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

關燈
不找别人,單找您老兄呀!亨寶洋行的華經理,嘿,嘿,見的世面可多呢,草包的‘康伯度’比也不用比!” 胡清泉卻不動聲色,看着嚴伯謙做作完了,然後把後頸骨往沙發靠背上一放,幹幹脆脆說: “伯謙,哪怕您再捧出一兩打高帽子來給我戴,您這差使我還是不敢應承下來!” 嚴伯謙不大相信似的微微一笑,還沒答言,胡清泉又說道:“當然,我們心照不宣,即使弄出來的還不夠種種使費,您也不會怪我,然而,我……” “不,不!”嚴伯謙急忙搶着說,“如果不夠開銷也不怕,我還找您老兄幹嗎?清泉,不要再兜圈子了。

    胡清泉,再加上亨寶的大班,——自然,背後還有德國領事的面子,日本人總得賣賬!” “哦!您還沒知道亨寶的大班正下不來台呢!”胡清泉依然仰臉看着天花闆,沒精打采地說。

    但是霍地他又站了起來,走近嚴伯謙一步,幹笑着:“也好!既然您老兄這樣看得起亨寶洋行,咱們來個交換條件。

    ” 嚴伯謙料不到事情有這樣一轉,而且是用這樣的方式提到他面前,他又摸不清姓胡的搗的是什麼鬼,隻能裝着冷靜,問道:“什麼條件?” 胡清泉從衣袋裡取出一冊皮面燙金的記事冊,翻了一會兒,撿出一張薄薄的淡青色洋紙,一言不發,遞在嚴伯謙手裡。

     這紙上是德文,打字機打的十來行,每行都很短;可也有胡清泉注的中國字,說明“品名”、“數量”,有時還有價格。

     “全是工業原料,哦!”嚴伯謙沉吟着說,擡眼看了胡清泉一眼。

    “嗯,這裡是三種礦砂……哎?” “這單子上的工業原料,亨寶經手,早已定出去了,不料發生了戰事,貨不能來——” “而且有幾樣又禁止出口了!”嚴伯謙接口說,又瞥了胡清泉一眼。

     “禁不禁反正都一樣,總之是定貨到期,亨寶交不出,下不來台。

    伯謙兄,您當然有辦法!這是一筆好買賣,您瞧,注在那裡的價格!” 胡清泉一邊說,一邊就去坐在嚴伯謙旁邊。

     “數量太多啊!”嚴伯謙搖着頭低聲說。

     “要是少數,也不當它一回事了!” 嚴伯謙回避了胡清泉的眼光還在沉吟。

     “怎麼樣?”胡清泉逼進一句,“明後天再談罷?”說着,他就站了起來,意思是要走了。

     這當兒,一個當差探頭在門邊,輕聲說道: “客人到的差不多了。

    二老爺叫我來請——” “知道了!”嚴伯謙不耐煩地斥退了那當差,也站了起來,笑着對胡清泉說:“得啦,明天再談。

    不過,清泉兄,楊樹浦那倉庫裡的三百八十箱,昨天我們還有報告,确實是原封不動的啊!” “放心!您的單子上不是說百分之九十九是娘兒們用的東西麼?那就是保險的。

    ” 胡清泉說着,呵呵大笑,就走出去了。

     嚴伯謙拿着那張淡青洋紙站在房中那架巨型返光燈下看了又看,這才微微一笑,将這紙折好,放進了洋服上衣的内袋。

     大廳内,客人分成三堆。

    圍着一張大理石面紫檀圓桌的一堆,約有四五位,鬧哄哄地議論着國家大事。

    靠近階前,面向着廳外的草坪,并排立着,在低聲絮語的,卻是嚴仲平夫人和羅任甫太太。

    和那紫檀圓桌遙遙相對,隐蔽在一架湘繡屏風之後,品字形坐在沙發上的,卻是羅任甫和一男一女。

    權代乃兄招呼着客人的嚴仲平正繞過那屏風踱向紫檀圓桌,瞥見胡清泉來了,就站住了招呼道: “喂,清泉兄,這邊坐。

    ” 胡清泉笑了笑,在廳裡掃了一眼,就和嚴仲平并肩慢慢走向階前,可是紫檀圓桌那一堆人中一個激昂慷慨的聲音吸引了他的注意,他就站住。

     “伯謙呢?”嚴仲平低聲問。

     “他還有點兒事情末了罷?”胡清泉回答,眼睛卻看定了圓桌堆中一位身材魁梧,方臉,頭頂微秃的中年人。

    此人穿一身半舊西服,但因為本是上等料子,倒也不覺得寒酸相。

    他的嗓子很響亮,神情又頗為豪爽,左顧右盼在發表議論:“沒有外援,中國實在不能對日作戰。

    然而,天助自助者,如果中國自己不先對日作戰,外援也就不會自動而來;此所以一年以前兄弟就反對一切的持重論調而主張賭國運于一擲!今天兄弟可以公開一個國民外交的小小秘密。

    當年十九路軍在淞滬抗日作戰,兄弟對幾位英美朋友說:日本人公然在上海作戰,這不是侵犯了英美的權益麼?為什麼英美政府的表示那樣軟弱?嘿嘿,各位猜猜,那英美朋友怎樣回答?” 這當兒,一個年輕當差捧上一盤新泡的茶來,随手又把圓桌上那盤舊的換走。

    可是這位正發着大議論的貴客卻将自己喝過的那盞茶從那當差手中取回,笑着對他的聽衆說:“龍井是要喝第二開的,這才夠味。

    可是他們偏偏要收下去了!現在的鐘鳴鼎食之家,豪華則豪華矣,對于飲食一道,實在還是半生不熟。

    ” “啊,崔博士對于茶經也是頗有研究的了!” 坐在靠近書架和多寶櫥的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