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回 秋風葉落 宋家接連走幾人 冬寒草山 蔣府日夜吵不停
關燈
小
中
大
的底子不是别的,正是小朝廷的&ldquo家天下&rdquo難乎為繼。
在這情況下,台北市警察局長哇哇亂跳也沒用,給闖進了牢裡。
而且無從公開審訊。
楊某同僚為他&ldquo送行&rdquo,在獄中唏噓相對,沒有話說。
此&ldquo案&rdquo關鍵在于蔣孝文,當然不能公開。
此案&ldquo理由&rdquo又是&ldquo國民黨人支持黨外人員競選,有違黨紀&rdquo,也沒辦法公開。
此案的&ldquo宣判&rdquo,乃是充軍火燒島,楊某一家一當,全部充公,而且不許張揚,因為這是&ldquo家法&rdquo。
如若楊某膽敢張揚,譬如&ldquo向社會呼籲&rdquo之類,那麼&ldquo家法&rdquo就會變成&ldquo國法&rdquo,楊某将被戴上頂&ldquo叛黨&rdquo的帽子,把他槍斃固然是一條命的問題,但全家發配火燒島的話,那不如他一個人去。
盡管此去無歸期,但比自己死在台北,而全家&ldquo完&rdquo在火燒島為&ldquo好&rdquo些。
這口氣,蔣經國是&ldquo出&rdquo了,但解決不了&ldquo第三代&rdquo的繼任問題。
不但此也,&ldquo第二代&rdquo也顯然并不穩妥,因為宋美齡對&ldquo接班人&rdquo一事大有意見。
于是,别說忙不了&ldquo第三代&rdquo,&ldquo第二代&rdquo的事也夠受的了。
她故意要試這個&ldquo第二代&rdquo。
當着他父親,她對蔣經國道: &ldquo我知道,你太忙,可能沒功夫看書。
&rdquo 蔣經國忙道:&ldquo母親,書,還是看的。
&rdquo接着舉了幾本書名。
宋美齡淡淡一笑道: &ldquo瞧,我們認為非常重要的那本,你真的沒有看。
&rdquo 這一問使蔣介石也感到奇怪,笑道: &ldquo莫非是&lsquo聖經&rsquo?&rdquo他為兒子掩飾道:&ldquo經國對聖經也有點研究哩。
&rdquo &ldquo不是。
&rdquo宋美齡笑笑,搖搖頭。
&ldquo想起來了,母親,&rdquo蔣經國道:&ldquo那是&lsquo荒漠甘泉&rsquo。
&rdquo又道:&ldquo我們一家,先先後後都是虔誠的教徒了,母親當然是先知,父親趕得也快,我們幾個差些,可是也在讀&lsquo荒漠甘泉&rsquo,也在查經,這是受了父母親自感召,非如此不足以說明孝道。
&rdquo 蔣介石頻頻點頭,暗忖經國有點&ldquo進步&rdquo了,懂得叫&ldquo母親&rdquo之後,又懂得對這個母親下點功夫,讓她高興些。
&ldquo伸手不打笑臉人&rdquo,宋美齡對蔣經國無論怎麼樣不痛快,看來也不會出手太辣,甚至對他有什麼幫助也很難說。
舒舒服服躺在沙發裡的宋美齡輕輕松松對蔣經國道: &ldquo在俄國的時候,你可曾見過&lsquo聖經&rsquo?&rdquo 蔣介石聞言心驚,他最怕人家問起兒子留俄十四年的經過,因為其所觸及的問題既多且大,而人們也極少開口問小蔣這個,那太不識相,準會&ldquo撞闆多過食飯&rdquo。
但宋美齡情況不同,小蔣不但要喜喜歡歡、恭恭敬敬地答複,老蔣而且還得在旁作&ldquo欣賞&rdquo之狀,不得有絲毫不悅之色。
夫婦倆聽兒子如何叙述。
蔣經國告訴他們,蘇聯執政黨盡管是&ldquo無神論&rdquo者,但允許宗教存在,以前的貴族、地主、大老闆們,不但上禮拜堂,還保留了大量的神像、&ldquo聖經&rdquo等等。
但這&ldquo聖經&rdquo屬于另一種宗教,不是他們所熟悉的&ldquo聖經&rdquo,譬如耶稣誕生,西方有聖誕節,蘇聯也有和聖誕老人一模一樣的老人,但是他的名字不叫聖誕老人,叫做什麼&ldquo公公&rdquo,好像是&ldquo松樹公公&rdquo。
蔣經國說他在那邊時沒參加過,不懂,因此想不起了。
宋美齡聽後大笑,她笑蘇聯的&ldquo松樹公公&rdquo使人想到&ldquo松鼠&rdquo。
盡管兒子記憶有錯,錯得也很有趣,接下去她就不便再問,例如當年在蘇&ldquo你忙些什麼&rdquo之類,她懂得,不開口。
蔣經國卻是相反,他很想利用這個機會,讓她再開心些,以便使她對他放心,或者放一點點心。
他明白自己&ldquo繼承&rdquo已定,無奈羽毛未豐,沒有她的支持太傷腦筋,不支持而反對的話,那簡直是要傷心了。
于是他背誦着&ldquo荒漠甘泉&rdquo裡的一兩段,還加緊查經,聽得宋美齡倒是大感意外,而老蔣在旁也暗自慶幸。
沒料到宋的反應有異他們父子兩人,她的直覺是蔣經國實在厲害,把他最不喜歡的東西當作&ldquo座右銘&rdquo,這個一百八十度的轉變,内中藏着的決不可能是一個教徒的虔誠,而是一個&ldquo異教徒&rdquo的心計。
宋美齡究竟是個女性,在丈夫身上并沒有獲得&ldquo理想的&rdquo夫妻感情,由于那是一宗&ldquo政治婚姻&rdquo,在她出于自願,也就難以言宣,但在兩個兒子身上也得不到母子的感情,這使她很不痛快,可又難以言宣,因為她自己并無所出,蔣經國、蔣緯國可也并未對她故意下不了台,彼此相忍,或者發生矛盾時有所轉彎就是了。
蔣經國的生母已在抗戰時遭日機炸死。
蔣緯國的生母則一直沒弄清楚。
生下他時,蔣介石已愛上了陳潔如,撇開了&ldquo姚夫人&rdquo。
姚出身青樓,是蘇州人,與蔣相處本來極好,無奈蔣見到陳潔如後,認為此女更能幫他酬酢,因此把&ldquo姚夫人&rdquo往蘇州吳忠信家中一送,養她終身。
并且把那個嬰兒往她那裡寄養,認姚為母,因此蔣緯國自小由姚養大,姚在三年前逝于台中,一直沒分離過。
如此情況,蔣緯國和宋美齡之間,這母子感情自然難以建立。
而且,他的妻子也出了事情,幾乎震撼了小朝廷,那是一宗罕見的&ldquo生意糾紛&rdquo,蔣緯國之妻沒辦法交代了。
那一年台灣缺棉缺紗,事情鬧得很嚴重。
台灣是&ldquo海島經濟&rdquo,什麼都缺。
台灣的紡織廠是當地最大的工業之一,可是也熬不下去,今天已成為&ldquo夕陽工業&rdquo,自大陸撤去台灣的舊中國宋子文系的&ldquo紗廠大王&rdquo束雲章且要垮台,規模較小的石鳳翔所開工廠,更無論矣!話說石某乃蔣緯國的泰山,&ldquo父以女貴&rdquo,小朝廷那一套營私舞弊不必再說,那年台灣缺棉缺紗的結果,一直鬧到了蔣介石跟前。
時為星期五,這個&ldquo老生意人&rdquo乃下令抛出存棉存紗,好好地刮它一筆,并把抛貨時間定為下星期一。
蔣緯國的妻子既在&ldquo官邸&rdquo出入,對于這個&ldquo絕密&rdquo消息也就&ldquo欣然得知&rdquo,虛晃一招,下山而去,于是翌日台北市面的棉紗行情忽地急變,大量存棉抛出,當然獲利甚巨,且比蔣介石快了一步,蔣介石這一氣非同小可,認為内中大有文章,下令追查:誰的存貨? 回訊甚為迅速:石風翔做了這宗大生意。
石風翔何以不早不晚,恰巧在這當兒,如半途上殺出個程咬金,當真&ldquo咬&rdquo下了小朝廷的&ldquo金子&rdquo,蔣介石再查石鳳翔如何得知?但無須調查也猜到了一半,調查後證實那天石家女也在官邸,蔣介石斷定了乃媳婦所為,&ldquo龍顔大怒&rdquo,氣得發抖。
宋美齡見他氣得不行,勸道: &ldquo這是小事,别為這事氣壞了身體。
&rdquo 蔣介石咬牙切齒起來,說: &ldquo過去的,不必再提,可是現在就不能這樣胡鬧。
我們現在是什麼景況?人家又在怎樣盯住我們?好!我的兒媳婦居然洩漏機密,和我這個公公搶起生意來了,這還了得?這是生意經,了不起&lsquo國庫&rsquo少賺幾個,但是如果這是一個軍事情報,給她傳了出去那可該怎祥了結?你說說,你說說!&rdquo 這當兒侍衛官來報,蔣緯國夫婦來了。
那侍衛還不知道就在這個小朝廷裡,就在這一個家庭裡,已經潛伏着一股陰森殺機,還在笑着報告:&ldquo二少奶有喜,二少爺挽着她上石階。
&rdquo &ldquo就說&lsquo先生&rsquo正在睡覺,&rdquo宋美齡忙道:&ldquo我們都不出來,要他們到那邊坐吧。
&rdquo 侍衛應聲前往&ldquo攔駕&rdquo,把二人迎進客廳,沒多久,一名姓秦的侍從秘書一臉是笑,和蔣緯國夫婦庭前賞花,笑道: &ldquo&lsquo先生&rsquo天涼時就下山來,士林地方不錯,不過比起慈湖來,風光就差了些。
&rdquo &ldquo不是正在造别墅嗎?&rdquo蔣緯國問:&ldquo快搬過去了吧?&rdquo 秦某道:&ldquo我看也快了,&lsquo先生&rsquo對慈湖實在喜歡,他說太像溪口了,因此那邊的别墅不是造一個,要造三個。
&rdquo馬上又加一句道:&ldquo聽說還準備了你們的房間。
&rdquo 對蔣緯國來說,那不是什麼特别新聞,&ldquo哦&rdquo了一聲,說既然父母在睡覺,他們要走了,反正沒什麼事。
秦某作巴結狀道:&ldquo那喝杯茶再走。
這是新的&lsquo凍頂烏龍&rsquo,我們都試過,都說不錯。
&rdquo于是延入客廳,低聲笑着說: &ldquo今天&lsquo先生&rsquo曾經罵人,說他決定後天抛棉花,市面的棉花今天就抛了出來,一問,說是石經理的,&lsquo先生&rsquo罵了一句,也就笑了,說肥水不落外人田,讓石經理發點财,也是應該。
蔣經國夫婦本來面色陡變,至此平靜下來,噓了口氣,秦某忽地笑問道:&ldquo二少奶,&lsquo先生&rsquo說你洩露軍情哩!&rdquo 這位&ldquo二少奶&rdquo以為此事已成過去,但這句話可又有文章,便道:&ldquo那不是什麼軍情,也沒人洩漏,碰巧罷了。
&rdquo 秦某道:&ldquo有人說是二少奶報的信。
&rdquo 這位&ldquo二少奶&rdquo出身廠商之家,不清楚蔣家的厲害,聞言不悅,反唇相譏道:&ldquo你這位侍從秘書,可真是少見多怪!上個月,緝私總隊緝到了好大一批貨,空前的,這位大處長為了邀功,給&lsquo先生&rsquo寫了個報告,希望有獎,你說下文如何?&rdquo 秦某故意聳聳肩道:&ldquo那我們怎會知道?這些機密大事,除了你們幾位,誰還曉得?&rdquo &ldquo&lsquo先生&rsquo批了些什麼?&rdquo石家女子故作神秘道:&ldquo你想不到的啦!我對你說了吧!那批貨是孔夫人的,孔夫人的貨都敢扣留,老實說這個緝私處的膽子,也真的不小,可是那個處長,你别以為他官兒太小,嘿,中将銜,也是&lsquo先生&rsquo的得意門生哩!&rdquo并且暗示,這個處長不但見重于&ldquo老先生&rdquo蔣介石,而且受命于&ldquo小先生&rdquo蔣經國,這才膽敢扣下那麼大大的一筆私貨,用于&ldquo振作&rdquo風氣,&ldquo掃蕩舞弊&rdquo,沒料到他的報告尚未&ldquo直達天聽&rdquo,宋美齡的&ldquo抗議&rdquo已經使老蔣緊張,不旋踵那報告果然來到,宋美齡當場發作,蔣介石暗暗歎氣:&ldquo何以如此不巧,我連官腔都打不得了。
&rdquo當下十分果斷,在那份沾沾自喜的邀功報告上,批了三個大字,叫做: &ldquo不識相!&rdquo 可笑那處長滿以為升官有份,見此批示,魂不附體,忙不疊&ldquo呈為辭職事&rdquo,給他的&ldquo上峰&rdquo,寫了個辭呈,沒命價辦好交代,來了個&ldquo避之則吉&rdquo。
那批貨原封不動退還物主,還惹下了蔣、孔兩位&ldquo夫人&rdquo一肚子氣。
至此,于是蔣緯國太太就問秦某道: &ldquo你明白了?這是小事,我盡管透了風聲,也沒什麼關系,比不上孔夫人那批私貨,數目差得遠呢!&rdquo 秦某于是大表折服,送兩人離開士林官邸,作為他将&ldquo立功&rdquo的一個酬禮。
話說兩人回得家中,自不免到石家吃喝玩樂一番,正當石鳳翔這位皇親國戚厚利在握,歡宴親朋,恨不得高唱&ldquo從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rdquo時,侍衛官來到石家,說是官邸有事,請那個&ldquo二少&rdquo火速歸去。
蔣緯國到得士林,早有侍衛長門口相迎,說是奉乃父之命,請他參加意大利一項國際性活動,并且時間緊迫,希望他能在三小時後上機動程,否則要遲十幾二十小時,那就不成。
此事乃軍事性質,又值&ldquo國府&rdquo與&ldquo中共&rdquo鬥法之際,
在這情況下,台北市警察局長哇哇亂跳也沒用,給闖進了牢裡。
而且無從公開審訊。
楊某同僚為他&ldquo送行&rdquo,在獄中唏噓相對,沒有話說。
此&ldquo案&rdquo關鍵在于蔣孝文,當然不能公開。
此案&ldquo理由&rdquo又是&ldquo國民黨人支持黨外人員競選,有違黨紀&rdquo,也沒辦法公開。
此案的&ldquo宣判&rdquo,乃是充軍火燒島,楊某一家一當,全部充公,而且不許張揚,因為這是&ldquo家法&rdquo。
如若楊某膽敢張揚,譬如&ldquo向社會呼籲&rdquo之類,那麼&ldquo家法&rdquo就會變成&ldquo國法&rdquo,楊某将被戴上頂&ldquo叛黨&rdquo的帽子,把他槍斃固然是一條命的問題,但全家發配火燒島的話,那不如他一個人去。
盡管此去無歸期,但比自己死在台北,而全家&ldquo完&rdquo在火燒島為&ldquo好&rdquo些。
這口氣,蔣經國是&ldquo出&rdquo了,但解決不了&ldquo第三代&rdquo的繼任問題。
不但此也,&ldquo第二代&rdquo也顯然并不穩妥,因為宋美齡對&ldquo接班人&rdquo一事大有意見。
于是,别說忙不了&ldquo第三代&rdquo,&ldquo第二代&rdquo的事也夠受的了。
她故意要試這個&ldquo第二代&rdquo。
當着他父親,她對蔣經國道: &ldquo我知道,你太忙,可能沒功夫看書。
&rdquo 蔣經國忙道:&ldquo母親,書,還是看的。
&rdquo接着舉了幾本書名。
宋美齡淡淡一笑道: &ldquo瞧,我們認為非常重要的那本,你真的沒有看。
&rdquo 這一問使蔣介石也感到奇怪,笑道: &ldquo莫非是&lsquo聖經&rsquo?&rdquo他為兒子掩飾道:&ldquo經國對聖經也有點研究哩。
&rdquo &ldquo不是。
&rdquo宋美齡笑笑,搖搖頭。
&ldquo想起來了,母親,&rdquo蔣經國道:&ldquo那是&lsquo荒漠甘泉&rsquo。
&rdquo又道:&ldquo我們一家,先先後後都是虔誠的教徒了,母親當然是先知,父親趕得也快,我們幾個差些,可是也在讀&lsquo荒漠甘泉&rsquo,也在查經,這是受了父母親自感召,非如此不足以說明孝道。
&rdquo 蔣介石頻頻點頭,暗忖經國有點&ldquo進步&rdquo了,懂得叫&ldquo母親&rdquo之後,又懂得對這個母親下點功夫,讓她高興些。
&ldquo伸手不打笑臉人&rdquo,宋美齡對蔣經國無論怎麼樣不痛快,看來也不會出手太辣,甚至對他有什麼幫助也很難說。
舒舒服服躺在沙發裡的宋美齡輕輕松松對蔣經國道: &ldquo在俄國的時候,你可曾見過&lsquo聖經&rsquo?&rdquo 蔣介石聞言心驚,他最怕人家問起兒子留俄十四年的經過,因為其所觸及的問題既多且大,而人們也極少開口問小蔣這個,那太不識相,準會&ldquo撞闆多過食飯&rdquo。
但宋美齡情況不同,小蔣不但要喜喜歡歡、恭恭敬敬地答複,老蔣而且還得在旁作&ldquo欣賞&rdquo之狀,不得有絲毫不悅之色。
夫婦倆聽兒子如何叙述。
蔣經國告訴他們,蘇聯執政黨盡管是&ldquo無神論&rdquo者,但允許宗教存在,以前的貴族、地主、大老闆們,不但上禮拜堂,還保留了大量的神像、&ldquo聖經&rdquo等等。
但這&ldquo聖經&rdquo屬于另一種宗教,不是他們所熟悉的&ldquo聖經&rdquo,譬如耶稣誕生,西方有聖誕節,蘇聯也有和聖誕老人一模一樣的老人,但是他的名字不叫聖誕老人,叫做什麼&ldquo公公&rdquo,好像是&ldquo松樹公公&rdquo。
蔣經國說他在那邊時沒參加過,不懂,因此想不起了。
宋美齡聽後大笑,她笑蘇聯的&ldquo松樹公公&rdquo使人想到&ldquo松鼠&rdquo。
盡管兒子記憶有錯,錯得也很有趣,接下去她就不便再問,例如當年在蘇&ldquo你忙些什麼&rdquo之類,她懂得,不開口。
蔣經國卻是相反,他很想利用這個機會,讓她再開心些,以便使她對他放心,或者放一點點心。
他明白自己&ldquo繼承&rdquo已定,無奈羽毛未豐,沒有她的支持太傷腦筋,不支持而反對的話,那簡直是要傷心了。
于是他背誦着&ldquo荒漠甘泉&rdquo裡的一兩段,還加緊查經,聽得宋美齡倒是大感意外,而老蔣在旁也暗自慶幸。
沒料到宋的反應有異他們父子兩人,她的直覺是蔣經國實在厲害,把他最不喜歡的東西當作&ldquo座右銘&rdquo,這個一百八十度的轉變,内中藏着的決不可能是一個教徒的虔誠,而是一個&ldquo異教徒&rdquo的心計。
宋美齡究竟是個女性,在丈夫身上并沒有獲得&ldquo理想的&rdquo夫妻感情,由于那是一宗&ldquo政治婚姻&rdquo,在她出于自願,也就難以言宣,但在兩個兒子身上也得不到母子的感情,這使她很不痛快,可又難以言宣,因為她自己并無所出,蔣經國、蔣緯國可也并未對她故意下不了台,彼此相忍,或者發生矛盾時有所轉彎就是了。
蔣經國的生母已在抗戰時遭日機炸死。
蔣緯國的生母則一直沒弄清楚。
生下他時,蔣介石已愛上了陳潔如,撇開了&ldquo姚夫人&rdquo。
姚出身青樓,是蘇州人,與蔣相處本來極好,無奈蔣見到陳潔如後,認為此女更能幫他酬酢,因此把&ldquo姚夫人&rdquo往蘇州吳忠信家中一送,養她終身。
并且把那個嬰兒往她那裡寄養,認姚為母,因此蔣緯國自小由姚養大,姚在三年前逝于台中,一直沒分離過。
如此情況,蔣緯國和宋美齡之間,這母子感情自然難以建立。
而且,他的妻子也出了事情,幾乎震撼了小朝廷,那是一宗罕見的&ldquo生意糾紛&rdquo,蔣緯國之妻沒辦法交代了。
那一年台灣缺棉缺紗,事情鬧得很嚴重。
台灣是&ldquo海島經濟&rdquo,什麼都缺。
台灣的紡織廠是當地最大的工業之一,可是也熬不下去,今天已成為&ldquo夕陽工業&rdquo,自大陸撤去台灣的舊中國宋子文系的&ldquo紗廠大王&rdquo束雲章且要垮台,規模較小的石鳳翔所開工廠,更無論矣!話說石某乃蔣緯國的泰山,&ldquo父以女貴&rdquo,小朝廷那一套營私舞弊不必再說,那年台灣缺棉缺紗的結果,一直鬧到了蔣介石跟前。
時為星期五,這個&ldquo老生意人&rdquo乃下令抛出存棉存紗,好好地刮它一筆,并把抛貨時間定為下星期一。
蔣緯國的妻子既在&ldquo官邸&rdquo出入,對于這個&ldquo絕密&rdquo消息也就&ldquo欣然得知&rdquo,虛晃一招,下山而去,于是翌日台北市面的棉紗行情忽地急變,大量存棉抛出,當然獲利甚巨,且比蔣介石快了一步,蔣介石這一氣非同小可,認為内中大有文章,下令追查:誰的存貨? 回訊甚為迅速:石風翔做了這宗大生意。
石風翔何以不早不晚,恰巧在這當兒,如半途上殺出個程咬金,當真&ldquo咬&rdquo下了小朝廷的&ldquo金子&rdquo,蔣介石再查石鳳翔如何得知?但無須調查也猜到了一半,調查後證實那天石家女也在官邸,蔣介石斷定了乃媳婦所為,&ldquo龍顔大怒&rdquo,氣得發抖。
宋美齡見他氣得不行,勸道: &ldquo這是小事,别為這事氣壞了身體。
&rdquo 蔣介石咬牙切齒起來,說: &ldquo過去的,不必再提,可是現在就不能這樣胡鬧。
我們現在是什麼景況?人家又在怎樣盯住我們?好!我的兒媳婦居然洩漏機密,和我這個公公搶起生意來了,這還了得?這是生意經,了不起&lsquo國庫&rsquo少賺幾個,但是如果這是一個軍事情報,給她傳了出去那可該怎祥了結?你說說,你說說!&rdquo 這當兒侍衛官來報,蔣緯國夫婦來了。
那侍衛還不知道就在這個小朝廷裡,就在這一個家庭裡,已經潛伏着一股陰森殺機,還在笑着報告:&ldquo二少奶有喜,二少爺挽着她上石階。
&rdquo &ldquo就說&lsquo先生&rsquo正在睡覺,&rdquo宋美齡忙道:&ldquo我們都不出來,要他們到那邊坐吧。
&rdquo 侍衛應聲前往&ldquo攔駕&rdquo,把二人迎進客廳,沒多久,一名姓秦的侍從秘書一臉是笑,和蔣緯國夫婦庭前賞花,笑道: &ldquo&lsquo先生&rsquo天涼時就下山來,士林地方不錯,不過比起慈湖來,風光就差了些。
&rdquo &ldquo不是正在造别墅嗎?&rdquo蔣緯國問:&ldquo快搬過去了吧?&rdquo 秦某道:&ldquo我看也快了,&lsquo先生&rsquo對慈湖實在喜歡,他說太像溪口了,因此那邊的别墅不是造一個,要造三個。
&rdquo馬上又加一句道:&ldquo聽說還準備了你們的房間。
&rdquo 對蔣緯國來說,那不是什麼特别新聞,&ldquo哦&rdquo了一聲,說既然父母在睡覺,他們要走了,反正沒什麼事。
秦某作巴結狀道:&ldquo那喝杯茶再走。
這是新的&lsquo凍頂烏龍&rsquo,我們都試過,都說不錯。
&rdquo于是延入客廳,低聲笑着說: &ldquo今天&lsquo先生&rsquo曾經罵人,說他決定後天抛棉花,市面的棉花今天就抛了出來,一問,說是石經理的,&lsquo先生&rsquo罵了一句,也就笑了,說肥水不落外人田,讓石經理發點财,也是應該。
蔣經國夫婦本來面色陡變,至此平靜下來,噓了口氣,秦某忽地笑問道:&ldquo二少奶,&lsquo先生&rsquo說你洩露軍情哩!&rdquo 這位&ldquo二少奶&rdquo以為此事已成過去,但這句話可又有文章,便道:&ldquo那不是什麼軍情,也沒人洩漏,碰巧罷了。
&rdquo 秦某道:&ldquo有人說是二少奶報的信。
&rdquo 這位&ldquo二少奶&rdquo出身廠商之家,不清楚蔣家的厲害,聞言不悅,反唇相譏道:&ldquo你這位侍從秘書,可真是少見多怪!上個月,緝私總隊緝到了好大一批貨,空前的,這位大處長為了邀功,給&lsquo先生&rsquo寫了個報告,希望有獎,你說下文如何?&rdquo 秦某故意聳聳肩道:&ldquo那我們怎會知道?這些機密大事,除了你們幾位,誰還曉得?&rdquo &ldquo&lsquo先生&rsquo批了些什麼?&rdquo石家女子故作神秘道:&ldquo你想不到的啦!我對你說了吧!那批貨是孔夫人的,孔夫人的貨都敢扣留,老實說這個緝私處的膽子,也真的不小,可是那個處長,你别以為他官兒太小,嘿,中将銜,也是&lsquo先生&rsquo的得意門生哩!&rdquo并且暗示,這個處長不但見重于&ldquo老先生&rdquo蔣介石,而且受命于&ldquo小先生&rdquo蔣經國,這才膽敢扣下那麼大大的一筆私貨,用于&ldquo振作&rdquo風氣,&ldquo掃蕩舞弊&rdquo,沒料到他的報告尚未&ldquo直達天聽&rdquo,宋美齡的&ldquo抗議&rdquo已經使老蔣緊張,不旋踵那報告果然來到,宋美齡當場發作,蔣介石暗暗歎氣:&ldquo何以如此不巧,我連官腔都打不得了。
&rdquo當下十分果斷,在那份沾沾自喜的邀功報告上,批了三個大字,叫做: &ldquo不識相!&rdquo 可笑那處長滿以為升官有份,見此批示,魂不附體,忙不疊&ldquo呈為辭職事&rdquo,給他的&ldquo上峰&rdquo,寫了個辭呈,沒命價辦好交代,來了個&ldquo避之則吉&rdquo。
那批貨原封不動退還物主,還惹下了蔣、孔兩位&ldquo夫人&rdquo一肚子氣。
至此,于是蔣緯國太太就問秦某道: &ldquo你明白了?這是小事,我盡管透了風聲,也沒什麼關系,比不上孔夫人那批私貨,數目差得遠呢!&rdquo 秦某于是大表折服,送兩人離開士林官邸,作為他将&ldquo立功&rdquo的一個酬禮。
話說兩人回得家中,自不免到石家吃喝玩樂一番,正當石鳳翔這位皇親國戚厚利在握,歡宴親朋,恨不得高唱&ldquo從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rdquo時,侍衛官來到石家,說是官邸有事,請那個&ldquo二少&rdquo火速歸去。
蔣緯國到得士林,早有侍衛長門口相迎,說是奉乃父之命,請他參加意大利一項國際性活動,并且時間緊迫,希望他能在三小時後上機動程,否則要遲十幾二十小時,那就不成。
此事乃軍事性質,又值&ldquo國府&rdquo與&ldquo中共&rdquo鬥法之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