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回 文告文告 拍台拍凳大吵 幕後幕後 牽來牽去發愁

關燈
話分兩頭。

    卻說蔣介石飛去無蹤,李宗仁撲了個空,同程思遠、邱昌渭等人回到傅厚崗私邸召集左右共商大計,但凳子尚未坐熱,卻報傅泾波來了。

    李宗仁馬上出迎,一個慶賀一番,一個答謝一番。

    寒暄過後,傅泾波道出來意:&ldquo司徒大使要我拜候代總統。

    &rdquo &ldquo不敢不敢,&rdquo李宗仁笑道:&ldquo事情稍待安排,我當拜望大使,請教請教。

    &rdquo &ldquo大使問,聽說蔣先生的下野文告曾經經過修改,因此對蔣先生的引退性質不大了解,深表關切,請代總統當面告我。

    &rdquo 李宗仁未開口先歎氣道:&ldquo承蒙大使關切,萬分感激!這件事要從頭談起:蔣先生這次下野,要我繼任,在步驟上和程序上都沒有周密的安排與明确的交代。

    他在二十日決定下野,二十一日,就是今天上午才由吳忠信先生把他同我的文告草搞拿長給我過目。

    你老兄知道,那當兒我的智囊團都不在身邊。

    這個草稿内容即有不妥,我實在也來不及加以修正和補充。

    &rdquo &ldquo你就簽了個名?&rdquo傅泾波微笑。

     &ldquo一點不錯。

    &rdquo李宗仁苦笑道:&ldquo他匆匆而來,我匆匆看過就簽一個名,給吳忠信帶回去了。

    今天下午兩點鐘,蔣先生召集國民黨中常會在黃埔路話别,就提到了這個文告。

    當時CC的人主張把&rsquo身先引退&lsquo一段删去,他也同意了。

    就這麼回事。

    &rdquo李宗仁苦澀地加一句:&ldquo希望大使主持公道,老兄一一&rdquo傅泾波皺眉道:&ldquo那麼這件事的确難了,名不正,言不順,更别談實行。

    我看還是把原稿發表吧,總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否則李先生的處境和身分,可是含糊得很哪!&rdquo 李宗仁以拳擊腿,歎道:&ldquo一點不錯!&rdquo &ldquo那得趕快想辦法!&rdquo &ldquo把張治中、吳忠信兩位找來商量商量吧。

    &rdquo &ldquo好好,&rdquo傅泾波道:&ldquo我先去報告大使。

    &rdquo 李宗仁以為美國是在支持他,喜孜孜把吳、張二人請來,商量補救辦法。

    張治中搖頭道:&ldquo這篇文告今天早上已經簽字,下午怎能有所改動?如真的要動,隻能請禮老通權達變,照舊加上原文,除此并無辦法。

    &rdquo &ldquo這個辦法好,這個辦法好,&rdquo李宗仁直搓手掌,對吳忠信道:&ldquo禮老,您多費神吧,這樣一來,可以不至于拖泥帶水了。

    &rdquo 吳忠信為難道:&ldquo這怕很難吧?&rdquo &ldquo不難不難!&rdquo李宗仁道:&ldquo隻要禮老動一動筆,把删掉的那句話加進去,不就成了嗎?&rdquo 張治中也說:&ldquo現在該怎麼辦就怎麼辦,禮老是有為難處,但面對事實,也不必考慮太多了。

    &rdquo 吳忠信橫想豎想,蔣介石根本沒有下台,李宗仁想說也扶不起來;助李倒蔣,這隻飯碗可得敲破了,于是勃然變色,對張治中說道:&ldquo文白,你開我的玩笑!總裁交給我發表的文告,我無權修改!如果你們一定要把這個難題給我做,那麼我這個秘書長,&rdquo吳忠信拍拍桌子:&ldquo隻好不幹了!&rdquo說罷匆匆而去。

     李宗仁有如給淋了一盆冷水,也拍台拍凳發牢騷道:&ldquo這成什麼樣子!好象我這個代總統是私生子一樣,他媽的!&rdquo 張治中也拍拍桌子歎道:&ldquo完了,這台戲這樣唱法,我也犯不着夾在裡頭湊熱鬧了!&rdquo &ldquo他們吵得很熱鬧。

    &rdquo傅泾波把一般情況報告司徒,司徒苦笑道:&ldquo由他們鬧去吧,我們有我們的不變之計;如果李宗仁擔當得起,由他來吧,我們不要姓蔣的!如果李宗仁擔當不起,那麼由姓蔣的回來搞吧,我們不要姓李的。

    &rdquo稍頓,他囑咐:&ldquo不過為了表示支持李宗仁,你可以用私人名義給他出出主意。

    一一可是我提醒你:你這樣做是有限度的。

    &rdquo 傅泾波忙不疊點頭。

    問:&ldquo譬如這個名義問題,&rdquo司徒道:&ldquo你可以建議他,這是憲法的解釋問題,應該請司法院長來商量!&rdquo &ldquo着啊!&rdquo李宗仁對傅泾波的提醒大為感激,立刻召請司法院長王寵惠。

    王到後據實陳報道:&ldquo蔣先生這個下野文告,是應該有&rsquo身先引退&lsquo等字樣,否則走了又不象走,不象走可是真的走了,你瞧多難辦。

    隻是蔣先生辭去總統職務并末經過國民代表大會批準;副總統的繼任也沒有獲得國民代表大會的追認,因此,您的名義隻好用代總統,作為代行。

    &rdquo 李宗仁一聽有理,卻甚難堪。

    蔣去李來,無法召開國大會議是事實,但總得想辦法補救,于是同王寵惠驅車同訪張群,訴說苦衷。

    那張群豈是尋常之人,當時便勸李宗仁不必過分認真,反正是這般模樣,由它去吧。

    李宗仁道:&ldquo嶽軍兄知其一,不知其二。

    按照蔣先生的文告,我根本無權進行超越蔣所提的五項原則以外的和平談判,我這個總統還有啥當頭?&rdquo 張群也作為難狀道:&ldquo是啊,那怎麼辦才好啊?蔣先生己經走了。

    &rdquo 在李宗仁再三央求之下,張群不得不同遠在杭州的蔣介石通了個電話: &ldquo總統嗎?我是嶽軍,身體很好吧?&rdquo &ldquo很好很好,有什麼事嗎?&rdquo &ldquo李副總統同王院長在我這裡,要請示總統,關于名位問題&hellip&hellip嗯嗯,咳咳。

    &rd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