不作,咱們兩個竟聯起句來,明日羞他們一羞。
”黛玉見他這般勸慰,不肯負他的豪興,因笑道:“你看這裡這等人聲嘈雜,有何詩興。
”湘雲笑道:“這山上賞月雖好,終不及近水賞月更妙。
你知道這山坡底下就是池沿,山坳裡近水一個所在就是凹晶館。
可知當日蓋這園子時就有學問。
這山之高處,就叫凸碧;山之低窪近水處,就叫作凹晶。
這‘凸’‘凹’二字,曆來用的人最少。
如今直用作軒館之名,更覺新鮮,不落窠臼。
可知這兩處一上一下,一明一暗,一高一矮,一山一水,竟是特因玩月而設此處。
有愛那山高月小的,便往這裡來;有愛那皓月清波的,便往那裡去。
隻是這兩個字俗念作‘窪’‘拱’二音,便說俗了,不大見用,隻陸放翁用了一個‘凹’字,說‘古硯微凹聚墨多’,還有人批他俗,豈不可笑。
”林黛玉道:“也不隻放翁才用,古人中用者太多。
如江淹《青苔賦》,東方朔《神異經》,以至《畫記》上雲張僧繇畫一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