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回 西廂記妙詞通戲語 牡丹亭豔曲警芳心

關燈
扭的好似扭股兒糖,殺死不敢去。

    賈母隻得安慰他道:“好寶貝,你隻管去,有我呢,他不敢委屈了你。

    [蒙側批:寫盡祖母溺愛,作後文之本!]況且你又作了那篇好文章。

    想是娘娘叫你進去住,他吩咐你幾句,不過不教你在裡頭淘氣。

    他說什麼,你隻好生答應着就是了。

    ”一面安慰,一面喚了兩個老嬷嬷來,吩咐:“好生帶了寶玉去,别叫他老子唬着他。

    ”老嬷嬷答應了。

     寶玉隻得前去,一步挪不了三寸,蹭到這邊來。

    可巧賈政在王夫人房中商議事情,金钏兒、彩雲、彩霞、繡鸾、繡鳳等衆丫鬟都在廊檐底下站着呢,一見寶玉來,都抿着嘴笑。

    金钏一把拉住寶玉,[庚辰側批:有是事,有是人。

    ]悄悄的笑道:“我這嘴上是才擦的香浸胭脂,[庚辰側批:活像活現。

    ]你這會子可吃不吃了?”彩雲一把推開金钏,笑道:“人家正心裡不自在,你還奚落他。

    趁這會子喜歡,快進去罷。

    ”寶玉隻得挨進門去。

    原來賈政和王夫人都在裡間呢。

    趙姨娘打起簾子,寶玉躬身進去。

    隻見賈政和王夫人對面坐在炕上說話,地下一溜椅子,迎春、探春、惜春、賈環四個人都坐在那裡。

    一見他進來,惟有探春和惜春、賈環站了起來。

     賈政一舉目,見寶玉站在跟前,神彩飄逸,秀色奪人,[庚辰側批:“消氣散”用的好。

    ]看看賈環,人物委瑣,舉止荒疏,忽又想起賈珠來,[庚辰側批:批至此,幾乎失聲哭出。

    ]再看看王夫人隻有這一個親生的兒子,素愛如珍,自己的胡須将已蒼白:因這幾件上,把素日嫌惡處分寶玉之心不覺減了八九。

    [蒙側批:為天下年老父母一哭!]半晌說道:“娘娘吩咐說,你日日外頭嬉遊,漸次疏懶,如今叫禁管,[庚辰眉批:寫寶玉可入園,用“禁管”二字,得體理之至。

    壬午九月。

    ]同你姊妹在園裡讀書寫字。

    你可好生用心習學,再如不守分安常,你可仔細!”寶玉連連的答應了幾個“是”。

    王夫人便拉他在身旁坐下。

    [蒙側批:活現!]他姊弟三人依舊坐下。

     王夫人摸挲着寶玉的脖項說道:“前兒的丸藥都吃完了?”寶玉答道:“還有一丸。

    ”王夫人道:“明兒再取十丸來,天天臨睡的時候,叫襲人伏侍你吃了再睡。

    ”寶玉道:“隻從太太吩咐了,襲人天天晚上想着,打發我吃。

    ”[庚辰側批:大家細細聽去,活似小兒口氣。

    ]賈政問道:“襲人是何人?”王夫人道:“是個丫頭。

    ”賈政道:“丫頭不管叫個什麼罷了,是誰這樣刁鑽,起這樣的名字?”王夫人見賈政不自在了,便替寶玉掩飾道:“是老太太起的。

    ”賈政道:“老太太如何知道這話,一定是寶玉。

    ”寶玉見瞞不過,隻得起身回道:“因素日讀詩,曾記古人有一句詩雲:‘花氣襲人知晝暖’。

    因這個丫頭姓花,便随口起了這個名字。

    ”王夫人忙又道:“寶玉,你回去改了罷。

    老爺也不用為這小事動氣。

    ”賈政道:“究竟也無礙,又何用改。

    [庚辰側批:幾乎改去好名。

    ]隻是可見寶玉不務正,專在這些濃詞豔賦上作工夫。

    ”說畢,斷喝一聲:[庚辰側批:好收拾。

    ][蒙側批:嚴父慈母,其事異,其行則一。

    ]“作業的畜生,還不出去!”王夫人也忙道:“去罷,隻怕老太太等你吃飯呢。

    ”寶玉答應了,慢慢的退出去,向金钏兒笑着伸伸舌頭,帶着兩個嬷嬷一溜煙去了。

     剛至穿堂門前,[庚辰雙行夾批:妙!這便是鳳姐掃雪拾玉之處,一絲不亂。

    ]隻見襲人倚門立在那裡[蒙側批:何等牽連!],一見寶玉平安回來,堆下笑來問[庚辰側批:等壞了,愁壞了。

    所以有“堆下笑來問”之話。

    ]道:“叫你作什麼?”寶玉告訴他:“沒有什麼,不過怕我進園去淘氣,願婪願饋”[就說大話,畢肖之至!]一面說,一面回至賈母跟前,回明原委。

    隻見林黛玉正在那裡,寶玉便問他:“你住那一處好?”林黛玉正心裡盤算這事,[庚辰側批:颦兒亦有盤算事,揀擇清幽處耳,未知擇鄰否?一笑。

    ]忽見寶玉問他,便笑道:“我心裡想着潇湘館好,愛那幾竿竹子隐着一道曲欄,比别處更覺幽靜。

    ”寶玉聽了拍手笑道:“正和我的主意一樣,我也要叫你住這裡呢。

    我就住怡紅院,咱們兩個又近,又都清幽。

    ”[庚辰側批:擇鄰出于玉兄,所謂真知己。

    ][蒙側批:作後文無限章本。

    ] 兩人正計較,就有賈政遣人來回賈母說:“二月二十二曰子好,哥兒姐兒們好搬進去的。

    這幾日内遣人進去分派收拾。

    ”薛寶钗住了蘅蕪苑,林黛玉住了潇湘館,賈迎春住了綴錦樓,探春住了秋爽齋,惜春住了蓼風軒,李氏住了稻香村,寶玉住了怡紅院。

    每一處添兩個老嬷嬷,四個丫頭,除各人奶娘親随丫鬟不算外,另有專管收拾打掃的。

    至二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