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回 聽曲文寶玉悟禅機 制燈迷賈政悲谶語

關燈
語。

    [庚辰雙行夾批:源泉味甘,然後人争取之,自尋幹涸也,亦如山木意,皆寓人智能聰明多知之害也。

    前文無心雲看《南華經》,不過襲人等惱時,無聊之甚,偶以釋悶耳。

    殊不知用于今日,大解悟大覺迷之功甚矣。

    市徒見此必雲:前日看的是外篇《胠箧》,如何今日又知若許篇?然則彼時隻曾看外篇數語乎?想其理,自然默默看過幾篇,适至外篇,故偶觸其機,方續之也。

    若雲隻看了那幾句便續,則寶玉彼時之心是有意續《莊子》,并非釋悶時偶續之也。

    且更有見前所續,則曰續的不通,更可笑矣。

    試思寶玉雖愚,豈有安心立意與莊叟争衡哉?且寶玉有生以來,此身此心為諸女兒應酬不暇,眼前多少現成有益之事尚無暇去做,豈忽然要分心于腐言糟粕之中哉?可知除閨閣之外,并無一事是寶玉立意作出來的。

    大則天地陰陽,小則功名榮枯,以及吟篇琢句,皆是随分觸情。

    偶得之,不喜;失之,不悲。

    若當作有心,謬矣。

    隻看大觀園題詠之文,已算平生得意之句得意之事矣,然亦總不見再吟一句,再題一事,據此可見矣。

    然後可知前夜是無心順手拈了一本《莊子》在手,且酒興醮醮,芳愁默默,順手不計工拙,草草一續也。

    若使順手拈一本近時鼓詞,或如“鐘無豔赴會,齊太子走國”等草野風邪之傳,必亦續之矣。

    觀者試看此批,然後謂餘不謬。

    所以可恨者,彼夜卻不曾拈了《山門》一出傳奇。

    若使《山門》在案,彼時拈着,又不知于《寄生草》後續出何等超凡入聖大覺大悟諸語錄來。

    黛玉一生是聰明所誤,寶玉是多事所誤。

    多事者,情之事也,非世事也。

    多情曰多事,亦宗《莊》筆而來,蓋餘亦偏矣,可笑。

    阿鳳是機心所誤,寶钗是博識所誤,湘雲是自愛所誤,襲人是好勝所誤,皆不能跳出莊叟言外,悲亦甚矣。

    再筆。

    ]因此越想越無趣。

    再細想來,目下不過這兩個人,尚未應酬妥協,将來猶欲為何?[庚辰雙行夾批:看他隻這一筆,寫得寶玉又如何用心于世道。

    言閨中紅粉尚不能周全,何碌碌偕欲治世待人接物哉?視閨中自然如兒戲,視世道如虎狼矣,誰雲不然?]想到其間也無庸分辯回答自己轉身回房來。

    [庚辰雙行夾批:颦兒雲“與你何幹”,寶玉如此一回則曰“與我何幹”可也。

    口雖未出,心已悟矣,但恐不常耳。

    若常存此念,無此一部書矣。

    看他下文如何轉折。

    ]林黛玉見他去了,便知回思無趣,賭氣去了,一言也不曾發,不禁自己越發添了氣,[庚辰雙行夾批:隻此一句又勾起波浪。

    去則去,來則來,又何氣哉?總是斷不了這根孽腸,忘不了這個禍害,既無而又有也。

    ]便說道:“這一去,一輩子也别來,也别說話。

    ” 寶玉不理,[庚辰雙行夾批:此是極心死處,将來如何?]回房躺在床上,隻是瞪瞪的。

    襲人深知原委,不敢就說,[庚辰雙行夾批:一說必崩。

    ][蒙雙行夾批:一說就惱。

    ]隻得以他事來解釋,因說道:“今兒看了戲,又勾出幾天戲來。

    寶姑娘一定要還席的。

    ”寶玉冷笑道:“他還不還,管誰什麼相幹。

    ”[庚辰雙行夾批:大奇大神之文。

    此“相幹”之語仍是近文與颦兒之語之“相幹”也。

    上文未說,終存于心,卻于寶钗身上發洩。

    素厚者唯颦、雲,今為彼等尚存此心,況于素不契者有不直言者乎?情理筆墨,無不盡矣。

    ]襲人見這話不是往日的口吻,因又笑道:“這是怎麼說?好好的大正月裡,娘兒們姊妹們都喜喜歡歡的,你又怎麼這個形景了?”寶玉冷笑道:“他們娘兒們姊妹們歡喜不歡喜,也與我無幹。

    ”[庚辰雙行夾批:先及寶钗,後及衆人,皆一颦之禍流毒于衆人。

    寶玉之心僅有一颦乎。

    ]襲人笑道:“他們既随和,你也随和,豈不大家彼此有趣。

    ”寶玉道:“什麼是‘大家彼此’!他們有‘大家彼此’,我是‘赤條條來去無牽挂’。

    ”[庚辰雙行夾批:拍案叫好!當此一發,西方諸佛亦來聽此棒喝,參此語錄。

    ]談及此句,不覺淚下。

    [庚辰雙行夾批:還是心中不靜、不了、斬不斷之故。

    ]襲人見此光景,不肯再說。

    寶玉細想這句趣味,不禁大哭起來,[庚辰雙行夾批:此是忘機大悟,世人所謂瘋癫是也。

    ]翻身起來至案,遂提筆立占一偈雲: 你證我證,心證意證。

     是無有證,斯可雲證。

     無可雲證,是立足境。

    [蒙雙行夾批:已悟已覺。

    是好偈矣。

    寶玉悟禅亦由情,讀書亦由情,讀《莊》亦由情。

    可笑。

    ] 寫畢,自雖解悟,又恐人看此不解,[庚辰雙行夾批:自悟則自了,又何用人亦解哉?此正是猶未正覺大悟也。

    ]因此亦填一支《寄生草》,也寫在偈後。

    [庚辰雙行夾批:此處亦續《寄生草》。

    餘前批雲不曾見續,今卻見之,是意外之幸也。

    蓋前夜《莊子》是道悟,此日是禅悟,天花散漫之文也。

    ]自己又念一遍,自覺無挂礙,中心自得,便上床睡了。

    [庚辰雙行夾批:前夜已悟,今夜又悟,二次翻身不出,故一世堕落無成也。

    不寫出曲文何辭,卻留于寶钗眼中寫出,是交代過節也。

    ] 誰想黛玉見寶玉此番果斷而去,故以尋襲人為由,來視動靜。

    [庚辰雙行夾批:這又何必?總因慧刀不利,未斬毒龍之故也。

    大都如此,歎歎!]襲人笑回:“已經睡了。

    ”黛玉聽說,便要回去。

    襲人笑道:“姑娘請站住,有一個字帖兒,瞧瞧是什麼話。

    ”說着,便将方才那曲子與偈語悄悄拿來,遞與黛玉看。

    黛玉看了,知是寶玉一時感忿而作,不覺可笑可歎,[庚辰雙行夾批:是個善知覺。

    何不趁此大家一解,齊證上乘,甘心堕落迷津哉?]便向襲人道:“作的是玩意兒,無甚關系。

    ”[庚辰雙行夾批:黛玉說“無關系”,将來必無關系。

    餘正恐颦、玉從此一悟則無妙文可看矣。

    不想颦兒視之為漠然,更曰“無關系”,可知寶玉不能悟也。

    餘心稍慰。

    蓋寶玉一生行為,颦知最确,故餘聞語則信而又信,不必寶玉而後證之方信也,餘雲恐他二人一悟則無妙文可看,然欲為開我懷,為醒我目,卻願他二人永堕迷津,生出孽障,餘心甚不公矣。

    世雲損人利己者,餘此願是矣。

    試思之,可發一笑。

    今自呈于此,亦可為後人一笑,以助茶前酒後之興耳。

    而今後天地間豈不又添一趣談乎?凡書皆以趣談讀去,其理自明,其趣自得矣。

    ]說畢,便攜了回房去,與湘雲同看。

    [庚辰雙行夾批:卻不同湘雲分崩,有趣!]次日又與寶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