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論美國

關燈
次,他對我很和善。

    他的妻子Irita,後來與WendellWilkie相交往,還有他哥哥MarkVanDoren(哥倫比亞大學教授),都是我很好的朋友。

    我最喜愛活潑愉快斯文典雅的學者IrwinEdman,他是美國的哲學家,他的英文極為簡練。

    他搜集了些很長的留聲機片子,那是他業餘的嗜好。

     羅素,雖然年事已高,還機敏靈活,目光閃亮。

    我記得是在朋友的公寓住宅裡遇見他的。

    不幸的是,他娶了一個美國菲列得爾菲亞城的小姐(大概是他第三個,也許是第四個妻子),這位妻子太以她的&ldquo爵士羅素&rdquo為榮而時時炫耀。

    每逢說話,她就一個人包辦。

    很多朋友願向羅素提問題,這位太太便插嘴代答。

    大家感到興趣的是聽羅素說話,沒人喜歡聽她的。

    所以朋友們見面也是人人感到失望。

     在Knopf.Sartre夫人的公寓住宅裡和薩特(J.P.Sartre)相見,也是件新鮮事。

    薩特坐在一把椅子裡,我們大家都坐在地闆上。

    我們大家都很輕松。

    他的英文說得很好。

    他的措詞用字極其精确,犀利而動人,但是有時他會前言不搭後語。

    我能想像到他在Raspail大道,一邊喝咖啡,一邊和許多崇拜他的&ldquo自覺存在論派&rdquo的小姐們閑話的神情。

    這些自覺存在論者創始了不擦口紅不抹粉的時尚。

    這種時尚後來被觀光的嬉皮遊客所采取,就成了美國現代文化的特色。

    他們認為萬事不如在佛羅倫薩或是在羅馬仰身而卧,或是伏卧在地,阻礙通往大教堂的道路,使人無法通過。

     薩特否認人生有何意義,但卻力言我們為何而生活,以何為目的,全由我們自己決定。

    他的主張也不完全是否定一切。

     由于賽珍珠和她丈夫理查德&amp#8226華爾舍,我才寫成并且出版了我的《吾國與吾民》(MyCountryandMypeople),這本書之推廣銷售也是仰賴他們夫婦。

    我們常到他們賓夕法尼亞州的家去探望。

    我太太翠鳳往往用國語和賽珍珠交談,告訴她中國過去的事情。

    賽珍珠把《水浒傳》翻譯成英文時,并不是看着原書英譯,而是聽别人讀給她,而邊聽邊譯的,這種譯法我很佩服。

    就像林琴南不通英文,譯斯哥德的《撒克遜劫後英雄傳》和《天方夜譚》時的情形一樣。

    賽珍珠對收養美國父親韓國母親生的孩子,很感興趣,後來又收養印度嬰兒。

    她有一個農場養牛。

    收養嬰兒與扣減所得稅有關系。

     賽珍珠懂中國話,說得也流利,她父親曾在中國做傳教士,她是随同她父親Knickerbocker在中國生活,先是在安徽,後來到南京,她算是在中國長大的。

    後來她嫁給LossingBuck教授,所以她對中國老百姓和中國的風俗,還有相當的了解。

    但是我發明中文打字機,用了我十萬多美金,我窮到分文不名。

    我必須要借錢度日,那時我看見了人情的改變,世态的炎涼。

    人對我不那麼殷勤有禮了。

    在那種情形下,我看穿了一個美國人。

    後來,我要到南洋大學去做校長,給賽珍珠的丈夫打了一封電報,告訴他我将離美去就新職。

    他連麻煩一下回個電報也不肯。

    我二人的交情可以說情斷義盡了。

    我決定就此絕交。

    那是在我出版了抗戰遊記《枕戈待旦》(TheVgilofaNation)之後。

    在PrenticeHall出版公司向我接洽,說我寫什麼他們都願出版之時,賽珍珠這位丈夫正在出版我的《朱門》(VermilionGate)。

    我斷了二十年的交情,寫出了小說《奇島》(TheUnexpectedIsland),這出乎每個人的意料。

    在外國我出書,JohnDay出版公司一般都是保持百分之五十,但經朋友HankHolzer夫婦幫助,我把一切權利都收了回來。

    有一次賽珍珠去看我,其實主要是看我何以度日,我們的友情沒再恢複。

     賽珍珠從未到台灣來過,我想台灣也不歡迎她。

    在一九七二年,她想辦護照前往中國大陸去看看共産黨治理的中國。

    但是共産黨拒絕她前往。

    此後不久她就去世了。

    賽珍珠畢竟還是保持中立的态度,她并不是共産黨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