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夢弼

關燈
柳芳華是河北保定人。

    家中财産,在鄉裡數第一。

    他為人慷慨好客,家中常有百十客人。

    他常急人之所急,為朋友解救困難,往往千金不惜。

    朋友們向他借錢,也很少有歸還的。

    唯有一個賓客名宮夢弼,是陝西人,從來沒提出過什麼請求。

    但他每次來到柳芳華家,一住就是一年。

    這人性格潇灑,談吐文雅,柳芳華和他相處的時間最多。

     柳芳華有個兒子,叫柳和,當時年紀很小,稱宮夢弼為叔叔。

    宮夢弼也很喜歡與這孩子一起玩。

    每逢柳和自私塾回來,他們就揭開地上鋪的磚,把石子埋進去,假裝埋金子以為遊戲,家中的五所房子,幾乎全都埋遍了。

    衆人都笑宮夢弼像孩子一樣的稚氣,唯獨柳和喜歡他,和他親近。

     過了十多年,柳家的财産慢慢地用空了,供不起這衆多食客朋友的需求,于是客人們逐漸地離去。

    然而在柳家,十餘人的宴會,通宵達旦,還是常有的事。

    柳芳華到了晚年,家境越來越難以支持,隻好出賣土地得幾個錢,以備飯菜招待客人。

    柳和也揮霍,學着他父親結交小朋友,柳芳華看到也不禁止他。

     不久,柳芳華病死了,家裡窮得連買棺材的錢都沒了。

    宮夢弼從自己的腰包裡拿出錢來,為柳芳華辦理了喪事。

    柳和更加感激宮的恩德,家中無論事情大小,都委托給他。

    宮夢弼每次從外邊回來,袖子裡必定帶些碎瓦片,進了屋,就扔到陰暗的屋邊角落裡,别人更不理解他的用意是什麼。

    柳和經常與宮夢弼談起家中的貧苦,宮夢弼聽了對他說:“孩子,你現在還不知道真正受苦的滋味!不要說沒有錢,就是給你一千兩金子,你也會馬上花光的。

    男子漢所愁的是不能自立,愁什麼貧窮?” 一天,宮夢弼告辭回家,柳和流着眼淚,囑咐他早些回來,宮夢弼答應了就去了。

    柳和家逐漸窮得不能自給,家裡的東西也賣完了,天天盼望着宮夢弼回來,替他料理一下家事。

    但宮夢弼一走,毫無音信。

     從前,柳芳華在世的時候,為柳和結親于無極縣黃氏,也是一個大戶人家。

    後來,黃氏聽說柳家如今一貧如洗,暗地裡就有悔婚的念頭。

    柳芳華去世,給黃家送去訃告,黃家也沒來吊唁;而柳家隻認為是路遠,就原諒了他。

    柳和守孝三年期滿,母親就讓他自己到黃家訂下完婚的日期,希望得到黃家的同情與照顧。

    及到了黃家,他的嶽父聽說柳和穿着破衣爛衫,鞋子有了洞,就告訴門人,不要放柳和進來,并讓門人轉告他說:“回去籌劃一百兩銀子,可以再來;不然的話,就從此斷絕這門親事。

    ”柳和聽了這話,痛哭流涕。

    黃家對門的一位劉老媽媽看了很可憐他,就留他在自己家裡吃飯,送了他三百個銅錢,勸慰着讓他回去。

     柳和回到家後,母親很氣憤,但也沒有别的法子。

    她想起過去交往的賓客中,十個裡有八九個借過他們家的錢,都沒有歸還,就想讓柳和去找幾家富裕的人家,向他們求助。

    柳和說:“過去和我們交好的人,都是為了我家的錢财,假若兒子乘坐驷馬的高車,去借一千金也不難;眼下,窮到這樣子,誰還去想過去待他的好處?而且父親當初借錢給人的時候,也從沒立過字據或找過中間保人,去讨債也沒有憑據啊!”母親堅持一定讓他去,柳和隻好去試試。

    結果,讨了二十多天,一文錢也沒讨到;隻有演戲為生的李四,從前受過柳家的恩恤,聽到他們眼下的情況,贈送他一兩銀子。

    母子兩人大哭一場,從此也就絕了讨債的念頭。

     黃家的女兒已經到了出嫁的年齡,聽說父親拒絕了柳和的婚事,心裡很不以為然。

    父親要把她改嫁給别人,女兒哭着說:“柳郎并不是天生就的窮命。

    假若他現在比以前還富幾倍,誰又能把他從我們手中奪去?現在因為他窮了,就抛棄了他,是不仁義的。

    ”黃老頭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