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回 史太君兩宴大觀園 金鴛鴦三宣牙牌令
關燈
小
中
大
是史湘雲,第二便是寶钗,第三便是黛玉,第四迎春、探春、惜春挨次下去,寶玉在末。
李纨鳳姐二人之幾設于三層檻内,二層紗廚之外。
攢盒式樣,亦随幾之式樣。
每人一把烏銀洋錾自斟壺,一個十錦琺琅杯。
大家坐定,賈母先笑道:“咱們先吃兩杯,今日也行一令才有意思。
”薛姨媽等笑道:“老太太自然有好酒令,我們如何會呢,安心要我們醉了。
我們都多吃兩杯就有了。
”賈母笑道:“姨太太今兒也過謙起來,想是厭我老了。
”薛姨媽笑道:“不是謙,隻怕行不上來倒是笑話了。
”王夫人忙笑道:“便說不上來,就便多吃一杯酒,醉了睡覺去,還有誰笑話咱們不成。
”薛姨媽點頭笑道:“依令。
老太太到底吃一杯令酒才是。
”賈母笑道:“這個自然。
”說着便吃了一杯。
鳳姐兒忙走至當地,笑道:“既行令,還叫鴛鴦姐姐來行更好。
”衆人都知賈母所行之令必得鴛鴦提着,故聽了這話,都說:“很是。
”鳳姐兒便拉了鴛鴦過來。
王夫人笑道:“既在令内,沒有站着的理。
”回頭命小丫頭子:“端一張椅子,放在你二位奶奶的席上。
”鴛鴦也半推半就,謝了坐,便坐下,也吃了一鐘酒,笑道:“酒令大如軍令,不論尊卑,惟我是主。
違了我的話,是要受罰的。
”王夫人等都笑道:“一定如此,快些說來。
”鴛鴦未開口,劉姥姥便下了席,擺手道:“别這樣捉弄人家,我家去了。
”衆人都笑道:“這卻使不得。
”鴛鴦喝令小丫頭子們:“拉上席去!”小丫頭子們也笑着,果然拉入席中。
劉姥姥隻叫:“饒了我罷!”鴛鴦道:“再多言的罰一壺。
”劉姥姥方住了聲。
鴛鴦道:“如今我說骨牌副兒,從老太太起,順領說下去,至劉姥姥止。
比如我說一副兒,将這三張牌拆開,先說頭一張,次說第二張,再說第三張,說完了,合成這一副兒的名字。
無論詩詞歌賦,成語俗話,比上一句,都要葉韻。
錯了的罰一杯。
”衆人笑道:“這個令好,就說出來。
”鴛鴦道:“有了一副了。
左邊是張‘天’。
”賈母道:“頭上有青天。
”衆人道:“好。
”鴛鴦道:“當中是個‘五與六’。
”賈母道:“六橋梅花香徹骨。
”鴛鴦道:“剩得一張‘六與幺’。
”賈母道:“一輪紅日出雲霄。
”鴛鴦道:“湊成便是個‘蓬頭鬼’。
”賈母道:“這鬼抱住鐘馗腿。
”說完,大家笑說:“極妙。
”賈母飲了一杯。
鴛鴦又道:“有了一副。
左邊是個‘大長五’。
”薛姨媽道:“梅花朵朵風前舞。
”鴛鴦道:“右邊還是個‘大五長’。
”薛姨媽道:“十月梅花嶺上香。
”鴛鴦道:“當中‘二五’是雜七。
”薛姨媽道:“織女牛郎會七夕。
”鴛鴦道:“湊成‘二郎遊五嶽’。
”薛姨媽道:“世人不及神仙樂。
”說完,大家稱賞,飲了酒。
鴛鴦又道:“有了一副。
左邊‘長幺’兩點明。
”湘雲道:“雙懸日月照乾坤。
”鴛鴦道:“右邊‘長幺’兩點明。
”湘雲道:“閑花落地聽無聲。
”鴛鴦道:“中間還得‘幺四’來。
”湘雲道:“日邊紅右性栽。
”鴛鴦道:“湊成‘櫻桃九熟’。
”湘雲道:“禦園卻被鳥銜出。
”說完飲了一杯。
鴛鴦道:“有了一副。
左邊是‘長三’。
”寶钗道:“雙雙燕子語梁間。
”鴛鴦道:“右邊是‘三長’。
”寶钗道:“水荇牽風翠帶長。
”鴛鴦道:“當中‘三六’九點在。
”寶钗道:“三山半落青天外。
”鴛鴦道:“湊成‘鐵鎖練孤舟’。
”寶钗道:“處處風波處處愁。
”說完飲畢。
鴛鴦又道:“左邊一個‘天’。
”黛玉道:“良辰美景奈何天。
”寶钗聽了,回頭看着他。
黛玉隻顧怕罰,也不理論。
鴛鴦道:“中間‘錦屏’顔色俏。
”黛玉道:“紗窗也沒有紅娘報。
”鴛鴦道:“剩了‘二六’八點齊。
”黛玉道:“雙瞻玉座引朝儀。
”鴛鴦道:“湊成‘籃子’好采花。
”黛玉道:“仙杖香挑芍藥花。
”說完,飲了一口。
鴛鴦道:“左邊‘四五’成花九。
”迎春道:“桃花帶雨濃。
”衆人道:“該罰!錯了韻,而且又不象。
”迎春笑着飲了一口。
原是鳳姐兒和鴛鴦都要聽劉姥姥的笑話,故意都令說錯,都罰了。
至王夫人,鴛鴦代說了個,下便該劉姥姥。
劉姥姥道:“我們莊家人閑了,也常會幾個人弄這個,但不如說的這麼好聽。
少不得我也試一試。
”衆人都笑道:“容易說的。
你隻管說,不相幹。
”鴛鴦笑道:“左邊‘四四’是個人。
”劉姥姥聽了,想了半日,說道:“是個莊家人罷。
”衆人哄堂笑了。
賈母笑道:“說的好,就是這樣說。
”劉姥姥也笑道:“我們莊家人,不過是現成的本色,衆位别笑。
”鴛鴦道:“中間‘三四’綠配紅。
”劉姥姥道:“大火燒了毛毛蟲。
”衆人笑道:“這是有的,還說你的本色。
”鴛鴦道:“右邊‘幺四’真好看。
”劉姥姥道:“一個蘿蔔一頭蒜。
”衆人又笑了。
鴛鴦笑道:“湊成便是一枝花。
”劉姥姥兩隻手比着,說道:“花兒落了結個大倭瓜。
”衆人大笑起來。
隻聽外面亂嚷—— [蒙回末總批:寓貧賤輩低首豪門,淩辱不計,誠可悲乎!此故作者以警貧窮。
而富室貴家亦當于其間着意。
]
李纨鳳姐二人之幾設于三層檻内,二層紗廚之外。
攢盒式樣,亦随幾之式樣。
每人一把烏銀洋錾自斟壺,一個十錦琺琅杯。
大家坐定,賈母先笑道:“咱們先吃兩杯,今日也行一令才有意思。
”薛姨媽等笑道:“老太太自然有好酒令,我們如何會呢,安心要我們醉了。
我們都多吃兩杯就有了。
”賈母笑道:“姨太太今兒也過謙起來,想是厭我老了。
”薛姨媽笑道:“不是謙,隻怕行不上來倒是笑話了。
”王夫人忙笑道:“便說不上來,就便多吃一杯酒,醉了睡覺去,還有誰笑話咱們不成。
”薛姨媽點頭笑道:“依令。
老太太到底吃一杯令酒才是。
”賈母笑道:“這個自然。
”說着便吃了一杯。
鳳姐兒忙走至當地,笑道:“既行令,還叫鴛鴦姐姐來行更好。
”衆人都知賈母所行之令必得鴛鴦提着,故聽了這話,都說:“很是。
”鳳姐兒便拉了鴛鴦過來。
王夫人笑道:“既在令内,沒有站着的理。
”回頭命小丫頭子:“端一張椅子,放在你二位奶奶的席上。
”鴛鴦也半推半就,謝了坐,便坐下,也吃了一鐘酒,笑道:“酒令大如軍令,不論尊卑,惟我是主。
違了我的話,是要受罰的。
”王夫人等都笑道:“一定如此,快些說來。
”鴛鴦未開口,劉姥姥便下了席,擺手道:“别這樣捉弄人家,我家去了。
”衆人都笑道:“這卻使不得。
”鴛鴦喝令小丫頭子們:“拉上席去!”小丫頭子們也笑着,果然拉入席中。
劉姥姥隻叫:“饒了我罷!”鴛鴦道:“再多言的罰一壺。
”劉姥姥方住了聲。
鴛鴦道:“如今我說骨牌副兒,從老太太起,順領說下去,至劉姥姥止。
比如我說一副兒,将這三張牌拆開,先說頭一張,次說第二張,再說第三張,說完了,合成這一副兒的名字。
無論詩詞歌賦,成語俗話,比上一句,都要葉韻。
錯了的罰一杯。
”衆人笑道:“這個令好,就說出來。
”鴛鴦道:“有了一副了。
左邊是張‘天’。
”賈母道:“頭上有青天。
”衆人道:“好。
”鴛鴦道:“當中是個‘五與六’。
”賈母道:“六橋梅花香徹骨。
”鴛鴦道:“剩得一張‘六與幺’。
”賈母道:“一輪紅日出雲霄。
”鴛鴦道:“湊成便是個‘蓬頭鬼’。
”賈母道:“這鬼抱住鐘馗腿。
”說完,大家笑說:“極妙。
”賈母飲了一杯。
鴛鴦又道:“有了一副。
左邊是個‘大長五’。
”薛姨媽道:“梅花朵朵風前舞。
”鴛鴦道:“右邊還是個‘大五長’。
”薛姨媽道:“十月梅花嶺上香。
”鴛鴦道:“當中‘二五’是雜七。
”薛姨媽道:“織女牛郎會七夕。
”鴛鴦道:“湊成‘二郎遊五嶽’。
”薛姨媽道:“世人不及神仙樂。
”說完,大家稱賞,飲了酒。
鴛鴦又道:“有了一副。
左邊‘長幺’兩點明。
”湘雲道:“雙懸日月照乾坤。
”鴛鴦道:“右邊‘長幺’兩點明。
”湘雲道:“閑花落地聽無聲。
”鴛鴦道:“中間還得‘幺四’來。
”湘雲道:“日邊紅右性栽。
”鴛鴦道:“湊成‘櫻桃九熟’。
”湘雲道:“禦園卻被鳥銜出。
”說完飲了一杯。
鴛鴦道:“有了一副。
左邊是‘長三’。
”寶钗道:“雙雙燕子語梁間。
”鴛鴦道:“右邊是‘三長’。
”寶钗道:“水荇牽風翠帶長。
”鴛鴦道:“當中‘三六’九點在。
”寶钗道:“三山半落青天外。
”鴛鴦道:“湊成‘鐵鎖練孤舟’。
”寶钗道:“處處風波處處愁。
”說完飲畢。
鴛鴦又道:“左邊一個‘天’。
”黛玉道:“良辰美景奈何天。
”寶钗聽了,回頭看着他。
黛玉隻顧怕罰,也不理論。
鴛鴦道:“中間‘錦屏’顔色俏。
”黛玉道:“紗窗也沒有紅娘報。
”鴛鴦道:“剩了‘二六’八點齊。
”黛玉道:“雙瞻玉座引朝儀。
”鴛鴦道:“湊成‘籃子’好采花。
”黛玉道:“仙杖香挑芍藥花。
”說完,飲了一口。
鴛鴦道:“左邊‘四五’成花九。
”迎春道:“桃花帶雨濃。
”衆人道:“該罰!錯了韻,而且又不象。
”迎春笑着飲了一口。
原是鳳姐兒和鴛鴦都要聽劉姥姥的笑話,故意都令說錯,都罰了。
至王夫人,鴛鴦代說了個,下便該劉姥姥。
劉姥姥道:“我們莊家人閑了,也常會幾個人弄這個,但不如說的這麼好聽。
少不得我也試一試。
”衆人都笑道:“容易說的。
你隻管說,不相幹。
”鴛鴦笑道:“左邊‘四四’是個人。
”劉姥姥聽了,想了半日,說道:“是個莊家人罷。
”衆人哄堂笑了。
賈母笑道:“說的好,就是這樣說。
”劉姥姥也笑道:“我們莊家人,不過是現成的本色,衆位别笑。
”鴛鴦道:“中間‘三四’綠配紅。
”劉姥姥道:“大火燒了毛毛蟲。
”衆人笑道:“這是有的,還說你的本色。
”鴛鴦道:“右邊‘幺四’真好看。
”劉姥姥道:“一個蘿蔔一頭蒜。
”衆人又笑了。
鴛鴦笑道:“湊成便是一枝花。
”劉姥姥兩隻手比着,說道:“花兒落了結個大倭瓜。
”衆人大笑起來。
隻聽外面亂嚷—— [蒙回末總批:寓貧賤輩低首豪門,淩辱不計,誠可悲乎!此故作者以警貧窮。
而富室貴家亦當于其間着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