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四十二回 牛臯大戰洞庭湖

關燈
尚不知二大王消息。

    正在憂悶間,守寨門賊人見陳滔領本部數千,身上染有污血,走到寨門外高叫不疊:“今有大聖天王戰敗回來,作急開門!”賊人報知夏誠。

    夏誠大驚,慌教開門放進。

    陳滔部下一齊并入,楊欽、黃佐相繼而進。

    夏誠正待閉門守險,已被楊欽、黃佐分人守定。

     嶽飛大兵繼至,将楊麼老營團團圍祝夏誠、黃彪等束手就縛,其餘賊衆解甲投拜者,聲動山嶽。

    嶽飛方欲受降,傍有牛臯曰:“今楊麼手下賊衆,為各州之害不小,殺戮官軍甚多,數年之間,勞民動衆。

    今日勢敗,方肯投降。

    若不盡行剿滅,将何以示軍威?”飛曰:“楊麼所部本是農夫,先被鐘相以妖術煽惑,事發懼死,以緻相聚為盜。

    鐘相敗死,又被程吏部欲盡殺之,因此依舊潛躲偷竊求生。

    于中有楊麼以推戴鐘儀為名,複起嘯聚,燒劫州縣。

    往年王宣撫無有收捕之方,日就月将,養成大患。

    我想他衆人隻是要全性命而已。

    今日賊首楊麼、鐘儀既誅,其餘皆是國家赤子,安得不允其降乎?”牛臯等再不敢言。

    嶽飛選強壯有力願從軍者編入行伍,老弱不堪願為民者放歸田裡。

    将楊麼所積金寶财物盡賞有功将士,放火焚毀大小賊寨三十餘座,戰船數千艘。

    湖襄之寇悉平。

    初楊麼據依洞庭湖,恃其營寨險阻,遇官軍自陸路襲之,則入湖中;以水攻之,則登岸上。

    因曰:“欲犯我者,除是飛來。

    ”至是,人以其言為識雲。

    紹興五年六月末旬,嶽飛掃蕩楊麼,遣人以捷書報知張浚。

     書至潭州,果八日克服劇寇。

    張浚歎曰:“嶽侯神算也。

    ”即日差人奏捷行在。

    高宗大喜,遣内侍赍禦劄褒獎之。

    诏曰:敕:比得張浚奏知,湖湘寇賊悉已肅清。

    寬纾朕憂,良用欣惬。

    非卿威名冠世,忠略濟時,先聲所臨,人自信服,則何以平積年嘯聚之黨于旬朝指顧之間,不煩誅夷,坐獲嘉靖,使朕恩威并暢,厥功茂焉。

    或有陳情,可具奏來。

    七月初一日付嶽飛。

     升嶽飛武勝定國軍節度使、京西路宣撫使、河南北諸路招讨使兼營田大使,其有功将士俱授升賞。

    嶽飛承恩已畢,上疏進師恢複中原,不許。

    帝诏張浚回朝。

    浚還自潭州,入見高宗,具奏:“藩外巨職,唯韓世忠、嶽飛可倚以大事。

    ”帝大悅曰:“召卿回欲議防邊計,卿可專任視師于襄、漢、川、陝,仍以劉子羽參議軍事,以席益為四川制置大使,用副卿行。

    ”浚辭帝,前往襄、漢、川、陝督理軍務,不在話下。

    高宗以張浚所陳,升韓世忠為京東淮東路宣撫處置使屯楚州,嶽飛為京西湖北路宣撫副使屯鄂州。

    诏下,鎮江韓世忠承命至楚州。

     時楚州城郭被金人殘破已後,官府荒蕪,民庶凋落。

    世忠披草萊,立軍府,與士民同力役。

    夫人梁氏親織箔為屋。

    庶民見其自動,亦不敢辭艱苦。

    大家營成,不半年,軍府樓橹為之一新。

    将士有法戰者,世忠遺以巾帼,設鼓樂大宴将士,酒後使婦人出筵中數以恥之。

    故人人知所奮勵,壯氣百倍。

    世忠又遣人撫集流散,通商惠工于山陽郡。

    自是遠近懷威,依附者殆無虛日,遂為重鎮焉。

    事聞,高宗喜曰:“信如張浚所舉也。

    ”因下诏褒之。

     且說嶽飛亦承诏旨,引本部人馬迳還鄂州屯紮。

    宋高宗以鄂州為重鎮要地,因诏嶽飛屯焉。

    诏曰:敕嶽飛:武昌控制上流,淮甸隻隔一水。

    命卿屯兵于此,須要多方措置。

    遣人間探,無使虜寇窺伺,即今動息如何?莫謂未有今報,而援圖之謀不素定,難以應亻卒。

    卿其用心體國,萬一有警,當極力捍禦。

    事勢掃戮,無少疏虞,即卿之功。

    日具的實,動息奏來。

    故敕。

    紹興五年十月日付嶽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