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九回 孫總兵有心陷将 楊文廣不意拿奸

關燈
詩曰: 背主忘恩孫總兵,因将宿怨叛朝廷。

     欺君誤國奸臣事,千載臭名洗不清。

     當下張忠、劉慶見此處不是茅庵,乃一間無香無火的古廟,上面舊牌匾隐隐有“星君廟”三字。

    又見神案上面有一柬,二人拾起一看,上寫着: 人情杯酒休貪戀,太白星君贈偈言。

     二人看罷,方知昨夜道士,乃太白星君,就是此神像,二人倒身下拜,謝神聖指示。

    出了廟門首,乃平街大道,居民、店鋪稠密,但不知此是何方。

    一問土民,方知此處乃湖廣地面辰州府,近襄陽城,與河南汴京交界,回朝十餘天可到。

    二人歡喜不盡,皆得星君庇護之力。

     二人一路行走,談談說說,不覺到了襄陽城。

    城中有一總兵把守,此人姓孫名振,乃兵部尚書孫秀之侄,借叔父勢力做了總兵武職,聖上調他鎮守襄陽城。

    自狄青取了珍珠旗,回朝參倒了龐國丈,拿了孫秀一同斬首。

    這孫振借着朝内一權臣馮拯之勢──他官居吏部,赫赫有權,人人遵仰。

    孫振是他女婿,故孫秀被誅,他虧得丈人在内扶持,幸而漏網,不曾被參。

    但是他賊心不改,狠毒為人,一心恨着狄青,屢思報仇。

    料想他如今勢大封王,不能下手。

    此日正在關中安逸無事,忽有守兵報知劉、張二人回朝取救兵之事,孫振聽了一想,說道:“我日夜思量與叔父太師報仇,今日既有此機會,何不将他二人用酒灌醉,囚禁住了,狄青團于山洞之中,糧草一斷,豈不餓死了他?如此方消我恨也。

    ”說罷,吩咐大開關門,出來迎接。

     二人一同進了關中帥堂,分賓主坐下,孫振故問來意緣由道:“二人将軍奉旨征南,到此何事?莫不是得勝班師麼?”二人見問,将回朝取救之事,一一說知。

    孫振聽了說:“原來如此。

    二位将軍如此勞苦,肚中必然饑餓了。

    ”吩咐家丁擺上酒席,說:“二位将軍,淡酒粗肴,休嫌簡慢,請用數杯如何?”二人說:“總兵大人那裡話!我弟兄叨擾,實不該當。

    但我二人公務在身,酒不敢用的。

    ”孫振說:“二位将軍一路回來,關山跋涉,勞苦不堪。

    略飲幾杯,以消悶懷,安息一宵,明早起程,豈不為美?況今在于下官處吃酒,也何妨?莫不是嫌下官恭敬不周麼?”原來二人也是好酒之徒,劉慶為最,隻因太白星君囑咐他不要貪酒,有些靈異,是以初時推卻。

    今見擺上香噴噴的佳馔,撲鼻香的美酒,此時二人又見孫振如此謙恭,蜜語甜言,便說:“總兵大人,你言重了,我兄弟二人哪敢當。

    ”劉慶又說:“既承美意,吃數杯吧。

    ”張忠見劉慶早已允了,也不阻攔,随即坐下。

    這張、劉二人不聽星君指示,貪着杯中之趣,狄青衆将兵多受五六個月之難,後來十五萬人馬死了一半在山洞中。

    這是劫數難逃,深屬可憫。

     當時這奸臣隻竭意奉敬,杯杯殷勤敬勸,二人隻因一日爬山越嶺,身體勞倦,見酒豈有不貪的?孫振勸上一杯吃一杯,二人飲開胃腸,哪裡還記着星君偈言?初時略忍,待孫振相勸,後來吃了多少杯,大呼小葉“拿酒來”。

    孫振隻命人更換大杯,二人不分好歹,隻吃得大醉,人事不知。

    孫振大悅,吩咐衆家丁将二人捆綁起來。

    家丁領命,上前把二人捆得緊固。

    二人因酒大醉,全然不知。

    孫振又令家丁把二人本章搜出來,拆開在燈下觀看,洋洋喜色。

    看畢了,又恐怕二人氣力狠大,即加鐵索監禁牢獄。

    是夜,又修本一道,劾奏狄青自提兵到邊廷将已一載,按兵不動,妄差人回朝奏捷。

    今劉慶、張忠私自逃回,已經被拿收禁,候旨發落。

    另寫密書一封,托嶽丈馮太尉在聖上前如此如此,兩路夾攻,方雪得胸中之恨。

    是晚,将本章一道封書,外加密書一封,差心腹家将二名,連夜趕上汴京,不表。

     又言劉慶、張忠二人睡到五更天,酒醉已醒,方覺渾身被捆了。

    又見四面陰風慘慘,垣上一燈,半明半滅,耳邊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