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

關燈
為了四兒突然不見人影,弘曆大為困惑。

    他有四名哈哈珠子,最親近的除了四兒以外,是一個年齡最長,今年已十八歲的福慶。

    因此,他隻有將他的困惑,向福慶去求解。

     「送回京去了!」福慶答覆他說,「為的是四兒犯了錯。

    」 「他犯了什麼錯?」 「那就不知道了。

    」福慶說的是實話,王成就是這麼告訴他的。

     「總有個緣故吧?」弘曆吩咐他說,「你替我去打聽。

    」 福慶隻有去找王成,得到的答覆是:「四兒手腳不乾淨。

    」 這是宮中最犯忌的事,弘曆替四兒擔憂。

    然而他是偷了什麼東西呢?何以送京之前不讓四兒跟他見一面?這些疑問,仍然是福慶所無法回答的,亦隻能去問王成。

     「我自己跟小主子去回。

    」王成這樣說。

    因為一切都佈置好了,他原來就要在弘曆面前有番話說。

     他說,四兒又是賭輸了錢,偷了雍親王一隻白玉扳指去變錢,人贓俱獲,所以送回京去處治。

     「奴才本來跟四兒說,你伺候小主子一場,如今再不能見小主子的面了,應該去磕個頭。

    哪知道四兒做賊心虛,不敢來見小主子的面,還說最好別讓小主子知道。

    奴才覺得他這也是一番孝心,所以稟明王爺,把他打發走了。

    若非小主子追問,奴才還不敢告訴小主子。

    」 這番話入情入理,弘曆的智慧再高,到底隻是個十二歲的孩子,何知人情險惡,自然信以為真。

     「這回前去,當然是交內務府治罪。

    他這個罪名,還能活嗎?」 當然是不能活了,不過取死之道,不在子虛烏有的偷玉扳指!王成為了安慰弘曆,故意這樣答說:「王爺已經交代了,這四兒伺候小主子讀書有功。

    再說也很知道愧悔,能饒他一條命,就饒他吧!看樣子,死罪可免,不過活罪總難逃了!」 「會有什麼罪名呢?」 「至少也得發到『辛者庫』。

    」 「辛者庫」是被罪入官,充作奴隸的集中之地。

    皇八子胤禩的生母,即出於辛者庫。

    弘曆有一次便受「母親」教導:「回頭你八叔要來,別提什麼辛者庫的話。

    」因為那時他正在詢問什麼叫辛者庫,所以鈕祜祿格格有此叮囑,而在弘曆,印象就格外深刻了。

     「喔,有件事,我將跟小主子回。

    」王成喜滋滋地說,「小主子不是愛那匹川馬嗎?奴才回明王爺,已經另外找了匹馬,跟內務府兌換過來了。

    」 「喔,」弘曆喜逐顏開,「馬在哪兒啊?」 「在咱們自己園子裏的馬號裏餵著呢!不過,王爺說了,功課要緊。

    定規下來:逢三、六、九的日子才能讓小主子騎著去玩。

    明天逢九,就能騎了。

    」 「好,」弘曆說道,「明天我還得騎著馬去吃湯圓。

    」 一聽這話,王成又驚又喜。

    驚的是果然不能忘情李金桂的湯圓;喜的是佈置好了一套花樣,正不知如何才能施展,此刻,可有了極好的機會了。

     於是,他平靜地問:「小主子是到哪兒去吃湯圓啊?」 「喏,山那面的松林裏。

    」 「山那面松林裏?」王成微吃一驚似的,「小主子你跟奴才說詳細一點兒。

    」 「怎麼?」弘曆覺得他的神色有異,「有什麼不對嗎?」 「現在還不知道呢!小主子,你請快點兒說吧!」 弘曆便定定神,將那天的情形回想了一遍,從容不迫地細講了一遍,一面講,一面看王成的臉色。

    他不斷地眨眼,頗有驚惶不定的神色。

     「糟了!小主子。

    」王成等他講完,大為搖頭,「也還算運氣,就不知道過了病沒有?這可怎麼辦呢?」 弘曆大吃一驚:「王成,你說什麼?」 「小主子遇見的那宮女是個瘋子!不犯病跟好人一樣,犯了病是武瘋,拿刀動杖,見人就砍。

    小主子都虧得那天她不曾犯病!不過,吃了她的湯圓可壞了!」 「怎麼呢?」 「現在沒法兒跟小主子細說。

    」王成沉吟了一下,突然說道:「這樣,奴才立刻送小主子回園,請示王爺,看是怎麼個辦法。

    」 弘曆可真大惑不解了!不過吃了幾個湯圓,有什麼大不了的?莫非&mdash&mdash弘曆突然想到,當年羹堯進京述職的隨從,所帶來的有關西南放蠱的傳說,莫非那湯圓中也有蠱毒? 這樣一想,心裏不由得大起恐慌,自然而然地聽從王成的擺佈了。

     ※ ※ ※ 王成有王成的想法,因為跟弘曆一起在萬壑松風讀書,還有幾個弘曆的小叔叔:比弘曆大五歲的二十阿哥胤禕;與弘曆同年的二十一阿哥胤禧與二十二阿哥胤祜;比弘曆小兩歲的二十三阿哥胤祁。

    他如果在那裏玩花樣,一定會引起極大的驚擾,會有很嚴重的後果。

    所以施此調虎離山之計,將弘曆帶回獅子園,才告訴他,何以吃了那幾枚湯圓,事便壞了。

     「那瘋子有麻瘋病,治好了,可是沒有斷根。

    麻瘋病最容易過人,小主子吃了她做的湯圓,說不定就染了她的毒。

    這件事,」王成說道,「奴才現在想想,還不能讓王爺知道。

    不然要挨罵!」 弘曆雖有成人之度,此時卻露了孺子的本色,怕染上了麻瘋病,又怕父親責備,又急又怕,不由得「哇」地一聲哭了。

     「別急,別急!」王成急忙安慰他說,「等奴才來想法子。

    」 雍親王府有個管賬的,姓楊,精擅岐黃,王府中上上下下,有了病都請他看,所以皆稱他「楊先生」而不稱名。

    王成是早就跟楊先生說通了的,此時所謂「想法子」便是將楊先生請來商量。

     「這個病,如果染上了,可麻煩!亦可以說,一輩子就完了。

    幸而發覺得早。

    」楊先生問道,「有幾天了?」 弘曆想了一下答說:「是五天以前的事。

    」 「不出幾天,還有法子好想!等我來仔細瞧一瞧。

    」 於是先看臉色,再看眼睛,看完手臂還不算,讓弘曆脫光衣服,躺在涼床上,全身上下,細細看遍,才鬆了口氣。

     「還好,還好!病毒是染了,染得不重,隻要好好洩一洩,將那點兒毒瀉乾淨了,可保永無後患。

    」 聽此一說,弘曆心上一塊石頭,方始移去。

    「楊先生,」他問,「怎麼瀉法?」 「自然是吃瀉藥。

    要連瀉三天,這三天之中,隻能喝水,最多喝點兒米湯,不能吃別的東西,不然病毒瀉不乾淨。

    」 於是楊先生開了兩張方子,一張是瀉劑,以滑腸為主,隻要吃了食物,很快地即有便意。

    一張是補劑,怕他洩瀉太甚,會傷身體,所以預作彌補之計。

     等那服瀉劑一服下去,隔不了多久,弘曆的肚子便疼了,而且聲如鼓鳴。

    這一瀉,瀉得他渾身乏力,隻有靜靜地躺著。

    王成親自看守,除了米湯與清茶以外,什麼食物都不準他吃。

     十二歲的孩子,正在發育的時候,飯量特佳,一頓不吃尚且過不得,何況整天?到晚來餓得頭昏眼花,向王成說道:「實在不行了!非吃不可。

    」 「不能吃!」王成把個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