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四十七回 陣圖畫全商量破網 大人一丢議論懸梁
關燈
小
中
大
預備一張桌子,一張大紙,筆墨硯台,晚響的燈燭。
辰刻,我要半茶碗粳米飯,外撤雪花糖;申刻,半茶碗白開水。
除此之外,什麼也不要。
可有一樣,拜托四老爺,大人要是怪罪的時節,全仗着四老爺救我。
”蔣爺說:“全有我一面承當。
” 說畢天亮,就按着他所說的辦理。
仍派人在外頭看守,也是怕他跑了。
飛叉太保帶領大衆回山,将行頭與戲房送去,賞他們的銀兩。
拆棚等項諸事完畢,淨等陣圖一得,議論請大人去。
大家歡歡喜喜議論是誰去。
大爺送花名也早當回來了,怎麼還不回來? 說書一張嘴難說兩句話。
單說是大人到了武昌府,有武昌府知府池天祿預備公館,武昌府文武官員投遞手本。
大人深知池天祿是個清官,給大人預備了公館,二義士韓彰晚間坐更,直頂到第二天早晨方去歇覺。
一連三五日的光景。
先生不忍,意欲替韓二義代勞,說:“韓二老爺,你晝夜的不睡,那可不好,要長長如此,日子一多,人一疲乏,也許成疾,也許誤事。
我們替代替代你如何?”韓彰說:“不行,你二位俱是文人,沒事很好;倘若有王爺差來刺客,知道大人的下落,現叫我就不行了。
”先生說:“不是那樣主意。
常聽見展老爺說,每遇夜行人,有時候二鼓吃飯,三鼓到四更以後可就不出來了。
我同魏先生陪着大人說話,你吃完了晚飯就睡覺。
到了三更天,我們去睡去。
你坐到五更以後,我們五更以後再來換你。
你睡到紅日東升時節,大人也起來了,彼此都不至于疲乏。
”韓二義士又不好不應,應了罷,又怕有險,無可如何,就點了頭。
就打當日就是如此,到二更後來換先生。
大人在東裡間屋内睡覺,韓二義士就在裡間屋門口搬了張椅,端然正坐。
聽外面四鼓之後,公孫先生就來了。
如此的是五六天工夫。
這日早晨,太陽已經是出來了,韓二義士弄發包巾,啟簾去到大人住的屋裡一看,吓了一跳:魏先生在那邊,公孫先生在這邊,兩個人伏桌而眠。
玉墨在北邊床上呼呼的正睡呢。
蠟還點着,那蠟花有二寸多長。
過來輕輕的拍了先生一把,先生由夢中驚醒,說:“我沒睡覺,我心裡一糊塗。
”韓二義士說:“你看蠟花,是才睡着的麼?”玉墨也就醒了。
魏先生說:“我當你醒着哪!我剛才閉眼睛。
”公孫先生說:“我當你醒着,也是剛閉眼睛。
”玉墨說:“算了,别說了,隻要大人沒醒就得了。
”把着大人屋中門簾一看,見大人帳簾放着,就知道大人沒醒。
各人洗臉吃茶畢,仍然未醒。
二義士有點吃疑,再命主管進去看看。
玉墨到了裡間嚷起來了,說:“大人沒在裡面,你們快來罷!”衆人一聽,面如土色,大家進去把帳簾用金鈎吊起,大人蹤迹不見。
衆人又往外跑,前前後後連茅房俱都找過,并不見大人蹤迹。
玉墨“哇”的一聲,就哭了。
大家複又回頭到屋中,二義士一擡頭,看見牆壁上留一首詩,叫:“先生你來看。
”見字寫的不甚大好,歪而且正,斷而複連,半真、半草、半行書、寫的是豐彩之甚。
詩曰:審問刺客未能明,中間改路保朝廷。
原有素仇相殘踏,盜去大人為誰情?念了半天,不知是怎樣情由,也講不上來。
這時武昌府知府池天祿要過來與大人請安,先生迎接出去,就将丢大人之事細說了一遍。
池天祿也知道代天巡狩按院丢在這裡,必是滅門之禍,也到裡間屋中看了一看,把腳一跺,叫了兩聲:“蒼天哪,蒼天!比不得上院衙丢了大人還有推诿,此處丢了大人是一人之罪,不如尋一個自荊”說畢,把刀拉将出來,立刻要自刎,被大家拉住說:“不可,要死大家在一處。
”池天祿說:“死,我是上吊。
”公孫先生說:“我也是上吊。
”魏先生說:“咱們一同自缢。
”将要上吊,打外面蹿進兩個來。
若問是誰,且聽下回分解。
辰刻,我要半茶碗粳米飯,外撤雪花糖;申刻,半茶碗白開水。
除此之外,什麼也不要。
可有一樣,拜托四老爺,大人要是怪罪的時節,全仗着四老爺救我。
”蔣爺說:“全有我一面承當。
” 說畢天亮,就按着他所說的辦理。
仍派人在外頭看守,也是怕他跑了。
飛叉太保帶領大衆回山,将行頭與戲房送去,賞他們的銀兩。
拆棚等項諸事完畢,淨等陣圖一得,議論請大人去。
大家歡歡喜喜議論是誰去。
大爺送花名也早當回來了,怎麼還不回來? 說書一張嘴難說兩句話。
單說是大人到了武昌府,有武昌府知府池天祿預備公館,武昌府文武官員投遞手本。
大人深知池天祿是個清官,給大人預備了公館,二義士韓彰晚間坐更,直頂到第二天早晨方去歇覺。
一連三五日的光景。
先生不忍,意欲替韓二義代勞,說:“韓二老爺,你晝夜的不睡,那可不好,要長長如此,日子一多,人一疲乏,也許成疾,也許誤事。
我們替代替代你如何?”韓彰說:“不行,你二位俱是文人,沒事很好;倘若有王爺差來刺客,知道大人的下落,現叫我就不行了。
”先生說:“不是那樣主意。
常聽見展老爺說,每遇夜行人,有時候二鼓吃飯,三鼓到四更以後可就不出來了。
我同魏先生陪着大人說話,你吃完了晚飯就睡覺。
到了三更天,我們去睡去。
你坐到五更以後,我們五更以後再來換你。
你睡到紅日東升時節,大人也起來了,彼此都不至于疲乏。
”韓二義士又不好不應,應了罷,又怕有險,無可如何,就點了頭。
就打當日就是如此,到二更後來換先生。
大人在東裡間屋内睡覺,韓二義士就在裡間屋門口搬了張椅,端然正坐。
聽外面四鼓之後,公孫先生就來了。
如此的是五六天工夫。
這日早晨,太陽已經是出來了,韓二義士弄發包巾,啟簾去到大人住的屋裡一看,吓了一跳:魏先生在那邊,公孫先生在這邊,兩個人伏桌而眠。
玉墨在北邊床上呼呼的正睡呢。
蠟還點着,那蠟花有二寸多長。
過來輕輕的拍了先生一把,先生由夢中驚醒,說:“我沒睡覺,我心裡一糊塗。
”韓二義士說:“你看蠟花,是才睡着的麼?”玉墨也就醒了。
魏先生說:“我當你醒着哪!我剛才閉眼睛。
”公孫先生說:“我當你醒着,也是剛閉眼睛。
”玉墨說:“算了,别說了,隻要大人沒醒就得了。
”把着大人屋中門簾一看,見大人帳簾放着,就知道大人沒醒。
各人洗臉吃茶畢,仍然未醒。
二義士有點吃疑,再命主管進去看看。
玉墨到了裡間嚷起來了,說:“大人沒在裡面,你們快來罷!”衆人一聽,面如土色,大家進去把帳簾用金鈎吊起,大人蹤迹不見。
衆人又往外跑,前前後後連茅房俱都找過,并不見大人蹤迹。
玉墨“哇”的一聲,就哭了。
大家複又回頭到屋中,二義士一擡頭,看見牆壁上留一首詩,叫:“先生你來看。
”見字寫的不甚大好,歪而且正,斷而複連,半真、半草、半行書、寫的是豐彩之甚。
詩曰:審問刺客未能明,中間改路保朝廷。
原有素仇相殘踏,盜去大人為誰情?念了半天,不知是怎樣情由,也講不上來。
這時武昌府知府池天祿要過來與大人請安,先生迎接出去,就将丢大人之事細說了一遍。
池天祿也知道代天巡狩按院丢在這裡,必是滅門之禍,也到裡間屋中看了一看,把腳一跺,叫了兩聲:“蒼天哪,蒼天!比不得上院衙丢了大人還有推诿,此處丢了大人是一人之罪,不如尋一個自荊”說畢,把刀拉将出來,立刻要自刎,被大家拉住說:“不可,要死大家在一處。
”池天祿說:“死,我是上吊。
”公孫先生說:“我也是上吊。
”魏先生說:“咱們一同自缢。
”将要上吊,打外面蹿進兩個來。
若問是誰,且聽下回分解。