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回 電掣虹飛 力殲巨獸 心長語重 永佩良箴

關燈
情急,忍不住喝道:&ldquo你這老漢是誰,怎會有這樣好的劍法?&rdquo 老者哈哈大笑道:&ldquo你連洛陽劇孟都不認得麼?&rdquo 郭解一聽對方竟是洛陽大俠劇孟,吃了一驚,連忙虛晃一劍,縱起道:&ldquo我知你是好人,不和你打了。

    &rdquo身正下落,未容起步再逃,耳聽身後笑道:&ldquo沒有那麼容易的事!&rdquo頭上便有一股疾風飄過,老者已如蒼鷹飛墜,立向面前。

    知道厲害,剛把心一橫,待要迎敵,忽見對方笑嘻嘻擋住去路,并未動手,周庸也跟着趕來。

    情知難逃,也把劍收起,負氣說道:&ldquo我雖不該冒失,但我郭解從不與人低頭服輸,你們要怎麼樣?&rdquo 劇孟還未及答,周庸已先喝道:&ldquo我們與你素無仇怨,為何來此行刺?&rdquo 劇孟接口笑道:&ldquo他哪裡是行刺,你不見他在左近設的疑兵麼?螳臂當車,想打劫我們呢。

    &rdquo 周庸随問道:&ldquo近來幾次盜劫都是你領頭幹的罷?&rdquo 郭解一聽,底細被人識破,由不得臉上一紅,抗聲說道:&ldquo不錯,都是我一人領頭幹的,如今好些地方鬧饑荒,官府和有錢人見死不教,我氣不過,出來打搶,想讓那些苦人度命。

    今天遇見你們,刀鋸斧钺,都由我一人承當便了!&rdquo 劇孟笑道:&ldquo年輕人不要這樣大火氣。

    隻要說得有理,我們絕不吝惜錢财。

    &rdquo 郭解聞言,喜出望外,又想起父親生前所說劇孟的義俠行為,便把以往之事說了。

    林内埋伏的人惟恐郭解吃虧,也紛紛趕将出來,見雙方未再動手,停在一旁觀望。

     劇孟問出郭解是大俠郭中之子,越發高興,笑道:&ldquo我和令尊昔年曾有一面之緣,沒想到他還有你這樣好兒子。

    我此行經商得利甚多,這三百多車貨物,連一些銀錢,都拿來助你成此義舉吧。

    扶危濟困,原是好事,随便殺人劫财,卻是萬要不得!漢法嚴苛。

    往往為了一件小事,經人告發,動辄牽連數十百家,遭受殘殺。

    你父親在日,對人何等謙恭有禮,輕易從不與人計較,尚因義俠被害,冤死獄中。

    你隻圖一時快意,他日事敗,非但你有殺身滅門之稱,連你的親友和受過你幫助的人也必受到株連,同遭慘禍,豈不冤枉?自來樹大招風,名高見忌。

    為使官府對你另眼相看,免卻許多後患,我陪你一同把這些财物送到縣裡去罷。

    &rdquo 郭解想不到劇孟竟會這樣慷慨誠摯,熱情對人,又問出周庸也是一位隐于商賈的大俠,好生感動。

     周庸也在一旁勸告,說:&ldquo真正英雄豪俠之士,都是功必歸人,過必歸已,對人尤其謙和有禮,決不計人小過小怨。

    所行既有異于衆人,便要為衆人所喜,纔能永保令名,多所施為。

    若是睚眦之怨必報,久必成了衆惡所歸,本身尚且不保,如何再去濟困扶危呢?&rdquo郭解越聽越覺有理,由不得心悅誠服,感謝不已。

    三人帶了大隊人馬,一路說笑前行、不覺走近城關。

     縣官正為災荒日重焦急無計,忽聽人報,劇、周二俠同了一個姓郭的少年押送了三百多車财物前來助赈。

    知道劇孟是個大富商,平日仗義疏财,名動朝野,驚喜交集之下,不等人到,便大開中門,迎接出來。

     劇孟遙望縣官帶差役在衙前立候,忙命衆人下馬,同了周庸,郭解迎上前去。

    縣官把三人請到裡面落座,便命從人備酒接風。

    劇孟笑道:&ldquo縣尊不必費心,此時救災要緊,我還有事,急于趕往長安,稍微領教幾句,就要告辭了。

    &rdquo 縣官挽留不住,見所捐财物價值巨萬,并有如不敷用,到了長安,還可另行勸募的話,忙又稱謝不已!劇孟笑道:&ldquo其實此事并非出我本心,隻為巧遇故人之子,被他至誠感動,我纔襄此義舉。

    不過,郭賢侄年少氣盛,平日慷慨仗義,難免開罪于人。

    還望縣尊随時照應,免受小人暗算,便感盛情。

    那放赈的事也請命他從旁照料吧。

    &rdquo縣官自是聽一句應一句,對于郭解贊不絕口。

    劇、周二俠随即告辭,縣官留他不住,隻得以上賓之禮送了出去。

     郭解回到家中,便連夜命人四出購買糧米,一面和縣裡來人商量,布置起來。

    放赈這天,縣官還恐災民生事,自帶兵差前往彈壓。

    見散放銀米的場所有好幾十處,災民分别依次領糧,有條不紊,連個喧嘩之聲都無。

    對于郭解自更看重。

    郭解聽了劇、周二俠的勸告,雖然改行從善,不再恃強逞能,殺人劫财,但對官府仍是懷恨,赈一放完,便不再往縣衙裡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