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一段故事

關燈
那女子從手袋中拿出一塊絲絨的白巾來,在嘴唇上按了一按。

    香氣又加強進攻。

    我仍穩坐着等伊開口。

     伊說道:&ldquo佩芝在一年以前,認識了一個姓陳的少年。

    他們倆起初的交誼雖很密切,可是還沒有談到戀愛。

    後來那姓陳的離開了上海,佩芝也别有所愛,和王漢景訂了婚約。

    &rdquo &ldquo侃侃而談&rdquo,是當時我感到的印象。

    伊的口才非常流利,說到戀愛婚約等等的名詞時,也絕沒有一毫尋常女子羞澀的态度。

    我料伊受過相當教育,一定也是一個交際界上的名花,近時流行的所謂&ldquo摩登&rdquo程度也已經相當成熟。

    否則伊和一個素不相識的男子并坐一車,怎麼會有這樣絕無顧忌的态度? 伊繼續說:&ldquo論情理,這件事本來和陳劍英絕不相幹。

    因為戀愛自由,在今日誰也不能否認。

    包先生,你說是不是?&rdquo &ldquo是。

    &rdquo &ldquo佩芝既不曾和劍英有什麼約,此刻伊和漢景訂婚,當然是完全自由的。

    不料陳劍英一聽得,忽來向佩芝要挾,要求三幹元。

    不然他便要散播謠言,毀壞佩芝的名譽。

    包先生,你總也知道王漢景是大利銀行行長王叔雲的公子,在社會上很有面子。

    萬一那不堪的謠言傳到了他的耳朵裡去,由有佩芝的像片作證,别說婚事會給破壞,就是佩芝&mdash生的名譽不是也要斷送了嗎?&rdquo &ldquo你說陳劍英的手裡有你的朋友的一張像片?&rdquo &ldquo正是。

    這照片起先本是佩芝送給他的。

    但朋友們的交誼,送一張照片,有什麼希奇?陳劍英卻想借此脅詐,作為他們倆有過關系的證據。

    你想可笑不可笑? 不過在現在頑固的舊社會中,黑白不分,如果宣揚出去,卻也有口難辯。

    包先生,你說是不是?&ldquo &ldquo晤,你的朋友有過什麼表示?&rdquo &ldquo佩芝非常驚恐,特地和劍英商量,情願出兩千圓,把那照片贖回來。

    他應允了。

    佩芝就設法借貸,湊滿了兩千,果真換了那照片回來。

    &rdquo 這時我覺得車身震颠得厲害。

    一陣熱風,挾着許多沙泥撲在我的臉上。

    我偶然向車窗外一望,地點比較荒僻,已達到滬軍營半淞園相近。

     我岔口問道:&ldquo慢。

    我們此刻往哪裡去?怎麼一直向南?&rdquo 伊答道:&ldquo我們不住哪裡去,隻因我們沒有談話的地方,所以利用着這部汽車,可以細細地把情由告訴你。

    現在我們可以回去了。

    &rdquo 那汽車夫很靈敏,早已減緩了速率。

    将汽車掉過頭來,向原路駛回。

     那女子又道:&ldquo包先生,現在我應當把緊要的話說明白,以便你挽救佩芝的性命。

    &rdquo 我點頭道:&ldquo好,你說下去。

    照片贖回來後又怎麼樣?&rdquo &ldquo那陳劍英真是一個陰險的無賴。

    他拿到了兩幹元之後,不但不知足,反而動了他的貪心。

    他再要求一千元,聲言非湊滿他先時要求的數目不可。

    佩芝因着沒處再借,并且照片也收還了,便不理他。

    誰知陳劍英脅索不成,昨晚上來了一封恫吓信,說當晚佩芝若不把一千元送去,今天他就要用手槍對付&mdash&mdash&rdquo 我插口道:&ldquo這封恫吓信此刻可在你身上?&rdquo 伊又把那塊香氣醉人的絲巾揚一揚。

    在粉頸上輕輕地抹了一抹,又搖了搖頭。

     伊道:&ldquo沒有。

    那信如果被什麼人瞧見,太危險,所以佩芝當時就把它燒掉了。

    &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