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憐她死了
關燈
小
中
大
肯,以為被賣了,死也不肯去,後來拗不過她母親的勸解,也就漸漸不再執拗,也因為聽說是去就傭,她的小小的心,是容易瞞騙的,于是她才拭着眼淚随着阿跨仔官去了。
阿金是被人帶去了,她的母親還惘惘然怅立門外,望着自己可愛的女兒,不再歸來的背影。
(以下空白四行。
本文刊登時被日本帝國主義者的新聞檢查人員挖了天窗,原稿未能找到。
) 阿金初到阿跨仔官家去,很是悲傷而又恐懼,離開慈愛的父母,要去伺候别人,不知要受到怎樣待遇。
她是懷着很大的不安,但是她不敢怨恨父母,她曉得父母的艱難,她還以為是被傭來的,是來幫她父母多掙幾個錢,以準備納稅,她原諒她的父母,她小小的心也還靈敏,她想:要賺人家的錢,總要聽人呼喚驅使,要從順勤勞,因為她抱着這樣存心去做事,所以還得到阿跨仔官一家人的憐惜。
況阿跨仔官,又是個慈祥的婦人,家境又過得去,現在的阿金實比在她父母的膝下較幸福,可是阿金還是念着她的父母,有時到街上買東西的時候,常偷空走回家去看看。
阿金的父母,想是不忍再見這和自己絕緣了的可愛的女兒,不久以後便哄着阿金托故搬向别地方謀生去,這使阿金傷心到身體消瘦,不知背着人流了多少眼淚。
過後到被阿金發現着自己是被賣做媳婦仔(養女,童養媳)的時候,阿金和環境習慣了,年歲也少(稍)長了,看見将做自己的夫婿那個人,強壯活潑,也自歡喜。
光陰迅速,不覺過了五六年,現在阿金已是十七歲了,阿跨仔官正要擇個好日将阿金與自己的愛兒配合,想早享些暮年的快樂,弄孫過日子,可是好事多磨,天是不肯容易便從人願,日還未擇就,她的丈夫所從事的工場,發生了罷工的風潮,她丈夫因為被工人們舉做委員的關系,在占領工場的鬥争那日,被官廳捉去,她的兒子也同在這工場做工,看見父親被捉,要去奪回,也被警察們打傷,回到家裡便不能起床,發熱嘔血,不幾日便死去。
工人們雖怎樣興奮怒号奔走,死已經死去了,有什麼法子,好容易等她丈夫釋放出來,但是受盡打踢監禁,傷殘了的身心,曉得兒子受傷緻死,如何禁得起這悲哀怨憤?出獄不到幾日,也便纏綿床褥間了。
在先(起初,原先)還有熱心的工人來慰問,不覺到十分寂寞,及至罷工完全失敗了後,大多數無志氣的工人皆無條件上工去,一些不忍份的工人,不願上工,也不耐得餓,皆散到四方,去别求生活了。
阿跨仔官的丈夫,好久不再接着探問的人,才曉得這消息,這慘痛的消息,使他的病益加沉重,他不願再活了,其實也是不能活了,不久便結束了他苦鬥的生活。
本來他所有粒積(積蓄)的金錢,因病因死,開銷欲盡,已不是昔日之比,生活落到困難的境地了,阿跨仔官也因為煩惱過度,身體也就漸漸衰弱下去,常帶有笑意的面容,平添了無數皺紋,眉頭常是颦蹙着,終日如坐在愁城。
有一天先前替阿金做媒的阿狗嫂,突然來找尋阿跨仔官,她自丈夫死後,覺得已被所有相知的人忘記了似地,好久沒有人來訪過她,今日接着阿狗嫂真是意外,見面之後,免不了一些客套,接下去阿跨仔官便訴說她好久無可告訴的苦哀,阿狗嫂覺得她說話的機會到了,用那含有同情的口吻問道: &ldquo哦,那末日常的所費呢?&rdquo &ldquo啊!幸虧阿金受債,編草笠、洗衣服,賺些來相添,雖然也常趁(賺)不着三頓。
&rdquo &ldquo難得阿金這孩子,我當給她留意一個好的少年,招贅入來,也好養活你老人家半世。
&rdquo &ldquo唉!那有好子弟肯給人招,我們這樣苦人,誰肯?&rdquo &ldquo這也實在,招得多無有好結果。
&rdquo阿狗嫂碰到好的轉接,講話語氣便一變: &ldquo我想贌(長期租)給人,象阿金這樣子,一定有較好的利益,不過須要阿金肯。
&rdquo &ldquo阿金肯不肯尚撇一邊,我現在是不忍和她離開,沒有她我甯&hellip&hellip&rdquo說到此,阿跨仔官有些悲凄,話便講不下去。
&ldquo總是你再想想看,守在一處受苦,也不是了局。
&rdquo阿狗嫂再添加了這一句,覺無有别的話可說,也就辭了回去。
遭了這層層的變故
阿金是被人帶去了,她的母親還惘惘然怅立門外,望着自己可愛的女兒,不再歸來的背影。
(以下空白四行。
本文刊登時被日本帝國主義者的新聞檢查人員挖了天窗,原稿未能找到。
) 阿金初到阿跨仔官家去,很是悲傷而又恐懼,離開慈愛的父母,要去伺候别人,不知要受到怎樣待遇。
她是懷着很大的不安,但是她不敢怨恨父母,她曉得父母的艱難,她還以為是被傭來的,是來幫她父母多掙幾個錢,以準備納稅,她原諒她的父母,她小小的心也還靈敏,她想:要賺人家的錢,總要聽人呼喚驅使,要從順勤勞,因為她抱着這樣存心去做事,所以還得到阿跨仔官一家人的憐惜。
況阿跨仔官,又是個慈祥的婦人,家境又過得去,現在的阿金實比在她父母的膝下較幸福,可是阿金還是念着她的父母,有時到街上買東西的時候,常偷空走回家去看看。
阿金的父母,想是不忍再見這和自己絕緣了的可愛的女兒,不久以後便哄着阿金托故搬向别地方謀生去,這使阿金傷心到身體消瘦,不知背着人流了多少眼淚。
過後到被阿金發現着自己是被賣做媳婦仔(養女,童養媳)的時候,阿金和環境習慣了,年歲也少(稍)長了,看見将做自己的夫婿那個人,強壯活潑,也自歡喜。
光陰迅速,不覺過了五六年,現在阿金已是十七歲了,阿跨仔官正要擇個好日将阿金與自己的愛兒配合,想早享些暮年的快樂,弄孫過日子,可是好事多磨,天是不肯容易便從人願,日還未擇就,她的丈夫所從事的工場,發生了罷工的風潮,她丈夫因為被工人們舉做委員的關系,在占領工場的鬥争那日,被官廳捉去,她的兒子也同在這工場做工,看見父親被捉,要去奪回,也被警察們打傷,回到家裡便不能起床,發熱嘔血,不幾日便死去。
工人們雖怎樣興奮怒号奔走,死已經死去了,有什麼法子,好容易等她丈夫釋放出來,但是受盡打踢監禁,傷殘了的身心,曉得兒子受傷緻死,如何禁得起這悲哀怨憤?出獄不到幾日,也便纏綿床褥間了。
在先(起初,原先)還有熱心的工人來慰問,不覺到十分寂寞,及至罷工完全失敗了後,大多數無志氣的工人皆無條件上工去,一些不忍份的工人,不願上工,也不耐得餓,皆散到四方,去别求生活了。
阿跨仔官的丈夫,好久不再接着探問的人,才曉得這消息,這慘痛的消息,使他的病益加沉重,他不願再活了,其實也是不能活了,不久便結束了他苦鬥的生活。
本來他所有粒積(積蓄)的金錢,因病因死,開銷欲盡,已不是昔日之比,生活落到困難的境地了,阿跨仔官也因為煩惱過度,身體也就漸漸衰弱下去,常帶有笑意的面容,平添了無數皺紋,眉頭常是颦蹙着,終日如坐在愁城。
有一天先前替阿金做媒的阿狗嫂,突然來找尋阿跨仔官,她自丈夫死後,覺得已被所有相知的人忘記了似地,好久沒有人來訪過她,今日接着阿狗嫂真是意外,見面之後,免不了一些客套,接下去阿跨仔官便訴說她好久無可告訴的苦哀,阿狗嫂覺得她說話的機會到了,用那含有同情的口吻問道: &ldquo哦,那末日常的所費呢?&rdquo &ldquo啊!幸虧阿金受債,編草笠、洗衣服,賺些來相添,雖然也常趁(賺)不着三頓。
&rdquo &ldquo難得阿金這孩子,我當給她留意一個好的少年,招贅入來,也好養活你老人家半世。
&rdquo &ldquo唉!那有好子弟肯給人招,我們這樣苦人,誰肯?&rdquo &ldquo這也實在,招得多無有好結果。
&rdquo阿狗嫂碰到好的轉接,講話語氣便一變: &ldquo我想贌(長期租)給人,象阿金這樣子,一定有較好的利益,不過須要阿金肯。
&rdquo &ldquo阿金肯不肯尚撇一邊,我現在是不忍和她離開,沒有她我甯&hellip&hellip&rdquo說到此,阿跨仔官有些悲凄,話便講不下去。
&ldquo總是你再想想看,守在一處受苦,也不是了局。
&rdquo阿狗嫂再添加了這一句,覺無有别的話可說,也就辭了回去。
遭了這層層的變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