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續集卷八·支動
關燈
小
中
大
北海有木兔,類留。
鼠食鹽則身輕。
烏賊魚骨如通草,可以刻為戲物。
章舉每月三八則多。
蝦姑狀若蜈蚣,管蝦。
南海有水族,前左腳長,前右腳短,口在脅傍背上。
常以左腳捉物,置于右腳,右腳中有齒嚼之,方内于口。
大三尺餘。
其聲術術,南人呼為海術。
獵者不殺豺,以财為同聲。
又南方惡豺向人作聲。
衛公幼時,常于明州見一水族,有兩足,觜似雞,身如魚。
衛公年十一,過瞿塘,波中睹一物,狀如嬰兒,有翼,翼如鹦鹉。
公知其怪,即時不言。
晚風大起,方說。
句容赤沙湖,食朱砂鯉,帶微紅,味極美。
負朱魚亦絕美,每鱗一點朱。
向北有濮固羊,大而美。
丙穴魚,食乳水,食之甚溫。
蜃身一半已下鱗盡逆。
太和七年,河陰忽有蠅蔽天如蝗,止三日,河陽界經旬方散。
有李,時為尉,向予三從兄說。
南中毒瑁,斑點盡模糊,唯振州毒瑁如舶上者。
嘗見衛公先白書,上作此毒冒字。
衛公言鵝警鬼,壓火,孔雀辟惡。
洪州有牛尾狸,肉甚美。
威遠軍子将臧平者,好鬥雞。
高于常雞數寸,無敢敵者。
威遠監軍與物十匹強買之,因寒食乃進。
十宅諸王皆好鬥雞,此雞凡敵十數,猶擅場怙氣。
穆宗大悅,因賜威遠監軍帛百匹。
主雞者想其距,奏曰:“此雞實有弟,長趾善鳴,前歲賣之河北軍将,獲錢二百萬。
” 韋絢雲:“巴州兔作狸班。
” 凡鸷鳥,雄小雌大,庶鳥皆雄大雌小。
予同院宇文獻雲:“吉州有異蟲,長三寸餘,六足,見蚓必齧為兩段,才斷各化為異蟲,相似無别。
” 又有赤腰蜂,養子于蜘蛛腹下。
侯夷魚,肝與子俱毒。
食此魚必食艾,艾能已其毒。
江淮人食此魚,必和艾。
夔州刺史李贻孫雲:“嘗見水枝化為蚓。
” 道書以鯉魚多為龍,故不欲食,非緣反藥。
庶子張文規又曰:“醫方中畏食鯉魚,謂若魚中豬肉也。
” 衛公畫得峽中異蝶,翅闊四寸餘,深褐色,每翅上有二金眼。
公又說:“道書中言獐鹿無魂,故可食。
” 予幼時,嘗見說郎巾,謂狼之筋也。
武宗四年,官市郎巾。
予夜會客,悉不知郎巾何物,亦有疑是狼筋者。
坐老僧泰賢雲:“泾帥段宅在昭國坊,嘗失銀器十餘事。
貧道時為沙彌,每随師出入段公宅,段因令貧道以錢一千詣西市賈胡求郎巾。
出至修竹南街金吾鋪,偶問官健朱秀,秀答曰:‘甚易得,但人不識耳。
’遂于古培摘出三枚,如巨蟲,兩頭光,帶黃色。
得,即令集奴婢環庭炙之。
蟲忄栗蠕動,有一女奴臉唇動,诘之,果竊器而欲逃者。
” 象管,環王國野象成群,一牡管牝三十餘。
牝牙才二尺,疊供牡者水草,卧則環守。
牝象死,共挖地埋之,号吼移時方散。
又國人養馴,可令代樵。
熊膽,春在首,夏在腹,秋在左足,冬在右足。
南安蠻江蛇,至五六月,有巨蛇泛江岸,首如張帽,萬萬蛇随之入越王城。
野牛,高丈餘,其頭似鹿,其角丫戾,長一丈,白毛,尾似鹿,出西域。
潛牛,勾漏縣大江中有潛牛,形似水牛。
每上岸鬥,角軟還入江水,角堅複出。
貓,目睛暮圓,及午豎斂如纟延。
其鼻端常冷,唯夏至一日暖。
其毛不容蚤,虱黑者暗中逆循其毛,即若火星。
俗言貓洗面過耳則客至。
楚州謝陽出貓,有褐花者。
靈武有紅叱撥及青骢色者。
貓一名蒙貴,一名烏員。
平陵城,古譚國也,城中有一貓,常帶金鎖,有錢飛若蛱蝶,士人往往見之。
鼠,舊說鼠王其溺精一滴成鼠。
一說鼠母頭腳似鼠,尾蒼口銳,大如水中者,性畏狗,溺一滴成一鼠。
時鼠災多起于鼠母,鼠母所至處,動成萬萬鼠。
其肉極美。
凡鼠食死人目睛,則為鼠王。
俗雲鼠齧上服有喜,凡齧衣欲得有蓋,無蓋兇。
千歲燕,齊魯之間謂燕為乙,作巢避戊巳
鼠食鹽則身輕。
烏賊魚骨如通草,可以刻為戲物。
章舉每月三八則多。
蝦姑狀若蜈蚣,管蝦。
南海有水族,前左腳長,前右腳短,口在脅傍背上。
常以左腳捉物,置于右腳,右腳中有齒嚼之,方内于口。
大三尺餘。
其聲術術,南人呼為海術。
獵者不殺豺,以财為同聲。
又南方惡豺向人作聲。
衛公幼時,常于明州見一水族,有兩足,觜似雞,身如魚。
衛公年十一,過瞿塘,波中睹一物,狀如嬰兒,有翼,翼如鹦鹉。
公知其怪,即時不言。
晚風大起,方說。
句容赤沙湖,食朱砂鯉,帶微紅,味極美。
負朱魚亦絕美,每鱗一點朱。
向北有濮固羊,大而美。
丙穴魚,食乳水,食之甚溫。
蜃身一半已下鱗盡逆。
太和七年,河陰忽有蠅蔽天如蝗,止三日,河陽界經旬方散。
有李,時為尉,向予三從兄說。
南中毒瑁,斑點盡模糊,唯振州毒瑁如舶上者。
嘗見衛公先白書,上作此毒冒字。
衛公言鵝警鬼,壓火,孔雀辟惡。
洪州有牛尾狸,肉甚美。
威遠軍子将臧平者,好鬥雞。
高于常雞數寸,無敢敵者。
威遠監軍與物十匹強買之,因寒食乃進。
十宅諸王皆好鬥雞,此雞凡敵十數,猶擅場怙氣。
穆宗大悅,因賜威遠監軍帛百匹。
主雞者想其距,奏曰:“此雞實有弟,長趾善鳴,前歲賣之河北軍将,獲錢二百萬。
” 韋絢雲:“巴州兔作狸班。
” 凡鸷鳥,雄小雌大,庶鳥皆雄大雌小。
予同院宇文獻雲:“吉州有異蟲,長三寸餘,六足,見蚓必齧為兩段,才斷各化為異蟲,相似無别。
” 又有赤腰蜂,養子于蜘蛛腹下。
侯夷魚,肝與子俱毒。
食此魚必食艾,艾能已其毒。
江淮人食此魚,必和艾。
夔州刺史李贻孫雲:“嘗見水枝化為蚓。
” 道書以鯉魚多為龍,故不欲食,非緣反藥。
庶子張文規又曰:“醫方中畏食鯉魚,謂若魚中豬肉也。
” 衛公畫得峽中異蝶,翅闊四寸餘,深褐色,每翅上有二金眼。
公又說:“道書中言獐鹿無魂,故可食。
” 予幼時,嘗見說郎巾,謂狼之筋也。
武宗四年,官市郎巾。
予夜會客,悉不知郎巾何物,亦有疑是狼筋者。
坐老僧泰賢雲:“泾帥段宅在昭國坊,嘗失銀器十餘事。
貧道時為沙彌,每随師出入段公宅,段因令貧道以錢一千詣西市賈胡求郎巾。
出至修竹南街金吾鋪,偶問官健朱秀,秀答曰:‘甚易得,但人不識耳。
’遂于古培摘出三枚,如巨蟲,兩頭光,帶黃色。
得,即令集奴婢環庭炙之。
蟲忄栗蠕動,有一女奴臉唇動,诘之,果竊器而欲逃者。
” 象管,環王國野象成群,一牡管牝三十餘。
牝牙才二尺,疊供牡者水草,卧則環守。
牝象死,共挖地埋之,号吼移時方散。
又國人養馴,可令代樵。
熊膽,春在首,夏在腹,秋在左足,冬在右足。
南安蠻江蛇,至五六月,有巨蛇泛江岸,首如張帽,萬萬蛇随之入越王城。
野牛,高丈餘,其頭似鹿,其角丫戾,長一丈,白毛,尾似鹿,出西域。
潛牛,勾漏縣大江中有潛牛,形似水牛。
每上岸鬥,角軟還入江水,角堅複出。
貓,目睛暮圓,及午豎斂如纟延。
其鼻端常冷,唯夏至一日暖。
其毛不容蚤,虱黑者暗中逆循其毛,即若火星。
俗言貓洗面過耳則客至。
楚州謝陽出貓,有褐花者。
靈武有紅叱撥及青骢色者。
貓一名蒙貴,一名烏員。
平陵城,古譚國也,城中有一貓,常帶金鎖,有錢飛若蛱蝶,士人往往見之。
鼠,舊說鼠王其溺精一滴成鼠。
一說鼠母頭腳似鼠,尾蒼口銳,大如水中者,性畏狗,溺一滴成一鼠。
時鼠災多起于鼠母,鼠母所至處,動成萬萬鼠。
其肉極美。
凡鼠食死人目睛,則為鼠王。
俗雲鼠齧上服有喜,凡齧衣欲得有蓋,無蓋兇。
千歲燕,齊魯之間謂燕為乙,作巢避戊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