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回 虎穴奮戰 周恩來形象高大 全面縱火 蔣介石為狀猥瑣

關燈
次,斃傷俘敵僞軍一百一十萬人,擊斃敵寇阿部中将以下之将佐據不完全統計共五十五名,這是敵人侵華戰争所文付的代價。

     這些偉大的勝利是由于八路軍、新四軍在堅強的黨中央及毛主席的領導下,在朱、彭總副司令直接指揮下得來的,是八路軍、新四軍及一切抗日人民犧牲奮鬥用血肉換來的成果。

    七年來敵後千千萬萬的同胞犧牲了,八路軍、新四軍傷亡了三十九萬九千五百餘名指戰員,其中有我光榮殉國的左副參謀長及團級以上軍政幹部五百五十五名,他們用鮮血生命貢獻給祖國神聖的解放戰争。

     敵寇瘋狂的&rdquo掃蕩&ldquo、&rdquo清剿&ldquo、&rdquo三光政策&ldquo在我軍及敵後全體抗日人民的鐵拳下,一次一次被粉碎了,人民大衆用他的聰明機智創造了窯洞戰、地道戰、地雷戰、河川阻塞的戰術,他們英勇的參加了八路軍新四軍,使它壯大成了一支四十七萬餘人的大軍,他們組織了二百多萬的民兵,還有八千餘萬有組織的群衆,這支人民的大軍,在中國曆史上是空前的,是一支不可戰勝的力量。

     在中國共産黨領導下,敵後人民的英勇鬥争不僅打退了敵人無數次的進攻,而且也組織起來,減輕了過去舊社會的封建壓迫,他們有參加抗戰的一切自由,他們真正得到民主,還實行三三制的抗日民主政權。

    在人民投票選舉下,産生了二十二個行政公署,八十六個專員公署,産生了他們自己選舉的各級行政負責人。

    這種民主的範例,是中國曆史上空前未有的。

     在抗日民主政權下,實行了減租減息、交租交息、發展生産運動,黨政軍自己動手減輕人民負擔。

    根據地人民生活大大改善了,不僅在一般抗日根據地中,民衆的生産保障了戰争的需要,而且在曆史遺留的非常瘠薄的陝甘甯邊區及晉西北,還做到了軍民的豐衣足食,這更是曆史上的奇迹。

     中華民族翻身了,打破了民族和封建奴役的枷鎖,它将達到一個嶄新的時代,就是新民主主義的時代。

     敵後軍民的力量正在不斷地生長壯大,特别是一九四二年後,廣大敵後民衆參加了民兵的對敵鬥争,武工隊挺進敵後之敵後作戰,根據地更加擴大與鞏固,現在我們一方面繼續加強對敵鬥争,一方面加緊生産,積蓄力量,準備反攻,在反攻到來的時候,我們将收複每一寸的國土,直打到鴨綠江邊和長白山下。

     讀到這裡,對下面一百多頁各個根據地的内容,陳布雷恁地也看不下去。

    他正直的性格,無法同意蔣一個所謂&rdquo剿&ldquo字,周圍裸露的國民黨瘡疤之醜,更無法同意排除他人,何況國民黨内部膿瘡之多,也已無從掩飾。

    分明中共沒錯,根據地軍民沒錯,卻已進入&rdquo被剿&ldquo境地,而陳布雷又無法說一個&rdquo不&ldquo字,黑白不分,是非倒置!正唏噓間,乃弟陳叔同來,問他面色何以如此難看?這個兄長焉敢實說,忙不疊亂以他言,把最大的心事告訴他道:&rdquo沒什麼,我六個女兒,兩個兒子,你是知道的,現在不談其它,光說生活,你嫂子又來電話訴苦,我又有一個禮拜沒回家,睡在這辦公室裡。

    &ldquo歎道:&rdquo我是收入不少的公務員,先生逢年逢節都有津貼,可是我不能一個人收下,我得分給組裡的同事,他們比我還辛苦。

    而這份俸給,真象隻烏龜,而物價又象隻兔子,我一旦告老回家,實不相瞞,頂多三個月就得向親友告貸了。

    &ldquo陳叔同聞言長歎道:&rdquo這麼大規模的軍事行動,要物價下得來才怪!我們如果也象其它&lsquo京官&rsquo一樣,長袖善舞,一一&ldquo一隻枯瘦的手立即捂住了他的嘴巴,耳邊響起乃兄一向謹慎膽怯的聲音道:&rdquo說些旁的罷。

    &ldquo可又歎道:&rdquo憐兒還沒消息,急壞我了。

    &ldquo憐兒是他的次女,負笈昆明西南聯大,在&rdquo皖南事變&ldquo時間自滇失蹤,陳家找不到她,而特務也視她為共産黨員而找她不着,雙方都悶在肚裡,為父的更急得不知如何是好。

    陳叔同當下勸道:&rdquo國家大事,我們尚且管不了,陳琏的事情,我們更是不能管的了。

    &ldquo陳布雷怆然道:&rdquo我想管她,教她,救她,幫她,可是一一&ldquo心頭一酸,頹然岔開話題道:&rdquo那你到我家裡走一趟罷。

    我的事多得沒法說。

    &ldquo于是哥兒倆黯然而别。

    可是到辦公室門口他又低聲對乃弟道:&rdquo曾經有人說,憐兒出現在梅園周恩來處,我懷疑是毛人風他們的花招,故意這樣說的。

    其實我倒是很想去梅園,那裡的威望,真勝似我們這裡的總統府,比一般風景名勝還要受人注意,使人尊重哩。

    &ldquo 列位看官,那倒不假。

    二十世紀四十年代的南京梅園,今因周恩來總理而舉世聞名,乃至不朽!當年周恩來、董必武率領的中國共産黨代表團,是根據毛主席針鋒相對的方針,從重慶遷來南京繼續與國民黨進行談判鬥争的。

    當時,蔣介石玩弄反革命兩手,一面被迫在&rdquo雙十協定&ldquo和&rdquo停戰協定&ldquo上簽宇,一面卻在大搞&rdquo停戰就是備戰,整軍就是擴軍,複員就是動員&ldquo的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