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關燈
小
中
大
他開始支支吾吾編造起關于陳海清的最近的生活狀況;他大膽地給陳海清創造了極有希望的前途,他又将陳海清編派在某師某營某連,而且還胡謅了一個駐紮的地名。
祖孫三代這一家的三個人都靜靜地聽着,他們那種虔敬而感奮的心情,從他們那哆開的嘴巴和急促而沉重的鼻息就可以知道。
張文安說完以後,這祖孫三代一家的三個人還是入定了似的,異常莊嚴而肅穆。
忽然那位老祖母顫着聲音問道:&ldquo張先生,你回來的時候,我們的海清沒有請你帶個信來麼?&rdquo 張文安又窘住了,心裡正在盤算,一隻手便習慣地去撫摸衣服的下擺,無意中碰到了藏在貼身口袋裡那一疊鈔票,蓦地他的心一跳,得了個計較。
當下的情形,不容他多考慮,他自己也莫明其妙地興奮起來,一隻手隔衣按住了那些鈔票,一隻手伸起來,像隊伍裡的官長宣布重要事情的時候常有的手勢,他大聲說:&ldquo信就沒有,可是,帶了錢來了!&rdquo 老祖母和孫兒驚異地&ldquo啊&rdquo了一聲,床上的病人輕聲吐了口長氣。
張文安脹紅着臉,心在突突地跳,很艱難地從貼身口袋裡掏出那一疊票子來,這還是半月前從師長手裡接來後自己用油紙包好的原樣。
他慌慌張張撕破了薄紙,手指木僵地撂住那不算薄的一疊,心跳的更厲害,他的手指正要漸漸摸到這一疊的約莫一半的地方,突然一個獰笑掠過他的臉,他莽撞地站起來就把這一疊都塞在陳海清的兒子的手裡了。
&ldquo啊,多少?&rdquo那年青人隻覺得多,卻還沒想到多的出乎他意料之外。
張文安還沒回答,那位老太太插嘴道:&ldquo嗯,這有五百了罷,海清&hellip&hellip&rdquo可是她不能再說下去了,張文安的回答使她吓了一跳。
&ldquo一千!&rdquo張文安從牙縫裡迸出了這兩個字。
屋子裡的祖孫三代都聽得很清楚,但都不相信地齊聲又問道:&ldquo多少?&rdquo &ldquo一千,夠半條牛腿罷了。
&rdquo張文安懶懶地說,心裡有一種又像痛苦又像辛酸的異樣感覺。
&ldquo阿彌陀佛!&rdquo呆了一下,終于明白了真正是一千的時候,老太太先開口了,&ldquo他哪來這多的錢?&rdquo 張文安轉臉朝四面看一下,似乎在找一句适當的話來回答;可巧他的眼光碰着了挂在壁角的一副破舊的馱鞍,他福至心靈似的随口胡謅道:&ldquo公家給的,賠償他的馱馬。
&rdquo&ldquo呵呵&mdash&mdash&rdquo老太太突然梗咽了似的,說不下去,一會兒,她才笑了笑,對她的孫子說:&ldquo可不是,我說做好人總不會沒有好報!&rdquo 床上的病人低聲在啜泣,那年青人捧着那些票子,老在發楞,不知道怎麼好。
張文安松一口氣,好像卸脫了一副重擔子,伸手捋去額角的汗珠,就站起來說道:&ldquo好心總有好報。
這點兒錢,買藥醫病罷。
&rdquo 從這一家祖孫三代顫着聲音道謝的包圍中,張文安逃也似的走了。
他急急忙忙走上山坡,直到望見了自己的村子,這才突然站住,像做夢醒來一般,他揉了下眼睛,自問道,&ldquo我做了什麼?&rdquo然後下意識地隔衣服扪了扪貼身的口袋,輕聲自答道:&ldquo哦,我總算把師長給的錢作了合理的支配了!&rdquo又回頭望了下隐約模糊的陳家的草房,毅然決然說,&ldquo我應當報告師長,給他們查一查。
&rdquo于是就像立刻要趕辦&ldquo速件&rdquo似的,他一口氣沖下坡去,巴不得一步就到了家。
1943年7月22日
祖孫三代這一家的三個人都靜靜地聽着,他們那種虔敬而感奮的心情,從他們那哆開的嘴巴和急促而沉重的鼻息就可以知道。
張文安說完以後,這祖孫三代一家的三個人還是入定了似的,異常莊嚴而肅穆。
忽然那位老祖母顫着聲音問道:&ldquo張先生,你回來的時候,我們的海清沒有請你帶個信來麼?&rdquo 張文安又窘住了,心裡正在盤算,一隻手便習慣地去撫摸衣服的下擺,無意中碰到了藏在貼身口袋裡那一疊鈔票,蓦地他的心一跳,得了個計較。
當下的情形,不容他多考慮,他自己也莫明其妙地興奮起來,一隻手隔衣按住了那些鈔票,一隻手伸起來,像隊伍裡的官長宣布重要事情的時候常有的手勢,他大聲說:&ldquo信就沒有,可是,帶了錢來了!&rdquo 老祖母和孫兒驚異地&ldquo啊&rdquo了一聲,床上的病人輕聲吐了口長氣。
張文安脹紅着臉,心在突突地跳,很艱難地從貼身口袋裡掏出那一疊票子來,這還是半月前從師長手裡接來後自己用油紙包好的原樣。
他慌慌張張撕破了薄紙,手指木僵地撂住那不算薄的一疊,心跳的更厲害,他的手指正要漸漸摸到這一疊的約莫一半的地方,突然一個獰笑掠過他的臉,他莽撞地站起來就把這一疊都塞在陳海清的兒子的手裡了。
&ldquo啊,多少?&rdquo那年青人隻覺得多,卻還沒想到多的出乎他意料之外。
張文安還沒回答,那位老太太插嘴道:&ldquo嗯,這有五百了罷,海清&hellip&hellip&rdquo可是她不能再說下去了,張文安的回答使她吓了一跳。
&ldquo一千!&rdquo張文安從牙縫裡迸出了這兩個字。
屋子裡的祖孫三代都聽得很清楚,但都不相信地齊聲又問道:&ldquo多少?&rdquo &ldquo一千,夠半條牛腿罷了。
&rdquo張文安懶懶地說,心裡有一種又像痛苦又像辛酸的異樣感覺。
&ldquo阿彌陀佛!&rdquo呆了一下,終于明白了真正是一千的時候,老太太先開口了,&ldquo他哪來這多的錢?&rdquo 張文安轉臉朝四面看一下,似乎在找一句适當的話來回答;可巧他的眼光碰着了挂在壁角的一副破舊的馱鞍,他福至心靈似的随口胡謅道:&ldquo公家給的,賠償他的馱馬。
&rdquo&ldquo呵呵&mdash&mdash&rdquo老太太突然梗咽了似的,說不下去,一會兒,她才笑了笑,對她的孫子說:&ldquo可不是,我說做好人總不會沒有好報!&rdquo 床上的病人低聲在啜泣,那年青人捧着那些票子,老在發楞,不知道怎麼好。
張文安松一口氣,好像卸脫了一副重擔子,伸手捋去額角的汗珠,就站起來說道:&ldquo好心總有好報。
這點兒錢,買藥醫病罷。
&rdquo 從這一家祖孫三代顫着聲音道謝的包圍中,張文安逃也似的走了。
他急急忙忙走上山坡,直到望見了自己的村子,這才突然站住,像做夢醒來一般,他揉了下眼睛,自問道,&ldquo我做了什麼?&rdquo然後下意識地隔衣服扪了扪貼身的口袋,輕聲自答道:&ldquo哦,我總算把師長給的錢作了合理的支配了!&rdquo又回頭望了下隐約模糊的陳家的草房,毅然決然說,&ldquo我應當報告師長,給他們查一查。
&rdquo于是就像立刻要趕辦&ldquo速件&rdquo似的,他一口氣沖下坡去,巴不得一步就到了家。
1943年7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