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九十六回 熊威受恩不忘舊 施俊絕處又逢生
關燈
小
中
大
詩曰:
曾見當年魯母師,能無失信與諸姬。
拘拘小節成名節,免得終身大德虧。
凡人立節立義,全在起初。
些須一點正念,緊緊牢守,從此一念之微,然後作出大節大義來,使人欽敬佩服,皆有所矜式。
不信,引出一位母師來。
列位請聽:母師者,魯九子之寡母也。
臘日歲祀禮畢,欲歸私家,看看父母的幼稚,因與九子說知。
九子俱頓首從母之命。
母師又叫諸姬,囑之道:“謹守房戶,吾夕即返。
”諸婦受命。
又叫幼子相伴而歸。
既歸,閱視私家事畢。
不期這日天色陰晦,還家早了。
走至闾門之外,便止不行。
直等到天色傍晚,方才歸家。
不期有一魯國大夫,在對門台上看見,大以為奇,叫母師問道:“汝既已還家,即當入室,為何直捱至傍晚方才歸家?此中必有緣故。
”母師答道:“妾不幸夫君早卒,獨與九子寡居。
今臘日禮畢事閑,因往私家一視。
臨行曾與諸婦有約,至夕而返。
今不意歸早,因思醉飽娛樂人之常情,諸子諸婦在家,恐亦未能免此。
妾若突然入室,使他們迎侍不及,坐失禮儀,雖是他罪,然思緻罪之由,則是妾誤之也。
故止于闾外,待夕而入。
妾既全信,諸婦又不緻失禮,不亦美乎?”魯大夫聽了,大加歎賞,因言魯穆公,賜母尊号,曰“母師”,使國中夫人、諸姬皆師之。
君子謂母師能以身教。
閑言少叙,書歸正傳。
詩曰: 熊威不枉負英聲,遇得恩情尚報情。
縱作山王為叛逆,亦知德怨要分明。
其二: 大仁大義說施昌,賄買亡徒不死亡。
始識救人人救我,好心腸換好心腸。
且說劫奪了施俊的馱轎車輛等,不是熊威與朋玉的主意,都是韓良一人的主意。
皆因酒吃的過量,無事之時,常有喽兵蠱惑:為山王寨主,應當論秤的分金,論鬥的分銀,寨主講究吃人心麻辣湯。
韓良就記在心裡了。
他們三位得了山寨之時,山中原有些财帛,熊威的主意,大家都分散了,又遇着老道不教他們下山借糧,兩氣夾攻,山中就苦了。
老道往山上供日用,也是三四十人吃飯,固然很豐富,縱有些個銀錢,慢慢的也就墊辦了。
這日韓良大醉,就把施俊劫上山來。
可有一樣好處,不許喽兵污辱人家的婦女。
就把女眷交與後寨,服侍夫人,由他們大家作一個使喚人,聽後寨使喚。
所有男子,都捆将起來,等着挖心吃麻辣湯。
皆因後寨夫人吳氏,見着金氏娘子品貌端莊,是一團的正氣,問明了家鄉、姓氏、籍貫,趕着就把金氏娘子攙于上坐,自己倒身下拜。
把金氏娘子吓了一跳。
又細問他的情由。
原來是玉面貓熊威,他先前作的是镖行買賣,皆因是與本行人鬧了口氣,立志永不吃镖行。
後來自己落魄,病在店中,衣不遮體,食不充饑。
店中夥計與他出了個主意,在武昌府賣藝,每天總剩十幾串錢。
就在三四天的工夫,也換上衣服了,也存下錢了。
那日又出去賣藝,本處的地方與他要錢,他給二成帳。
地方不答應,要平分一半,還不是淨分當日的,并且要平分那前幾天的錢。
彼此口角分争,三拳兩腳把他的那條小性命歸西去了。
這一結果了他的性命,如何是好?又走不了。
可巧遇見蘭陵府的知府施昌施大老爺卸任坐轎正走在那裡,看見熊威的體态,問了從人,當時沒管,叫他們交縣。
晚間讓老家人重賄了獄卒,打點了上下手,自己越獄出來。
臨行,老家人還贈了他十兩銀。
他又問了老家人的名姓,問了老爺的原籍,并且問老爺跟前幾位公子都叫什麼名字,日後好報答活命之恩。
自己沖着老爺那裡磕頭謝了恩,又給老家人磕了頭,自己方逃命了。
到後來居住此山,他的家小焉能不知。
可巧這日問起金氏來。
金氏看着這個壓寨夫
拘拘小節成名節,免得終身大德虧。
凡人立節立義,全在起初。
些須一點正念,緊緊牢守,從此一念之微,然後作出大節大義來,使人欽敬佩服,皆有所矜式。
不信,引出一位母師來。
列位請聽:母師者,魯九子之寡母也。
臘日歲祀禮畢,欲歸私家,看看父母的幼稚,因與九子說知。
九子俱頓首從母之命。
母師又叫諸姬,囑之道:“謹守房戶,吾夕即返。
”諸婦受命。
又叫幼子相伴而歸。
既歸,閱視私家事畢。
不期這日天色陰晦,還家早了。
走至闾門之外,便止不行。
直等到天色傍晚,方才歸家。
不期有一魯國大夫,在對門台上看見,大以為奇,叫母師問道:“汝既已還家,即當入室,為何直捱至傍晚方才歸家?此中必有緣故。
”母師答道:“妾不幸夫君早卒,獨與九子寡居。
今臘日禮畢事閑,因往私家一視。
臨行曾與諸婦有約,至夕而返。
今不意歸早,因思醉飽娛樂人之常情,諸子諸婦在家,恐亦未能免此。
妾若突然入室,使他們迎侍不及,坐失禮儀,雖是他罪,然思緻罪之由,則是妾誤之也。
故止于闾外,待夕而入。
妾既全信,諸婦又不緻失禮,不亦美乎?”魯大夫聽了,大加歎賞,因言魯穆公,賜母尊号,曰“母師”,使國中夫人、諸姬皆師之。
君子謂母師能以身教。
閑言少叙,書歸正傳。
詩曰: 熊威不枉負英聲,遇得恩情尚報情。
縱作山王為叛逆,亦知德怨要分明。
其二: 大仁大義說施昌,賄買亡徒不死亡。
始識救人人救我,好心腸換好心腸。
且說劫奪了施俊的馱轎車輛等,不是熊威與朋玉的主意,都是韓良一人的主意。
皆因酒吃的過量,無事之時,常有喽兵蠱惑:為山王寨主,應當論秤的分金,論鬥的分銀,寨主講究吃人心麻辣湯。
韓良就記在心裡了。
他們三位得了山寨之時,山中原有些财帛,熊威的主意,大家都分散了,又遇着老道不教他們下山借糧,兩氣夾攻,山中就苦了。
老道往山上供日用,也是三四十人吃飯,固然很豐富,縱有些個銀錢,慢慢的也就墊辦了。
這日韓良大醉,就把施俊劫上山來。
可有一樣好處,不許喽兵污辱人家的婦女。
就把女眷交與後寨,服侍夫人,由他們大家作一個使喚人,聽後寨使喚。
所有男子,都捆将起來,等着挖心吃麻辣湯。
皆因後寨夫人吳氏,見着金氏娘子品貌端莊,是一團的正氣,問明了家鄉、姓氏、籍貫,趕着就把金氏娘子攙于上坐,自己倒身下拜。
把金氏娘子吓了一跳。
又細問他的情由。
原來是玉面貓熊威,他先前作的是镖行買賣,皆因是與本行人鬧了口氣,立志永不吃镖行。
後來自己落魄,病在店中,衣不遮體,食不充饑。
店中夥計與他出了個主意,在武昌府賣藝,每天總剩十幾串錢。
就在三四天的工夫,也換上衣服了,也存下錢了。
那日又出去賣藝,本處的地方與他要錢,他給二成帳。
地方不答應,要平分一半,還不是淨分當日的,并且要平分那前幾天的錢。
彼此口角分争,三拳兩腳把他的那條小性命歸西去了。
這一結果了他的性命,如何是好?又走不了。
可巧遇見蘭陵府的知府施昌施大老爺卸任坐轎正走在那裡,看見熊威的體态,問了從人,當時沒管,叫他們交縣。
晚間讓老家人重賄了獄卒,打點了上下手,自己越獄出來。
臨行,老家人還贈了他十兩銀。
他又問了老家人的名姓,問了老爺的原籍,并且問老爺跟前幾位公子都叫什麼名字,日後好報答活命之恩。
自己沖着老爺那裡磕頭謝了恩,又給老家人磕了頭,自己方逃命了。
到後來居住此山,他的家小焉能不知。
可巧這日問起金氏來。
金氏看着這個壓寨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