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杆“秤仔”
關燈
小
中
大
幾分危險,其外又别無法子,隻得從權了。
一天早上,得參買一擔生菜回來,想吃過早飯,就到鎮上去,這時候,他妻子才覺到缺少一杆&ldquo秤仔&rdquo。
&ldquo怎麼好?&rdquo得參想,&ldquo要買一杆,可是官廳的專利品,不是便宜的東西,哪兒來得錢?&rdquo他妻子趕快到隔鄰去借一杆回來,幸鄰家的好意,把一杆尚覺新新的借來。
因為巡警們,專在搜索小民的細故,來做他們的成績,犯罪的事件發見得多,他們的高升就快。
所以無中生有的事故,含冤莫訴的人們,向來是不勝枚舉。
什麼通行取締、道路規則、飲食物規則、行旅法規、度量衡規紀,舉凡日常生活中的一舉一動,通在法的幹涉、取締範圍中。
&mdash&mdash他妻子為慮萬一,就把新的&ldquo秤仔&rdquo借來。
這一天的生意,總算不壞,到市散,亦賺到一塊多錢。
他就先籴些大米,預備新春的糧食。
過了幾天糧食足了,他就想,&ldquo今年家運太壞,明年家裡,總要換一換氣象才好,第一廳上奉祀的觀音畫像,要買新的,同時門聯亦要換,不可缺的金銀紙(冥镪,燒給神的叫金紙,燒給鬼、死人的叫銀紙)香燭,亦要買。
&rdquo再過幾天,生意屢好,他又想炊(蒸)一竈年糕,就把糖米買回來。
他妻子就忍不住,勸他說:&ldquo剩下的錢積積下,待贖取那金花不是更要緊嗎?&rdquo得參回答說:&ldquo是。
我亦不是把這事忘卻,不過今天才二十五,那筆錢不怕賺不來,就是賺不來,本錢亦還在。
當鋪裡遲早總要一個月的利息。
&rdquo 一晚市散,要回家的時候,他又想到孩子們。
新年不能有件新衣裳給他們,做父親的義務有點不克盡的缺感,雖不能使孩子們享到幸福,亦須給他們一點喜歡。
他就剪了幾尺花布回去,把幾日來的利益,一總花掉。
這一天近午,一下級巡警,巡視到他擔前,目光注視到他擔上的生菜,他就殷勤地問: &ldquo大人要什麼不要?&rdquo &ldquo汝的貨色比較新鮮。
&rdquo巡警說。
得參接着又說: &ldquo是,城市的人,總比鄉下人享用,不是上等東西,是不合脾胃。
&rdquo &ldquo花菜賣多少錢?&rdquo巡警問。
&ldquo大人要的,不用問價,肯要我的東西,就算運氣好。
&rdquo參說,他就擇幾莖好的,用稻草貫着,恭敬地獻給他。
&ldquo不,稱稱看!&rdquo巡警幾番推辭着說。
誠實的參,亦就挂上&ldquo秤仔&rdquo稱一稱。
說: &ldquo大人,真客氣啦!才一斤十四兩。
&rdquo本來,經過秤稱過,就算買賣,就是有錢的交關(交易),不是白要,亦不能說是贈予。
&ldquo不錯吧?&rdquo巡警說。
&ldquo不錯,本有兩斤足,因是大人要的&hellip&hellip&rdquo參說。
這句話是平常買賣的口吻,不是贈送的表示。
&ldquo秤仔不好罷,兩斤就兩斤,何須打扣?&rdquo巡警變色地說。
&ldquo不,還新新呢!&rdquo參泰然點頭回答。
&ldquo拿過來!&rdquo巡警赫怒了。
&ldquo秤花還很明了。
&rdquo參從容地捧過去說。
巡警接在手裡,約略考察一下說: &ldquo不堪用了,拿到警署去!&rdquo &ldquo什麼緣故?修理不可嗎?&rdquo參說。
&ldquo不去嗎?&rdquo巡警怒叱着。
&ldquo不去?畜生!&rdquo撲的一聲,巡警把&ldquo秤仔&rdquo打斷擲棄,随抽出胸前的小賬子(小記事本),把參的名姓、住處記下,氣憤憤地回警署去。
參突遭這意外的羞辱,空抱着滿腹的憤恨,在擔邊失神地站着。
等巡警去遠了,才有幾個閑人近他身邊來。
一個較有年紀的說:&ldquo該死的東西,到市上來,隻這規紀亦就不懂?要做什麼生意?汝說幾斤幾兩,難道他的錢汝敢拿嗎?&rdquo &ldquo難道我們的東西,該白送給他的嗎?&rdquo參不平地回答。
&ldquo唉!汝不曉得他的厲害。
汝還未嘗到他青草膏的滋味(即謂拷打)。
&rdquo那有年紀的嘲笑地說。
&ldquo什麼?做官的就可任意淩辱人民嗎?&rdquo參說。
&ldquo硬漢!&rdquo有人說。
衆人議論一回,批評一回,亦就散去。
得參回到家裡,夜飯前吃不下,隻悶悶地一句話不說。
經他妻子殷勤的探問,才把白天所遭的事告訴給她。
&ldquo寬心罷!&rdquo妻子說,&ldquo這幾天的所得,買一杆新的還給人家,剩下的猶足贖取那金花回來。
休息罷,明天亦不用出去,新春要的物件,大概準備下。
但是,今年運氣太壞,怕運裡帶有官符,
一天早上,得參買一擔生菜回來,想吃過早飯,就到鎮上去,這時候,他妻子才覺到缺少一杆&ldquo秤仔&rdquo。
&ldquo怎麼好?&rdquo得參想,&ldquo要買一杆,可是官廳的專利品,不是便宜的東西,哪兒來得錢?&rdquo他妻子趕快到隔鄰去借一杆回來,幸鄰家的好意,把一杆尚覺新新的借來。
因為巡警們,專在搜索小民的細故,來做他們的成績,犯罪的事件發見得多,他們的高升就快。
所以無中生有的事故,含冤莫訴的人們,向來是不勝枚舉。
什麼通行取締、道路規則、飲食物規則、行旅法規、度量衡規紀,舉凡日常生活中的一舉一動,通在法的幹涉、取締範圍中。
&mdash&mdash他妻子為慮萬一,就把新的&ldquo秤仔&rdquo借來。
這一天的生意,總算不壞,到市散,亦賺到一塊多錢。
他就先籴些大米,預備新春的糧食。
過了幾天糧食足了,他就想,&ldquo今年家運太壞,明年家裡,總要換一換氣象才好,第一廳上奉祀的觀音畫像,要買新的,同時門聯亦要換,不可缺的金銀紙(冥镪,燒給神的叫金紙,燒給鬼、死人的叫銀紙)香燭,亦要買。
&rdquo再過幾天,生意屢好,他又想炊(蒸)一竈年糕,就把糖米買回來。
他妻子就忍不住,勸他說:&ldquo剩下的錢積積下,待贖取那金花不是更要緊嗎?&rdquo得參回答說:&ldquo是。
我亦不是把這事忘卻,不過今天才二十五,那筆錢不怕賺不來,就是賺不來,本錢亦還在。
當鋪裡遲早總要一個月的利息。
&rdquo 一晚市散,要回家的時候,他又想到孩子們。
新年不能有件新衣裳給他們,做父親的義務有點不克盡的缺感,雖不能使孩子們享到幸福,亦須給他們一點喜歡。
他就剪了幾尺花布回去,把幾日來的利益,一總花掉。
這一天近午,一下級巡警,巡視到他擔前,目光注視到他擔上的生菜,他就殷勤地問: &ldquo大人要什麼不要?&rdquo &ldquo汝的貨色比較新鮮。
&rdquo巡警說。
得參接着又說: &ldquo是,城市的人,總比鄉下人享用,不是上等東西,是不合脾胃。
&rdquo &ldquo花菜賣多少錢?&rdquo巡警問。
&ldquo大人要的,不用問價,肯要我的東西,就算運氣好。
&rdquo參說,他就擇幾莖好的,用稻草貫着,恭敬地獻給他。
&ldquo不,稱稱看!&rdquo巡警幾番推辭着說。
誠實的參,亦就挂上&ldquo秤仔&rdquo稱一稱。
說: &ldquo大人,真客氣啦!才一斤十四兩。
&rdquo本來,經過秤稱過,就算買賣,就是有錢的交關(交易),不是白要,亦不能說是贈予。
&ldquo不錯吧?&rdquo巡警說。
&ldquo不錯,本有兩斤足,因是大人要的&hellip&hellip&rdquo參說。
這句話是平常買賣的口吻,不是贈送的表示。
&ldquo秤仔不好罷,兩斤就兩斤,何須打扣?&rdquo巡警變色地說。
&ldquo不,還新新呢!&rdquo參泰然點頭回答。
&ldquo拿過來!&rdquo巡警赫怒了。
&ldquo秤花還很明了。
&rdquo參從容地捧過去說。
巡警接在手裡,約略考察一下說: &ldquo不堪用了,拿到警署去!&rdquo &ldquo什麼緣故?修理不可嗎?&rdquo參說。
&ldquo不去嗎?&rdquo巡警怒叱着。
&ldquo不去?畜生!&rdquo撲的一聲,巡警把&ldquo秤仔&rdquo打斷擲棄,随抽出胸前的小賬子(小記事本),把參的名姓、住處記下,氣憤憤地回警署去。
參突遭這意外的羞辱,空抱着滿腹的憤恨,在擔邊失神地站着。
等巡警去遠了,才有幾個閑人近他身邊來。
一個較有年紀的說:&ldquo該死的東西,到市上來,隻這規紀亦就不懂?要做什麼生意?汝說幾斤幾兩,難道他的錢汝敢拿嗎?&rdquo &ldquo難道我們的東西,該白送給他的嗎?&rdquo參不平地回答。
&ldquo唉!汝不曉得他的厲害。
汝還未嘗到他青草膏的滋味(即謂拷打)。
&rdquo那有年紀的嘲笑地說。
&ldquo什麼?做官的就可任意淩辱人民嗎?&rdquo參說。
&ldquo硬漢!&rdquo有人說。
衆人議論一回,批評一回,亦就散去。
得參回到家裡,夜飯前吃不下,隻悶悶地一句話不說。
經他妻子殷勤的探問,才把白天所遭的事告訴給她。
&ldquo寬心罷!&rdquo妻子說,&ldquo這幾天的所得,買一杆新的還給人家,剩下的猶足贖取那金花回來。
休息罷,明天亦不用出去,新春要的物件,大概準備下。
但是,今年運氣太壞,怕運裡帶有官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