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 闖竹窩金鷹師徒顯身手

關燈
三個人就請金眼鷹師徒和爬山虎三個人,團團地圍坐在木榻之上,親自給他三人斟酒。

    這三個人剛剛酒醉飯飽,也陪着又喝上兩盅,幾杯之後,酒葫蘆就問金眼鷹師徒,到這托蘿山的意思。

    金眼鷹就停了杯子,望了望爬山虎,隻見酒葫蘆道:&ldquo老英雄你隻管放心,我楊某也是一個朋友,絕不會出賣朋友,你隻管萬安。

    &rdquo金眼鷹見酒葫蘆人還爽快,就将杯中的酒一飲而盡,跟着就将自己給寶瑛幫忙,為這飛龍叟數次入宮,故入這托蘿山來找飛龍叟讨還經略金印的話,都告訴了酒葫蘆三個人,聽得三個人,面面相觑,怔愕了好半天。

     金眼鷹看情形,也看得出這三個人,對于飛龍叟必是敬佩異常,聽了自己的話,必是心中在為難,不知怎樣才好,因就望着酒葫蘆楊威等三個人。

    過了良久,才聽得酒葫蘆楊威道:&ldquo老英雄,我們雖然久仰飛龍叟的行為,以俠義是尚,我們弟兄雖然也都見過他的面,但并沒有一點來往。

    我們郝二弟老英雄不事深究,并為之提拔。

    我們對于老英雄這樣熱心,當然知道感激,為了我們這位郝二弟,老英雄有什麼差遣我們的地方,我們是萬死不辭。

    因為像老英雄這樣的身價年齡,都肯為朋友賣命,難道我們弟兄就不能效法?&rdquo金眼鷹還真料不到,這酒葫蘆楊威竟是這樣地痛快豪爽,心裡不由歡喜異常道:&ldquo幾位肯這麼幫忙的話,我金晟是承情不盡,到時候老朽一定奉托!&rdquo爬山虎也道:&ldquo大哥和兩位兄弟,肯這麼幫忙的話,間接也是幫了小弟。

    &rdquo鐵香爐施春和銅頭李志仁也異口同聲道:&ldquo我們凡事都是跟着楊大哥而行,楊大哥怎麼樣,我們就得怎麼樣,哪怕赴湯蹈火的!&rdquo金眼鷹一伸大拇指道:&ldquo這才見得出江湖義氣來,事情一旦成功後,我金某也一定成全你們,一切事包在我身上好了!&rdquo方靖也道:&ldquo三位老哥,家師能這麼說,我在下也是盡力地幫忙一切。

    &rdquo 本來酒葫蘆等三人,就愁着他們以前犯的案子,不知道已經消了沒有,也不敢出這托蘿山回到原地。

    這時聽得金眼鷹師徒,肯因了自己幫忙的話,居然翻轉過來補情,正是求之不得的事,立時心裡欣喜異常。

    彼此向着金眼鷹作揖,謝了又謝。

    這席不豐盛的野味白酒和一頓米飯,直吃喝到半夜子時,才吃完了。

    彼此都疲倦極了,才給金眼鷹師徒和爬山虎掃榻入夢,酒葫蘆三個人,隻有一條被子蓋了,三個人這樣就蜷伏在一處睡去。

     一宿過去,金眼鷹精神恢複。

    這日清晨,他就首先起了身,走出屋外換換空氣,就在籬笆内閑步。

    看着外面街道上,已有了行路的人,三個人一群,五個一夥,看樣子都像是出去采金的人。

    金眼鷹眼裡看着,不知做什麼想時,那酒葫蘆等三個人和方靖爬山虎也都跟着起了身,酒葫蘆走出室外,金眼鷹回頭道:&ldquo你這忙啊,要出去工作了!&rdquo酒葫蘆楊威道:&ldquo我們哥三今日休歇一天,陪着老英雄談談。

    &rdquo金眼鷹道:&ldquo啊呀!那可不能為了我的事,耽誤了你們的工作,回來後我們再談怎麼樣?&rdquo酒葫蘆笑道:&ldquo老英雄說哪裡話,反正老英雄不來賤地,我們一樣也要歇息的,大概老英雄是不知這地方的情形吧!&rdquo金眼鷹見他這麼說,也就不再說了。

    跟着酒葫蘆進了屋子,打了一桶涼水洗完了臉,酒葫蘆就叫那小老虎燒火做飯。

    鐵香爐和銅頭李志仁七手八腳地相幫,不一會兒就吃完了飯。

    金眼鷹這才向酒葫蘆問那飛龍叟隐迹的地方。

     酒葫蘆楊威說了,這才知道飛龍叟隐迹的地方,在此地東北距離不足三十裡的地方,叫作&ldquo青竹窩&rdquo。

    是在一塊面陽背陰的斜坡之下,四面青竹萬竿,不論冬夏是蒼翠一片,竹子有碗來粗細,好幾丈高。

    每棵竹子的距離也不過是三四寸寬,長得非常稠密。

    不論是人是獸,都難穿将進去。

    前後隻有兩條山路可通,這兩條路雖然沒有把守的人,但這托蘿山四周的人,聽飛龍叟的話,誰也不敢擅自闖入。

    本來這青竹窩當初隻是一片斜坡,因有一個避難的人,帶幾竿青竹栽到這裡。

    因了地土之宜,居然栽下就長起來,并且繁殖得也很快。

    不到兩年的時光,長滿了這片斜坡的左右。

    後來飛龍叟也隐迹到這托蘿山來,因看這大片的青竹子很好,他時常溜達到這竹林附近閑步。

    偶然一高興,在一個清晨,找了一處僻靜的地方練習起他的武功,就被這竹林的主人發現了,驚為非常人。

    當時上前一打招呼,那主人才知道這皓發如雪的老人,就是名震關内關外的飛龍叟。

    就引飛龍叟到這片竹窩深處三間茅舍之内一盤桓。

    飛龍叟也知道這片竹林的主人翁,竟也是一個武林俠義人物。

    因為不滿當時一個将軍的橫征暴斂,自己一怒刺殺之後,就逃避到這托蘿山。

    自從種植了這一大片的竹林之後,竟然地樂不思蜀,不想出去了。

     飛龍叟知道這竹林的主人,竟也是武林同道,就彼此仰慕不已。

    那主人也知道飛龍叟深愛這片竹林,就請飛龍叟前來同往。

    飛龍叟也是求之不得的事,當時一口氣地答應了。

    過了不久,這竹林的主人翁,竟然一病不起,撒手西逝。

    飛龍叟竭盡全力把那主人安葬了之後,這片竹林就成了遺物,落入了飛龍叟之手。

    但飛龍叟并未忘舊,是将這竹林主人,找了一片四面翠竹圍繞,山岚徐起,溪水潺潺的好地方,埋骨入土,就此一年一年地住下去。

    這大片竹林竟然一年比一年繁殖,不但是一年比一年多,并且長得又高又大。

    每在明月無事,或曉星未滅之際,就繞着一大片青竹林,奔馳一周之後,就到那竹林主人埋骨所在,自己特地辟好的一片空場上,練個三招兩式的,好像似娛墳墓中的人。

    有時候躍登竹梢之上,練習驚人的輕功絕技。

    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