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隐娘

關燈
聶隐娘者,唐貞元中魏博大将聶鋒之女也。

    年方十歲,有尼乞食于鋒舍,見隐娘,悅之,雲:&ldquo問押衙乞取此女教。

    &rdquo鋒大怒,叱尼。

    尼曰:&ldquo任押衙鐵櫃中盛,亦須偷去矣。

    &rdquo及夜,果失隐娘所向。

    鋒大驚駭,令人搜尋,曾無影響。

    父母每思之,相對涕泣而已。

     後五年,尼送隐娘歸,告鋒曰:&ldquo教已成矣,子卻領取。

    &rdquo尼欻亦不見。

    一家悲喜,問其所學。

    曰:&ldquo初但讀經念咒,餘無他也。

    &rdquo鋒不信,懇诘,隐娘曰:&ldquo真說,又恐不信,如何?&rdquo鋒曰:&ldquo但真說之。

    &rdquo曰:&ldquo隐娘初被尼挈,不知行幾裡。

    及明,至大石穴之嵌空,數十步寂無居人,猿狖極多,松蘿益邃。

    已有二女,亦各十歲,皆聰明婉麗,不食,能于峭壁上飛走,若捷猱登木,無有蹶失。

    尼與我藥一粒,兼令長執寶劍一口,長二尺許,鋒利吹毛,令逐二女攀援,漸覺身輕如風。

    一年後,刺猿狖,百無一失。

    後刺虎豹,皆決其首而歸。

    三年後,能飛,使刺鷹隼,無不中。

    劍之刃漸減五寸,飛禽遇之,不知其來也。

    至四年,留二女守穴,挈我于都市&mdash&mdash不知何處也,指其人者,一一數其過,曰:&lsquo為我刺其首來,無使知覺。

    定其膽,若飛鳥之容易也。

    &rsquo受以羊角匕首,刃廣三寸,遂白日刺其人于都市,人莫能見。

    以首入囊,返主人舍,以藥化之為水。

    五年,又曰:&lsquo某大僚有罪,無故害人若幹,夜可入其室,決其首來。

    &rsquo又攜匕首入室,度其門隙,無有障礙。

    伏之梁上,至暝,持得其首而歸。

    尼大怒曰:&lsquo何太晚如是?&rsquo某雲:&lsquo見前人戲弄一兒,可愛,未忍便下手。

    &rsquo尼叱曰:&lsquo已後遇此輩,先斷其所愛,然後決之。

    &rsquo某拜謝。

    尼曰:&lsquo吾為汝開腦後,藏匕首而無所傷,用即抽之。

    &rsquo曰:&lsquo汝術已成,可歸家。

    &rsquo遂送還,雲:&lsquo後二十年,方可一見。

    &rsquo&rdquo 鋒聞語,甚懼。

    後遇夜即失蹤,及明而返。

    鋒已不敢诘之,因茲亦不甚憐愛。

    忽值磨鏡少年及門,女曰:&ldquo此人可與我為夫。

    &rdquo白父,父不敢不從,遂嫁之。

    其夫但能淬鏡,餘無他能。

    父乃給衣食甚豐,外室而居。

     數年後,父卒。

    魏帥稍知其異,遂以金帛署為左右吏。

    如此又數年,至元和間,魏帥與陳許節度使劉昌裔不協,使隐娘賊其首。

    隐娘辭帥之許,劉能神算,已知其來,召衙将,令&ldquo來日早,至城北候一丈夫一女子,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