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回 慧紫鵑情辭試忙玉 慈姨媽愛語慰癡颦

關燈
邢夫人想了一想:薛家根基不錯,且現今大富,薛蝌生得又好,且賈母硬作保山,将計就計便應了。

    賈母十分喜歡,忙命人請了薛姨媽來。

    二人見了,自然有許多謙辭。

    邢夫人即刻命人去告訴邢忠夫婦。

    他夫婦原是此來投靠邢夫人的,如何不依,早極口的說妙極。

    賈母笑道:“我愛管個閑事,今兒又管成了一件事,不知得多少謝媒錢?”薛姨媽笑道:“這是自然的。

    縱擡了十萬銀子來,隻怕不希罕。

    但隻一件,老太太既是主親,還得一位才好。

    ”賈母笑道:“别的沒有,我們家折腿爛手的人還有兩個。

    ”說着,便命人去叫過尤氏婆媳二人來。

    賈母告訴他原故,彼此忙都道喜。

    賈母吩咐道:“咱們家的規矩你是盡知的,從沒有兩親家争禮争面的。

    如今你算替我在當中料理,也不可太啬,也不可太費,把他兩家的事周全了回我。

    ”尤氏忙答應了。

    薛姨媽喜之不盡,回家來忙命寫了請帖補送過甯府。

    尤氏深知邢夫人情性,本不欲管,無奈賈母親自囑咐,隻得應了。

    惟有忖度邢夫人之意行事。

    薛姨媽是個無可無不可的人,倒還易說。

    這且不在話下。

     如今薛姨媽既定了邢岫煙為媳,合宅皆知。

    邢夫人本欲接出岫煙去住,賈母因說:“這又何妨,兩個孩子又不能見面,就是姨太太和他一個大姑,一個小姑,又何妨?況且都是女兒,正好親香呢。

    ”邢夫人方罷。

     蝌岫二人前次途中皆曾有一面之遇,大約二人心中也皆如意。

    隻是邢岫煙未免比先時拘泥了些,不好與寶钗姊妹共處閑語;又兼湘雲是個愛取戲的,更覺不好意思。

    幸他是個知書達禮的,雖有女兒身分,還不是那種佯羞詐愧一味輕薄造作之輩。

    寶钗自見他時,見他家業貧寒,二則别人之父母皆年高有德之人,獨他父母偏是酒糟透之人,于女兒分中平常;邢夫人也不過是臉面之情,亦非真心疼愛;且岫煙為人雅重,迎春是個有氣的死人,連他自己尚未照管齊全,如何能照管到他身上,凡閨閣中家常一應需用之物,或有虧乏,無人照管,他又不與人張口,寶钗倒暗中每相體貼接濟,也不敢與邢夫人知道,亦恐多心閑話之故耳。

    如今卻出人意料之外奇緣作成這門親事。

    岫煙心中先取中寶钗,然後方取薛蝌。

    有時岫煙仍與寶钗閑話,寶钗仍以姊妹相呼。

     這日寶钗因來瞧黛玉,恰值岫煙也來瞧黛玉,二人在半路相遇。

    寶钗含笑喚他到跟前,二人同走至一塊石壁後,寶钗笑問他:“這天還冷的很,你怎麼倒全換了夾的?”岫煙見問,低頭不答。

    寶钗便知道又有了原故,因又笑問道:“必定是這個月的月錢又沒得。

    鳳丫頭如今也這樣沒心沒計了。

    ”岫煙道:“他倒想着不錯日子給,因姑媽打發人和我說,一個月用不了二兩銀子,叫我省一兩給爹媽送出去,要使什麼,橫豎有二姐姐的東西,能着些兒搭着就使了。

    姐姐想,二姐姐也是個老實人,也不大留心,我使他的東西,他雖不說什麼,他那些媽媽丫頭,那一個是省事的,那一個是嘴裡不尖的?我雖在那屋裡,卻不敢很使他們,過三天五天,我倒得拿出錢來給他們打酒買點心吃才好。

    因一月二兩銀子還不夠使,如今又去了一兩。

    前兒我悄悄的把綿衣服叫人當了幾吊錢盤纏。

    ”寶钗聽了,愁眉歎道:“偏梅家又合家在任上,後年才進來。

    若是在這裡,琴兒過去了,好再商議你這事。

    離了這裡就完了。

    如今不先定了他妹妹的事,也斷不敢先娶親的。

    如今倒是一件難事。

    再遲兩年,又怕你熬煎出病來。

    等我和媽再商議,有人欺負你,你隻管耐些煩兒,千萬别自己熬煎出病來。

    不如把那一兩銀子明兒也越性給了他們,倒都歇心。

    你以後也不用白給那些人東西吃,他尖刺讓他們去尖刺,很聽不過了,各人走開。

    倘或短了什麼,你别存那小家兒女氣,隻管找我去。

    并不是作親後方如此,你一來時咱們就好的。

    便怕人閑話,你打發小丫頭悄悄的和我說去說是了。

    ”岫煙低頭答應了。

    寶钗又指他裙上一個碧玉珮問道:“這是誰給你的?”岫煙道:“這是三姐姐給的。

    ”寶钗點頭笑道:“他見人人皆有,獨你一個沒有,怕人笑話,故此送你一個。

    這是他聰明細緻之處。

    但還有一句話你也要知道,這些妝飾原出于大官富貴之家的小姐,你看我從頭至腳可有這些富麗閑妝?然七八年之先,我也是這樣來的,如今一時比不得一時了,所以我都自己該省的就省了。

    将來你這一到了我們家,這些沒有用的東西,隻怕還有一箱子。

    咱們如今比不得他們了,總要一色從實守分為主,不比他們才是。

    ”岫煙笑道:“姐姐既這樣說,我回去摘了就是了。

    ”寶钗忙笑道:“你也太聽說了。

    這是他好意送你,你不佩着,他豈不疑心。

    我不過是偶然提到這裡,以後知道就是了。

    ”岫煙忙又答應,又問:“姐姐此時那裡去?”寶钗道:“我到潇湘館去。

    你且回去把那當票叫丫頭送來,我那裡悄悄的取出來,晚上再悄悄的送給你去,早晚好穿,不然風扇了事大。

    但不知當在那裡了?”岫煙道:“叫作‘恒舒典’,是鼓樓西大街的。

    ”寶钗笑道:“這鬧在一家去了。

    夥計們倘或知道了,好說‘人沒過來,衣裳先過來’了。

    ”岫煙聽說,便知是他家的本錢,也不覺紅了臉一笑,二人走開。

     寶钗就往潇湘館來。

    正值他母親也來瞧黛玉,正說閑話呢。

    寶钗笑道:“媽多早晚來的?我竟不知道。

    ”薛姨媽道:“我這幾天連日忙,總沒來瞧瞧寶玉和他。

    所以今兒瞧他二個,都也好了。

    ”黛玉忙讓寶钗坐了,因向寶钗道:“天下的事真是人想不到的,怎麼想的到姨媽和大舅母又作一門親家。

    ”薛姨媽道:“我的兒,你們女孩家那裡知道,自古道:‘千裡姻緣一線牽’。

    管姻緣的有一位月下老人,預先注定,暗裡隻用一根紅絲把這兩個人的腳絆住,憑你兩家隔着海,隔着國,有世仇的,也終久有機會作了夫婦。

    這一件事都是出人意料之外,憑父母本人都願意了,或是年年在一處的,以為是定了的親事,若月下老人不用紅線拴的,再不能到一處。

    比如你姐妹兩個的婚姻,此刻也不知在眼前,也不知在山南海北呢。

    ”寶钗道:“惟有媽,說動話就拉上我們。

    ”一面說,一面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