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回 琉璃世界白雪紅梅 脂粉香娃割腥啖膻

關燈
[庚辰:此回系大觀園集十二正钗之文。

    ] 話說香菱見衆人正說笑,他便迎上去笑道:“你們看這一首。

    若使得,我便還學;若還不好,我就死了這作詩的心了。

    ”[蒙側批:說“死了心不學”方是才人“語不驚人死不休”本懷!]說着,把詩遞與黛玉及衆人看時,隻見寫道是: 精華欲掩料應難,影自娟娟魄自寒。

     一片砧敲千裡白,半輪雞唱五更殘。

     綠蓑江上秋聞笛,紅袖樓頭夜倚欄。

     博得嫦娥應借問,緣何不使永團圓! 衆人看了笑道:“這首不但好,而且新巧有意趣。

    可知俗語說‘天下無難事,隻怕有心人’,社裡一定請你了。

    ”香菱聽了心下不信[蒙側批:聽了不信方是才人虛心。

    香菱可愛。

    ],料着是他們瞞哄自己的話,還隻管問黛玉寶钗等。

     正說之間,隻見幾個小丫頭并老婆子忙忙的走來,都笑道:“來了好些姑娘奶奶們,我們都不認得,奶奶姑娘們快認親去。

    ”李纨笑道:“這是那裡的話?你到底說明白了是誰的親戚?”那婆子丫頭都笑道:“奶奶的兩位妹子都來了。

    還有一位姑娘,說是薛大姑娘的妹妹,還有一位爺,說是薛大爺的兄弟。

    我這會子請姨太太去呢,奶奶和姑娘們先上去罷。

    ”說着,一迳去了。

    寶钗笑道:“我們薛蝌和他妹妹來了不成?”李纨也笑道:“我們嬸子又上京來了不成?他們也不能湊在一處,這可是奇事。

    ”大家納悶,來至王夫人上房,隻見烏壓壓一地的人。

     原來邢夫人之兄嫂帶了女兒岫煙進京來投邢夫人的,可巧鳳姐之兄王仁也正進京,兩親家一處打幫來了。

    走至半路泊船時,正遇見李纨之寡嬸帶着兩個女兒──大名李紋,次名李绮──也上京。

    大家叙起來又是親戚,因此三家一路同行。

    後有薛蟠之從弟薛蝌,因當年父親在京時已将胞妹薛寶琴許配都中梅翰林之子為婚,[蒙側批:寶琴許配梅門,于叙事内先逗一筆,後方不突。

    實此等法脈,識者着眼。

    ]正欲進京發嫁,聞得王仁進京,他也帶了妹子随後趕來。

    所以今日會齊了來訪投各人親戚。

     于是大家見禮叙過,賈母王夫人都歡喜非常。

    賈母因笑道:“怪道昨日晚上燈花爆了又爆,結了又結,[蒙側批:燈花二語,何等扯淡,何等包括有趣着。

    吾筆則語喇喇而不休矣。

    ]原來應到今日。

    ”一面叙些家常,一面收看帶來的禮物,一面命留酒飯。

    鳳姐兒自不必說,忙上加忙。

    李纨寶钗自然和嬸母姊妹叙離别之情。

    黛玉見了,先是歡喜,[蒙側批:黛玉先喜後悲,不悲非情,不喜又非情作。

    ]次後想起衆人皆有親眷,獨自己孤單,無個親眷,不免又去垂淚。

    寶玉深知其情,十分勸慰了一番方罷。

     然後寶玉忙忙來至怡紅院中,向襲人、麝月、晴雯等笑道:“你們還不快看人去!誰知寶姐姐的親哥哥是那個樣子,他這叔伯兄弟形容舉止另是一樣了,倒象是寶姐姐的同胞弟兄似的。

    更奇在你們成日家隻說寶姐姐是絕色的人物,你們如今瞧瞧他這妹子,更有大嫂嫂這兩個妹子,我竟形容不出了。

    老天,老天,你有多少精華靈秀,生出這些人上之人來!可知我井底之蛙,成日家自說現在的這幾個人是有一無二的,誰知不必遠尋,就是本地風光,一個賽似一個,如今我又長了一層學問了。

    除了這幾個,難道還有幾個不成?”一面說,一面自笑自歎。

    襲人見他又有了魔意,便不肯去瞧。

    晴雯等早去瞧了一遍回來,嘻嘻笑向襲人道:“你快瞧瞧去!大太太的一個侄女兒,寶姑娘一個妹妹,大奶奶兩個妹妹,倒象一把子四根水蔥兒。

    ” 一語未了,隻見探春也笑着進來找寶玉,因說道:“咱們的詩社可興旺了。

    ”寶玉笑道:“正是呢。

    這是你一高興起詩社,所以鬼使神差來了這些人。

    但隻一件,不知他們可學過作詩不曾?”探春道:“我才都問了問他們,雖是他們自謙,看其光景,沒有不會的。

    便是不會也沒難處,你看香菱就知道了。

    ”襲人笑道:“他們說薛大姑娘的妹妹更好,三姑娘看着怎麼樣?”探春道:“果然的話。

    據我看,連他姐姐并這些人總不及他。

    ”襲人聽了,又是詫異,又笑道:“這也奇了,還從那裡再好的去呢?我倒要瞧瞧去。

    ”探春道:“老太太一見了,喜歡的無可不可,已經逼着太太認了幹女兒了。

    老太太要養活,才剛已經定了。

    ”寶玉喜的忙問:“這果然的?”探春道:“我幾時說過謊!”又笑道:“有了這個好孫女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