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三十八回 獲私書奸謀盡露 拜戰本旨意參

關燈
詩曰: 叛臣狡猾曲腸多,欲救同謀出網羅。

     奈何天眼昭昭顯,敗露行藏計反疏。

     當下,夫人聽了丈夫之言大喜,說:“相公果然妙計,在于何日行事的?”孫振說:“下官即日修書,明日可往了。

    ”是夜,夫妻商議,修了密書。

    到次日,挑選了十名能于家丁,帶藏密書信,叮囑一番,出了昆侖關而去。

     卻說狄元帥隻因妖道厲害,毒氣傷人,不許衆将出敵。

    妖道隻因眼目被傷不愈,亦不前來讨戰,狄爺一日思量,依智高攻下粵西邕州得了昆侖關,前月已差李義探聽他虛實,已有一月餘,打聽明白正在回來。

    他帶小軍五十名扮作京差模樣,隻見前面遠遠來了十多人,一見數十名京差,即閃閃縮跑在樹林裡面。

    衆兵丁見此跷溪,大喝一聲:“你是什麼人在此埋伏,不是行刺客定是盜賊了。

    ”說未完,早有一人應聲呼:“将爺不必見疑,我們十人乃是近處小民,隻因探親吃酒,是以夜晚回來。

    ”言未了,此人身上一把刀脫下地中,衆小軍見了越覺思疑,有一軍人禀知李将軍,李義聽了即前來喝道:“黑夜行走,身上又有腰刀,必非良善之人,何須與他争論,且拿住搜他身上,看他人人可有刀斧否?”衆兵上前要搜。

     原來,孫振的家丁,十人内有一人藏書的,心中着急,這十人原是孫振挑選的,有些武藝,他仗着本事,初時隻道以言說就罷了,今見衆人要搜,怕什麼數十個官差?大怒,罵聲:“賊囚,朝廷養你是巡查敵國奸細,不是叫你欺壓小民!若要搜時,隻怕你有性命之懮。

    ”李将軍聽了大怒,喝衆軍擒拿,十人早拔出腰刀,衆人一齊動手殺将起來。

    黑夜中刀斧交加,原來十人果有些本事,鬥了多時不能拿獲。

    李将軍大怒,提出雙鞭沖入中央,左一鞭死一個,右一鞭跌一人,不一刻,打死五六人,剩下幾個思量逃走,也脫不得,被衆人亂刀砍于地下。

     時已天明了,李義吩咐:“既殺十名強盜,未曾搜他身上可有什麼夾帶否?”衆軍将十個屍骸搜完,内有一人身上一封書,并衆人有些幹糧之類。

    李義接書一看,書套上面寫着:“此書嶽丈大人親收披覽。

    ”下面:“愚婿孫振拜。

    ”李義看了,原來系孫奸賊反投敵國了。

    若非奉命到此打聽蠻王,焉得知之?想他又有密書與馮老賊,又有什麼委曲在内,不免待回關時與元帥觀看,便知他有何奸謀了。

    實時,軍士埋了十人屍首。

    李義等一路跑走七八天,方才回關中交令,說:“元帥,小将奉命前往粵西探聽,蠻王十分不仁,搶奪民家婦女,滅亡不遠。

    又于半途中截殺得一夥奸細,原來是孫振奸臣的家将。

    搜出一書,是與馮太尉的。

    ”元帥說:“有這等事?”李義将書呈上,元帥看過封皮,實時拆開此書,展技案上。

    書上寫着: 愚婿振書奉上嶽文大人座前:自上年小婿有書到來,捉拿劉 慶、張忠,隻望扳倒了狄青,報了大仇消卻心中之恨,豈料被楊文廣 搜出來書,帶累嶽文陷入網羅,小婿晝夜不安。

    又蒙嶽丈有書通 知,逃得性命,合家得脫虎口,依命走往南蠻。

    茲南王收錄,現為上 大夫之職,十分信用。

    小婿挂念嶽文羁绁天牢,特差至家将十名, 着他暗投獄中見機行事,改扮衣裝逃出洋城,到此一家完叙,共享 榮華,免受囚禁之苦。

    恭候早日脫難成祥,并請金安。

     狄元帥看罷此書,心中帶怒,罵聲:“奸臣投降敵國,真乃生成人面獸心也,又有書回朝劫獄,要救太尉,幸得李賢弟前往探聽蠻王消息,又拿得他私書。

    待等平伏了南蠻,捉回叛賊回朝正罪便了。

    ”王夫人接書看過,便說:“元帥之言有理,可密收下此書,以待班師奏聞聖上,好摒逐奸臣黨羽,方得國固邦安。

    ”狄爺稱是。

     又有嶽綱上前說:“元帥,小将前時與高将軍,奉命到襄陽救取張将軍、劉将軍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