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八十五回 貪功入廟身遭險 巧言難哄有心人

關燈
詩曰: 乘車策馬比如何,禦者洋洋得意過。

     不是其妻深激發,焉知羞恥自今多。

     什麼緣故?聖賢雲:“羞惡之心,義之端也,人皆有之。

    ”人有一時自昏,偶然昧卻羞惡之心,或因人激發愧悔,自修做出義來的。

    這套書雖是小說,可是以忠烈俠義為主,所以将今比古,往往隔幾回搜讨故典,作為榜樣。

    此段又引出一個趕車的來:春秋時齊國晏嬰為齊相,有一趕車的,不知其姓名,其妻号為命婦。

    一日,給晏子趕車入朝,适到自己門前,其妻從門隙窺之,見其夫為晏子趕車,擁蓋策馬,意氣洋洋,甚自得也。

    到晚,即速而歸。

    其妻求去。

    趕車的驚而問之道:“吾與汝夫婦相安久矣,何忽求去?”其妻回答:“始,妾以子今暫為卑賤,異日或貴顯,故安之久。

    今見子之卑賤之日,倒自足自滿,得意洋洋,也似乎卑賤無期之日。

    ”趕車道:“何以知之?” 其妻道:“妾觀晏子身長不滿三尺,若論其身為齊相,名顯諸侯,不知當何如驕傲,何如滿盈。

    乃妾觀之志氣,恂恂自下,若不知有富貴者,則其意念深矣。

    若子身長八尺,偉然一男子,乃為仆禦,若汝有大志,不知何如愧悔,何如悲思。

    乃妾觀子之志氣,則洋洋自足。

    洋洋自足,是以卑賤自安也,他何複望,是以求去。

    ”禦者聽了,不覺羞慚滿面,深深謝過,道:“請從此改悔何如?”其妻道:“晏子之過于人,亦此改悔,謙沖之智耳。

    子信能改悔,則是能懷晏子之志,而又加以八尺之長,若再躬行仁義,出事明主,其名必揚矣。

    ”禦者甚喜。

    禦者緻謝其妻,道:“蒙賢妻教戒,始知進修有路。

    ”其妻道:“妾又聞,賤雖不可居,若背于義,則又甯居之;貴雖可為,若虛驕而貴,則又不可也。

    ”禦者感謝。

    自此之後、遂自改悔,學道謙遜,常若不足。

    雖仍出為晏子趕車,而氣象從容,大非昔比。

    晏子見之,甚是驚異,因诘問道:“汝昔糾糾是一匹夫,今忽雍和近于賢者,斯必有故。

    ”禦者不能隐,遂以其妻之言實對。

    晏子聽了,大加歎賞道:“汝妻能匡夫以道,固為賢婦。

    汝一改悔,便能力行,亦非常人。

    ”因見景公,薦以為大夫,顯其妻以為命婦。

    君子謂:命婦不獨匡夫,自成者遠矣。

     閑言少叙,書歸正傳。

    詩曰: 道士須知結善緣,害人害己理由天。

     佛門反作賊徒穴,口說慈悲是枉然。

    且說胡小記、喬賓進來,俱都問了姓氏,彼此落坐,複獻上茶來。

    徐良索性就把這個說了,求老道給占算占算賊的下落。

    老道滿口應承,并不推辭,就把金錢卦盒一搖,說:“還有一件,幾位施主,我要把他占将出來,保你們一去就能将他拿祝可有一件事,我出家人慈悲為懷,善念為緣,你們要拿住他時,必須要勸他改邪歸正,千萬不可殺害他們的性命。

    你們要結果他的性命,豈不是貧道損了德了嗎?”徐良說:“既是有道爺這麼說着,我們絕不殺害他的性命。

    要是勸解他不聽,我們也把他放了,也不結果他們性命。

    ”老道說:“你們要是捉着他,也是打廟内捉着他。

    ”徐三爺說:“你得指告在那地方?是那個廟門?”老道說:“我這句話說出來,就怕不妥。

    ”徐良說:“你隻管說罷。

    你要怕我們把他殺了哇,我們起個誓。

    ”這句話未曾說完,就見艾虎“哎喲”一聲,“噗(口甬)”栽倒在地。

    徐良就知道是中了計了。

    再看胡小記、喬賓過去一攙。

     徐良說:“老兄弟,這是怎麼了?”焉知曉借着攙艾虎的這個光景,也就眼前一發黑,覺着腿一軟,“噗(口甬)”也栽倒在地。

    徐良一回手,拉刀掏镖,梁道興手中的卦盒,沖着徐良面門打來。

    徐良一閃,回手就是一镖,也沒打着老道。

    老道蹿出屋門之外,喊叫:“二位賢侄快來!”徐良并不追趕,他淨看着這幾個人。

     你道這個是什麼緣故?這個老道本是與崔龍、崔豹叔侄相稱,他外号人稱妙手真人,綠林的大手,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