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回 薛小妹新編懷古詩 胡庸醫亂用虎狼藥

關燈
如何使得!憑他有什麼内滞,這枳實、麻黃如何禁得。

    誰請了來的?快打發他去罷!再請一個熟的來。

    ”老婆子道:“用藥好不好,我們不知道這理。

    如今再叫小厮去請王太醫去倒容易,隻是這大夫又不是告訴總管房請來的,這轎馬錢是要給他的。

    ”寶玉道:“給他多少?”婆子道:“少了不好看,也得一兩銀子,才是我們這門戶的禮。

    ”寶玉道:“王太醫來了給他多少?”婆子笑道:“王太醫和張太醫每常來了,也并沒個給錢的,不過每年四節大趸送禮,那是一定的年例。

    這人新來了一次,須得給他一兩銀子去。

    ”寶玉聽說,便命麝月去取銀子。

    麝月道:“花大奶奶還不知擱在那裡呢?”寶玉道:“我常見他在螺甸小櫃子裡取錢,我和你找去。

    ”說着,二人來至寶玉堆東西的房子,開了螺甸櫃子,上一格子都是些筆墨、扇子、香餅、各色荷包、汗巾等物;下一格卻是幾串錢。

    于是開了抽屜,才看見一個小簸籮内放着幾塊銀子,倒也有一把戥子。

    麝月便拿了一塊銀子,提起戥子來問寶玉:“那是一兩的星兒?”寶玉笑道:“你問我?有趣,你倒成了才來的了。

    ”麝月也笑了,又要去問人。

    寶玉道:“揀那大的給他一塊就是了。

    又不作買賣,算這些做什麼!”麝月聽了,便放下戥子,揀了一塊掂了一掂,笑道:“這一塊隻怕是一兩了。

    甯可多些好,别少了,叫那窮小子笑話,不說咱們不識戥子,倒說咱們有心小器似的。

    ”那婆子站在外頭台矶上,笑道:“那是五兩的錠子夾了半邊,這一塊至少還有二兩呢!這會子又沒夾剪,姑娘收了這塊,再揀一塊小些的罷。

    ”麝月早掩了櫃子出來,笑道:“誰又找去!多了些你拿了去罷。

    ”寶玉道:“你隻快叫茗煙再請王大夫去就是了。

    ”婆子接了銀子,自去料理。

     一時茗煙果請了王太醫來,診了脈後,說的病症與前相仿,隻是方上果沒有枳實、麻黃等藥,倒有當歸、陳皮、白芍等,藥之分量較先也減了些。

    寶玉喜道:“這才是女孩兒們的藥,雖然疏散,也不可太過。

    舊年我病了,卻是傷寒内裡飲食停滞,他瞧了,還說我禁不起麻黃、石膏、枳實等狼虎藥。

    我和你們一比,我就如那野墳圈子裡長的幾十年的一棵老楊樹,你們就如秋天芸兒進我的那才開的白海棠,連我禁不起的藥,你們如何禁得起。

    ”麝月等笑道:“野墳裡隻有楊樹不成?難道就沒有松柏?我最嫌的是楊樹,那麼大笨樹,葉子隻一點子,沒一絲風,他也是亂響。

    你偏比他,也太下流了。

    ”寶玉笑道:“松柏不敢比。

    連孔子都說:‘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

    ’可知這兩件東西高雅,不怕羞臊的才拿他混比呢。

    ” 說着,隻見老婆子取了藥來。

    寶玉命把煎藥的銀吊子找了出來,[庚辰雙行夾批:“找”字神理,乃不常用之物也。

    ]就命在火盆上煎。

    晴雯因說:“正經給他們茶房裡煎去,弄得這屋裡藥氣,如何使得。

    ”寶玉道:“藥氣比一切的花香果子香都雅。

    神仙采藥燒藥,再者高人逸士采藥治藥,最妙的一件東西。

    這屋裡我正想各色都齊了,就隻少藥香,如今恰好全了。

    ”一面說,一面早命人煨上。

    又囑咐麝月打點東西,遣老嬷嬷去看襲人,勸他少哭。

    一一妥當,方過前邊來賈母王夫人處問安吃飯。

     正值鳳姐兒和賈母王夫人商議說:“天又短又冷,不如以後大嫂子帶着姑娘們在園子裡吃飯一樣。

    等天長暖和了,再來回的跑也不妨。

    ”王夫人笑道:“這也是好主意。

    刮風下雪倒便宜。

    吃些東西受了冷氣也不好;空心走來,一肚子冷風,壓上些東西也不好。

    不如後園門裡頭的五間大房子,橫豎有女人們上夜的,挑兩個廚子女人在那裡,單給他姊妹們弄飯。

    新鮮菜蔬是有分例的,在總管房裡支去,或要錢,或要東西;那些野雞、獐、狍各樣野味,分些給他們就是了。

    ”賈母道:“我也正想着呢,就怕又添一個廚房多事些。

    ”鳳姐道:“并不多事。

    一樣的分例,這裡添了,那裡減了。

    就便多費些事,小姑娘們冷風朔氣的,[庚辰雙行夾批:“朔”字又妙!“朔”作韶上音也,用此音奇想奇想。

    ]别人還可,第一林妹妹如何禁得住?就連寶兄弟也禁不住,何況衆位姑娘。

    ”賈母道:“正是這話了。

    上次我要說這話,我見你們的大事太多了,如今又添出這些事來,……”要知端的── [蒙回末總批:此回再從猜謎着色,便與前回末犯重,且又是一幅即景聯詩圖矣,成何趣味?就燈謎中生一番谶評,别有情思,迥非凡豔。

    ] [蒙回末總批:閣起燈謎,接入襲人了卻不就襲人一面寫照,作者大有苦心。

    蓋襲人不盛飾則非大家威儀,如盛飾又豈有其母臨危?而盛飾者乎,在春(鳳)姐一面,衣服車馬仆從房屋鋪蓋等物一一點檢色色親囑,即得掌家人體統,而襲人之俊俏風神畢現。

    ] [蒙回末總批:文有數千言寫一瑣事者,如一吃茶,偏能于未吃之前既吃以後,細細描寫;如一拿銀,偏能于開櫃時生無數波折,平銀時又生無數波折。

    心細如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