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九十回 三俠客同走勸架 二親家相打成詞

關燈
詩曰: 俠骨生成甚可誇,同心仗義走天涯。

     救人自遇人來救,暗裡循環理不差。

     且說艾虎正與施守志交手,兩口利刃上下翻飛,未分勝負。

    白芸生撿了鐵頭狸子的那口刀,也就蹿将上來,兩個人并力與施守志較量。

    論碧目神鷹,艾虎一人他就抵敵不過,何況又上了一個,他焉能行得了?自己就要打算逃蹿性命。

    奈因一宗,二個人圍住他,蹿不出圈去,鬧了個腳忙手亂,當時刀法也就亂了。

    好容易這才虛砍了一刀,撒腿就跑,一直撲奔正西。

    過了一段界牆,前邊兩堆太湖山石,眼瞧着他就在太湖山石當中蹿将過來。

    艾虎在前,芸生在後,自然也得在太湖山石當中過去。

    艾虎剛往西一蹿,隻聽東北有人嚷道:“别追!有埋伏。

    ”這句話未曾說完,艾虎已然掉下去了。

    芸生幾乎也就掉将下去。

    回頭一看,并不見人,也不知是什麼人在那裡說話。

    大爺往裡一看,原來是個陷坑。

    艾虎墜落坑中,站起身來,往上一瞧。

    芸生上面答言:“難道老兄弟上不來嗎?”艾爺說:“行了。

    ”自己往上一蹿,腳蹬坑沿上,問:“大哥,那賊何方去了?”回答:“早已跑遠了。

    ”艾爺大怒道:“便宜這厮!咱們找我二哥、三哥去。

    ” 複又回來,遍找不見,忽然由牆上下來,說:“你們二位可好,我兩世為人了。

    ”艾虎、芸生問:“什麼原故?”回答:“我自顧追尼姑,一時慌張,沒看明白,墜落坑中。

    那尼姑真狠,舉起一塊大石頭要砸我。

    坑沿上有一個人,也不知是誰,由尼姑身後将尼姑踢倒,自然那石頭正砸在尼姑的腦袋上,頭顱粉碎。

    我上來時節,那人不見了。

    我也沒看見人家,也沒與人家道道勞,我就奔這裡來了。

    你們将那兩個賊可都殺了無有?”二人道:“我們打死了一個,追跑了一個。

    ”又提艾虎如何墜在坑中的話,說了一遍。

    列位就有說的,原來徐良沒死。

    他若死了,如何還算小五義?再說尼姑,倒是誰人将他要命?可就是艾虎看見倒騎驢的那個人。

    他又是誰人哪?就是前文表過的神行無影谷雲飛。

    因他徒弟回家,自己暗地跟下來了,看他到家是真孝順,是假孝順。

    暗地一瞧,是真孝順,又有救他妹子這一節。

    自己并沒見徒弟之面,去到廟中要把尼姑殺了。

    白晝見着街上酒鋪中有個醉鬼先在那邊,就沒賒出帳來,他就把尼姑庵中的事聽了一遍。

    又到這邊酒鋪中來,自己見着艾虎,一瞧就奇怪,故意又喝兩壺酒,細看艾爺的情性,方知不是賊。

    會了酒錢,并不道謝。

    晚間到廟中,淨在一旁看着他們動手。

    徐良掉下坑去,自己過去用“閉血法”把尼姑一點,淫尼一倒,石頭砸在自己腦袋上,腦髓迸流。

    自己仍然又撲奔前院。

    見艾虎他們追下賊去,自己也遠遠的跟着,見賊過太湖山石,拿胳膊廠跨太湖石,往南一飄身,蹿在正西,等着艾虎。

    他就看出破綻來了,自己想着提拔艾虎,報答他這兩壺酒錢,嚷道:“前頭有埋伏!别過去八說遲了一些。

    谷雲飛見尼姑一死,自己就算沒有事了,由此起身。

    下套《小五義》上金鱗橋辦明奇巧案,救白芸生、範仲淹,誤打朝天嶺的内應,巧得滇皮铛,皆是後話,暫且不表。

     且說的是徐良、艾虎、白芸生他們弟兄三位,不知施守志的去向,就把廟中的婆子、小尼姑找在一處,告訴他們一套言語。

    小尼姑連婆子等都跪在地下,求饒他們的性命。

     芸生說:“我教給你們一套言語,就不殺害爾等。

    ”大家一口同音,都嚷願意。

    芸生說:“明日你們報到當官,就提你們這裡的廟主結交賊匪,暗地害死高保。

    苗錫麟與尼姑通奸,施守志因氣好砸死尼姑。

    殺死苗錫麟,此賊棄兇逃走。

    當官不信你們,就把埋葬高保的地方指點告訴明白。

    按着這套言語回禀當官,自然就保住了你們的殘生。

    如若不依着我們的言語,明晚我們大衆前來結果你們的性命。

    ”大家點頭,情甘願意。

    “所有尼姑的東西,你們大家分散。

    當官要是問着你們,就說俱被施守志盜去。

    ”大家千恩萬謝,都感幾位爺的好處。

     白芸生、徐良、艾虎三個人一看天氣不早,就此起身,回到店中,仍是蹿房躍牆下來。

    手下的從人俱都在店中等候。

    來到房中,大家見禮、道驚、打聽。

    芸生把自己的事情俱都說出,連胡、喬二位都贊歎說:“這樣公子,都受了這樣苦處。

    ”徐良說:“明天五更就起身,不管他們此處的事情了。

    ”書不可重絮。

    到了次日,給了店飯錢,有騎馬的,有步下的,直奔武昌府而來。

    衆人奔武昌,暫且不表。

    說書的一張嘴,難說兩家的話。

    這一丢大人,蔣平、智化解開了沈中元的貫頂詩,各路分散着尋找大人。

    先說可就是艾虎的事情,這才引出小五義結拜、盜獄等項,也不在少處。

    丢大人,就有走夾峰前山的,就有走夾峰後山的,就有上娃娃谷的。

    在路上俱各有事,可是說完了一段再表一段。

    這個日限相隔差不了多遠。

     先提北俠、南俠、雙俠離了晨起望,曉行夜宿,饑餐渴飲,無話不說。

    這日正往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