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回 賈夫人仙逝揚州城 冷子興演說榮國府
關燈
小
中
大
[甲戌:此回亦非正文本旨,隻在冷子興一人,即俗謂“冷中出熱,無中生有”也。
其演說榮府一篇者,蓋因族大人多,若從作者筆下一一叙出,盡一二回不能得明,則成何文字?故借用冷子一人,略出其文,使閱者心中,已有一榮府隐隐在心,然後用黛玉、寶钗等兩三次皴染,則耀然于心中眼中矣。
此即畫家三染法也。
] [未寫榮府正人,先寫外戚,是由遠及近,由小至大也。
若使先叙出榮府,然後一一叙及外戚,又一一至朋友、至奴仆,其死闆拮據之筆,豈作十二钗人手中之物也?今先寫外戚者,正是寫榮國一府也。
故又怕閑文贅累,開筆即寫賈夫人已死,是特使黛玉入榮府之速也。
] [通靈寶玉于士隐夢中一出,今又于子興口中一出,閱者已洞然矣。
然後于黛玉、寶钗二人目中極精極細一描,則是文章鎖合處。
蓋不肯一筆直下,有若放閘之水、燃信之爆,使其精華一洩而無馀也。
究竟此玉原應出自钗黛目中,方有照應。
今預從子興口中說出,實雖寫而卻未寫。
觀其後文,可知此一回則是虛敲傍擊之文,筆則是反逆隐曲之筆。
] [蒙:以百回之大文,先以此回作兩大筆以帽之,誠是大觀。
世态人情,盡盤旋于其間,而一絲不亂,非聚龍象力者,其孰能哉?] 詩雲:[甲戌雙行夾批:隻此一詩便妙極!此等才情,自是雪芹平生所長,餘自謂評書非關評詩也。
] 一局輸赢料不真,香銷茶盡尚逡巡。
欲知目下興衰兆,須問旁觀冷眼人。
[甲戌眉批:故用冷子興演說。
] 卻說封肅因聽見公差傳喚,忙出來陪笑啟問。
那些人隻嚷:“快請出甄爺來!”[甲戌側批:一絲不亂。
]封肅忙陪笑道:“小人姓封,并不姓甄。
隻有當日小婿姓甄,今已出家一二年了,不知可是問他?”那些公人道:“我們也不知什麼‘真’‘假’,[甲戌側批:點睛妙筆。
]因奉太爺之命來問。
他既是你女婿,便帶了你去親見太爺面禀,省得亂跑。
”說着,不容封肅多言,大家推擁他去了。
封家人個個都驚慌,不知何兆。
那天約二更時,隻見封肅方回來,歡天喜地。
[甲戌側批:出自封肅口内,便省卻多少閑文。
]衆人忙問端的。
他乃說道:“原來本府新升的太爺姓賈名化,本貫胡州人氏,曾與女婿舊日相交。
方才在咱門前過去,因見嬌杏[甲戌側批:僥幸也。
托言當日丫頭回顧,故有今日,亦不過偶然僥幸耳,非真實得塵中英傑也。
非近日小說中滿紙紅拂紫煙之可比。
甲戌眉批:餘批重出。
餘閱此書,偶有所得,即筆錄之。
非從首至尾閱過複從首加批者,故偶有複處。
且諸公之批,自是諸公眼界;脂齋之批,亦有脂齋取樂處。
後每一閱,亦必有一語半言,重加批評于側,故又有于前後照應之說等批。
]那丫頭買線,所以他隻當女婿移住于此。
我一一将原故回明,那太爺倒傷感歎息了一回,又問外孫女兒,[甲戌側批:細。
]我說看燈丢了。
太爺說:‘不妨,我自使番役,務必探訪回來。
’[甲戌側批:為葫蘆案伏線。
]說了一回話,臨走倒送了我二兩銀子。
”甄家娘子聽了,不免心中傷感。
[甲戌側批:所謂“舊事凄涼不可聞”也。
]一宿無話。
至次日,早有雨村遣人送了兩封銀子、四匹錦緞,答謝甄家娘子,[甲戌側批:雨村已是下流人物,看此,今之如雨村者亦未有矣。
]又寄一封密書與封肅,轉托問甄家娘子要那嬌杏作二房。
[甲戌側批:謝禮卻為此。
險哉,人之心也!]封肅喜的屁滾尿流,巴不得去奉承,便在女兒前一力撺掇成了,[甲戌側批:一語道盡。
]乘夜隻用一乘小轎,便把嬌杏送進去了。
雨村歡喜,自不必說,乃封百金贈封肅,外謝甄家娘子許多物事,令其好生養贍,以待尋訪女兒下落。
[甲戌側批:找前伏後。
士隐家一段小枯榮至此結住,所謂真不去假焉來也!]封肅回家無話。
卻說嬌杏這丫鬟,便是那年回顧雨村者。
因偶然一顧,便弄出這段事來,亦是自己意料不到之奇緣。
[甲戌側批:注明一筆,更妥當。
]誰想他命運兩濟,[甲戌眉批:好極!與英蓮“有命無運”四字,遙遙相映射。
蓮,主也;杏,仆也。
今蓮反無運,而杏則兩全,可知世人原在運數,不在眼下之高低也。
此則大有深意存焉。
]不承望自到雨村身邊,隻一年便生了一子,又半載,雨村嫡妻忽染疾下世,雨村便将他扶冊作正室夫人了。
正是: 偶因一着錯,[甲戌側批:妙極!蓋女兒原不應私顧外人之謂。
] 便為人上人。
[甲戌側批:更妙!可知守禮俟命,終為俄莩。
其調侃寓意不小。
][甲眉:從來隻見集古集唐等句,未見集俗語者。
此又更奇之至!] 原來,雨村因那年士隐贈銀之後,他于十六日便起身入都。
至大比之期,不料他十分得意,已會了進士,選入外班,今已升了本府知府。
雖才幹優長,未免有些貪酷之弊,且又恃才侮上,那些官員皆側目而視。
[甲戌側批:此亦奸雄必有之理。
]不上一年,便被上司尋了個空隙,作成一本,參他“生情狡猾,擅纂禮儀,且沽清正之
其演說榮府一篇者,蓋因族大人多,若從作者筆下一一叙出,盡一二回不能得明,則成何文字?故借用冷子一人,略出其文,使閱者心中,已有一榮府隐隐在心,然後用黛玉、寶钗等兩三次皴染,則耀然于心中眼中矣。
此即畫家三染法也。
] [未寫榮府正人,先寫外戚,是由遠及近,由小至大也。
若使先叙出榮府,然後一一叙及外戚,又一一至朋友、至奴仆,其死闆拮據之筆,豈作十二钗人手中之物也?今先寫外戚者,正是寫榮國一府也。
故又怕閑文贅累,開筆即寫賈夫人已死,是特使黛玉入榮府之速也。
] [通靈寶玉于士隐夢中一出,今又于子興口中一出,閱者已洞然矣。
然後于黛玉、寶钗二人目中極精極細一描,則是文章鎖合處。
蓋不肯一筆直下,有若放閘之水、燃信之爆,使其精華一洩而無馀也。
究竟此玉原應出自钗黛目中,方有照應。
今預從子興口中說出,實雖寫而卻未寫。
觀其後文,可知此一回則是虛敲傍擊之文,筆則是反逆隐曲之筆。
] [蒙:以百回之大文,先以此回作兩大筆以帽之,誠是大觀。
世态人情,盡盤旋于其間,而一絲不亂,非聚龍象力者,其孰能哉?] 詩雲:[甲戌雙行夾批:隻此一詩便妙極!此等才情,自是雪芹平生所長,餘自謂評書非關評詩也。
] 一局輸赢料不真,香銷茶盡尚逡巡。
欲知目下興衰兆,須問旁觀冷眼人。
[甲戌眉批:故用冷子興演說。
] 卻說封肅因聽見公差傳喚,忙出來陪笑啟問。
那些人隻嚷:“快請出甄爺來!”[甲戌側批:一絲不亂。
]封肅忙陪笑道:“小人姓封,并不姓甄。
隻有當日小婿姓甄,今已出家一二年了,不知可是問他?”那些公人道:“我們也不知什麼‘真’‘假’,[甲戌側批:點睛妙筆。
]因奉太爺之命來問。
他既是你女婿,便帶了你去親見太爺面禀,省得亂跑。
”說着,不容封肅多言,大家推擁他去了。
封家人個個都驚慌,不知何兆。
那天約二更時,隻見封肅方回來,歡天喜地。
[甲戌側批:出自封肅口内,便省卻多少閑文。
]衆人忙問端的。
他乃說道:“原來本府新升的太爺姓賈名化,本貫胡州人氏,曾與女婿舊日相交。
方才在咱門前過去,因見嬌杏[甲戌側批:僥幸也。
托言當日丫頭回顧,故有今日,亦不過偶然僥幸耳,非真實得塵中英傑也。
非近日小說中滿紙紅拂紫煙之可比。
甲戌眉批:餘批重出。
餘閱此書,偶有所得,即筆錄之。
非從首至尾閱過複從首加批者,故偶有複處。
且諸公之批,自是諸公眼界;脂齋之批,亦有脂齋取樂處。
後每一閱,亦必有一語半言,重加批評于側,故又有于前後照應之說等批。
]那丫頭買線,所以他隻當女婿移住于此。
我一一将原故回明,那太爺倒傷感歎息了一回,又問外孫女兒,[甲戌側批:細。
]我說看燈丢了。
太爺說:‘不妨,我自使番役,務必探訪回來。
’[甲戌側批:為葫蘆案伏線。
]說了一回話,臨走倒送了我二兩銀子。
”甄家娘子聽了,不免心中傷感。
[甲戌側批:所謂“舊事凄涼不可聞”也。
]一宿無話。
至次日,早有雨村遣人送了兩封銀子、四匹錦緞,答謝甄家娘子,[甲戌側批:雨村已是下流人物,看此,今之如雨村者亦未有矣。
]又寄一封密書與封肅,轉托問甄家娘子要那嬌杏作二房。
[甲戌側批:謝禮卻為此。
險哉,人之心也!]封肅喜的屁滾尿流,巴不得去奉承,便在女兒前一力撺掇成了,[甲戌側批:一語道盡。
]乘夜隻用一乘小轎,便把嬌杏送進去了。
雨村歡喜,自不必說,乃封百金贈封肅,外謝甄家娘子許多物事,令其好生養贍,以待尋訪女兒下落。
[甲戌側批:找前伏後。
士隐家一段小枯榮至此結住,所謂真不去假焉來也!]封肅回家無話。
卻說嬌杏這丫鬟,便是那年回顧雨村者。
因偶然一顧,便弄出這段事來,亦是自己意料不到之奇緣。
[甲戌側批:注明一筆,更妥當。
]誰想他命運兩濟,[甲戌眉批:好極!與英蓮“有命無運”四字,遙遙相映射。
蓮,主也;杏,仆也。
今蓮反無運,而杏則兩全,可知世人原在運數,不在眼下之高低也。
此則大有深意存焉。
]不承望自到雨村身邊,隻一年便生了一子,又半載,雨村嫡妻忽染疾下世,雨村便将他扶冊作正室夫人了。
正是: 偶因一着錯,[甲戌側批:妙極!蓋女兒原不應私顧外人之謂。
] 便為人上人。
[甲戌側批:更妙!可知守禮俟命,終為俄莩。
其調侃寓意不小。
][甲眉:從來隻見集古集唐等句,未見集俗語者。
此又更奇之至!] 原來,雨村因那年士隐贈銀之後,他于十六日便起身入都。
至大比之期,不料他十分得意,已會了進士,選入外班,今已升了本府知府。
雖才幹優長,未免有些貪酷之弊,且又恃才侮上,那些官員皆側目而視。
[甲戌側批:此亦奸雄必有之理。
]不上一年,便被上司尋了個空隙,作成一本,參他“生情狡猾,擅纂禮儀,且沽清正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