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八十回 殺故友良心喪盡 遇英雄吓落真魂

關燈
詩曰: 尤物招災自古來,愚人迷色又貪财。

     誰知醜婦閨中寶,更是齊王治國才。

     這四句詩因何說起?皆因古往今來,佳人豔色不是使人争奪,就是使人劫掠,看起來不如醜陋的好了。

    有句常言說的好:“醜陋夫人閨中寶,美貌佳人惹禍端。

    ”曾記得戰國時齊無鹽還有一段故事,請列公細聽,餘下述說一遍:鐘離春者,齊無鹽邑之女,齊宣王之正後也。

    生得白頭深目,長肚大節,印鼻結喉,肥項少發,折腰出胸,皮膚若漆。

    無鹽一邑,莫不知有醜女之名。

    欲嫁于人,而媒的恐人嗔責,不敢通言。

    偶有見者,皆遠遠避去。

    人相傳說,莫不以為笑談。

    年至四十,尚未适人。

    有人戲之道:“姑何不嫁耶?豈有待于富貴者那?”鐘離春道:“不嫁則已,嫁則非大富貴不可也。

    ”其人哂其妄言,複戲之道:“大富貴人誠欲娶姑,但恐無媒耳。

    ”鐘離春道:“自為媒,未為不可也。

    ”其人又戲之道:“自為媒,不幾越禮乎?” 鐘離春道:“禮不過為衆人而設,豈能拘賢者耶?”遂将自穿的短褐脫下來抖一抖,去了灰塵,重新穿在身上;又用溪水将黑鐵般一個面孔,洗得幹幹淨淨;又将幾根稀稀的黃發,挽作盤龍髻。

    竟輕折着數圍寬的柳樹之腰,搖搖擺擺走到齊宣王宮之前,竟要入去。

    守宮的谒者看見,着實驚慌,忙攔住道:“汝是何人,怎敢亂闖宮門?”鐘離春回說道:“妾乃齊國四十嫁不去之女也。

    ”谒者因戲問道:“汝四十年嫁不去,皆因汝之容貌太美也。

    吾聞女子遲歸終吉,汝宜家去,靜坐以待之,到此何為?”鐘離春道:“妾聞君王之聖德如日當空,無物不照,何獨遺妾? 故願自獻于王,欲以備後宮除掃。

    乞大夫為妾進傳一聲。

    ”谒者聽了,不覺大笑道:“豈王之後宮,獨少汝一美人耶?吾不敢傳。

    ”鐘離春道:“王教你在此傳命,妾欲見王,而子不傳,是子之罪也;傳而王見與不見,則是王與妾之事也。

    子若必不傳,妾則謹身頓首,伏于司馬門外以待命。

    倘有他人見而報知于王,則子罪恐不辭。

    ”谒者聽說,不得已;因報知宣王道:“宮門外有一奇醜女子,自言願獻于王,以備後宮之眩臣再三斥之不肯去,故敢上聞。

    ”此時宣王正置酒于漸台之上,左右侍者甚衆,聽見谒者報之言,皆知是無鹽醜女,莫不掩口而大笑道:“此女胡強顔至此?”惟宣王聽了轉沈吟,暗想道:“此女闾閻市井中也沒人娶他,敢來自獻于寡人,必有奇異之處。

    ”因叫人召他人去。

     因問之道:“寡人已蒙先王娶立妃配,備于位者不少矣,何敢複誤天下之賢淑?汝女子乃欲自獻于寡人。

    且聞女子久矣,不嫁于鄉裡之布衣,忽欲于萬乘之主,必有奇能也。

    幸以告我。

    ”鐘離春道:“妾無能,但竊慕大王之高義耳。

    大王妃匹雖多,皆備色以事大王,未聞備義以事大王。

    故妾願入後官,以備大王義之所不足。

    ”宣王道:“備義固寡人之所深願,但善補之,不知汝有何善?”鐘離春道:“妾善隐。

    ”宣王道:“隐尤寡人之所喜,試即一行。

    ”鐘離春因起立殿下,揚目露齒而上視,複舉手附膝道:“殆哉!殆哉!”如是者四遍。

    宣王看了不解其怠,因問道:“隐固妙矣,寡人愚昧,不能深測,還乞明教。

    ”鐘離春乃對道:“所謂隐者,不敢明言也。

    大王既欲明言,妾何敢終隐。

    所謂四殆者,蓋謂君王之國有此四殆也。

    君王之國,西有強秦之患,南有楚之仇,大廷無一賢人,而所聚者皆奸臣,王獨立于上,而衆人不附,且春秋已四十,而壯男不立,又不務衆子而務衆婦。

    所尊者皆所好之人,所忽者皆所恃之人。

    今君王幸無恙耳,設一旦山陵崩弛,社稷不可知也。

    此非一殆那?漸台五重,所聚者,黃金也,白玉也;所設者,琅玕也,籠疏也;所積者,翠翡也,珠玑也,而不知萬民已罷極矣。

    此非二殆耶?國所倚者,賢良也,而賢良匿于山陵;國所憎者,谄庾也,而谄庾滿于左右。

    雖有谏者,而為邪僞所阻。

    此非三殆耶?飲酒聊以樂性情耳,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