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豔異編卷三十一·男寵部
關燈
小
中
大
乃出沖長安。
又謠曰:“鳳凰鳳凰止阿房。
”堅以鳳凰非梧桐不栖,非竹實不食,乃植桐竹數十萬于阿房城以待之。
沖後為寇,止阿房軍焉。
堅使使遺沖錦袍一領,稱诏曰:“古者兵交使在,其問卿遠來,草創得無勞乎?今送一袍,以明本懷。
朕于卿恩分如何,而于一朝忽為此變?”沖命詹事答之,亦稱:“皇太後有令,孤今心在天下,豈顧一袍小惠。
苟能知命,君臣束手早送皇帝,自當寬貸荷氏,以酬曩好。
終不使既往之施,獨美于前。
”堅大怒曰:“吾不用王景略陽平公之言,使白虜敢至于此。
”王确
王僧達為吳郡太守,族子确,少美姿容,僧達與之私款甚昵。
确叔父休,永嘉太守,當将确之郡,僧達欲逼留之。
确知其意,避不往。
僧達潛于所住後作大坑,欲誘确來則殺埋之,從弟僧虔知其謀,禁诃乃止。
陳子高
陳子高,會稽山陰人也。
世微賤,業織履為生。
侯景亂,子高從父寓都下。
是時子高年十六,尚總角,容貌豔麗,纖妍潔白如美婦人。
螓首膏發,自然蛾眉。
見者靡不啧啧。
即亂卒揮白刃,縱揮間噤不忍下,更引而出之數矣,陳司空霸先時平景亂,其從子清以将軍出鎮吳興,子高于淮諸附部伍寄載求還鄉。
見而大驚,問曰:“若不欲富貴乎,益從我?”子高許諾。
子高本名蠻子,嫌其俗,改名之。
頗偉于器。
既乍幸,子高不勝,齧被,被盡裂。
欲且止,曰:“得無創巨汝耶?”子高曰:“身是公身也,死耳亦安敢愛!” 愈益愛憐子。
子高膚理色澤,柔靡都曼,而猿臂善騎射,上下若風。
性恭謹,恒執佩身刀及待酒炙。
性急,有所恚,目若虎,焰焰欲咬人,見子高則立解。
子高亦曲意附會得其歡。
嘗為詩贈之曰: 昔聞周小史,今歌明下童。
玉廛手不别,羊車市若空。
誰愁兩雄并,金貂應讓侬。
且曰:“人言吾有帝王相,審爾,當冊汝為後,但恐同姓緻嫌耳。
”子高叩頭曰:“古有女主,當亦有男後。
明公果垂異恩,奴亦何辭作吳孟子耶!” 大笑。
日與狎,未嘗離左右。
既漸長,子高之具尤偉。
嘗撫而笑曰:“吾為大将,君副之,天下女子兵,不足平也。
”子高對曰:“政慮粉陣饒孫吳。
非奴鐵纏,王江州不免落坑塹耳。
”其善酬接若此。
夢騎馬登山,路危欲堕,子高推捧而升。
将任用之,亦願為将,乃配以寶刀,備心腹。
王大司馬僧辯下京師,功為天下第一。
陳司空次之,僧辯留守石頭城,命司空守京口,推以赤心,結廉商之分。
且為第三子,約娶司空女。
有才貌,嘗入謝司空,女從隙窗窺之,感想形于夢寐。
謂其侍婢曰:“世甯有勝王郎子者乎?”婢曰:“昨見吳興東閣日直陳某,且數倍王郎子。
”蓋是時解郡佐司空在鎮。
女果見而悅之,喚欲與通。
子高初懼罪,謝不可,不得已,遂私焉。
女絕愛子高,嘗盜其母閣中珠寶與之,價值萬計。
又書一詩曰《團扇》,畫比翼鳥其上,以遺子高曰:人道團扇如圓月,侬道圓月不長圓。
願得炎州無霜色,出入歡袖百千年。
事漸洩,所不知者司空而已。
會王僧辯有母喪,未及為禮娶。
子高常恃寵淩其侶,因為竊團扇與,且告之故,忿恨以語僧辯,用他事停司空女婚。
司空怒,且謂僧辯之見圖也,遂發兵襲僧辯并其子,缢殺之,率子高實為軍鋒焉。
自是子高引避不敢人。
知之,仍領子高之鎮。
女以念極,結氣死。
司空為武帝崩,後從猶子入嗣大統。
子高為右衛将軍散騎常侍,積功封文招縣子。
廢帝時,坐誣謀反誅。
人以為隐報焉。
王韶
王韶字德茂,少美麗,善姿首。
初襲父封都鄉侯,為太子舍人,累遷郢州刺史。
韶其為幼童,庾開府信愛之,有斷袖之歡,衣食所資,皆信所給。
遇客,韶亦為信侍酒。
後為郢州。
信西上江陵,途經江夏,韶接信甚薄,坐青油幕下,引信入宴,坐信别榻,有自矜色。
信稍不堪,因酒酣,乃徑上韶床,踐榻肴馔,直視韶面,謂曰:“官今日形容,大異疇昔。
”賓客滿座,韶甚慚恥。
又謠曰:“鳳凰鳳凰止阿房。
”堅以鳳凰非梧桐不栖,非竹實不食,乃植桐竹數十萬于阿房城以待之。
沖後為寇,止阿房軍焉。
堅使使遺沖錦袍一領,稱诏曰:“古者兵交使在,其問卿遠來,草創得無勞乎?今送一袍,以明本懷。
朕于卿恩分如何,而于一朝忽為此變?”沖命詹事答之,亦稱:“皇太後有令,孤今心在天下,豈顧一袍小惠。
苟能知命,君臣束手早送皇帝,自當寬貸荷氏,以酬曩好。
終不使既往之施,獨美于前。
”堅大怒曰:“吾不用王景略陽平公之言,使白虜敢至于此。
”
确叔父休,永嘉太守,當将确之郡,僧達欲逼留之。
确知其意,避不往。
僧達潛于所住後作大坑,欲誘确來則殺埋之,從弟僧虔知其謀,禁诃乃止。
世微賤,業織履為生。
侯景亂,子高從父寓都下。
是時子高年十六,尚總角,容貌豔麗,纖妍潔白如美婦人。
螓首膏發,自然蛾眉。
見者靡不啧啧。
即亂卒揮白刃,縱揮間噤不忍下,更引而出之數矣,陳司空霸先時平景亂,其從子清以将軍出鎮吳興,子高于淮諸附部伍寄載求還鄉。
見而大驚,問曰:“若不欲富貴乎,益從我?”子高許諾。
子高本名蠻子,嫌其俗,改名之。
頗偉于器。
既乍幸,子高不勝,齧被,被盡裂。
欲且止,曰:“得無創巨汝耶?”子高曰:“身是公身也,死耳亦安敢愛!” 愈益愛憐子。
子高膚理色澤,柔靡都曼,而猿臂善騎射,上下若風。
性恭謹,恒執佩身刀及待酒炙。
性急,有所恚,目若虎,焰焰欲咬人,見子高則立解。
子高亦曲意附會得其歡。
嘗為詩贈之曰: 昔聞周小史,今歌明下童。
玉廛手不别,羊車市若空。
誰愁兩雄并,金貂應讓侬。
且曰:“人言吾有帝王相,審爾,當冊汝為後,但恐同姓緻嫌耳。
”子高叩頭曰:“古有女主,當亦有男後。
明公果垂異恩,奴亦何辭作吳孟子耶!” 大笑。
日與狎,未嘗離左右。
既漸長,子高之具尤偉。
嘗撫而笑曰:“吾為大将,君副之,天下女子兵,不足平也。
”子高對曰:“政慮粉陣饒孫吳。
非奴鐵纏,王江州不免落坑塹耳。
”其善酬接若此。
夢騎馬登山,路危欲堕,子高推捧而升。
将任用之,亦願為将,乃配以寶刀,備心腹。
王大司馬僧辯下京師,功為天下第一。
陳司空次之,僧辯留守石頭城,命司空守京口,推以赤心,結廉商之分。
且為第三子,約娶司空女。
有才貌,嘗入謝司空,女從隙窗窺之,感想形于夢寐。
謂其侍婢曰:“世甯有勝王郎子者乎?”婢曰:“昨見吳興東閣日直陳某,且數倍王郎子。
”蓋是時解郡佐司空在鎮。
女果見而悅之,喚欲與通。
子高初懼罪,謝不可,不得已,遂私焉。
女絕愛子高,嘗盜其母閣中珠寶與之,價值萬計。
又書一詩曰《團扇》,畫比翼鳥其上,以遺子高曰:人道團扇如圓月,侬道圓月不長圓。
願得炎州無霜色,出入歡袖百千年。
事漸洩,所不知者司空而已。
會王僧辯有母喪,未及為禮娶。
子高常恃寵淩其侶,因為竊團扇與,且告之故,忿恨以語僧辯,用他事停司空女婚。
司空怒,且謂僧辯之見圖也,遂發兵襲僧辯并其子,缢殺之,率子高實為軍鋒焉。
自是子高引避不敢人。
知之,仍領子高之鎮。
女以念極,結氣死。
司空為武帝崩,後從猶子入嗣大統。
子高為右衛将軍散騎常侍,積功封文招縣子。
廢帝時,坐誣謀反誅。
人以為隐報焉。
初襲父封都鄉侯,為太子舍人,累遷郢州刺史。
韶其為幼童,庾開府信愛之,有斷袖之歡,衣食所資,皆信所給。
遇客,韶亦為信侍酒。
後為郢州。
信西上江陵,途經江夏,韶接信甚薄,坐青油幕下,引信入宴,坐信别榻,有自矜色。
信稍不堪,因酒酣,乃徑上韶床,踐榻肴馔,直視韶面,謂曰:“官今日形容,大異疇昔。
”賓客滿座,韶甚慚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