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豔異編卷三十·妓女部五
關燈
小
中
大
“昔為吾州弟子,今是司戶孺人,君子進退當以劄。
”太守謝曰:“老夫不能忘情,非判府之言,不知其為過也。
”乃令五人宅堂,與諸女同處。
卻召司理、司戶,四人同坐至天明,極歡而罷。
晨朝視事,下文引告翁媪,翁媪出其不意,号哭而來曰:“養女十餘年,用盡心力,人更不得相别。
”春娘出谕之曰:“吾夫妻相尋得着,亦是好事。
我十年雖汝恩養,然所積金帛亦多,足為汝養老之計。
”妪猶号哭不已,太守叱之使去。
既而大守使州司人,從内宅異玉出,與司戶同歸衙。
司理為媒,四承務為主,如式成禮。
任将滿,春娘謂司戶曰:“妾失身風塵,亦荷翁媪愛育,亦有義姊妹中情分厚者。
今既遠去,終身不相見,欲具少酒食,與之話别如何?”司戶曰:“汝事,一州之人,莫不聞之,胡可隐諱,此亦何害。
”春娘遂置酒醴,就會勝寺,請翁媪及同列者十餘人會飲。
酒酣,有李英者,本與春娘連名,其樂色皆春娘教之,常呼為姊,情極相得,忽起持春娘手曰:“姊今超脫出青雲之上,我沉淪糞土中,無有出期。
”遂失聲恸哭,春娘亦哭。
李英針線妙絕,春娘曰:“我司戶正少一針線人。
但吾妹平日與我一等人,今豈能為我下耶?”英曰:“我在風塵中,常退姊一步,況今日有雲泥之隔,嫡庶之異,若得姊為我方便,得脫此一門路,是一段陰德事。
若司戶左右要針線人,姊得我為之,則素相谙委,勝如生分人也。
”春娘歸,以語司戶。
不許,曰:“一之為甚,其可再乎!”既而,英屢使人來促。
司戶不得已,拼一失色懇告太守,太守曰:“君欲一箭射雙雕耶!敬當奉命,以贖前此通判所責之罪。
” 司戶挈春娘歸,舅妗見之,相持大哭。
既而問李英之事,遂責其子曰:“吾至親骨肉,流落失所,理當收拾,又更旁及外人,豈得已而不可已耶?”司戶惶恐,欲令其改嫁。
其母見李氏小心婉順,遂留之。
居一年,李氏生男,邢氏養為已子。
符郎名飛英,字騰實,罷全州幕職,曆令丞。
每有不了辦公事,上司督責,聞有此事,以為知義,往往多得解釋。
紹興乙亥歲,事夔奉詞,寄居武陵,邢李皆在側。
每對士大夫具言其事,無所隐諱,人皆義之。
王魁
王魁下第失意,入山東萊州。
友人招遊北市。
深巷小宅,有婦絕豔,酌酒曰:“某名桂英,酒乃天之美祿。
足下得桂英而飲天祿,明春登第之兆。
”乃取擁項羅巾請詩。
生題曰: 謝氏筵中間雅唱,何人冥玉在簾帏。
一聲透過秋空碧,幾片行雲不敢飛。
桂曰:“君但為學,四時所需,我為辦之。
”由是魁朝去暮來。
逾年,有诏求賢,桂為辦西遊之用。
将行,至州北望海神廟,盟曰:“吾與桂英,誓不相負。
若生離異,神當殛之。
”魁至京門,寄詩曰:琢月磨雲輸我輩。
都花占柳是男兒。
前春我若功成去,好養鴛鴦作一池。
後唱第為天下第一。
魁私念,科名若此,以一娼玷辱,況家有嚴君不容也,不複與書。
桂寄詩曰:夫貴婦榮千古事,與君才貌各相宜。
又曰: 上都梳洗逐時宜,料得良人見即思。
早晚歸來幽閣内,須教張敞畫新眉。
又曰: 上國笙歌錦繡鄉,仙郎得意正疏狂。
誰知憔悴幽閨客,日覺春衣帶系長。
魁父約崔氏為親。
授徐州佥判。
桂喜曰:“徐此去不遠,當使人迎我矣。
”遣仆持書。
魁方坐廳決事,大怒,叱書不受。
桂曰:“魁負我如此,當以死報之。
”揮刀自刎。
魁自南都試院,有人自燭下出,乃桂也。
魁曰:“汝固無恙乎?”桂曰:“君輕恩薄義,負誓渝盟,使我至此!”魁曰:“我之罪也!為汝飯僧,誦佛書,多焚紙錢,舍我可乎?”桂曰:“得君之命乃止,不知其他也!”魁欲自刺。
母曰:“汝何悖亂如此?”魁曰:“日與冤會,逼迫以死。
”母召道士馬守素屢醮。
守素夢至官府,魁與桂發相系而立。
有人戒曰:“汝知,則勿複醮也。
”後數日,魁竟死。
詹天遊
詹天遊,名玉可,字大。
風流才思,不減昔人。
故宋驸馬楊震有十姬,皆絕色,名粉兒者尤勝。
一日,召天遊宴,盡出諸姬佐觞,天遊屬意于粉兒,口占一詞雲: 淡淡青山兩黛春,嬌羞一點口兒櫻。
一梭兒玉一窩雲,白藕香中見西子, 玉梅花下遇昭君,不曾真個也銷魂。
楊遂以粉兒贈之,曰:“請天遊真個銷魂也。
”後為翰林學士熊納齋嘗以軟香遺之。
因作《慶清朝慢》以謝,極形容之至。
詞曰: 紅雨争妍,芳塵生潤,将春都揉成泥。
分明蕙風薇露,持搦花枝。
款款汗酥薰透,嬌羞無奈,溫雲處癡。
偏厮稱,霓裳霞佩,玉骨冰肌。
梅不似,蘭不似,風流處,那更着意閑時。
蓦地生绡扇底,嫩涼浮動好風,微醉得渾無氣力。
海棠一色睡胭脂,閑滋味,人花氣,韓壽争知。
”太守謝曰:“老夫不能忘情,非判府之言,不知其為過也。
”乃令五人宅堂,與諸女同處。
卻召司理、司戶,四人同坐至天明,極歡而罷。
晨朝視事,下文引告翁媪,翁媪出其不意,号哭而來曰:“養女十餘年,用盡心力,人更不得相别。
”春娘出谕之曰:“吾夫妻相尋得着,亦是好事。
我十年雖汝恩養,然所積金帛亦多,足為汝養老之計。
”妪猶号哭不已,太守叱之使去。
既而大守使州司人,從内宅異玉出,與司戶同歸衙。
司理為媒,四承務為主,如式成禮。
任将滿,春娘謂司戶曰:“妾失身風塵,亦荷翁媪愛育,亦有義姊妹中情分厚者。
今既遠去,終身不相見,欲具少酒食,與之話别如何?”司戶曰:“汝事,一州之人,莫不聞之,胡可隐諱,此亦何害。
”春娘遂置酒醴,就會勝寺,請翁媪及同列者十餘人會飲。
酒酣,有李英者,本與春娘連名,其樂色皆春娘教之,常呼為姊,情極相得,忽起持春娘手曰:“姊今超脫出青雲之上,我沉淪糞土中,無有出期。
”遂失聲恸哭,春娘亦哭。
李英針線妙絕,春娘曰:“我司戶正少一針線人。
但吾妹平日與我一等人,今豈能為我下耶?”英曰:“我在風塵中,常退姊一步,況今日有雲泥之隔,嫡庶之異,若得姊為我方便,得脫此一門路,是一段陰德事。
若司戶左右要針線人,姊得我為之,則素相谙委,勝如生分人也。
”春娘歸,以語司戶。
不許,曰:“一之為甚,其可再乎!”既而,英屢使人來促。
司戶不得已,拼一失色懇告太守,太守曰:“君欲一箭射雙雕耶!敬當奉命,以贖前此通判所責之罪。
” 司戶挈春娘歸,舅妗見之,相持大哭。
既而問李英之事,遂責其子曰:“吾至親骨肉,流落失所,理當收拾,又更旁及外人,豈得已而不可已耶?”司戶惶恐,欲令其改嫁。
其母見李氏小心婉順,遂留之。
居一年,李氏生男,邢氏養為已子。
符郎名飛英,字騰實,罷全州幕職,曆令丞。
每有不了辦公事,上司督責,聞有此事,以為知義,往往多得解釋。
紹興乙亥歲,事夔奉詞,寄居武陵,邢李皆在側。
每對士大夫具言其事,無所隐諱,人皆義之。
友人招遊北市。
深巷小宅,有婦絕豔,酌酒曰:“某名桂英,酒乃天之美祿。
足下得桂英而飲天祿,明春登第之兆。
”乃取擁項羅巾請詩。
生題曰: 謝氏筵中間雅唱,何人冥玉在簾帏。
一聲透過秋空碧,幾片行雲不敢飛。
桂曰:“君但為學,四時所需,我為辦之。
”由是魁朝去暮來。
逾年,有诏求賢,桂為辦西遊之用。
将行,至州北望海神廟,盟曰:“吾與桂英,誓不相負。
若生離異,神當殛之。
”魁至京門,寄詩曰:琢月磨雲輸我輩。
都花占柳是男兒。
前春我若功成去,好養鴛鴦作一池。
後唱第為天下第一。
魁私念,科名若此,以一娼玷辱,況家有嚴君不容也,不複與書。
桂寄詩曰:夫貴婦榮千古事,與君才貌各相宜。
又曰: 上都梳洗逐時宜,料得良人見即思。
早晚歸來幽閣内,須教張敞畫新眉。
又曰: 上國笙歌錦繡鄉,仙郎得意正疏狂。
誰知憔悴幽閨客,日覺春衣帶系長。
魁父約崔氏為親。
授徐州佥判。
桂喜曰:“徐此去不遠,當使人迎我矣。
”遣仆持書。
魁方坐廳決事,大怒,叱書不受。
桂曰:“魁負我如此,當以死報之。
”揮刀自刎。
魁自南都試院,有人自燭下出,乃桂也。
魁曰:“汝固無恙乎?”桂曰:“君輕恩薄義,負誓渝盟,使我至此!”魁曰:“我之罪也!為汝飯僧,誦佛書,多焚紙錢,舍我可乎?”桂曰:“得君之命乃止,不知其他也!”魁欲自刺。
母曰:“汝何悖亂如此?”魁曰:“日與冤會,逼迫以死。
”母召道士馬守素屢醮。
守素夢至官府,魁與桂發相系而立。
有人戒曰:“汝知,則勿複醮也。
”後數日,魁竟死。
風流才思,不減昔人。
故宋驸馬楊震有十姬,皆絕色,名粉兒者尤勝。
一日,召天遊宴,盡出諸姬佐觞,天遊屬意于粉兒,口占一詞雲: 淡淡青山兩黛春,嬌羞一點口兒櫻。
一梭兒玉一窩雲,白藕香中見西子, 玉梅花下遇昭君,不曾真個也銷魂。
楊遂以粉兒贈之,曰:“請天遊真個銷魂也。
”後為翰林學士熊納齋嘗以軟香遺之。
因作《慶清朝慢》以謝,極形容之至。
詞曰: 紅雨争妍,芳塵生潤,将春都揉成泥。
分明蕙風薇露,持搦花枝。
款款汗酥薰透,嬌羞無奈,溫雲處癡。
偏厮稱,霓裳霞佩,玉骨冰肌。
梅不似,蘭不似,風流處,那更着意閑時。
蓦地生绡扇底,嫩涼浮動好風,微醉得渾無氣力。
海棠一色睡胭脂,閑滋味,人花氣,韓壽争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