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
關燈
小
中
大
,逼真地照下來,這道理,便任何人都不明白,隻渺渺茫茫,曉得那是洋人把藥塗在鏡子上的緣故。
所以才有人說,照相是把人的元神攝到紙上去的,照了之後,不死,也要害場大病。
因此,當郝達三把照相匠人,如禮接進門來,看好了地方,将茶幾、座椅擺好,花插、小座鐘——新買來就不大肯走,隻是擺在房裡,做陳設之一的座鐘、下路水煙袋、碎瓷茶碗,什麼都擺好了,老爺的補褂朝珠,大帽官靴,全穿戴齊整,姨太太、大小姐等也打扮好了,太太已經在系拖飄帶的大八褶裙了,偏遇着孫二表嫂——才由湖北回來的——把她所聽聞的這樣一說,太太便生死不肯照相,說她不願意死。
合家歡而無太太,這成什麼話?老爺等費了無數唇舌,都枉然。
後來得虧三老爺帶說帶笑把太太挽了出來,按在右邊椅上,向她保證說:若果攝了元神會死,他願求菩薩,減壽替她!三老爺是要去求道的,不會打诳,太太才端端正正地坐着照了,雖沒有害病,到底擔了好久的心。
洋人之可佩服,除了槍炮兵艦,也不過這些小地方,至于人倫大道,治國大經,他們便說不上了。
康有為、梁啟超輩,何以要提倡新學,主張變法,想把中國文物一掃而空,完全學西洋人?可見康、梁雖是号稱聖人之徒,其實也與曾紀澤、李鴻章一樣,都是圖謀不軌的東西。
他們隻管沒有看過康、梁的文章,也不曾抓住曾、李的憑證,不過心裡總覺得這些人不對。
要是對,何以大家提說起來,總是在罵他們呢? 暑襪街郝公館的主人,本是客籍遊宦入川的,入川僅僅三代。
因為四川省在明朝末年,經張獻忠與起義農民的一番兵燹,再加以土著官軍的幾番内亂,但凡從東晉、明初一般比較久遠的客籍而變為土著的人家,早已所餘無幾,而且大都散在邊疆地方。
至于成都府屬十六州縣的人民,頂早都是清朝康熙、雍正時代,從湖北、湖南、江西、廣東、福建等處,招募而來。
其後凡到四川來做官的,行商的,日子一久,有了錢,陸行有褒、斜之險,水行有三峽之阻,既打斷了衣錦還鄉之念,而又因成都平原,寒燠适中,風物清華,彼此都是外籍,又無聚族而居的排外惡習,自然不會發生嫉視異鄉人的心理;加之,錦城榮樂,且住為佳,隻要你買有田地,建有居宅,墳墓再一封樹于此,自然就算你是某一縣的本籍。
還有好處,就是不問你的家世出身,隻須你房子造得大,便稱公館,能讀幾句書,在面子上走動,自然而然就名列缙紳。
這種人,又大都是隻能做官,而又隻以做官為職志,既可以拿錢捐官,不必一定從寒窗苦讀而來,那麼,又何樂而不做官呢?于是捐一個倒大不小之官,在官場中走動走動,倒不一定想得差事,想拿印把子,隻是能夠不失官味,可以誇耀于鄉黨,也就心滿意足地世代相傳下去,直至于式微,直至于讨口叫化。
幸而佳消息頻頻傳來,北方興起了一種教,叫義和拳,專門是扶清滅洋的。
勢力很大,本事很高,已經殺了不少洋人。
洋人的槍炮雖利,但一碰着義和拳,就束手無策了。
現在已打起旗号,殺到北京城,連西太後都相信了。
洋人背時的時候已到,我們看就在這幾個月! 就因為他的消息多,又說得好,婦女們本不大留心這些事的,也因太好聽了,就像聽說《西遊記》樣,每到夜裡,老爺一開場,都要來聽。
下人們在窗子外面,春蘭、春秀在房間裡,好給大家打扇驅蚊蟲。
說到義和拳召見那一天,郝達三不禁眉飛色舞地道:“張老西今天才接的号信,寫得很詳細,大概是義和拳的本事,就在吞符,不吞符就是平常人,一吞了符,立刻就有神道降身。
端王爺信服得很,才奏明太後,說這般人都是天爺可憐大清朝太被洋人欺負狠了,才特地遣下來為清朝報仇,要将洋人殺盡的。
太後雖然龍心大喜,但是還有點疑心:血肉之軀,怎能敵得住洋槍?端王爺遂問大師兄:你的法術,敢在禦前一試嗎?大師兄一拍胸膛說:敢,敢,敢!端王爺跟着就将大師兄領進宮去,到便殿前,沖着上頭山呼已畢,太後便口诏大師兄隻管施展,不要怯畏。
你們看,真同演戲一樣,大師兄叩首起來,把上下衣裳脫得精光,吞了一道符,口中念念有詞,霎時間,臉也青了,眼也白了,周身四體,硬邦邦的,一跳丈把高,口中吐着白泡,大喊說:我是張飛!奉了二哥之命,特來護駕!太後那時隻是念佛,不曉得咋個吩咐,倒是端王爺是見過來的,遂叫過虎神營的兵丁來……啊!尊三,你可曉得啥子叫虎神營
所以才有人說,照相是把人的元神攝到紙上去的,照了之後,不死,也要害場大病。
因此,當郝達三把照相匠人,如禮接進門來,看好了地方,将茶幾、座椅擺好,花插、小座鐘——新買來就不大肯走,隻是擺在房裡,做陳設之一的座鐘、下路水煙袋、碎瓷茶碗,什麼都擺好了,老爺的補褂朝珠,大帽官靴,全穿戴齊整,姨太太、大小姐等也打扮好了,太太已經在系拖飄帶的大八褶裙了,偏遇着孫二表嫂——才由湖北回來的——把她所聽聞的這樣一說,太太便生死不肯照相,說她不願意死。
合家歡而無太太,這成什麼話?老爺等費了無數唇舌,都枉然。
後來得虧三老爺帶說帶笑把太太挽了出來,按在右邊椅上,向她保證說:若果攝了元神會死,他願求菩薩,減壽替她!三老爺是要去求道的,不會打诳,太太才端端正正地坐着照了,雖沒有害病,到底擔了好久的心。
洋人之可佩服,除了槍炮兵艦,也不過這些小地方,至于人倫大道,治國大經,他們便說不上了。
康有為、梁啟超輩,何以要提倡新學,主張變法,想把中國文物一掃而空,完全學西洋人?可見康、梁雖是号稱聖人之徒,其實也與曾紀澤、李鴻章一樣,都是圖謀不軌的東西。
他們隻管沒有看過康、梁的文章,也不曾抓住曾、李的憑證,不過心裡總覺得這些人不對。
要是對,何以大家提說起來,總是在罵他們呢? 暑襪街郝公館的主人,本是客籍遊宦入川的,入川僅僅三代。
因為四川省在明朝末年,經張獻忠與起義農民的一番兵燹,再加以土著官軍的幾番内亂,但凡從東晉、明初一般比較久遠的客籍而變為土著的人家,早已所餘無幾,而且大都散在邊疆地方。
至于成都府屬十六州縣的人民,頂早都是清朝康熙、雍正時代,從湖北、湖南、江西、廣東、福建等處,招募而來。
其後凡到四川來做官的,行商的,日子一久,有了錢,陸行有褒、斜之險,水行有三峽之阻,既打斷了衣錦還鄉之念,而又因成都平原,寒燠适中,風物清華,彼此都是外籍,又無聚族而居的排外惡習,自然不會發生嫉視異鄉人的心理;加之,錦城榮樂,且住為佳,隻要你買有田地,建有居宅,墳墓再一封樹于此,自然就算你是某一縣的本籍。
還有好處,就是不問你的家世出身,隻須你房子造得大,便稱公館,能讀幾句書,在面子上走動,自然而然就名列缙紳。
這種人,又大都是隻能做官,而又隻以做官為職志,既可以拿錢捐官,不必一定從寒窗苦讀而來,那麼,又何樂而不做官呢?于是捐一個倒大不小之官,在官場中走動走動,倒不一定想得差事,想拿印把子,隻是能夠不失官味,可以誇耀于鄉黨,也就心滿意足地世代相傳下去,直至于式微,直至于讨口叫化。
幸而佳消息頻頻傳來,北方興起了一種教,叫義和拳,專門是扶清滅洋的。
勢力很大,本事很高,已經殺了不少洋人。
洋人的槍炮雖利,但一碰着義和拳,就束手無策了。
現在已打起旗号,殺到北京城,連西太後都相信了。
洋人背時的時候已到,我們看就在這幾個月! 就因為他的消息多,又說得好,婦女們本不大留心這些事的,也因太好聽了,就像聽說《西遊記》樣,每到夜裡,老爺一開場,都要來聽。
下人們在窗子外面,春蘭、春秀在房間裡,好給大家打扇驅蚊蟲。
說到義和拳召見那一天,郝達三不禁眉飛色舞地道:“張老西今天才接的号信,寫得很詳細,大概是義和拳的本事,就在吞符,不吞符就是平常人,一吞了符,立刻就有神道降身。
端王爺信服得很,才奏明太後,說這般人都是天爺可憐大清朝太被洋人欺負狠了,才特地遣下來為清朝報仇,要将洋人殺盡的。
太後雖然龍心大喜,但是還有點疑心:血肉之軀,怎能敵得住洋槍?端王爺遂問大師兄:你的法術,敢在禦前一試嗎?大師兄一拍胸膛說:敢,敢,敢!端王爺跟着就将大師兄領進宮去,到便殿前,沖着上頭山呼已畢,太後便口诏大師兄隻管施展,不要怯畏。
你們看,真同演戲一樣,大師兄叩首起來,把上下衣裳脫得精光,吞了一道符,口中念念有詞,霎時間,臉也青了,眼也白了,周身四體,硬邦邦的,一跳丈把高,口中吐着白泡,大喊說:我是張飛!奉了二哥之命,特來護駕!太後那時隻是念佛,不曉得咋個吩咐,倒是端王爺是見過來的,遂叫過虎神營的兵丁來……啊!尊三,你可曉得啥子叫虎神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