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回 憨湘雲醉眠芍藥裀 呆香菱情解石榴裙

關燈
,我再行禮去罷。

    ”探春笑道:“也不敢驚動。

    隻是今兒倒要替你過個生日,我心才過得去。

    ”寶玉湘雲等一齊都說:“很是。

    ”探春便吩咐了丫頭:“去告訴他奶奶,就說我們大家說了,今兒一日不放平兒出去,我們也大家湊了分子過生日呢。

    ”丫頭笑着去了,半日,回來說:“二奶奶說了,多謝姑娘們給他臉。

    不知過生日給他些什麼吃,隻别忘了二奶奶,就不來絮聒他了。

    ”衆人都笑了。

     探春因說道:“可巧今兒裡頭廚房不預備飯,一應下面弄菜都是外頭收拾。

    咱們就湊了錢叫柳家的來攬了去,隻在咱們裡頭收拾倒好。

    ”衆人都說是極。

    探春一面遣人去問李纨、寶钗、黛玉,一面遣人去傳柳家的進來,吩咐他内廚房中快收拾兩桌酒席。

    柳家的不知何意,因說外廚房都預備了。

    探春笑道:“你原來不知道,今兒是平姑娘的華誕。

    外頭預備的是上頭的,這如今我們私下又湊了分子,單為平姑娘預備兩桌請他。

    你隻管揀新巧的菜蔬預備了來,開了帳和我那裡領錢。

    ”柳家的笑道:“原來今日也是平姑娘的千秋,我竟不知道。

    ”說着,便向平兒磕下頭去,慌的平兒拉起他來。

    柳家的忙去預備酒席。

     這裡探春又邀了寶玉,同到廳上去吃面,等到李纨寶钗一齊來全,又遣人去請薛姨媽與黛玉。

    因天氣和暖,黛玉之疾漸愈,故也來了。

    花團錦簇,擠了一廳的人。

     誰知薛蝌又送了巾扇香帛四色壽禮與寶玉,寶玉于是過去陪他吃面。

    兩家皆治了壽酒,互相酬送,彼此同領。

    至午間,寶玉又陪薛蝌吃了兩杯酒。

    寶钗帶了寶琴過來與薛蝌行禮,把盞畢,寶钗因囑薛蝌:“家裡的酒也不用送過那邊去,這虛套竟可收了。

    你隻請夥計們吃罷。

    我們和寶兄弟進去還要待人去呢,也不能陪你了。

    ”薛蝌忙說:“姐姐兄弟隻管請,隻怕夥計們也就好來了。

    ”寶玉忙又告過罪,方同他姊妹回來。

     一進角門,寶钗便命婆子将門鎖上,把鑰匙要了自己拿着。

    寶玉忙說:“這一道門何必關,又沒多的人走。

    況且姨娘、姐姐、妹妹都在裡頭,倘或家去取什麼,豈不費事。

    ”寶钗笑道:“小心沒過逾的。

    你瞧你們那邊,這幾日七事八事,竟沒有我們這邊的人,可知是這門關的有功效了。

    若是開着,保不住那起人圖順腳,抄近路從這裡走,攔誰的是?不如鎖了,連媽和我也禁着些,大家别走。

    縱有了事,就賴不着這邊的人了。

    ”寶玉笑道:“原來姐姐也知道我們那邊近日丢了東西?”寶钗笑道:“你隻知道玫瑰露和茯苓霜兩件,乃因人而及物。

    若非因人,你連這兩件還不知道呢。

    殊不知還有幾件比這兩件大的呢。

    若以後叨登不出來,是大家的造化;若叨登出來,不知裡頭連累多少人呢。

    你也是不管事的人,我才告訴你。

    平兒是個明白人,我前兒也告訴了他,皆因他奶奶不在外頭,所以使他明白了。

    若不出來,大家樂得丢開手。

    若犯出來,他心裡已有稿子,自有頭緒,就冤屈不着平人了。

    你隻聽我說,以後留神小心就是了,這話也不可對第二個人講。

    ” 說着,來到沁芳亭邊,隻見襲人、香菱、待書、素雲、晴雯、麝月、芳官、蕊官、藕官等十來個人都在那裡看魚作耍。

    見他們來了,都說:“藥欄裡預備下了,快去上席罷。

    ”寶钗等随攜了他們同到了芍藥欄中紅香圃三間小敞廳内。

    連尤氏已請過來了,諸人都在那裡,隻沒平兒。

     原來平兒出去,有賴林諸家送了禮來,連三接四,上中下三等家人來拜壽送禮的不少,平兒忙着打發賞錢道謝,一面又色色的回明鳳姐兒,不過留下幾樣,也有不收的,也有收下即刻賞與人的。

    忙了一回,又直待鳳姐兒吃過面,方換了衣裳往園裡來。

     剛進了園,就有幾個丫鬟來找他,一同到了紅香圃中。

    隻見筵開玳瑁瑁,褥設芙蓉。

    衆人都笑:“壽星全了。

    ”上面四座定要讓他四個人坐,四人皆不肯。

    薛姨媽說:“我老天拔地,又不合你們的群兒,我倒覺拘的慌,不如我到廳上随便躺躺去倒好。

    我又吃不下什麼去,又不大吃酒,這裡讓他們倒便宜。

    ”尤氏等執意不從。

    寶钗道:“這也罷了,倒是讓媽在廳上歪着自如些,有愛吃的送些過去,倒自在了。

    且前頭沒人在那裡,又可照看了。

    ”探春等笑道:“既這樣,恭敬不如從命。

    ”因大家送了他到議事廳上,眼看着命丫頭們鋪了一個錦褥并靠背引枕之類,又囑咐:“好生給姨媽捶腿,要茶要水别推三扯四的。

    回來送了東西來,姨媽吃了就賞你們吃。

    隻别離了這裡出去。

    ”小丫頭們都答應了。

     探春等方回來。

    終久讓寶琴岫煙二人在上,平兒面西坐,寶玉面東坐。

    探春又接了鴛鴦來,二人并肩對面相陪。

    西邊一桌,寶钗黛玉湘雲迎春惜春,一面又拉了香菱玉钏兒二人打橫。

    三桌上,尤氏李纨又拉了襲人彩雲陪坐。

    四桌上便是紫鵑、莺兒、晴雯、小螺、司棋等人圍坐。

    當下探春等還要把盞,寶琴等四人都說:“這一鬧,一日都坐不成了。

    ”方才罷了。

    兩個女先兒要彈詞上壽,衆人都說:“我們沒人要聽那些野話,你廳上去說給姨太太解悶兒去罷。

    ”一面又将各色吃食揀了,命人送與薛姨媽去。

     寶玉便說:“雅坐無趣,須要行令才好。

    ”衆人有的說行這個令好,那個又說行那個令好。

    黛玉道:“依我說,拿了筆硯将各色全都寫了,拈成阄兒,咱們抓出那個來,就是那個。

    ”衆人都道妙。

    即拿了一副筆硯花箋。

    香菱近日學了詩,又天天學寫字,見了筆硯便圖不得,連忙起座說:“我寫。

    ”大家想了一回,共得了十來個,念着,香菱一一的寫了,搓成阄兒,擲在一個瓶中間。

    探春便命平兒揀,平兒向内攪了一攪,用箸拈了一個出來,打開看,上寫着“射覆”二字。

    寶钗笑道:“把個酒令的祖宗拈出來。

    ‘射覆’從古有的,如今失了傳,這是後人纂的,比一切的令都難。

    這裡頭倒有一半是不會的,不如毀了,另拈一個雅俗共賞的。

    ”探春笑道:“既拈了出來,如何又毀。

    如今再拈一個,若是雅俗共賞的,便叫他們行去。

    咱們行這個。

    ”說着又着襲人拈了一個,卻是“拇戰”。

    史湘雲笑着說:“這個簡斷爽利,合了我的脾氣。

    我不行這個‘射覆’,沒的垂頭喪氣悶人,我隻劃拳去了。

    ”探春道:“惟有他亂令,寶姐姐快罰他一鐘。

    ”寶钗不容分說,便灌湘雲一杯。

     探春道:“我吃一杯,我是令官,也不用宣,隻聽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