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五
關燈
小
中
大
妹,大喜,大喜!」
「喜從何來啊?」傅夫人笑著問。
「表弟妹此番立了大功,太後跟皇上都很高興。
皇上說非得有特殊榮典,才能酬庸,太後亦很以為是。
如今正商量著,格外給你一個恩典,那可是開國以來,少有的異數。
」 「喔,」傅恆問道,「表哥可知道是個什麼恩典?」 「聽說是打算封表弟妹為固倫格格。
」 傅恆夫婦倆聽得這話,都嚇一跳。
「格格」在滿洲話中,原本同漢語的「小姐」是一個意思。
但同為「格格」,要看生在何處?在親王、郡王府中,就是「郡主」,在宮中自然是「公主」。
同為公主,又以母親身分的差異,所冠的稱號,亦不相同。
中宮所出為「固倫公主」,妃嬪所出為「和碩格格」。
如今封傅夫人為「固倫格格」,即是「固倫公主」,也就是將成為太後的女兒。
「這可真是異數了!決不敢當。
」一向謙恭謹慎的傅恆先就作了表示,「異姓封格格的,本朝尚無先例。
」 「怎麼沒有先例?」榮善接口說道,「從前定南王孔有德的閨女四貞,順治年間就曾封過格格,是孝莊太後的乾女兒。
」 「那情形不同。
」傅恆對妻子說,「倘或太後召見,提到這件事,你可得堅辭。
」 「我知道。
」傅夫人說,「我隻要跟皇上、皇後奏明一個原因,就可以辭掉。
」 「對了!」榮善看著傅恆說道,「我忘了告訴你了,口頭交代,回頭是在太後宮裏召見表弟妹,還有十四爺,要細問了表弟妹,商量如何給太妃上尊號?」他掏出一個金錶看了一下,「早膳快用完了。
」 果然,不旋踵間,已派太監來傳宣。
傅夫人卻有些著急,將丈夫的衣服悄悄一拉,使個眼色,表示別有話說。
「喔,」榮善很知趣,隨即說道:「你們賢伉儷倆到那面談去。
」 他親自引領著,將傅恆夫婦帶到一座屏風後面,隨即退去。
傅夫人便悄悄跟丈夫說:「太妃有些話,是不便當著太後說的,那可怎麼辦?」 「哪些話?」 「太妃說,她不進宮。
也不見太後跟別的妃嬪。
大概除了皇後以外,各宮的主子們,她哪一個都不願見。
這話公然說出來,不就是瞧不起太後嗎?」 「是啊!」傅恆躊躇無以為計。
「而且看樣子如果皇後不照兒媳婦的規矩行禮,太妃也不願見的。
」 「那倒不要緊。
」傅恆答說,「姊姊會跟皇上一樣行禮。
」 「不光是行禮,是能不能照兒媳婦伺候婆婆的規矩侍奉太妃?」 「這?」傅恆不敢說得太肯定,「應該可以。
」 「還有件事。
」傅夫人又說,「太妃要我做她的女兒,太後又要我做她的女兒。
太後這個懿旨最好不下,一下了,太妃心裏會不舒服。
她或許會想,我的親生兒子給你,一個乾女兒,你也放不過,偏要了去!」 「這話倒是。
」傅恆笑道,「你倒真是個好乾女兒,一片心都向著太妃。
」 「就因為如此,有好些話不便在太後面前說,譬如像剛才的話。
」傅夫人又說,「甚至皇後面前都不能說。
」 「這,」傅恆詫異,「為什麼呢?」 「你別忘了,皇後是太後選中的。
」 「啊!」傅恆領悟了。
原來先帝為當今皇帝,也就是雍正朝的寶親王選王妃時,早已決定以寶親王繼承皇位,所以選王妃就是選未來的皇後。
當初為了籠絡馬齊,決定跟他家攀親。
富察氏是滿洲八大貴族之一,門第鼎盛,才貌雙全的格格甚多,而偏偏選中馬齊的侄女,相貌不甚出色的當今皇後,就是太後的主張,說她「有福相」。
因為如此,皇後很尊敬太後,將來在兩位「婆婆」之間,自然親近這面的一位。
說不定會把太妃的想法告訴太後,豈不是會惹出很大的麻煩? 「照此說來,你還是非單獨見皇上,不能暢所欲言。
」 「皇上單獨,我可不是單獨。
」傅夫人說,「你最好跟皇上回奏,找一天讓咱們倆一起去見。
」 「不,」傅恆搖搖頭,「太妃跟你說的話,有好些是皇上不願讓別人聽到的。
倘或皇上說一句:既然你都知道,就你一個人來跟我回奏好了。
我可怎麼回奏啊?」 說到這裏,隻聽榮善連連咳兩聲,傅夫人知道是在催了,便即說道:「好吧,那就回頭再研究。
」 「對!不過,今天見了太後怎麼樣?」傅恆問。
「我隻能泛泛地談,挑能說的說,或許還得撒一兩句謊。
」 「是了!」傅恆想一想說,「我有辦法。
」 他的辦法是託榮善代為回奏,希望在傅夫人進謁太後,報告此行結果以前,先向皇帝「獨對」。
這個請求,當然會被接納,皇帝就在太後寢宮右側,他休息的便殿,召見傅恒。
「臣妻讓臣跟皇上回奏太妃有許多密諭,以及太妃的心情、意願,不宜公然陳奏,因為怕太後會有&mdash&mdash,是故請皇上單獨召見臣妻,以便密奏。
」 「喔!」皇帝吸著氣說,「既然是連太後都不宜知道的,那就隻有我一個人才能知道嗎?」 「是。
」 「這樣說來,仍舊隻有在鏡殿召見。
」皇帝想了一下說,「明天近午時分吧!」 ※ ※ ※ 由於還是家人聚會的形式,所以都有座位。
正中是太後的寶座,兩旁是皇帝與皇後,椅子當然要矮一點。
皇帝下方是「十四爺」恂郡王,坐東面西,椅子又矮一點。
傅恆夫婦則坐南朝北,面對太後,坐的是小闆凳。
「奴才遵奉太後、皇上、皇後的諭旨,務必要辦成差使。
不過,太妃的情緒很難捉摸,遇到機會,立刻要抓住,一錯過了,不知什麼時候才有。
戎機瞬息萬變,所以說『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奴才的差使情形亦差不多,如果請旨行事,時機上實在無從把握,因而鬥膽擅專。
此刻要跟太後、皇上、皇後請罪。
」傅夫人說罷,站起身來,盈盈下拜。
這是指未得準許,便向太妃揭破真相一事而言,當初指示請旨而行,原是為了慎重。
既然傅夫人有把握,不會僨事,那自是有功無過。
所以太後急忙說道:「起來,起來!辛苦你了,哪裏用得著請罪。
你快起來,把太妃知道了真相,是怎麼個表示,說給我聽聽。
」 傅夫人自然隻是揀好的說,太妃如何高興,如何諒解,如何讓退,如何處處為大局著想,如何念念不忘皇帝做個「好皇上」。
最後,傅夫人又說:「太妃多年隱居,最怕繁文縟節,是故一再關照奴才奏上太後,讓太妃仍舊平平靜靜過日子。
」 「好!好!」太後連連點頭,轉臉向恂郡王說,「十四爺,能有這麼一個結果,不是很好嗎?」 「是!此真國家之福。
」恂郡王說,「不過皇帝
「表弟妹此番立了大功,太後跟皇上都很高興。
皇上說非得有特殊榮典,才能酬庸,太後亦很以為是。
如今正商量著,格外給你一個恩典,那可是開國以來,少有的異數。
」 「喔,」傅恆問道,「表哥可知道是個什麼恩典?」 「聽說是打算封表弟妹為固倫格格。
」 傅恆夫婦倆聽得這話,都嚇一跳。
「格格」在滿洲話中,原本同漢語的「小姐」是一個意思。
但同為「格格」,要看生在何處?在親王、郡王府中,就是「郡主」,在宮中自然是「公主」。
同為公主,又以母親身分的差異,所冠的稱號,亦不相同。
中宮所出為「固倫公主」,妃嬪所出為「和碩格格」。
如今封傅夫人為「固倫格格」,即是「固倫公主」,也就是將成為太後的女兒。
「這可真是異數了!決不敢當。
」一向謙恭謹慎的傅恆先就作了表示,「異姓封格格的,本朝尚無先例。
」 「怎麼沒有先例?」榮善接口說道,「從前定南王孔有德的閨女四貞,順治年間就曾封過格格,是孝莊太後的乾女兒。
」 「那情形不同。
」傅恆對妻子說,「倘或太後召見,提到這件事,你可得堅辭。
」 「我知道。
」傅夫人說,「我隻要跟皇上、皇後奏明一個原因,就可以辭掉。
」 「對了!」榮善看著傅恆說道,「我忘了告訴你了,口頭交代,回頭是在太後宮裏召見表弟妹,還有十四爺,要細問了表弟妹,商量如何給太妃上尊號?」他掏出一個金錶看了一下,「早膳快用完了。
」 果然,不旋踵間,已派太監來傳宣。
傅夫人卻有些著急,將丈夫的衣服悄悄一拉,使個眼色,表示別有話說。
「喔,」榮善很知趣,隨即說道:「你們賢伉儷倆到那面談去。
」 他親自引領著,將傅恆夫婦帶到一座屏風後面,隨即退去。
傅夫人便悄悄跟丈夫說:「太妃有些話,是不便當著太後說的,那可怎麼辦?」 「哪些話?」 「太妃說,她不進宮。
也不見太後跟別的妃嬪。
大概除了皇後以外,各宮的主子們,她哪一個都不願見。
這話公然說出來,不就是瞧不起太後嗎?」 「是啊!」傅恆躊躇無以為計。
「而且看樣子如果皇後不照兒媳婦的規矩行禮,太妃也不願見的。
」 「那倒不要緊。
」傅恆答說,「姊姊會跟皇上一樣行禮。
」 「不光是行禮,是能不能照兒媳婦伺候婆婆的規矩侍奉太妃?」 「這?」傅恆不敢說得太肯定,「應該可以。
」 「還有件事。
」傅夫人又說,「太妃要我做她的女兒,太後又要我做她的女兒。
太後這個懿旨最好不下,一下了,太妃心裏會不舒服。
她或許會想,我的親生兒子給你,一個乾女兒,你也放不過,偏要了去!」 「這話倒是。
」傅恆笑道,「你倒真是個好乾女兒,一片心都向著太妃。
」 「就因為如此,有好些話不便在太後面前說,譬如像剛才的話。
」傅夫人又說,「甚至皇後面前都不能說。
」 「這,」傅恆詫異,「為什麼呢?」 「你別忘了,皇後是太後選中的。
」 「啊!」傅恆領悟了。
原來先帝為當今皇帝,也就是雍正朝的寶親王選王妃時,早已決定以寶親王繼承皇位,所以選王妃就是選未來的皇後。
當初為了籠絡馬齊,決定跟他家攀親。
富察氏是滿洲八大貴族之一,門第鼎盛,才貌雙全的格格甚多,而偏偏選中馬齊的侄女,相貌不甚出色的當今皇後,就是太後的主張,說她「有福相」。
因為如此,皇後很尊敬太後,將來在兩位「婆婆」之間,自然親近這面的一位。
說不定會把太妃的想法告訴太後,豈不是會惹出很大的麻煩? 「照此說來,你還是非單獨見皇上,不能暢所欲言。
」 「皇上單獨,我可不是單獨。
」傅夫人說,「你最好跟皇上回奏,找一天讓咱們倆一起去見。
」 「不,」傅恆搖搖頭,「太妃跟你說的話,有好些是皇上不願讓別人聽到的。
倘或皇上說一句:既然你都知道,就你一個人來跟我回奏好了。
我可怎麼回奏啊?」 說到這裏,隻聽榮善連連咳兩聲,傅夫人知道是在催了,便即說道:「好吧,那就回頭再研究。
」 「對!不過,今天見了太後怎麼樣?」傅恆問。
「我隻能泛泛地談,挑能說的說,或許還得撒一兩句謊。
」 「是了!」傅恆想一想說,「我有辦法。
」 他的辦法是託榮善代為回奏,希望在傅夫人進謁太後,報告此行結果以前,先向皇帝「獨對」。
這個請求,當然會被接納,皇帝就在太後寢宮右側,他休息的便殿,召見傅恒。
「臣妻讓臣跟皇上回奏太妃有許多密諭,以及太妃的心情、意願,不宜公然陳奏,因為怕太後會有&mdash&mdash,是故請皇上單獨召見臣妻,以便密奏。
」 「喔!」皇帝吸著氣說,「既然是連太後都不宜知道的,那就隻有我一個人才能知道嗎?」 「是。
」 「這樣說來,仍舊隻有在鏡殿召見。
」皇帝想了一下說,「明天近午時分吧!」 ※ ※ ※ 由於還是家人聚會的形式,所以都有座位。
正中是太後的寶座,兩旁是皇帝與皇後,椅子當然要矮一點。
皇帝下方是「十四爺」恂郡王,坐東面西,椅子又矮一點。
傅恆夫婦則坐南朝北,面對太後,坐的是小闆凳。
「奴才遵奉太後、皇上、皇後的諭旨,務必要辦成差使。
不過,太妃的情緒很難捉摸,遇到機會,立刻要抓住,一錯過了,不知什麼時候才有。
戎機瞬息萬變,所以說『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奴才的差使情形亦差不多,如果請旨行事,時機上實在無從把握,因而鬥膽擅專。
此刻要跟太後、皇上、皇後請罪。
」傅夫人說罷,站起身來,盈盈下拜。
這是指未得準許,便向太妃揭破真相一事而言,當初指示請旨而行,原是為了慎重。
既然傅夫人有把握,不會僨事,那自是有功無過。
所以太後急忙說道:「起來,起來!辛苦你了,哪裏用得著請罪。
你快起來,把太妃知道了真相,是怎麼個表示,說給我聽聽。
」 傅夫人自然隻是揀好的說,太妃如何高興,如何諒解,如何讓退,如何處處為大局著想,如何念念不忘皇帝做個「好皇上」。
最後,傅夫人又說:「太妃多年隱居,最怕繁文縟節,是故一再關照奴才奏上太後,讓太妃仍舊平平靜靜過日子。
」 「好!好!」太後連連點頭,轉臉向恂郡王說,「十四爺,能有這麼一個結果,不是很好嗎?」 「是!此真國家之福。
」恂郡王說,「不過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