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回 談天文柳仙洩奇祕 遊勝會定一獲慈航
關燈
小
中
大
柳真君降壇詞
〈〔調寄:一斛珠〕〉
豔陽天氣,花枝如錦韶光媚,小樓爭看鞦韆戲,一曲笙歌,且賀新年瑞。
塵夢迷人真歎息,酣眠春甕朝慵起,狂風驟雨無留意,笑煞癡郎,還擁香衾睡。
〈【描寫春光,何等生色。
】〉 張三豐大仙降壇詞 〈〔調寄:浪淘沙〕〉 丹藥帶身邊,藜杖挑肩,來壇恰是一更天,到處逢人惟索酒,群笑張顛。
大劫在眉然,俺也生憐,世人胡不改尤愆,若個同吾攜手去,便是神仙。
〈【世人春夢幾時纔醒。
寫俺胸襟灑落,悲憫情懷。
】〉 關聖帝君降壇詞 〈〔調寄:臨江仙〕〉 悲憫深情誰與訴?何時得解憂心,高山流水獨彈琴,幸逢諸弟子,堪許訂知音。
歷盡冥途觀果報,仍應上界登臨,證明仙佛勸當今,願他齊覺悟,休再睡沈沈。
〈【帝君救世深情,垂書苦意,詞中畢見。
】〉 話說客歲庚申年臘月初六晚,定一子遊罷地藏宮,於回壇時,張桓侯大帝,對諸生訂下遊天宮日期,要等今春二月廿二晚,謂其中有段妙理, 上皇已經降旨不敢洩露等語。
諸生猜摹不著,究竟是甚麼玄妙呢?因為是天曹要開一個賽寶展覽大會,〈(奇哉奇哉)〉擇定地點於蓬萊第三峰下,瀛洲勝地,於辛酉年二月十二日起,至五月二十二日止,統計百日,凡五大洲證果神仙,皆得與會,〈(何等熱鬧)〉其陳列之品,乃是聚天上人間,龍宮蛟窟,希世之珍,應用之物,俱皆?,以利三界展覽。
〈(繁華可知)〉 上皇早經降旨,敕派呂祖帝君,為總經理員,〈(鄭重如此)〉帝君又派蓬萊仙真,三千餘員,在那蓬萊第三峰下,瀛海面上,搭了紫檀木大橋三十六座,以利各神仙來往。
〈(何等大觀)〉開會之後,百貨齊集,大家展覽,必要品評出一件至寶,以作頭標。
〈(這個頭標,究竟是何寶貝?何人奪得,大家俱在猜想,急欲看下文了。
)〉 〈【追溯前文,生下各節,是地府與天宮關鎖處。
】〉 所以歐美回部各國,證果各神仙,亦聞此信,各將寶貝預備,想奪頭標。
〈(大家想想歐美仙真可能將此頭標奪去麼?)〉這個消息,由觀音大士於正月初五日,在興壇龍華會上,先行發表,因此要趕演一部《訓女寶箴》,以為奪標之具。
〈(演卷女箴以為奪標,大士之計左否?)〉這部書為何不早降演,因為婉壇奉了至聖先師之命,頒演一部《儒門救世金丹》,尚未告竣,特敕命紹、豫、婉、三壇諸子,準於今正月完璧,又益以興壇演辦二次小龍華會,奔忙不疊,所以大上降演寶箴,隻好延至二月初一日起,至二十日止,此書始克告成。
降此書時,楊生守一日日侍乩,功勞卓著。
其次莫如定一。
至遊地府鈔案,妙慧子任之。
遊天宮,抱一子任之。
所有情形,備載寶箴附本,茲不再贅。
統計元旦至今五十日內,諸子未曾片刻稍停,今屆二月廿一日,諸事完畢,正好續演《洞冥記》,遊歷天宮,早被大帝算就,真真玄妙,到了此時,諸生方纔恍然大悟。
〈(事到當前人方覺悟斯真為奇)〉但這賽寶大會,抱一子已經遊過數宵,故令定一又去續遊,因為會場十分寬闊,抱一所見,不過百分之一,且其中景緻,一宵與一宵不同,又正值開會之期,神仙濟濟,趁此機緣前去展覽,也是千古奇遇。
〈(諸子慧根不小始能有此千古未有之奇遇也)〉這個賽寶會,好像似為演這部《洞冥記》開設的一般,〈(無此記,則賽寶會雖奇,世人無從知之,是此記專為此會而演也。
)〉權且按下不表。
〈【五聖救世垂書,於洱邑無有暇日,惟一諸子迓聖迎真,亦無暇時。
仙凡功德,真當不朽。
】〉 卻說今晚續遊天宮,從蓬萊起,柳真君先到壇,聖帝與張三豐大仙亦攜手降臨,到壇後,聖帝命設席陳列仙果,滿酌瓊漿,請張大仙上座,柳真君左坐,聖帝右座,惟一子主位相陪,酒飲三巡,聖帝言曰:「今晚吾關請張道友到壇,非為別事,為因諸子不辭勞苦,已將《洞冥記》演了半部,吾關觀此書,果將地獄真情和盤托出,發前人所未發,真勸善未有之奇書。
〈(真是的評)〉惟此記是演義體裁,必得高明潤色,逐段加批,〈(這不可少)〉愈足以見重於世,素稔道友學問優長,詞華典贍,意欲藉重大筆,細加評論,庶此書傳出,洛陽紙貴,挽轉天下後世,世道人心,則道友之功德,與此書並傳不朽矣,未知道友允否?」 〈【老道得蒙義聖青眼,附此書之驥尾,真是三生有幸,何樂如之】〉 張大仙曰:「聖帝過獎譽了,但既蒙委任,敢不竭力效勞,惟批訖,還望聖帝指教。
」聖帝曰:「道友文才,吾關弗及,何必過謙。
」因對柳真說道:「這半部《洞冥記》,吾三弟與柳道友功勞最多,此後上遊天宮,柳道友要負完全責任,書成之日,定當酬勞。
」真君曰:「聖帝有命,敢不盡心。
」又囑睢一與壇中諸生道:「此部《洞冥記》大有關係,各師弟勿憚勤勞,速速鈔出,立付剞劂,遍傳海宇,書成之日,吾師再開萬仙大會,慶祝太平,〈(此書傳出春雷一震萬病回春矣)〉並與各師弟加功賀喜,懍遵吾言,切切記下,吾師事迫,就要回宮。
可喚定一起來,定一聞呼,驚醒起來,望見聖帝到壇,張、柳二仙亦在座,連忙上前參拜,聖帝曰:「免禮了,一旁侍坐,這半部《洞冥記》,爾定一師弟,也算有始有終,不怠厥志。
〈(誠非過譽)〉吾師所知,以後張祖師批評此記,爾師弟尤當謹慎伺候,身任其勞。
〈(老仙批評此書,全仗憑依定一子筆錄也哈哈。
)〉今夕上到蓬萊,先看看賽寶大會,有柳帝君帶領爾去,切勿畏難,書成之日,大有好處,謹記吾言。
」又對三豐大仙說道:「煩在此鎮壇一宵,吾關去矣。
」〈(帝君細心周到如此)〉帝君吩咐畢,即刻啟駕回宮。
〈【聖帝之於是書,幾經籌量,幾臨紹壇,其苦衷於告誡柳仙與惟一諸子亦已具見,讀者當知。
】〉 柳真君曰:「定一師弟,好好振刷精神,吾師帶來一鸞一鶴,爾乘鸞,我跨鶴,就要起程矣。
」定一曰:「弟子稟仙師,這天宮,弟子未曾遊過,聞天有九重,又有十二重,又有三十三天,名稱等等不一。
又諸仙佛列聖所住宮殿,在於何天?何重?居何方位?先請仙師,一一指明,然後上遊,始有把握。
即如仙師領弟子遊地府時,先到雲程觀獄,知其大概。
所以壇中諸弟子,凡遊者,皆胸有成竹,不緻迷於歧途。
今遊天宮,亦請先為講明,弟子等感激不盡矣。
」 〈【未遊地府,先觀獄形。
未上天庭,先問天名。
真是挈領提綱,何等卓識。
】〉 真君曰:「善哉問也,夫天非第有九重也。
實有十二重,今試將十二重之名言之。
此十二重須自下數起,第一重曰:「太虛天」下附於地,一望渺茫。
〈(此層天上即社稷土穀等神祇之所住居也)〉第二曰:「施化天」,風雨雷電,雲霧霜雪,經行降結其間者也。
第三曰:「月輪天」,日月皆循天左行而右旋,月行較急一日常遠日十三倍有奇,乃君逸臣勞之理。
月臣也,日君也,月以陰精積水,故外瑩而半明半魄,其行度與日相同,故明。
魄則背之,故暗。
向背從遠近而增損,於是上弦、下弦,此月輪天,又名水精天。
蓋月本水精之氣,所積而成也。
〈【闡明盈虛之理,君臣之分,妙極妙極。
天文學,當以此為宗主。
】〉 第四曰:「遊道天」,日月巡行,有四遊九道,春倚東為青道,夏倚南為朱道,秋倚西為白道,冬倚北為黑道,青朱白黑,各有二道,南方多一赤道,季夏所倚也。
惟春秋二分,日月同照,故交食多,四方對照,皆為黃道。
故曰:「遊道天」。
第五曰:「陽明天」,日月本東行,天體則左施,天行最健,牽引以走,不得不西也,日雖善行,每不及天一度,因日屬君體,陽精積火,故內朗而通體皆明。
陰不勝陽,晝則月不能並明,夜則常以遠近漸轉,魄向而避,日輪與地球相等,光能照八荒
塵夢迷人真歎息,酣眠春甕朝慵起,狂風驟雨無留意,笑煞癡郎,還擁香衾睡。
〈【描寫春光,何等生色。
】〉 張三豐大仙降壇詞 〈〔調寄:浪淘沙〕〉 丹藥帶身邊,藜杖挑肩,來壇恰是一更天,到處逢人惟索酒,群笑張顛。
大劫在眉然,俺也生憐,世人胡不改尤愆,若個同吾攜手去,便是神仙。
〈【世人春夢幾時纔醒。
寫俺胸襟灑落,悲憫情懷。
】〉 關聖帝君降壇詞 〈〔調寄:臨江仙〕〉 悲憫深情誰與訴?何時得解憂心,高山流水獨彈琴,幸逢諸弟子,堪許訂知音。
歷盡冥途觀果報,仍應上界登臨,證明仙佛勸當今,願他齊覺悟,休再睡沈沈。
〈【帝君救世深情,垂書苦意,詞中畢見。
】〉 話說客歲庚申年臘月初六晚,定一子遊罷地藏宮,於回壇時,張桓侯大帝,對諸生訂下遊天宮日期,要等今春二月廿二晚,謂其中有段妙理, 上皇已經降旨不敢洩露等語。
諸生猜摹不著,究竟是甚麼玄妙呢?因為是天曹要開一個賽寶展覽大會,〈(奇哉奇哉)〉擇定地點於蓬萊第三峰下,瀛洲勝地,於辛酉年二月十二日起,至五月二十二日止,統計百日,凡五大洲證果神仙,皆得與會,〈(何等熱鬧)〉其陳列之品,乃是聚天上人間,龍宮蛟窟,希世之珍,應用之物,俱皆?,以利三界展覽。
〈(繁華可知)〉 上皇早經降旨,敕派呂祖帝君,為總經理員,〈(鄭重如此)〉帝君又派蓬萊仙真,三千餘員,在那蓬萊第三峰下,瀛海面上,搭了紫檀木大橋三十六座,以利各神仙來往。
〈(何等大觀)〉開會之後,百貨齊集,大家展覽,必要品評出一件至寶,以作頭標。
〈(這個頭標,究竟是何寶貝?何人奪得,大家俱在猜想,急欲看下文了。
)〉 〈【追溯前文,生下各節,是地府與天宮關鎖處。
】〉 所以歐美回部各國,證果各神仙,亦聞此信,各將寶貝預備,想奪頭標。
〈(大家想想歐美仙真可能將此頭標奪去麼?)〉這個消息,由觀音大士於正月初五日,在興壇龍華會上,先行發表,因此要趕演一部《訓女寶箴》,以為奪標之具。
〈(演卷女箴以為奪標,大士之計左否?)〉這部書為何不早降演,因為婉壇奉了至聖先師之命,頒演一部《儒門救世金丹》,尚未告竣,特敕命紹、豫、婉、三壇諸子,準於今正月完璧,又益以興壇演辦二次小龍華會,奔忙不疊,所以大上降演寶箴,隻好延至二月初一日起,至二十日止,此書始克告成。
降此書時,楊生守一日日侍乩,功勞卓著。
其次莫如定一。
至遊地府鈔案,妙慧子任之。
遊天宮,抱一子任之。
所有情形,備載寶箴附本,茲不再贅。
統計元旦至今五十日內,諸子未曾片刻稍停,今屆二月廿一日,諸事完畢,正好續演《洞冥記》,遊歷天宮,早被大帝算就,真真玄妙,到了此時,諸生方纔恍然大悟。
〈(事到當前人方覺悟斯真為奇)〉但這賽寶大會,抱一子已經遊過數宵,故令定一又去續遊,因為會場十分寬闊,抱一所見,不過百分之一,且其中景緻,一宵與一宵不同,又正值開會之期,神仙濟濟,趁此機緣前去展覽,也是千古奇遇。
〈(諸子慧根不小始能有此千古未有之奇遇也)〉這個賽寶會,好像似為演這部《洞冥記》開設的一般,〈(無此記,則賽寶會雖奇,世人無從知之,是此記專為此會而演也。
)〉權且按下不表。
〈【五聖救世垂書,於洱邑無有暇日,惟一諸子迓聖迎真,亦無暇時。
仙凡功德,真當不朽。
】〉 卻說今晚續遊天宮,從蓬萊起,柳真君先到壇,聖帝與張三豐大仙亦攜手降臨,到壇後,聖帝命設席陳列仙果,滿酌瓊漿,請張大仙上座,柳真君左坐,聖帝右座,惟一子主位相陪,酒飲三巡,聖帝言曰:「今晚吾關請張道友到壇,非為別事,為因諸子不辭勞苦,已將《洞冥記》演了半部,吾關觀此書,果將地獄真情和盤托出,發前人所未發,真勸善未有之奇書。
〈(真是的評)〉惟此記是演義體裁,必得高明潤色,逐段加批,〈(這不可少)〉愈足以見重於世,素稔道友學問優長,詞華典贍,意欲藉重大筆,細加評論,庶此書傳出,洛陽紙貴,挽轉天下後世,世道人心,則道友之功德,與此書並傳不朽矣,未知道友允否?」 〈【老道得蒙義聖青眼,附此書之驥尾,真是三生有幸,何樂如之】〉 張大仙曰:「聖帝過獎譽了,但既蒙委任,敢不竭力效勞,惟批訖,還望聖帝指教。
」聖帝曰:「道友文才,吾關弗及,何必過謙。
」因對柳真說道:「這半部《洞冥記》,吾三弟與柳道友功勞最多,此後上遊天宮,柳道友要負完全責任,書成之日,定當酬勞。
」真君曰:「聖帝有命,敢不盡心。
」又囑睢一與壇中諸生道:「此部《洞冥記》大有關係,各師弟勿憚勤勞,速速鈔出,立付剞劂,遍傳海宇,書成之日,吾師再開萬仙大會,慶祝太平,〈(此書傳出春雷一震萬病回春矣)〉並與各師弟加功賀喜,懍遵吾言,切切記下,吾師事迫,就要回宮。
可喚定一起來,定一聞呼,驚醒起來,望見聖帝到壇,張、柳二仙亦在座,連忙上前參拜,聖帝曰:「免禮了,一旁侍坐,這半部《洞冥記》,爾定一師弟,也算有始有終,不怠厥志。
〈(誠非過譽)〉吾師所知,以後張祖師批評此記,爾師弟尤當謹慎伺候,身任其勞。
〈(老仙批評此書,全仗憑依定一子筆錄也哈哈。
)〉今夕上到蓬萊,先看看賽寶大會,有柳帝君帶領爾去,切勿畏難,書成之日,大有好處,謹記吾言。
」又對三豐大仙說道:「煩在此鎮壇一宵,吾關去矣。
」〈(帝君細心周到如此)〉帝君吩咐畢,即刻啟駕回宮。
〈【聖帝之於是書,幾經籌量,幾臨紹壇,其苦衷於告誡柳仙與惟一諸子亦已具見,讀者當知。
】〉 柳真君曰:「定一師弟,好好振刷精神,吾師帶來一鸞一鶴,爾乘鸞,我跨鶴,就要起程矣。
」定一曰:「弟子稟仙師,這天宮,弟子未曾遊過,聞天有九重,又有十二重,又有三十三天,名稱等等不一。
又諸仙佛列聖所住宮殿,在於何天?何重?居何方位?先請仙師,一一指明,然後上遊,始有把握。
即如仙師領弟子遊地府時,先到雲程觀獄,知其大概。
所以壇中諸弟子,凡遊者,皆胸有成竹,不緻迷於歧途。
今遊天宮,亦請先為講明,弟子等感激不盡矣。
」 〈【未遊地府,先觀獄形。
未上天庭,先問天名。
真是挈領提綱,何等卓識。
】〉 真君曰:「善哉問也,夫天非第有九重也。
實有十二重,今試將十二重之名言之。
此十二重須自下數起,第一重曰:「太虛天」下附於地,一望渺茫。
〈(此層天上即社稷土穀等神祇之所住居也)〉第二曰:「施化天」,風雨雷電,雲霧霜雪,經行降結其間者也。
第三曰:「月輪天」,日月皆循天左行而右旋,月行較急一日常遠日十三倍有奇,乃君逸臣勞之理。
月臣也,日君也,月以陰精積水,故外瑩而半明半魄,其行度與日相同,故明。
魄則背之,故暗。
向背從遠近而增損,於是上弦、下弦,此月輪天,又名水精天。
蓋月本水精之氣,所積而成也。
〈【闡明盈虛之理,君臣之分,妙極妙極。
天文學,當以此為宗主。
】〉 第四曰:「遊道天」,日月巡行,有四遊九道,春倚東為青道,夏倚南為朱道,秋倚西為白道,冬倚北為黑道,青朱白黑,各有二道,南方多一赤道,季夏所倚也。
惟春秋二分,日月同照,故交食多,四方對照,皆為黃道。
故曰:「遊道天」。
第五曰:「陽明天」,日月本東行,天體則左施,天行最健,牽引以走,不得不西也,日雖善行,每不及天一度,因日屬君體,陽精積火,故內朗而通體皆明。
陰不勝陽,晝則月不能並明,夜則常以遠近漸轉,魄向而避,日輪與地球相等,光能照八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