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而就在第二年的春天,大禍複行爆發。

     從諸君子獄中紀實傳布于世,吳中人心大憤,無不切齒于客、魏。

    漸有譜之歌謠詞曲的。

    對于附逆的吳人,人人欲得之甘心。

    而蘇撫新易毛一鹭,也是主要閹黨之一。

    他欲為魏逆建生祠于蘇,正勘地興土木之工。

    過之者無不遙唾之。

     也有市井俠少去鼓動土木工匠們罷工散去的。

     而無恥的監生陸萬齡且上疏請建忠賢柯于國學之旁;謂孔子作《春秋》,而忠賢作《要典》,孔于誅少正卯,而忠賢誅東林。

    吳人見了這疏文無不痛恨。

     毛一鹭見吳中人士的騷動,心裡很不安。

    秘密的報告這些事給魏逆。

     魏逆也不自安。

    崔呈秀道:&ldquo東林黨人多出吳中。

    要一網打盡。

    否則,恣意鼓煽人心,大為可慮。

    &rdquo 于是,第二次的大獄開始布置。

     東廠的缇騎們陸續南下。

     這些缇騎們倚勢橫行,兇焰萬丈,所帶各械,都是江南人生平所不曾見到的。

    如一銅镝,摘人指立可折。

    到處奢意索賄。

    賄不滿所欲,便作難萬端。

     缪昌期先被逮捕。

    江陰知縣岑之豹,自稱為五百義孫之一,躬率兵快奄捕昌期。

    缪夫人欲一見不可得。

     繼之,到無錫捕高攀龍。

     攀龍早已立定了主意,義不受辱。

    他赴水自殺,留下一個極簡短的遺表道:&ldquo臣雖削奪,舊系大臣。

    大臣一辱則辱國。

    故北向叩頭,從屈平之遺則。

    君恩未報,願結來生。

    乞使者執此報皇上。

    &rdquo 這消息已傳到了常州。

     應升自知不免。

    徐仲修、顧澤壘天天在他家裡,惟恐他自裁。

     但他很鎮定,照舊談詩,談畫,不提時事。

     &ldquo要到來的事,終于是到來的。

    &rdquo他微笑道,&ldquo我自楊、魏諸公被逮後,便料有這一着。

    高公已逝,缪公已逮,大約不久就要到此處了。

    &rdquo &ldquo也許不至株連如此之廣。

    &rdquo仲修道。

     &ldquo聽說指名逮捕的有八十多人呢,都在江南。

    &rdquo洋壘道。

     &ldquo我胸中安泰,無足戀戀的。

    隻有友情難忘。

    生平待人以肝膽相見。

    諸公亦能彼此洞然雪亮。

    家中自不須料理。

    有諸公及大兄諸弟在,弟萬無挂慮。

    &rdquo 仲修、澤壘聽得這話,眼淚都要落下,切急的忍住了,而眼皮邊已是潤潤的,有些晶亮。

     應升朗誦道:&ldquo生命幾何時,慷慨各努力!&rdquo四顧仲修們道:&ldquo諸公何戚戚!且盡此數日之歡!&rdquo 他的性情由偏激而變成曠達了。

    三十多歲的人素來是烈哄哄的盛氣淩人,像一盆熾火。

    經了洗煉磨折,憂讒畏譏,仿佛這兩年之間,竟老了二十多歲,成了老年人似的澄清的淵池。

     兄弟和朋友們終天發着愁,他倒不着急。

    照舊的養竹看花,府衙裡一有什麼風吹草動,便立刻有驚報來。

    太守曾公也終日戚戚,惟怕缇騎們突然的光臨。

     提心吊膽的一天像一年似的過着。

     民間竊竊在私議。

    市井俠少們在憤激的嚷着,不顧一切。

     &ldquo難道這批太監要殺盡江南的好人?&rdquo 一個人攘臂而出道:&ldquo奴才們敢到常州來捉人,我們便給他們些顔色看看。

    &rdquo 另一個人揚起雙拳道:&ldquo我這拳頭有些癢癢的,好久不曾發利市了。

    &rdquo 市井騷動得厲害。

    謠言蜂起。

    府縣衙左右不斷的有潑皮們一堆堆的在探望,在私語。

     幾家罷職閑居的紳士們的家的左近,也不時的聚集着不少的遊手好閑的人物。

     仲修道:&ldquo缇騎要到這裡來,怕會出大亂子。

    &rdquo 澤壘道:&ldquo前天有人從蘇州來,那邊也是亂哄哄的;恐怕要激起民變。

    &rdquo 應升想不到這事會激起另一種風波。

    他開始有些着急。

     &ldquo一人做事一個當,怎麼敢牽連到父老們身上呢。

    這事關系太大,千萬要勸他們鎮靜!萬不可胡亂的動!&rdquo應升道。

     &ldquo去勸誰呢?千百張嘴,千百樣的臉孔。

    無端而聚,無端而散,去勸誰呢?&rdquo仲修道。

     &ldquo這都是激于氣憤的好百姓呢!&rdquo澤壘道。

     正在談着,街道上忽然人聲鼎沸起來。

     &ldquo來了,來了!捉到他們!拉他們下騎來!&rdquo &ldquo請太守嚴審!奉誰的命令來的?&rdquo &ldquo假傳聖旨,大逆不道!捉下騎來,捉下騎來!&rdquo 處處是鼎沸的人聲,千百張嘴若出一言,千百張臉同樣的悲憤。

     缇騎們還未到府衙,便在大街上為群衆所包圍。

    其勢亟亟可危。

    好事之徒随手拾起石子來向他們擲去。

    也有執着粗大的白梃趕了來的。

     人愈聚愈多。

    氣勢足以粉碎這些缇騎們的心膽!力量能夠把他們踐踏在地上,踏成黑土似的細塵! 太守曾公連忙趕了來,再三勸谕百姓們。

     &ldquo一切有我在着。

    校尉們奉命而來,身不由己。

    也還不知奉有何等樣的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