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叉國
關燈
小
中
大
交州有一個姓徐的,駕船渡海去遠方做買賣,在海上遭遇大風,船被吹到不知什麼地方。
風停後,徐某睜眼一看,見來到一處,山峰綿延,樹木蒼蒼。
徐某希望有人居住,便将船拴好,背着糧食、幹肉,下船登上了海岸。
剛進山,見兩邊懸崖上,密密麻麻地排列着很多洞口,像蜂房一樣,洞内隐約有人聲。
徐某來到一個洞外,停下腳步往裡一瞅,裡面有兩個夜叉,吡着兩排白森森的劍戟般的利齒,雙眼瞪得像燈籠一樣,正用爪子撕生鹿肉吃。
徐某吓得魂飛魄散,急忙返身要逃,夜叉已看見他,扔下死鹿,爪子一伸,把他抓進洞裡。
兩個夜叉互相說着話,像鳥獸的叫聲,争着撕扯徐某的衣服,似乎想吃了他。
徐某恐懼萬分,忙取出背在身上的幹糧和熟牛肉幹,送給夜叉。
夜叉分吃完了,覺得味道很美,又去翻徐某的袋子。
徐某搖搖手,表示沒有了。
夜叉大怒,又把他抓了起來。
徐某哀求說:“放開我!我船上有鍋子,可以再做給你們吃!”夜叉不明白他的話,仍然發怒。
徐某打着手勢又說了一遍,夜叉像是稍微有點明白了,便跟着他來到船上,把鍋子拿到洞中。
徐某抱來柴禾,點上火,将夜叉吃剩下的生鹿肉煮了獻給他們,兩個夜叉吃得非常高興。
到了夜晚,夜叉用石頭堵住洞口,像是怕徐某逃跑。
徐某蜷曲着身體,遠遠地躲着夜叉躺下,整夜戰戰兢兢的,生怕最終不免一死。
天明後,兩個夜叉出去了,臨走前又堵上洞口。
不一會兒,取來一頭死鹿交給徐某。
徐某便剝了鹿皮,到洞深處打了水,煮了好幾鍋。
又過了一會,來了好幾個夜叉,聚到一起,吞吃着鍋裡的熟鹿肉。
吃完了,一齊用手指着鍋子,似乎嫌太小。
過了三四天,一個叉背來一口大鍋,像是人常用的那種。
于是,夜叉們紛紛拿來死狼、死鹿等動物,放在鍋裡煮。
煮熟後,招呼徐某也一塊吃。
這樣過了幾天,夜叉們漸漸和徐某熟悉起來,出去時也不再堵洞口了,待他像一家人一樣。
徐某也漸漸能根據夜叉發出的聲音,揣摩出他們的意思,還常常學着他們的腔調,說些“夜叉話”。
夜叉們更加高興,又帶來一個母夜叉,給徐某當老婆。
起初徐某很害怕,在母夜叉面前不敢動彈。
後來母夜叉主動親熱他,徐某才和她成了夫妻。
母夜叉大為喜悅,此後便常常留下熟肉給徐某吃,真像是恩愛夫妻一樣。
一天,夜叉們早早起來,每個夜叉脖子上都挂着一串明珠,輪番走出洞外,像是在迎候什麼貴客。
又讓徐某多煮些肉。
徐某問母夜叉,母夜叉說:“今天是天壽節。
”又走出去跟别的夜叉說:“徐郎沒有骨突子!”衆夜叉聽說,各摘下五顆珠子,一塊交給母夜叉。
母夜叉又從自己脖子上摘下十顆,共湊了五十顆,用野麻皮搓了根繩子串起來,挂在徐某脖子上。
徐某看了看這些明珠,一顆足值百十兩銀子。
一會兒,夜叉都走了出去。
徐某煮完肉,母夜叉來叫他說:“去接天王!” 徐某跟随夜叉們來到一個大洞。
這個洞足有好凡畝地大,中間有一塊巨石,上面又平又滑,像桌幾一樣。
巨石周圍擺着些石座,最上首一個石座上蒙着豹皮,其餘蒙的都是鹿皮,共坐了約二三十個夜叉。
不一會兒,隻聽大風呼呼,飛沙走石。
夜叉們慌忙出迎。
徐某見走來一個巨大的怪物,樣子也像是夜叉。
那怪物徑直奔進洞中,高高地蹲坐在豹皮座上往下俯視着。
衆夜叉們跟着一塊進洞,分東西兩列站好,都昂起頭,雙臂交叉成十字狀,向大夜叉行禮。
大夜叉點了點人頭,問道:“卧眉山上的,就是這些嗎?”衆夜叉亂哄哄地答應。
大夜叉看見了徐某,問:“這個是從哪來的?”母夜叉回答
風停後,徐某睜眼一看,見來到一處,山峰綿延,樹木蒼蒼。
徐某希望有人居住,便将船拴好,背着糧食、幹肉,下船登上了海岸。
剛進山,見兩邊懸崖上,密密麻麻地排列着很多洞口,像蜂房一樣,洞内隐約有人聲。
徐某來到一個洞外,停下腳步往裡一瞅,裡面有兩個夜叉,吡着兩排白森森的劍戟般的利齒,雙眼瞪得像燈籠一樣,正用爪子撕生鹿肉吃。
徐某吓得魂飛魄散,急忙返身要逃,夜叉已看見他,扔下死鹿,爪子一伸,把他抓進洞裡。
兩個夜叉互相說着話,像鳥獸的叫聲,争着撕扯徐某的衣服,似乎想吃了他。
徐某恐懼萬分,忙取出背在身上的幹糧和熟牛肉幹,送給夜叉。
夜叉分吃完了,覺得味道很美,又去翻徐某的袋子。
徐某搖搖手,表示沒有了。
夜叉大怒,又把他抓了起來。
徐某哀求說:“放開我!我船上有鍋子,可以再做給你們吃!”夜叉不明白他的話,仍然發怒。
徐某打着手勢又說了一遍,夜叉像是稍微有點明白了,便跟着他來到船上,把鍋子拿到洞中。
徐某抱來柴禾,點上火,将夜叉吃剩下的生鹿肉煮了獻給他們,兩個夜叉吃得非常高興。
到了夜晚,夜叉用石頭堵住洞口,像是怕徐某逃跑。
徐某蜷曲着身體,遠遠地躲着夜叉躺下,整夜戰戰兢兢的,生怕最終不免一死。
天明後,兩個夜叉出去了,臨走前又堵上洞口。
不一會兒,取來一頭死鹿交給徐某。
徐某便剝了鹿皮,到洞深處打了水,煮了好幾鍋。
又過了一會,來了好幾個夜叉,聚到一起,吞吃着鍋裡的熟鹿肉。
吃完了,一齊用手指着鍋子,似乎嫌太小。
過了三四天,一個叉背來一口大鍋,像是人常用的那種。
于是,夜叉們紛紛拿來死狼、死鹿等動物,放在鍋裡煮。
煮熟後,招呼徐某也一塊吃。
這樣過了幾天,夜叉們漸漸和徐某熟悉起來,出去時也不再堵洞口了,待他像一家人一樣。
徐某也漸漸能根據夜叉發出的聲音,揣摩出他們的意思,還常常學着他們的腔調,說些“夜叉話”。
夜叉們更加高興,又帶來一個母夜叉,給徐某當老婆。
起初徐某很害怕,在母夜叉面前不敢動彈。
後來母夜叉主動親熱他,徐某才和她成了夫妻。
母夜叉大為喜悅,此後便常常留下熟肉給徐某吃,真像是恩愛夫妻一樣。
一天,夜叉們早早起來,每個夜叉脖子上都挂着一串明珠,輪番走出洞外,像是在迎候什麼貴客。
又讓徐某多煮些肉。
徐某問母夜叉,母夜叉說:“今天是天壽節。
”又走出去跟别的夜叉說:“徐郎沒有骨突子!”衆夜叉聽說,各摘下五顆珠子,一塊交給母夜叉。
母夜叉又從自己脖子上摘下十顆,共湊了五十顆,用野麻皮搓了根繩子串起來,挂在徐某脖子上。
徐某看了看這些明珠,一顆足值百十兩銀子。
一會兒,夜叉都走了出去。
徐某煮完肉,母夜叉來叫他說:“去接天王!” 徐某跟随夜叉們來到一個大洞。
這個洞足有好凡畝地大,中間有一塊巨石,上面又平又滑,像桌幾一樣。
巨石周圍擺着些石座,最上首一個石座上蒙着豹皮,其餘蒙的都是鹿皮,共坐了約二三十個夜叉。
不一會兒,隻聽大風呼呼,飛沙走石。
夜叉們慌忙出迎。
徐某見走來一個巨大的怪物,樣子也像是夜叉。
那怪物徑直奔進洞中,高高地蹲坐在豹皮座上往下俯視着。
衆夜叉們跟着一塊進洞,分東西兩列站好,都昂起頭,雙臂交叉成十字狀,向大夜叉行禮。
大夜叉點了點人頭,問道:“卧眉山上的,就是這些嗎?”衆夜叉亂哄哄地答應。
大夜叉看見了徐某,問:“這個是從哪來的?”母夜叉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