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會經營的特種事業

關燈
頭霸主不用他,則其他碼頭也難進門。

     一個碼頭,忙時雇一兩百人,把頭的收入就相當可觀。

    他們又雇用小工頭,對工人嚴加監督,層層剝削。

    解放前,最大的碼頭霸主有:沈關生,杜月笙的同門兄弟,又身在洪幫;李茂齡,顧竹軒的徒弟;張春寶,蘇州河内河碼頭霸主。

    他們都以碼頭惡霸起家,大發其财,在上海置有大批房地産。

     糞霸。

    舊上海有衛生設備的房屋比較少,多數家庭均用馬桶,不論雨雪陰晴,專門有人拉糞車到裡弄挨戶代倒馬桶,每月收費兩角。

    糞車裝滿後,拉到糞碼頭,把一車糞加水分成兩車,出售給農民。

    公共租界和法租界都有糞霸即包糞頭,向租界當局承包,付規定的承包金。

    法租界曆年的糞包頭是黃金榮的姘婦叫阿貴姐,共有糞車400輛,付給糞車夫每人每月拉車費8元,另給法捕房與衛生處有關人員小費6000元外,每月可淨賺1萬到1.2萬元左右。

    除了每晨派一人在碼頭登記出售給農民的糞車數外,不參加任何勞動,坐收其利。

     扒竊霸。

    這是一種專事扒竊的秘密組織,有500多人,分細竊與粗竊兩種。

    細竊是特等扒手,七歲起即開始訓練,超級能手稱&ldquo小山爺&rdquo。

    該組織内的紀律很嚴,加入後不能退出,違者即遭殺害。

    這個扒竊組織還與租界捕房相勾結。

    1934年春,公共租界捕房在一家居民中搜出一張名單,發現公共租界捕房有65人,法租界捕房有17人,都與扒竊犯有牽連,每人每月領取非法津貼,以上82人後全被開革。

     此外,還有漁市霸、菜場霸、走私霸、黃包車霸等各種霸頭。

    以上各霸都是以業為霸,一業一霸,姑名之曰&ldquo專業霸&rdquo。

    還有一種是以地為霸,一地一霸,姑名之曰&ldquo地方霸&rdquo。

    某地若被某幫中頭目霸占之後,即獨攬其中一切不正當營業之經濟收入,一碼頭不得有二人同占,嚴然有&ldquo國無二主&rdquo之概。

    因此,與占碼頭相伴随的,是互相殘殺的争碼頭的慘劇。

     上海浦東地區曾發生過這樣一件事:紅幫頭目丁某與孫某因占碼頭之事暗中争鬥。

    兩人表面互相謙讓,不露痕迹,而内裡各懷你死我活之決心。

    因此,雙方平時出入都要帶上五六個或10來個親信随行保護,互相戒備。

     一日,丁某忽邀孫某至某處赴宴,孫明知對方不懷好意,但又不肯示弱,遂帶上吃鬥兄弟20餘人,各各暗藏武器,應邀赴會。

    丁某親自出迎,請孫上坐。

    酒至半酣,忽有五六十人突然闖入,各舉武器。

    孫某知道不妙,飛起一足踢翻桌椅,同來兄弟也各出武器準備迎敵。

     這時,丁某說道:&ldquo孫大哥今日屈駕光臨,已為甕中之鼈。

    但因我衆你寡,殺掉你不為本事。

    我今要向大哥告借一物,如蒙允許,我當送大哥出險。

    &rdquo 孫某道:&ldquo好,請說吧。

    &rdquo 丁某道:&ldquo欲向老哥借用棗子一雙(紅幫稱眼珠叫&ldquo棗子&rdquo),請老哥自己取下為妙,免得弟兄們動手。

    &rdquo 孫某應道:&ldquo兄弟從命,但懇請丁大哥,能否給我暫留一隻呢?&rdquo 丁某也答應了。

    說罷,孫某立即舉刀自取右眼一珠,擲于桌上,但已痛極而暈倒。

    他帶來的弟兄在旁隻好相顧無言。

    丁某道:&ldquo好,另一隻眼暫借與你,去罷。

    &rdquo 言畢,率領徒衆一哄而散。

    孫某醒來後,同行弟兄同聲問道:&ldquo老大何不讓我們與他拚個你死我活?&rdquo 孫某答道:&ldquo你們懂得什麼!今天我犧牲的,隻是一隻眼珠罷了。

    如果與他們打起來,他人多,我人少,他為主,我為客,我們20餘人,恐怕一個也不能活着出去。

    何不暫留一目,以待後用?&rdquo 自此之後,丁某即于該碼頭趾高氣揚,目空一切,以為孫某從此再不能與他相争了。

    然而事有不測。

    起初,孫某果然退避三舍,而實際上卻在暗中積蓄勢力。

    半年之後的一天午夜,丁某突然與孫某的徒衆遇于途中,而被活捉捆綁,帶到船上,揚帆啟航至一村莊。

    那少掉一隻眼睛的孫某開言道:&ldquo大哥到這裡來做什麼哉?難道半年前一目之贈尚未使你滿意,還要來第二次&lsquo借棗&rsquo嗎?&rdquo 丁某道:&ldquo不要廢話了,既已至此,一切唯命是從,即使要我再加一棗,還你雙倍利息,也無不可。

    &rdquo 孫某道:&ldquo好來!&rdquo 兩旁即有武裝少年數人,拔刀而出,猛地向丁某肩膀兩腿等處連戳數十下,一時尚不緻死。

    丁某受此巨創,刀孔密若蜂窩,但咬牙忍受,不作半句求饒的話。

    但已血流滿地,呼吸如絲,半晌方醒。

    孫某問道:&ldquo我今天放你回去,你還想報仇嗎?&rdquo 丁某道:&ldquo如得生還,誓必報仇,還請你殺我為是!&rdquo 孫某張開他的一隻眼微笑道:&ldquo誓必報仇,好呵!我今天本想殺了你,但因你尚要報仇,故不殺你,倒要看看你日後複仇的手段,你快去吧!&rdquo 丁某回家後,請名醫治療,三月後痊愈。

    而獨眼龍孫某雖當時自充好漢,放丁回家,實口硬心虛。

    後來聽說丁果然未死,怕他來報複。

    便在風頭最緊之時,每夜遷移住宿的地方。

    如此冤冤相報,鬧得沸沸揚揚。

    後來此事為上海流氓頭子範高頭所知,便出面約定日期,為雙方講和,幫中人名曰&ldquo叫開&rdquo。

    叫開之後,雙方訂立攻守盟約,分領浦東一帶各碼頭,互相策應。

    至此,孫、丁二人争碼頭一案才算了結。

     浦東還發生過另外一件争碼頭案:該地有兩個著名的洪幫惡棍,一個渾名&ldquo小鐵墩&rdquo,一個綽号&ldquo小黃牛&rdquo,二人為争碼頭鬥得不可開交。

    有一天,黃牛一人在茶館吃茶,小鐵墩突然糾集一幫人找來。

    黃牛明知狹路相逢,寡不敵衆,然而躲避又以為不齒,便坦然而出與鐵墩相見。

    鐵墩一聲令下,鐵棍、鐵尺如雨點般打将下來,數分鐘便打得黃牛體無完膚。

    後經多人勸解,未傷性命。

    但已當街橫卧,不能行動。

    稍息片刻,隻得手腳并用,爬到茅廁坑,飽飲小便一頓,而後仰卧坑旁,等人來救。

    不多時,地保趕來問道:&ldquo不礙事嗎?&rdquo 黃牛答道:&ldquo不妨不妨,自家人互相耍耍兒戲罷了。

    &rdquo 又問道:&ldquo打你的人你認識嗎?要不要為你禀官查辦?&rdquo 黃牛忿然答道:&ldquo倚官仗勢,假公報私,黃牛不做這樣的事。

    &rdquo 地保送他回家之後,事隔三月,黃牛又強壯如初。

    鐵墩得知以後,害怕今後會冤冤相報,便邀請了幾個著名的幫會頭目來&ldquo叫開&rdquo。

    黃牛說道:&ldquo我們本是一家人,請諸位老哥不必幹預此事。

    而且我與鐵墩既屬同門,又共過患難,以前他打我想必是受了壞人愚弄。

    所幸的是他尚未置我死地,足見我們是患難弟兄,并沒有不共戴天之仇。

    當時他若要取我性命,易如拾芥。

    我有今天,都是鐵墩所惠賜,哪裡還敢存報複之心呢?&rdquo 講話時顯得很誠懇的樣子。

    來人見黃牛并無報複之意,便據實告訴鐵墩,鐵墩就一笑置之,不以為意了。

    哪裡知道黃牛存心刻毒呢。

    隻不過因為勢力不足,暫時不敢發作罷了。

    從此以後,黃牛帶領親信弟兄匿居他處,潛養勢力。

    有一天,鐵墩正到某碼頭收陋規,正巧黃牛住在那裡,而鐵墩卻不知道。

     鐵墩帶領三五兄弟沿街勒索,被黃牛兄弟所見,急忙返回報告。

    黃牛立時傳知衆兄弟密議,大家聽說鐵墩到此,無不摩拳擦掌,恨不得立刻将鐵墩處死。

    黃牛卻說道:&ldquo弟兄們的熱心,我很感激。

    隻是本處為縣治之地,倘若大庭廣衆之中将他放倒,事關人命,必然獲罪。

    我們還是稍等幾天,找到一個兩全其美的良機方可下手。

    &rdquo 次日,鐵墩收陋規完畢,帶領四五個弟兄徑出北門,打算一路敲詐而去。

    行不數裡,忽見密林深處跳出大漢10餘人,或持短棍,或握利刃,攔住去路,大呼&ldquo留下買路錢來!&rdquo 鐵墩舉目一一辨認,竟無一個認識的人,不禁狂笑道:&ldquo這真是強盜遇賊了!快去罷,某山某堂某老大鐵墩在此,誰敢胡鬧?&rdquo 話猶未畢,左邊林中又沖出一個人來,對襟褂褲,手持單刀,幾步躍至鐵墩面前。

    鐵墩一看,見是黃牛,不覺大吃一驚,急欲轉身逃跑,已無退路。

    黃牛大聲喊道:&ldquo鐵墩大哥,黃牛恭候已久了!&rdquo 鐵墩聞言,自知難以逃脫,隻得應道:&ldquo黃牛哥别來無恙?&rdquo 黃牛道:&ldquo承蒙您鐵尺教訓以來,賤體反而日益強壯,實在是老哥所賜。

    今天老哥既到此地,不可沒有東西孝敬,敢請老哥飽飲一頓清水,以報昔日之恩,如何?&rdquo 鐵墩舉目向左一看,但見銀濤滾滾,波浪滔滔,黃浦江奔騰而去,聽得&ldquo飽飲清水&rdquo一語,知道黃牛必要把他送到海龍王宮中,求也無益,隻得應道:&ldquo悉聽牛哥尊命!&rdquo 當時鐵墩同來的徒衆,一齊為鐵墩乞憐,無奈黃牛心堅如鐵。

    即命部下将鐵墩綁縛于一大石上,連人帶石,抛入黃浦江中去了。

    這鐵墩占碼頭逞強半世,遂被黃牛&ldquo種荷花&rdquo(紅幫中人将活人投于江中,稱為&ldquo種荷花&rdquo)了事。

     開碼頭 占碼頭是幫會固定&ldquo經營&rdquo,開碼頭則為幫會之流動&ldquo事業&rdquo。

    諸如演戲法、賣拳頭以及巫醫、相命等一切走江湖之輩,幫會中皆謂之開碼頭,一般地說,此輩雖難免有不軌舉動,但強詐勒索尚不多見。

    而獨有&ldquo收丐捐&rdquo一幕,堪稱&ldquo開碼頭&rdquo中的奇觀,不可不多花費點筆墨。

     每年舊曆二、八兩月,總有一批批乞丐結隊成群,紛紛至各内地鄉鎮,向各店鋪強打秋風,勒索商民,幫中謂之&ldquo收丐捐&rdquo。

    奇怪的是,當時政府對此輩非但不加過問,還實行保護政策,許多縣都設有&ldquo丐頭&rdquo一職,由當地有面子的幫會頭目充任,特許其每年收丐捐兩次。

    凡納了捐的店鋪,丐頭就發給紅紙黑字的&ldquo丐條&rdquo一張,各自粘貼于大門之上。

    若問這丐條有何用處?用處大着呢!凡門上貼有丐條的,每逢二、八兩月,管保沒有強叫花子上門勒索錢财,真像貼了門神一樣靈驗。

     收丐捐之時,各地丐頭公然帶了夥計,各各肩背錢袋,挨家逐戶收取。

     交了錢,随時即換貼新的丐條,大有一番&ldquo新桃換舊符&rdquo的氣象。

    若遇一時無錢交納的,也可以通融欠帳,約期付款,先貼丐條。

    但如果遇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