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回 滴翠亭楊妃戲彩蝶 埋香冢飛燕泣殘紅

關燈
[庚辰:《葬花吟》是大觀園諸豔之歸源小引,故用在踐花日諸豔畢集之期。

    踐花日不論其典與不典,隻取其韻耳。

    ] 話說林黛玉正自悲泣,忽聽院門響處,隻見寶钗出來了,寶玉襲人一群人送了出來。

    待要上去問着寶玉,又恐當着衆人問羞了寶玉不便,因而閃過一旁,讓寶钗去了,寶玉等進去關了門,方轉過來,猶望着門灑了幾點淚。

    [庚辰側批:四字閃煞颦兒也。

    ]自覺無味,方轉身回來,無精打彩的卸了殘妝。

     紫鵑雪雁素日知道林黛玉的情性:無事悶坐,不是愁眉,[庚辰側批:畫美人之秘訣。

    ]便是長歎,且好端端的不知為了什麼,常常的便自淚道不幹的。

    [庚辰側批:補寫,卻是避繁文法。

    ]先時還有人解勸,怕他思父母,想家鄉,受了委曲,隻得用話寬慰解勸。

    誰知後來一年一月的竟常常的如此,[甲戌側批:補潇湘館常文也。

    ]把這個樣兒看慣,也都不理論了。

    所以也沒人理,由他去悶坐,[庚辰側批:所謂“久病床前少孝子”是也。

    ]隻管睡覺去了。

    那林黛玉倚着床欄杆,兩手抱着膝,[甲戌側批:畫美人秘訣。

    ]眼睛含着淚,[庚辰側批:前批的畫美人秘訣,今竟畫出《金閨夜坐圖》來了。

    ]好似木雕泥塑[甲戌側批:木是旃檀,泥是金沙方可。

    ]的一般,直坐到二更多天方才睡了。

    一宿無話。

     至次日乃是四月二十六日,原來這日未時交芒種節。

    尚古風俗:凡交芒種節的這日,都要設擺各色禮物,祭餞花神,言芒種一過,便是夏日了,衆花皆卸,花神退位,[庚辰側批:無論事之有無,看去有理。

    ]須要餞行。

    然閨中更興這件風俗,所以大觀園中之人都早起來了。

    那些女孩子們,或用花瓣柳枝編成轎馬的,或用绫錦紗羅疊成幹旄旌幢的,都用彩線系了。

    每一顆樹上,每一枝花上,都系了這些物事。

    滿園裡繡帶飄颻,花枝招展,[甲戌側批:數句大觀園景倍勝省親一回,在一園人俱得閑閑尋樂上看,彼時隻有元春一人閑耳。

    ][庚辰側批:數句抵省親一回文字,反覺閑閑有趣有味的領略。

    ]更兼這些人打扮得桃羞杏讓,燕妒莺慚,[甲戌側批:桃、杏、燕、莺是這樣用法。

    ]一時也道不盡。

     且說寶钗、迎春、探春、惜春、李纨、鳳姐[庚辰眉批:不寫鳳姐随大衆一筆,見紅玉一段則認為泛文矣。

    何一絲不漏若此。

    畸笏。

    ]等并巧姐、大姐、香菱與衆丫鬟們在園内玩耍,獨不見林黛玉。

    迎春因說道:“林妹妹怎麼不見?好個懶丫頭!這會子還睡覺不成?”寶钗道:“你們等着,我去鬧了他來。

    ”說着便丢下了衆人,一直往潇湘館來。

    正走着,隻見文官等十二個女孩子也來了,[庚辰側批:一人不漏。

    ]上來問了好,說了一回閑話。

    寶钗回身指道:“他們都在那裡呢,你們找他們去罷。

    我叫林姑娘去就來。

    ”說着便逶迤往潇湘館來。

    [甲戌側批:安插一處,好寫一處,正一張口難說兩家話也。

    ]忽然擡頭見寶玉進去了,寶钗便站住低頭想了想:寶玉和林黛玉是從小兒一處長大,他兄妹間多有不避嫌疑之處,嘲笑喜怒無常;[庚辰側批:道盡二玉連日事。

    ]況且林黛玉素習猜忌,好弄小性兒的。

    此刻自己也跟了進去,一則寶玉不便,二則黛玉嫌疑。

    [甲戌側批:道盡黛玉每每小性,全不在寶钗身上。

    ]罷了,倒是回來的妙。

    想畢抽身回來。

     剛要尋别的姊妹去,忽見前面一雙玉色蝴蝶,大如團扇,一上一下迎風翩跹,十分有趣。

    寶钗意欲撲了來玩耍,遂向袖中取出扇子來,向草地下來撲。

    [甲戌側批:可是一味知書識禮女夫子行止?寫寶钗無不相宜。

    ]隻見那一雙蝴蝶忽起忽落,來來往往,穿花度柳,将欲過河去了。

    倒引的寶钗蹑手蹑腳的,一直跟到池中滴翠亭上,香汗淋漓,嬌喘細細。

    [庚辰側批:若玉兄在,必有許多張羅。

    ]寶钗也無心撲了,[庚辰側批:原是無可無不可。

    ]剛欲回來,隻聽滴翠亭裡邊嘁嘁喳喳有人說話。

    [甲戌側批:無閑紙閑筆之文如此。

    ]原來這亭子四面俱是遊廊曲橋,蓋造在池中水上,四面雕镂槅子糊着紙。

     寶钗在亭外聽見說話,便煞住腳往裡細聽,[庚辰眉批:這樁風流案,又一體寫法,甚當。

    己卯冬夜。

    ]隻聽說道:“你瞧瞧這手帕子,果然是你丢的那塊,你就拿着;要不是,就還芸二爺去。

    ”又有一人說話:“可不是我那塊!拿來給我罷。

    ”又聽道:“你拿什麼謝我呢?難道白尋了來不成。

    ”又答道:“我既許了謝你,自然不哄你。

    ”又聽說道:“我尋了來給你,自然謝我;但隻是揀的人,你就不拿什麼謝他?”又回道:“你别胡說。

    他是個爺們家,揀了我的東西,自然該還的。

    我拿什麼謝他呢?”又聽說道:“你不謝他,我怎麼回他呢?況且他再三再四的和我說了,若沒謝的,不許我給你呢。

    ”半晌,又聽答道:“也罷,拿我這個給他,算謝他的罷。

    ──你要告訴别人呢?須說個誓來。

    ”又聽說道:“我要告訴一個人,就長一個疔,日後不得好死!”又聽說道:“嗳呀!咱們隻顧說話,看有人來悄悄在外頭聽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