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豔異編卷三十一·男寵部
關燈
小
中
大
工人朝,從上獵上林中。
天子車駕跸通未行,先使嫣乘副車,從數十百騎馳視獸。
江都王望見以為天子、群從者,伏谒道旁,嫣驅不見。
既過,江都王怒,為皇太後位,請歸國入宿衛,比韓嫣。
太後由此銜嫣。
嫣侍出入,永巷不禁,以好聞。
皇太後怒,使使賜嫣死。
上為謝,終不得,嫣遂死。
嫣弟說亦愛幸,以軍功封安道侯。
巫蠱時,為戾太子所殺。
子增,封龍雒侯大司馬車騎将軍,自有傳。
金丸
韓嫣好彈,常以金為丸,所失者日有十餘。
長安為之語曰:“若饑寒,逐金丸。
”京師兒童每聞嫣出彈,辄随之,望丸之所落。
李延年
李延年,中山人,身及父母兄弟皆故娼也。
延年坐法腐刑,給事狗監中。
女弟,得幸于上,号李夫人,列外戚傳。
延年善歌,為新變聲。
是時方興天地諸詞,欲造,令司馬相如等作詩頌,延年辄承意弦歌,所造詩為之新聲曲。
而李夫人産昌邑王。
延年由是貴,為協律都尉、佩二千石印緩,而與上卧起,其愛幸埒韓嫣。
久之,延年弟季與中人亂,出驕恣。
及李夫人卒後,其愛弛,上遂誅延年兄弟宗族。
是後寵臣,大抵外戚之家也。
衛青、霍去病皆愛幸,然亦以功能自進。
馮子都
大将軍霍光監奴馮子都,有殊色,光愛幸之。
常與計事,頗挾權,傾都邑。
後人為語曰:“昔有霍家奴,姓馮名子都。
依倚将軍勢,調笑酒家胡。
”光卒,顯寡居,與子都亂。
顯廣治第室,作乘輿辇,加畫繡。
馮黃金塗韋絮薦輪。
侍婢以五彩絲挽顯及子都,遊戲第中。
張放
富平侯張放者,大司馬安世曾孫也。
母敬武公主。
鴻喜(嘉)中,成帝欲遵武帝故事,與近臣遊宴,放以公主子,少年姝麗,性開敏,得幸上。
放娶皇後弟平恩侯許加女。
上為放供張,賜甲第,充以乘輿服飾,号為天子娶婦,皇後嫁女,大官私官,并供其第。
兩宮使者,冠蓋不絕。
賞賜以千萬數。
放為侍中中郎将,監平樂屯兵,置幕府,儀比将軍。
與上卧起,寵愛殊絕。
常從為微行出遊,北至甘泉,南至長陽、五,鬥雞走馬長安中,積數年。
是時,上諸舅皆害其寵,白太後。
太後以上春秋富,動作不節,甚以過放。
時數有災異,議者過咎放等。
于是丞相宣、禦史大夫方進,奏放驕蹇縱恣,奢淫不制,請免歸國。
上不得已,左遷放為北地都尉。
數月,複征入侍中。
太後以放為言,出為天水屬國都尉。
永始、元延間,比年日蝕,故久不還,放望書勞問不絕。
居歲餘,征放歸第,視母公主疾。
數月,主有廖,出放為河東都尉。
上雖愛放,然上迫太後,下用大臣,故常涕泣而遣之。
後複征為侍中光祿大夫,秩中二千石。
歲餘,丞相方進複奏放,上不得已免放,賜錢五百萬,遣就國。
數月,成帝崩,放思慕哭泣而死。
董賢
董賢,字聖卿,雲陽人也。
父恭,為禦史,任賢為太子舍人。
哀帝立,賢随太子,官為郎。
二歲餘,傳漏在殿下,為人美麗自喜,哀帝望見,悅其儀貌,識而問之曰:“是舍人董賢耶?”因引上與語,拜為黃門郎,由是始幸。
問及其父為雲中侯,即日征為霸陵令,遷光祿大夫。
賢寵愛日甚,為驸馬都尉侍中,出則參乘,入禦左右。
旬月間,賞賜累矩萬,貴震朝廷。
常與上卧起。
嘗晝寝,偏藉上袖,上欲起,賢未覺,不欲動賢,乃斷袖而起。
其恩至此。
賢亦性柔和便辟,善為媚以自固。
每賜洗沐不肯出,常留中視醫藥。
上以賢難歸,诏令賢妻得以引籍殿中,止賢廬,若吏妻子屠官寺舍。
又召賢女弟以為昭儀,位次皇後。
更名其舍為椒風,以配椒房雲。
昭儀及賢與妻,旦夕上下,并侍左右。
賞賜昭儀及賢妻,亦各千萬數,遷賢父為少府,賜爵關内侯,食邑。
複徙為衛尉。
又以賢妻父為将作大匠。
弟為執金吾。
诏将作大匠為賢起大第北阙下,重殿洞門,土木之功,窮極技巧,柱檻衣以緯錦。
下至賢家童仆,皆受上賜,及武庫禁兵,上方珍寶,其選物上弟,盡在董氏。
而
天子車駕跸通未行,先使嫣乘副車,從數十百騎馳視獸。
江都王望見以為天子、群從者,伏谒道旁,嫣驅不見。
既過,江都王怒,為皇太後位,請歸國入宿衛,比韓嫣。
太後由此銜嫣。
嫣侍出入,永巷不禁,以好聞。
皇太後怒,使使賜嫣死。
上為謝,終不得,嫣遂死。
嫣弟說亦愛幸,以軍功封安道侯。
巫蠱時,為戾太子所殺。
子增,封龍雒侯大司馬車騎将軍,自有傳。
長安為之語曰:“若饑寒,逐金丸。
”京師兒童每聞嫣出彈,辄随之,望丸之所落。
延年坐法腐刑,給事狗監中。
女弟,得幸于上,号李夫人,列外戚傳。
延年善歌,為新變聲。
是時方興天地諸詞,欲造,令司馬相如等作詩頌,延年辄承意弦歌,所造詩為之新聲曲。
而李夫人産昌邑王。
延年由是貴,為協律都尉、佩二千石印緩,而與上卧起,其愛幸埒韓嫣。
久之,延年弟季與中人亂,出驕恣。
及李夫人卒後,其愛弛,上遂誅延年兄弟宗族。
是後寵臣,大抵外戚之家也。
衛青、霍去病皆愛幸,然亦以功能自進。
常與計事,頗挾權,傾都邑。
後人為語曰:“昔有霍家奴,姓馮名子都。
依倚将軍勢,調笑酒家胡。
”光卒,顯寡居,與子都亂。
顯廣治第室,作乘輿辇,加畫繡。
馮黃金塗韋絮薦輪。
侍婢以五彩絲挽顯及子都,遊戲第中。
母敬武公主。
鴻喜(嘉)中,成帝欲遵武帝故事,與近臣遊宴,放以公主子,少年姝麗,性開敏,得幸上。
放娶皇後弟平恩侯許加女。
上為放供張,賜甲第,充以乘輿服飾,号為天子娶婦,皇後嫁女,大官私官,并供其第。
兩宮使者,冠蓋不絕。
賞賜以千萬數。
放為侍中中郎将,監平樂屯兵,置幕府,儀比将軍。
與上卧起,寵愛殊絕。
常從為微行出遊,北至甘泉,南至長陽、五,鬥雞走馬長安中,積數年。
是時,上諸舅皆害其寵,白太後。
太後以上春秋富,動作不節,甚以過放。
時數有災異,議者過咎放等。
于是丞相宣、禦史大夫方進,奏放驕蹇縱恣,奢淫不制,請免歸國。
上不得已,左遷放為北地都尉。
數月,複征入侍中。
太後以放為言,出為天水屬國都尉。
永始、元延間,比年日蝕,故久不還,放望書勞問不絕。
居歲餘,征放歸第,視母公主疾。
數月,主有廖,出放為河東都尉。
上雖愛放,然上迫太後,下用大臣,故常涕泣而遣之。
後複征為侍中光祿大夫,秩中二千石。
歲餘,丞相方進複奏放,上不得已免放,賜錢五百萬,遣就國。
數月,成帝崩,放思慕哭泣而死。
父恭,為禦史,任賢為太子舍人。
哀帝立,賢随太子,官為郎。
二歲餘,傳漏在殿下,為人美麗自喜,哀帝望見,悅其儀貌,識而問之曰:“是舍人董賢耶?”因引上與語,拜為黃門郎,由是始幸。
問及其父為雲中侯,即日征為霸陵令,遷光祿大夫。
賢寵愛日甚,為驸馬都尉侍中,出則參乘,入禦左右。
旬月間,賞賜累矩萬,貴震朝廷。
常與上卧起。
嘗晝寝,偏藉上袖,上欲起,賢未覺,不欲動賢,乃斷袖而起。
其恩至此。
賢亦性柔和便辟,善為媚以自固。
每賜洗沐不肯出,常留中視醫藥。
上以賢難歸,诏令賢妻得以引籍殿中,止賢廬,若吏妻子屠官寺舍。
又召賢女弟以為昭儀,位次皇後。
更名其舍為椒風,以配椒房雲。
昭儀及賢與妻,旦夕上下,并侍左右。
賞賜昭儀及賢妻,亦各千萬數,遷賢父為少府,賜爵關内侯,食邑。
複徙為衛尉。
又以賢妻父為将作大匠。
弟為執金吾。
诏将作大匠為賢起大第北阙下,重殿洞門,土木之功,窮極技巧,柱檻衣以緯錦。
下至賢家童仆,皆受上賜,及武庫禁兵,上方珍寶,其選物上弟,盡在董氏。
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