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航
關燈
小
中
大
uo然。
&rdquo航恨恨而去。
及至京國,殊不以舉事為意,但于坊曲、鬧市、喧衢,而高聲訪其玉杵臼,曾無影響。
或遇朋友,若不相識,衆言為狂人。
數月餘日,或遇一貨玉老翁,曰:&ldquo近得虢州藥鋪卞老書,雲&lsquo有玉杵臼貨之&rsquo。
郎君懇求如此,此君吾當為書導達。
&rdquo航愧荷珍重,果獲杵臼。
卞老曰:&ldquo非二百缗不可得。
&rdquo航乃瀉囊,兼貨仆貨馬,方及其數。
遂步驟獨挈而抵藍橋。
昔日妪大笑曰:&ldquo有如是信士乎?吾豈愛惜女子,而不酬其勞哉?&rdquo女亦微笑曰:&ldquo雖然,更為吾搗藥百日,方議姻好。
&rdquo妪于襟帶間解藥,航即搗之,晝為而夜息。
夜則妪收藥臼于内室。
航又聞搗藥聲,因窺之,有玉兔持杵臼,而雪光輝室,可鑒毫芒。
于是航之意愈堅。
如此日足,妪持而吞之,曰:&ldquo吾當入洞而告姻戚,為裴郎具帳帏。
&rdquo遂挈女入山,謂航曰:&ldquo但少留此。
&rdquo 逡巡,車馬仆隸,迎航而往。
俄見一大第連雲,珠扉晃日,内有帳幄屏帏,珠翠珍玩,莫不臻至,愈如貴戚家焉。
仙童侍女,引航入帳就禮訖。
航拜妪,悲泣感荷。
妪曰:&ldquo裴郎自是清靈裴真人子孫,業當出世,不足深愧老妪也。
&rdquo及引見諸賓,多神仙中人也。
後有仙女,鬟髻霓衣,雲是妻之姊耳。
航拜訖,女曰:&ldquo裴郎不相識耶?&rdquo航曰:&ldquo昔非姻好,不醒拜侍。
&rdquo女曰:&ldquo不憶鄂渚同舟回而抵襄漢乎?&rdquo航深驚怛,懇悃陳謝。
後問左右,曰:&ldquo是小娘子之姊雲翹夫人,劉綱仙君之妻也。
已是高真,為玉皇之女吏。
&rdquo妪遂遣航将妻入玉峰洞中,瓊樓殊室而居之,餌以绛雪、瓊英之丹,體性清虛,毛發绀綠,神化自在,超為上仙。
至大和中,友人盧颢遇之于藍橋驿之西,因說得道之事,遂贈藍田美玉十斤,紫府雲丹一粒,叙話永日,使達書于親愛。
盧颢稽颡曰:&ldquo兄既得道,如何,乞一言而教授。
&rdquo航曰:&ldquo老子曰:&lsquo虛其心,實其腹。
&rsquo今之人,心愈實,何由得道之理?&rdquo盧子懵然。
而語之曰:&ldquo心多妄想,腹漏精溢,即虛實可知矣。
凡人自有不死之術,還丹之方,但子未便可教,異日言之。
&rdquo盧子知不可請,但終宴而去。
後世人莫有遇者。
(《太平廣記》卷五○)
&rdquo航恨恨而去。
及至京國,殊不以舉事為意,但于坊曲、鬧市、喧衢,而高聲訪其玉杵臼,曾無影響。
或遇朋友,若不相識,衆言為狂人。
數月餘日,或遇一貨玉老翁,曰:&ldquo近得虢州藥鋪卞老書,雲&lsquo有玉杵臼貨之&rsquo。
郎君懇求如此,此君吾當為書導達。
&rdquo航愧荷珍重,果獲杵臼。
卞老曰:&ldquo非二百缗不可得。
&rdquo航乃瀉囊,兼貨仆貨馬,方及其數。
遂步驟獨挈而抵藍橋。
昔日妪大笑曰:&ldquo有如是信士乎?吾豈愛惜女子,而不酬其勞哉?&rdquo女亦微笑曰:&ldquo雖然,更為吾搗藥百日,方議姻好。
&rdquo妪于襟帶間解藥,航即搗之,晝為而夜息。
夜則妪收藥臼于内室。
航又聞搗藥聲,因窺之,有玉兔持杵臼,而雪光輝室,可鑒毫芒。
于是航之意愈堅。
如此日足,妪持而吞之,曰:&ldquo吾當入洞而告姻戚,為裴郎具帳帏。
&rdquo遂挈女入山,謂航曰:&ldquo但少留此。
&rdquo 逡巡,車馬仆隸,迎航而往。
俄見一大第連雲,珠扉晃日,内有帳幄屏帏,珠翠珍玩,莫不臻至,愈如貴戚家焉。
仙童侍女,引航入帳就禮訖。
航拜妪,悲泣感荷。
妪曰:&ldquo裴郎自是清靈裴真人子孫,業當出世,不足深愧老妪也。
&rdquo及引見諸賓,多神仙中人也。
後有仙女,鬟髻霓衣,雲是妻之姊耳。
航拜訖,女曰:&ldquo裴郎不相識耶?&rdquo航曰:&ldquo昔非姻好,不醒拜侍。
&rdquo女曰:&ldquo不憶鄂渚同舟回而抵襄漢乎?&rdquo航深驚怛,懇悃陳謝。
後問左右,曰:&ldquo是小娘子之姊雲翹夫人,劉綱仙君之妻也。
已是高真,為玉皇之女吏。
&rdquo妪遂遣航将妻入玉峰洞中,瓊樓殊室而居之,餌以绛雪、瓊英之丹,體性清虛,毛發绀綠,神化自在,超為上仙。
至大和中,友人盧颢遇之于藍橋驿之西,因說得道之事,遂贈藍田美玉十斤,紫府雲丹一粒,叙話永日,使達書于親愛。
盧颢稽颡曰:&ldquo兄既得道,如何,乞一言而教授。
&rdquo航曰:&ldquo老子曰:&lsquo虛其心,實其腹。
&rsquo今之人,心愈實,何由得道之理?&rdquo盧子懵然。
而語之曰:&ldquo心多妄想,腹漏精溢,即虛實可知矣。
凡人自有不死之術,還丹之方,但子未便可教,異日言之。
&rdquo盧子知不可請,但終宴而去。
後世人莫有遇者。
(《太平廣記》卷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