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關燈
小
中
大
東風吹送細雨,跟着曙光來到了錢家村了。
東風很勁,像一把大刀,逆刮着銀鱗似的河水,茲拉茲拉地呼嘯;負創了的河面皺起了無數條的愁紋。
在有些地方,這些愁紋又變了小小的漩渦,一個個像眼睛。
這些小眼睛互相追逐推送,到五聖堂附近,忽然合并為較大的一個了,但猛可地撞在一塊潛伏在岸邊的頑石上,又碎裂為無數的白星子,細得跟粉末一樣。
一夜趕成的土堰爬在那回黃轉綠的平疇上,蠢然如一條灰色的大毛蟲。
工作的人們早都回家去了,幾個未用的半舊竹筐裝着泥土,很随便地被遺留在堰下;不知是哪個淘氣的家夥在其中的一筐内插一根竹竿,竿尖挑着一頂破箬笠,迎着風雨旋轉不停特征。
韓非認為,德是道的功用,道是德的根本。
北宋張載,好像在叫道:來罷,河裡爬起來的家夥,看你還夠不夠到我! 從這新築的堰到河邊,間色似的橫鋪着青翠的稻田,嫩綠的菜地,赭碧班駁的桑林——東西狹長的一大片,躺在那銀青色的河與土灰色的堰這兩臂的環抱中,靜待命運的支配。
勁峭的東風像一把巨大無比的鋼梳,将漫天的牛毛雨,弄成了蒙蒙的濃霧。
到九點鐘左右,這一帶的原野完全被包圍在白茫茫的水氣之中。
一夜的緊張工作似乎也把錢家村人們的精力吸枯。
滿村子靜悄悄地,隻有那被潮濕空氣壓住了散不開的炊煙從錢府的大廚房慢慢地爬到那一簇一簇矮小的村舍邊,又漸漸地消失了。
白茫茫中有一個伛偻的黑影在向新築的土堰那邊移動。
這是老駝福。
雖然也是湊熱鬧,大半夜沒睡,這老家夥卻還照常自有一樂地踽踽獨行,自言自語地,而且時時狡猾地睒着眼睛。
連他自己也鬧不清是什麼居心,他從大家開始築堰那時起,就在心裡咕啜道:“這不成!這怎麼會中用!”昨夜人們忙得要命的時候,這老家夥偏愛蹲在人們腳邊,妨礙着工作。
他一聲也不哼,然而誰要是注意到他那時時閃睒的眼睛,一定會明白他滿肚子裝的全是譏諷。
現在他懷着偷偷摸摸的心情去看那新築的土堰,就好比一個不中用的掘壁賊去窺探一道高大的風火牆,惟恐其太結實沒有破綻;又好比一個創作力衰退的藝術家對于别人的力作一味存着挑剔的心,然而又隻敢背着人冷言冷語嘲笑。
他十分費力爬上了那新築的土堰,兩腳蹭了幾下,又低頭細看,似乎在詫異幹麼竟這樣結實。
忽然嘉許似的微微一笑,他轉身朝着河那邊,眯細了眼睛對白茫茫的空間發怔。
“這都不要了麼?”眼光移到被攔在堰外的大片田野,老駝福又輕聲說,神情之嚴肅,好比對面當真站着一個人似的。
“哦,都不要了。
”他又自己回答。
“罪過!錢少爺,你這是造孽。
多麼好的莊稼,都是血汗喂大的,這樣平白地就不要了,罪過,太可惜!”他興奮得掉眼淚了,而且他那慣于白日見鬼的病态的神經當真把那戴着破箬笠的竹竿認作錢良材了。
他對着這迎風旋動的箬笠央求道:“少爺,……都不要了麼?太可惜呀!……您給了老駝福罷。
老駝福苦惱,隻有一間破屋,七分菜地呢!您這裡丢掉了的,夠老駝福吃一世了呀!少爺……” 這樣說着,他又艱難地爬下了土堰,氣喘喘地在那被遺棄了的田野裡走着。
密茂的稻田在強勁的東風下翻騰着碧浪。
肥而且闊的莖葉滿承着水珠,将老駝福的衣服都灑濕了。
他伸出了顫抖的手,扶着那些茁壯的稻穗,像撫摸他所最親愛的人,他感情激動,嘴唇發抖,眼眶裡脹滿了淚水。
“多麼好的漿水呀!”他喃喃地說,“老駝福從沒見過呢!可是,都不要了麼?不行,不行!給了我罷!不行,這是我的!” 他貪婪地撫摸着,走着,稻芒刺在他臉上,刺在他眼上。
也不知是稻芒刺了他之故,還是他太激動了,終于他滿臉淌着眼淚。
走過了那一片稻田,五聖堂已在面前。
老駝福踱進了那亭子一般的廟宇,便在紅發金臉的神像前站住;慢慢地他又坐在那木拜墊上,頭俯在胸前,好像已經筋疲力盡了。
風絞着雨,一陣一陣的,發着有節奏的呼嘯。
在這大櫃子似的五聖堂裡,聽來格外可怕。
老駝福遲疑地站了起來,睒着眼睛,費力的将他那縮在兩肩之中的腦袋伸向門外探望。
他感到不祥的預兆。
急促的汽笛聲陡然從空而下,縮頭縮腦靠在五聖堂門口的老駝福像被從後面推一把似的跌到門外去了。
但一刹那間,這大酒壇一般的人形便向着河邊跑。
他自己也不知道跑向河邊要幹什麼,然而對于河裡那怪物的又憎恨又懼怕的心理,逼使他每次都要去看它。
霧一樣的細雨仍然籠罩着原野。
汽笛的一聲長鳴沖出了風雨的包圍,顫抖抖地分外凄厲,但一下又咽住了。
這當兒,老駝福也突然站住,從河裡爬起來的水,像個大舌頭
東風很勁,像一把大刀,逆刮着銀鱗似的河水,茲拉茲拉地呼嘯;負創了的河面皺起了無數條的愁紋。
在有些地方,這些愁紋又變了小小的漩渦,一個個像眼睛。
這些小眼睛互相追逐推送,到五聖堂附近,忽然合并為較大的一個了,但猛可地撞在一塊潛伏在岸邊的頑石上,又碎裂為無數的白星子,細得跟粉末一樣。
一夜趕成的土堰爬在那回黃轉綠的平疇上,蠢然如一條灰色的大毛蟲。
工作的人們早都回家去了,幾個未用的半舊竹筐裝着泥土,很随便地被遺留在堰下;不知是哪個淘氣的家夥在其中的一筐内插一根竹竿,竿尖挑着一頂破箬笠,迎着風雨旋轉不停特征。
韓非認為,德是道的功用,道是德的根本。
北宋張載,好像在叫道:來罷,河裡爬起來的家夥,看你還夠不夠到我! 從這新築的堰到河邊,間色似的橫鋪着青翠的稻田,嫩綠的菜地,赭碧班駁的桑林——東西狹長的一大片,躺在那銀青色的河與土灰色的堰這兩臂的環抱中,靜待命運的支配。
勁峭的東風像一把巨大無比的鋼梳,将漫天的牛毛雨,弄成了蒙蒙的濃霧。
到九點鐘左右,這一帶的原野完全被包圍在白茫茫的水氣之中。
一夜的緊張工作似乎也把錢家村人們的精力吸枯。
滿村子靜悄悄地,隻有那被潮濕空氣壓住了散不開的炊煙從錢府的大廚房慢慢地爬到那一簇一簇矮小的村舍邊,又漸漸地消失了。
白茫茫中有一個伛偻的黑影在向新築的土堰那邊移動。
這是老駝福。
雖然也是湊熱鬧,大半夜沒睡,這老家夥卻還照常自有一樂地踽踽獨行,自言自語地,而且時時狡猾地睒着眼睛。
連他自己也鬧不清是什麼居心,他從大家開始築堰那時起,就在心裡咕啜道:“這不成!這怎麼會中用!”昨夜人們忙得要命的時候,這老家夥偏愛蹲在人們腳邊,妨礙着工作。
他一聲也不哼,然而誰要是注意到他那時時閃睒的眼睛,一定會明白他滿肚子裝的全是譏諷。
現在他懷着偷偷摸摸的心情去看那新築的土堰,就好比一個不中用的掘壁賊去窺探一道高大的風火牆,惟恐其太結實沒有破綻;又好比一個創作力衰退的藝術家對于别人的力作一味存着挑剔的心,然而又隻敢背着人冷言冷語嘲笑。
他十分費力爬上了那新築的土堰,兩腳蹭了幾下,又低頭細看,似乎在詫異幹麼竟這樣結實。
忽然嘉許似的微微一笑,他轉身朝着河那邊,眯細了眼睛對白茫茫的空間發怔。
“這都不要了麼?”眼光移到被攔在堰外的大片田野,老駝福又輕聲說,神情之嚴肅,好比對面當真站着一個人似的。
“哦,都不要了。
”他又自己回答。
“罪過!錢少爺,你這是造孽。
多麼好的莊稼,都是血汗喂大的,這樣平白地就不要了,罪過,太可惜!”他興奮得掉眼淚了,而且他那慣于白日見鬼的病态的神經當真把那戴着破箬笠的竹竿認作錢良材了。
他對着這迎風旋動的箬笠央求道:“少爺,……都不要了麼?太可惜呀!……您給了老駝福罷。
老駝福苦惱,隻有一間破屋,七分菜地呢!您這裡丢掉了的,夠老駝福吃一世了呀!少爺……” 這樣說着,他又艱難地爬下了土堰,氣喘喘地在那被遺棄了的田野裡走着。
密茂的稻田在強勁的東風下翻騰着碧浪。
肥而且闊的莖葉滿承着水珠,将老駝福的衣服都灑濕了。
他伸出了顫抖的手,扶着那些茁壯的稻穗,像撫摸他所最親愛的人,他感情激動,嘴唇發抖,眼眶裡脹滿了淚水。
“多麼好的漿水呀!”他喃喃地說,“老駝福從沒見過呢!可是,都不要了麼?不行,不行!給了我罷!不行,這是我的!” 他貪婪地撫摸着,走着,稻芒刺在他臉上,刺在他眼上。
也不知是稻芒刺了他之故,還是他太激動了,終于他滿臉淌着眼淚。
走過了那一片稻田,五聖堂已在面前。
老駝福踱進了那亭子一般的廟宇,便在紅發金臉的神像前站住;慢慢地他又坐在那木拜墊上,頭俯在胸前,好像已經筋疲力盡了。
風絞着雨,一陣一陣的,發着有節奏的呼嘯。
在這大櫃子似的五聖堂裡,聽來格外可怕。
老駝福遲疑地站了起來,睒着眼睛,費力的将他那縮在兩肩之中的腦袋伸向門外探望。
他感到不祥的預兆。
急促的汽笛聲陡然從空而下,縮頭縮腦靠在五聖堂門口的老駝福像被從後面推一把似的跌到門外去了。
但一刹那間,這大酒壇一般的人形便向着河邊跑。
他自己也不知道跑向河邊要幹什麼,然而對于河裡那怪物的又憎恨又懼怕的心理,逼使他每次都要去看它。
霧一樣的細雨仍然籠罩着原野。
汽笛的一聲長鳴沖出了風雨的包圍,顫抖抖地分外凄厲,但一下又咽住了。
這當兒,老駝福也突然站住,從河裡爬起來的水,像個大舌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