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回 慧紫鵑情辭試忙玉 慈姨媽愛語慰癡颦
關燈
小
中
大
笑道:“他這裡問姑娘的病症。
我告訴了他半日,他隻不信。
你倒拉他去罷。
”說着,自己便走回房去了。
晴雯見他呆呆的,一頭熱汗,滿臉紫脹,忙拉他的手,一直到怡紅院中。
襲人見了這般,慌起來,隻說時氣所感,熱汗被風撲了。
無奈寶玉發熱事猶小可,更覺兩個眼珠兒直直的起來,口角邊津液流出,皆不知覺。
給他個枕頭,他便睡下;扶他起來,他便坐着;倒了茶來,他便吃茶。
衆人見他這般,一時忙起來,又不敢造次去回賈母,先便差人出去請李嬷嬷。
一時李嬷嬷來了,看了半日,問他幾句話也無回答,用手向他脈門摸了摸,嘴唇人中上邊着力掐了兩下,掐的指印如許來深,竟也不覺疼。
李嬷嬷隻說了一聲“可了不得了”,“呀”的一聲便摟着放聲大哭起來。
急的襲人忙拉他說:“你老人家瞧瞧,可怕不怕?且告訴我們去回老太太、太太去。
你老人家怎麼先哭起來?”李嬷嬷捶床倒枕說:“這可不中用了!我白操了一世心了!”襲人等他年老多知,所以請他來看,如今見他這般一說,都信以為實,也都哭起來。
晴雯便告訴襲人,方才如此這般。
襲人聽了,便忙到潇湘館來,見紫鵑正伏侍黛玉吃藥,也顧不得什麼,便走上來問紫鵑道:“你才和我們寶玉說了些什麼?你瞧他去,你回老太太去,我也不管了!”說着,便坐在椅上。
黛玉忽見襲人滿面急怒,又有淚痕,舉止大變,便不免也慌了,忙問怎麼了。
襲人定了一回,哭道:“不知紫鵑姑奶奶說了些什麼話,那個呆子眼也直了,手腳也冷了,話也不說了,李媽媽掐着也不疼了,已死了大半個了![庚辰雙行夾批:奇極之語。
從急怒嬌憨口中描出不成話之話來,方是千古奇文。
五字是一口氣來的。
]連李媽媽都說不中用了,那裡放聲大哭。
隻怕這會子都死了!”黛玉一聽此言,李媽媽乃是經過的老妪,說不中用了,可知必不中用。
哇的一聲,将腹中之藥一概嗆出,抖腸搜肺,熾胃扇肝的痛聲大嗽了幾陣,一時面紅發亂,目腫筋浮,喘的擡不起頭來。
紫鵑忙上來捶背,黛玉伏枕喘息半晌,推紫鵑道:“你不用捶,你竟拿繩子來勒死我是正經!”紫鵑哭道:“我并沒說什麼,不過是說了幾句頑話,他就認真了。
”襲人道:“你還不知道他,那傻子每每頑話認了真。
”黛玉道:“你說了什麼話,趁早兒去解說,他隻怕就醒過來了。
”紫鵑聽說,忙下了床,同襲人到了怡紅院。
誰知賈母王夫人等已都在那裡了。
賈母一見了紫鵑,眼内出火,罵道:“你這小蹄子,和他說了什麼?”紫鵑忙道:“并沒說什麼,不過說幾句頑話。
”誰知寶玉見了紫鵑,方“嗳呀”了一聲,哭出來了。
衆人一見,方都放下心來。
賈母便拉住紫鵑,隻當他得罪了寶玉,所以拉紫鵑命他打。
誰知寶玉一把拉住紫鵑,死也不放,說:“要去連我也帶了去。
”衆人不解,細問起來,方知紫鵑說“要回蘇州去”一句頑話引出來的。
賈母流淚道:“我當有什麼要緊大事,原來是這句頑話。
”又向紫鵑道:“你這孩子素日最是個伶俐聰敏的,你又知道他有個呆根子,平白的哄他作什麼?”薛姨媽勸道:“寶玉本來心實,可巧林姑娘又是從小兒來的,他姊妹兩個一處長了這麼大,比别的姊妹更不同。
這會子熱剌剌的說一個去,别說他是個實心的傻孩子,便是冷心腸的大人也要傷心。
這并不是什麼大病,老太太和姨太太隻管萬安,吃一兩劑藥就好了。
” 正說着,人回林之孝家的單大良家的都來瞧哥兒來了。
賈母道:“難為他們想着,叫他們來瞧瞧。
”寶玉聽了一個“林”字,便滿床鬧起來說:“了不得了,林家的人接他們來了,快打出去罷!”賈母聽了,也忙說:“打出去罷。
”又忙安慰說:“那不是林家的人。
林家的人都死絕了,沒人來接他的,你隻放心罷。
”寶玉哭道:“憑他是誰,除了林妹妹,都不許姓林的!”賈母道:“沒姓林的來,凡姓林的我都打走了。
”一面吩咐衆人:“以後别叫林之孝家的進園來,你們也别說‘林’字。
好孩子們,你們聽我這句話罷!”衆人忙答應,又不敢笑。
一時寶玉又一眼看見了十錦格子上陳設的一隻金西洋自行船,便指着亂叫說:“那不是接他們來的船來了,灣在那裡呢。
”賈母忙命拿下來。
襲人忙拿下來,寶玉伸手要,襲人遞過,寶玉便掖在被中,笑道:“可去不成了!”一面說,一面死拉着紫鵑不放。
一時人回大夫來了,賈母忙命快進來。
王夫人、薛姨媽、寶钗等暫避裡間,賈母便端坐在寶玉身旁。
王太醫進來見許多的人,忙上去請了賈母的安,拿了寶玉的手診了一回。
那紫鵑少不得低了頭。
王大夫也不解何意,起身說道:“世兄這症乃是急痛迷心。
古人曾雲:‘痰迷有别。
有氣血虧柔,飲食不能熔化痰迷者;有怒惱中痰裹而迷者;有急痛壅塞者。
’此亦痰迷之症,系急痛所緻,不過一時壅蔽,較諸痰迷似輕。
”賈母道:“你隻說怕不怕,誰同你背醫書呢。
”王太醫忙躬身笑說:“不妨,不妨。
”賈母道:“果真不妨?”王太醫道:“實在不妨,都在晚生身上。
”賈母道:“既如此,請到外面坐,開藥方。
若吃好了,我另外預備好謝禮,叫他親自捧來送去磕頭;若耽誤了,打發人去拆了太醫院大堂。
”王太醫隻躬身笑說:“不敢,不敢。
”他原聽了說“另具上等謝禮命寶玉去磕頭”,故滿口說“不敢”,竟未聽見賈母後來說拆太醫院之戲語,猶說“不敢”,賈母與衆人反倒笑了。
一時,按方煎了藥來服下,果覺比先安靜。
無奈寶玉隻不肯放紫鵑,隻說他去了便是要回蘇州去了。
賈母王夫人無法,隻得命紫鵑守着他,另将琥珀去伏侍黛玉。
黛玉不時遣雪雁來探消息,這邊事務盡知,自己心中暗歎。
幸喜衆人都知寶玉原有些呆氣,自幼是他二人親密。
如今紫鵑之戲語亦是常情,寶玉之病亦非罕事,因不疑到别事去。
晚間寶玉稍安,賈母王夫人等方回房去。
一夜還遣人來問訊幾次。
李奶母帶領宋嬷嬷等幾個年老人用心看守,紫鵑、襲人、晴雯等日夜相伴。
有時寶玉睡去,必從夢中驚醒,不是哭了說
我告訴了他半日,他隻不信。
你倒拉他去罷。
”說着,自己便走回房去了。
晴雯見他呆呆的,一頭熱汗,滿臉紫脹,忙拉他的手,一直到怡紅院中。
襲人見了這般,慌起來,隻說時氣所感,熱汗被風撲了。
無奈寶玉發熱事猶小可,更覺兩個眼珠兒直直的起來,口角邊津液流出,皆不知覺。
給他個枕頭,他便睡下;扶他起來,他便坐着;倒了茶來,他便吃茶。
衆人見他這般,一時忙起來,又不敢造次去回賈母,先便差人出去請李嬷嬷。
一時李嬷嬷來了,看了半日,問他幾句話也無回答,用手向他脈門摸了摸,嘴唇人中上邊着力掐了兩下,掐的指印如許來深,竟也不覺疼。
李嬷嬷隻說了一聲“可了不得了”,“呀”的一聲便摟着放聲大哭起來。
急的襲人忙拉他說:“你老人家瞧瞧,可怕不怕?且告訴我們去回老太太、太太去。
你老人家怎麼先哭起來?”李嬷嬷捶床倒枕說:“這可不中用了!我白操了一世心了!”襲人等他年老多知,所以請他來看,如今見他這般一說,都信以為實,也都哭起來。
晴雯便告訴襲人,方才如此這般。
襲人聽了,便忙到潇湘館來,見紫鵑正伏侍黛玉吃藥,也顧不得什麼,便走上來問紫鵑道:“你才和我們寶玉說了些什麼?你瞧他去,你回老太太去,我也不管了!”說着,便坐在椅上。
黛玉忽見襲人滿面急怒,又有淚痕,舉止大變,便不免也慌了,忙問怎麼了。
襲人定了一回,哭道:“不知紫鵑姑奶奶說了些什麼話,那個呆子眼也直了,手腳也冷了,話也不說了,李媽媽掐着也不疼了,已死了大半個了![庚辰雙行夾批:奇極之語。
從急怒嬌憨口中描出不成話之話來,方是千古奇文。
五字是一口氣來的。
]連李媽媽都說不中用了,那裡放聲大哭。
隻怕這會子都死了!”黛玉一聽此言,李媽媽乃是經過的老妪,說不中用了,可知必不中用。
哇的一聲,将腹中之藥一概嗆出,抖腸搜肺,熾胃扇肝的痛聲大嗽了幾陣,一時面紅發亂,目腫筋浮,喘的擡不起頭來。
紫鵑忙上來捶背,黛玉伏枕喘息半晌,推紫鵑道:“你不用捶,你竟拿繩子來勒死我是正經!”紫鵑哭道:“我并沒說什麼,不過是說了幾句頑話,他就認真了。
”襲人道:“你還不知道他,那傻子每每頑話認了真。
”黛玉道:“你說了什麼話,趁早兒去解說,他隻怕就醒過來了。
”紫鵑聽說,忙下了床,同襲人到了怡紅院。
誰知賈母王夫人等已都在那裡了。
賈母一見了紫鵑,眼内出火,罵道:“你這小蹄子,和他說了什麼?”紫鵑忙道:“并沒說什麼,不過說幾句頑話。
”誰知寶玉見了紫鵑,方“嗳呀”了一聲,哭出來了。
衆人一見,方都放下心來。
賈母便拉住紫鵑,隻當他得罪了寶玉,所以拉紫鵑命他打。
誰知寶玉一把拉住紫鵑,死也不放,說:“要去連我也帶了去。
”衆人不解,細問起來,方知紫鵑說“要回蘇州去”一句頑話引出來的。
賈母流淚道:“我當有什麼要緊大事,原來是這句頑話。
”又向紫鵑道:“你這孩子素日最是個伶俐聰敏的,你又知道他有個呆根子,平白的哄他作什麼?”薛姨媽勸道:“寶玉本來心實,可巧林姑娘又是從小兒來的,他姊妹兩個一處長了這麼大,比别的姊妹更不同。
這會子熱剌剌的說一個去,别說他是個實心的傻孩子,便是冷心腸的大人也要傷心。
這并不是什麼大病,老太太和姨太太隻管萬安,吃一兩劑藥就好了。
” 正說着,人回林之孝家的單大良家的都來瞧哥兒來了。
賈母道:“難為他們想着,叫他們來瞧瞧。
”寶玉聽了一個“林”字,便滿床鬧起來說:“了不得了,林家的人接他們來了,快打出去罷!”賈母聽了,也忙說:“打出去罷。
”又忙安慰說:“那不是林家的人。
林家的人都死絕了,沒人來接他的,你隻放心罷。
”寶玉哭道:“憑他是誰,除了林妹妹,都不許姓林的!”賈母道:“沒姓林的來,凡姓林的我都打走了。
”一面吩咐衆人:“以後别叫林之孝家的進園來,你們也别說‘林’字。
好孩子們,你們聽我這句話罷!”衆人忙答應,又不敢笑。
一時寶玉又一眼看見了十錦格子上陳設的一隻金西洋自行船,便指着亂叫說:“那不是接他們來的船來了,灣在那裡呢。
”賈母忙命拿下來。
襲人忙拿下來,寶玉伸手要,襲人遞過,寶玉便掖在被中,笑道:“可去不成了!”一面說,一面死拉着紫鵑不放。
一時人回大夫來了,賈母忙命快進來。
王夫人、薛姨媽、寶钗等暫避裡間,賈母便端坐在寶玉身旁。
王太醫進來見許多的人,忙上去請了賈母的安,拿了寶玉的手診了一回。
那紫鵑少不得低了頭。
王大夫也不解何意,起身說道:“世兄這症乃是急痛迷心。
古人曾雲:‘痰迷有别。
有氣血虧柔,飲食不能熔化痰迷者;有怒惱中痰裹而迷者;有急痛壅塞者。
’此亦痰迷之症,系急痛所緻,不過一時壅蔽,較諸痰迷似輕。
”賈母道:“你隻說怕不怕,誰同你背醫書呢。
”王太醫忙躬身笑說:“不妨,不妨。
”賈母道:“果真不妨?”王太醫道:“實在不妨,都在晚生身上。
”賈母道:“既如此,請到外面坐,開藥方。
若吃好了,我另外預備好謝禮,叫他親自捧來送去磕頭;若耽誤了,打發人去拆了太醫院大堂。
”王太醫隻躬身笑說:“不敢,不敢。
”他原聽了說“另具上等謝禮命寶玉去磕頭”,故滿口說“不敢”,竟未聽見賈母後來說拆太醫院之戲語,猶說“不敢”,賈母與衆人反倒笑了。
一時,按方煎了藥來服下,果覺比先安靜。
無奈寶玉隻不肯放紫鵑,隻說他去了便是要回蘇州去了。
賈母王夫人無法,隻得命紫鵑守着他,另将琥珀去伏侍黛玉。
黛玉不時遣雪雁來探消息,這邊事務盡知,自己心中暗歎。
幸喜衆人都知寶玉原有些呆氣,自幼是他二人親密。
如今紫鵑之戲語亦是常情,寶玉之病亦非罕事,因不疑到别事去。
晚間寶玉稍安,賈母王夫人等方回房去。
一夜還遣人來問訊幾次。
李奶母帶領宋嬷嬷等幾個年老人用心看守,紫鵑、襲人、晴雯等日夜相伴。
有時寶玉睡去,必從夢中驚醒,不是哭了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